吳德文的學畫隨想(組圖)

2020-12-10 網易新聞

(原標題:吳德文的學畫隨想(組圖))



  我自幼酷愛書畫,常因貪看裱畫店裡的字畫而誤了上學。中學時期有幸結識了四川著名書畫家張採芹、張靜濤、牟於天先生。幾位先生不僅人品高尚,學識淵博,而且收藏甚富,他們除了言傳身教外,還常以所藏名家作品進行剖析、示意,受益匪淺,使我對吳昌碩、張大千、黃君壁、張書旂等前輩名師的作品有了初步的認識,仰慕之情油然而生,自此成幾家藝術的狂熱追隨者。

  說來也巧,一九五九年我考入了四川美術學院,教授國畫的老師馮建吳先生擅畫山水,花鳥師承吳昌碩;肖建初為大千愛婿,畫風直受大千影響;岑學恭是黃君壁的學生;何方華、蘇葆楨乃書旂先生高足。他們的畫風和教授方法正好和我少年時期所學一致,二者一拍即合,這也算是人生難得的一大契機吧!美院濃厚的學術氣氛、圖書資料的宏富,名家們的原作真品能得以潛心孤往,朝臨夕摹、樂不知乏,為我在造型和筆墨等方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美院畢業至今,一直在學校從事美術教育工作。學校工作使我有機會重溫畫史,再讀畫論。有機會帶領學生外出寫生,走南闖北,領略自然,一言蔽之。為了提高教學和拓寬畫路,也曾多次向著名書畫家王雪濤、力群、董壽平、曹克家、孫其峰、王頌餘、穆仲芹、趙松濤、康師堯等老前輩學習請教。廣取博收,取各家之長為我所用。

  中國人歷來講究人品、文品、畫品。人品是決定因素,不嚴格修煉道德品性,畫品提不高。另外,一定要把學藝和學文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堅決克服重法輕理、重趣輕文的弊病。也要進一步多方向姊妹藝術學習,不分畛域,集思廣益,最大限度充實自己的全面修養,不可偏一。所謂「深則見深、淺者則淺」,沒有一定的文化和全面藝術修養,孤陋寡聞,何以言發展。再者就是要熱愛生活、熱愛自然,堅持多到生活中去,尋找與自己的藝術最有緣分的人和事。一切主觀臆斷、無病呻吟,其作品是不具生命力的。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切要從社會發展需要出發,一定要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我們一生的奮鬥宗旨。一切優秀的文藝作品,歷來都是服務於社會、服務於人民,以崇高的精神內涵展現民族哲學底蘊。諸葛亮有句名言:「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是值得我們深思和借鑑的。「淡泊」的目的在於「明志」,也就是要突出理想、事業、抱負,其他皆可「淡泊」。「寧靜致遠」則是辦好一切事情必須遵循的法則。趕時髦、出風頭、心焦氣躁、見異思遷,自會飲恨終生,畫畫亦然。能奈得寂寞,不計褒貶者,感情自會純真,而藝術之所以感人者,正在於情真意切。藝術品是藝術家學問、品格、情操、意趣的總體反映,不惟畫內,更在畫外。無論從藝學文務必謙恭、誠篤、來不得半點浮誇、弄巧。活到老,學到老,孜孜以求,自會桑榆非晚,芳草無競。但求餘霞之收而樂,以杜顧影自憐之憂。

  摘自《

吳德文

談藝錄》

  吳德文(1938 - 2009),四川省敘永縣人。傑出花鳥畫家,全國優秀教師。1963年畢業於四川美院,師從馮建吳。生前為太原理工大學輕紡工程與美術學院教授、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中央

文史研究館

書畫院研究員、

山西省

文史研究館館員、山西省美術家協會理事、山西省美術研究會理事、山西省水彩畫學會副會長、山西省花鳥畫學會副會長、中國科協工藝美術學會會員。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和國際畫展,並屢有獲獎,許多作品為一些博物館、圖書館收藏和陳列。曾為人民大會堂山西廳設計大型壁畫《爭豔鬥翠》,為山西機場候機室繪製大型國畫《雄鷹展翅》《墨竹》等。出版有《吳德文畫集》《中國畫瑣談》等。吳德文先生是學者型畫家,藝術涉獵廣泛,畫論、書法、文章皆很豐碩。

本文來源:山西新聞網-山西日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吳德文畫展在並開展
    (原標題:吳德文畫展在並開展)
  • 師門瑣憶——懷念恩師吳德文先生
    (原標題:師門瑣憶——懷念恩師吳德文先生)
  • 學畫筆記
    餘愛終南霜林,於竹松石畔,築亭臥讀,今讀《南田學畫》字字閃爍,擲地有聲,南田曰:「娛閒新趣,愛比秋華,坐想叢苔,以資吟嘨。其境之蕭索,情之清遠;趣之高尚南田其人也。」春則花潭千尺;秋則秋陰桂花,青溪鎖苔;冬則,積雪凝霜,能表素華。餘羨南田品格之高標,自慚不及南田之皎潔也。
  • 閱讀隨想怎麼寫?
    閱讀隨想,是最好寫的東西,甚至比散文都要好寫。為什麼這麼說呢?神定閱讀隨想好寫,首先就是好在內容已經被框定。你總得在閱讀內容上去發散,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與讀的書完全沒有關係。形散第二點,為什麼閱讀隨想好寫,因為它是「隨想」,雖然在大的基礎上框定了以閱讀書本為限制的主題發散,但是如何發散、發散到哪裡,一概沒有要求。這就好比命題作文,卻沒有給你限定格式,你只要不跑題,詩歌、議論文、記敘文隨便你,什麼寫得好你就寫什麼,這對於某種文體特別強的朋友是非常幸福的事。
  • 中秋節學畫嫦娥和玉兔簡筆畫,簡單又漂亮,家長可收藏備用
    中秋節學畫嫦娥和玉兔簡筆畫,簡單又漂亮,家長可收藏備用 2020-09-23 14
  • 古箏《西域隨想》賞析
    《西域隨想》,這首美妙的西域風格箏曲,仿若把人們帶到了那個美麗的地方,遼闊的沙漠、悠長的駝隊、漂亮的新疆少女還有那滿樹晶瑩的葡萄。這首古箏曲《西域隨想》,是以新疆音樂為題材,並運用了現代創作技法的一首具有狂想曲特徵的古箏曲。通過下面幾個方面對箏曲《西域隨想》進行較為詳盡的分析。
  • 翻譯《往事與隨想》是巴金一生最後的事
    俄國思想家、作家赫爾岑的代表作《往事與隨想》,本月由譯林出版社推出最新全譯本。該書被譽為「歐洲知識分子百年精神史」,自問世以來已深刻影響了俄國乃至世界幾代學人。在中國,它成為巴金、朱學勤、李陀、北島等幾代中國學人的精神寶典,而巴金本人,亦為該書的第一位「譯者」。
  • 巴金《隨想錄》的啟示
    巴金先生走後,我懷著對死者的悼念,重溫了他以劫後餘生的衰病之軀堅持不渝完成的五卷一百五十篇《隨想錄》。    在這部著作中,巴金倡議建立「文革博物館」,提倡並帶頭「講真話」,贏得了絕大多數讀者的認可和讚揚。但是,這部「天鵝之歌」到底是怎樣一部作品?它的靈魂是什麼?    巴金說《隨想錄》是他本人的「文革博物館」。
  • 朱光潛 | 學文如學畫,既可臨帖,又可寫生
    朱光潛 | 學文如學畫,既可臨帖,又可寫生 2020-04-01 10: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大型琵琶組曲《絲路隨想》在長奏響
    原標題:大型琵琶組曲《絲路隨想》在長奏響   8月10日,民族管弦樂大型琵琶組曲《絲路隨想》音樂會在吉林省圖書館音樂廳奏響,用美妙的音樂繪就了一幅壯美的畫卷。此次音樂會由遼源顯順琵琶學校演奏,省交響樂團協奏,是第六屆吉林省市民文化節的精彩內容之一。
  • 【七律】國慶節隨想
    【七律】國慶隨想
  • 人文主義大作家蒙田與他的《隨想錄》
    對盲目的信仰提出了懷疑,反而表達了更多的真理,他的《隨想錄》標誌著散文正式進入了文學領域。1533年2月28日,蒙田出生於佩裡戈爾家鄉的古堡中,其父彼埃爾埃康是一位富有的商人,曾經擔任過波爾多市的法官和市長。他受人文主義思想的影響,研究過新的教育體系,並以新的方法讓蒙田學習拉丁文。
  • 《隨想錄》:病中巴金留給後代的「遺囑」
    巴金晚年撰寫的《隨想錄》,內容樸實、感情真摯,充滿懺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譽為「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良心」。病人巴金的這種情緒,無形之中已經滲透到《隨想錄》的字裡行間,成為《隨想錄》的總體風格的一部分。《隨想錄》是巴金的自省之書、反思之書,它有一位世紀老人對於自我和歷史的清理、總結和沉思,但是,它不是一部學術著作,巴金是一位作家,他寫的仍然是一部文學作品。
  • 水調歌頭:立秋隨想
    秋即至,隨想翩起。 天朗乾坤袖,隨風漫飛舞。
  • 天嬌誦讀 |《愛意永恆的隨想》
    《愛意永恆的隨想》任風傷刀刻初心不改愛意永恆的隨想!
  • 紙箋上撰寫著的感想,筆記本記載著的隨想
    曾幾何時,習慣了在筆記本上留評,墨寶點綴,記載一些文字,哪怕是只語半句,只為感悟世間幾多之隨想無論是感想還是隨想留下幾多感想,寫下幾許隨想
  • 散文丨劉翔:我珍藏的巴金《隨想錄》「特別版本」
    他在晚年撰寫的《隨想錄》是其創作生涯中極其重要的一部著作。2020年,正值巴金的《隨想錄》第一集在中國大陸出版發行40周年,在我收集的各個時期出版的《隨想錄》版本中,尤為珍貴的是一本珍藏了40年的「特別版本」的巴金《隨想錄》第一集。之所以說這本《隨想錄》是「特別版本」, 因為它不僅是在大陸出版的第一個版本,並且還是一本不公開發行的出版物,而是由南京師範學院學報編輯部以《文教資料簡報》形式編印的。
  • 《富春山居圖隨想》 用音樂詮釋名畫
    《富春山居圖隨想》 用音樂詮釋名畫中新網北京11月21日電 (記者 馬海燕)由浙江民族樂團與中央民族樂團合作演出的大型民族管弦樂作品《富春山居圖隨想》21日晚在國家大劇院上演。據介紹,《富春山居圖隨想》2011年啟動,創作歷時兩年。本次演出是該作品自2013年3月首演後歷時兩年再次登上北京舞臺。2013年北京首演後,該作品於2014年在中國港澳臺地區及新加坡、瑞士、荷蘭、德國、匈牙利、奧地利進行了巡演,成為走向世界的優秀民族管弦樂作品之一。《富春山居圖隨想》由著名作曲家劉湲和青年作曲家姜瑩創作。
  • 法官文苑 | 晴秋隨想
    法官文苑 | 晴秋隨想 2020-10-14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型琵琶組曲《絲路隨想》在京首演
    大型琵琶組曲《絲路隨想》26日在北京國家大劇院首演。融匯民族樂器之柔美和交響樂器之壯麗的這場演出用音樂藝術的表達方式恰如其分地再現了絲綢之路雄渾而溫婉的意境。演出由中共吉林省委宣傳部、吉林省文化廳、中共遼源市委、遼源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為為期五天的第三屆遼源琵琶文化藝術周正式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