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數據行業風聲鶴唳,多家公司傳出被調查的消息。
而9月16日晚開始在業內瘋轉的一篇名為《同盾科技爬虫部門解散,無意間掀起行業整治風暴》的文章將知名大數據風控平臺——同盾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同盾科技」)迅速推向輿論漩渦中心。
該文章引述「同盾內部知情人士」的話,將近期被查的魔蠍科技與新顏科技與同盾舉報相關聯,並曝出「同盾科技爬虫部門集體待崗、同盾科技實控人兼CEO蔣韜出國避風頭」等所謂內幕。
9月17日,同盾科技對上述文章所說之事一一闢謠,聲明未舉報友商,CEO在國內照常處理公司事務。
這究竟是怎樣一回事?大數據行業怎麼了?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1
緊急闢謠
上述文章以不具名的行業人士口吻,主要放出三個關於同盾科技的重磅炸彈:
一是說同盾科技爬虫部門已解散,該部門員工集體待崗,並被建議不要離開杭州,否則有被抓風險;
二是直指魔蠍科技與新顏科技近期被查系同盾科技舉報,並引發大數據行業整頓;
三是稱由於局面失控,同盾科技實控人兼CEO蔣韜已出國避風頭。
不過,目前該文已被發布者刪除。
記者注意到,在文章刷屏之際,蔣韜一連發了兩條朋友圈。第一條是「同盾科技與徽商銀行達成合作」,而第二條信息頗值得玩味,其轉發了一條峰會信息,定位於「杭州浙江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園」,並配文「謠言止於智者、希望行業越來越好」。
但另一面,也有同盾的同行發出「行業苦同盾久矣」的感嘆。上述爆料文章短時間內迅速刷屏並且閱讀量直衝10萬+,同盾的「友商們」也出了不少力,他們忙著轉發這篇文章並配上了態度鮮明的文字。
9月17日,《國際金融報》記者就同盾科技實控人兼CEO蔣韜是否出國; 同盾爬虫部門是否已解散; 爬蟲業務何時停止; 業務是否受到魔蠍科技與新顏科技影響; 業界傳魔蠍科技與新顏科技被調查與同盾舉報有關是否屬實這五個問題向同盾方面發去採訪提綱。
對此,同盾方面表示「是謠言,會發聲明」。
隨後,同盾科技發布了「闢謠聲明」。聲明稱,數聚魔盒為杭州信川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信川科技」)獨立運營的產品……自2018年開始逐步調整業務,截至目前已全部停止相關服務。調整過程中相關員工均已正常調整至其他崗位,目前均正常工作。
2018年7月的公開信息顯示,數聚魔盒旗下產品魔方的簡介為:憑藉團隊多年積累的爬蟲技術經驗,魔方產品的基礎平臺能夠支持每天千萬級的調用量……
根據同盾科技此前回應其他媒體信息,數聚魔盒官網在今年3月份就已下線。
但也正是這個蹊蹺的時間點引得業內一直瘋傳同盾便是多家大數據公司連續被查的「幕後黑手」。
一位供職於日前已接受調查的某數據公司人員曾直指,其公司被調查是因為被同盾舉報。有消息稱,同盾停止了爬蟲業務並下線數聚魔盒,然後「攛掇」整頓摩羯科技,後續又「放風」讓市場上有爬蟲業務需求的找新顏科技。
不過,在聲明中,同盾對此予以堅決否認,「所謂舉報純屬無中生有,惡意中傷……堅持良性競爭,任何時候均未考慮以不正當手段與友商競爭」。
9月17日下午,蔣韜在一篇名為《同盾科技蔣韜的一封信:心存敬畏向善而行》的文章中指出,「大家要懂得一個道理,唇亡齒寒,我們是需要值得尊敬的對手的,沒有對手,我們不知道我們的不足,我們也沒有可以自省的鏡子,我一直和團隊也在傳遞這個信息,要多從對手那裡學習,可以去強調自己的優勢,但是不要去誇大對手的劣勢。」
2
數據之殤
據前業內人士劉偉(化名)回憶,業內和現金貸合作較多的知名平臺有同盾科技、百融雲創、白騎士、摩羯科技、新顏科技和聚信立等。
劉偉表示,他們曾與同盾科技、百融雲創和白騎士都有過數據服務上的合作,三家優勢也不太相同。比如,同盾起步早,數據體量較為豐富;百融雲創針對用戶客群方面的數據表現更好;白騎士在某些特定領域數據方面做的不錯。但是他們以同盾數據為主,輔以其他公司的產品。
針對大數據公司的監管風暴從9月伊始就在長三角開始爆發。9月6日,杭州大數據服務公司摩羯科技遭警方上門,一位核心高管人員被帶走調查。
同日,一張截圖的流出又讓整個數據行業人心惶惶。截圖顯示,「一家在剛結束的2019世界人工會智能大會上接受採訪的本地人工智慧科技公司CEO被東北一縣級公安機關的辦案人員連夜帶走了」。
一時間,多家上海人工智慧科技公司CEO紛紛在朋友圈「報平安」。不過,最後證實,這家數據提供商便是新顏科技,其CEO也被警方要求協助調查。
值得注意的是,繼摩羯科技、新顏科技相關人員被警方帶走調查後,第三方數據服務公司聚信立、有盾、天機等紛紛暫停爬蟲服務。
之後,被傳「配合調查」的大數據公司隊伍越來越龐大,涉及翼支付、集奧聚合、百融金服等。
對此,《國際金融報》記者向百融方面求證,對方表示,沒有的事,目前還在正常上班。而針對爬蟲數據方面,百融方面表示,其從事的都是合規數據服務,沒有涉及爬蟲數據的業務。
另外,9月11日,公信寶運營公司杭州存信數據科技有限公司辦公室遭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分局古蕩派出所查封,門上已被貼上「古蕩派出所封」字樣的封條。有消息稱公信寶被查封,或因售賣交易用戶敏感數據。
有分析稱,近期被調查的大數據公司基本都是涉嫌利用網絡爬蟲技術侵犯個人隱私,或與助力暴力催收有關聯。
前述業內人士則指出,爬蟲作為一種獲取信息的手段和工具本身並不違法,但是如果未經用戶授權同意便通過爬蟲爬取用戶信息,特別是涉及隱私的信息就存在違法問題。目前,包括現金貸平臺、網貸在內的大多數數據公司除了通過正常合規渠道獲得的身份證、銀行卡、手機號等信息外,還會通過第三方大數據公司接入借貸數據、行為數據等,某些特定領域和方向的數據則需藉助爬蟲來完成。但是有些三方數據公司可能會在收集用戶數據後「賣」給有需求的公司。
如今,監管部門針對個人信息數據和隱私的保護也越來越嚴格。
5月28日,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發布關於《數據安全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其中第15條、17條提到,網絡運營者以經營為目的收集重要數據或個人敏感信息的,應向所在地網信部門備案,並應當明確數據安全責任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網絡運營者不得洩露、篡改、毀損其收集的個人信息;未經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竊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個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