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為什麼要讀書?這20句話,就是最好的回答

2020-12-12 古典文學與詩詞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

根據人民日報公布的數據,2018年,我國成年人人均年閱讀量為8.91本,近三成人有聽書的習慣,四成以上成年人自認為閱讀量少。0-8周歲兒童的家長平均每年帶孩子逛書店2.87次。

很多人現在依然有疑問,我們為什麼要讀書?

下面20個回答,告訴你:

1.

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

很多東西,眼睛看不到,讀書可以;腳步不能丈量,讀書可以;身體無法抵達,讀書也可以。

2.

讀書是為了將來和你的愛人不止討論柴米油鹽醬醋茶,還可以談論琴棋書畫詩酒花。

在閱讀上度過光陰,即使物質貧瘠,精神上卻無比富饒。

3.

你的氣質裡,藏著你讀過的書。

你讀過的書,經歷過的事,等時間長了,那些細枝末節的,你都忘了,剩下來的,就成了你的素質。

4.

人,為什麼要讀書?舉個例子,當看到天邊飛鳥,你會說: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不是:臥槽,好多鳥。

當你失戀時你低吟淺唱道: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而不是千萬遍地悲喊:藍瘦,香菇。

讀書會讓你成為一個有溫度、有情趣、會思考的人。

5.

讀書、學習,去更遠的地方的意義大概就是,遠離那些自己不想見的人,也不用做那些不想做的事,希望我們都可以不被改變。

喜歡讀書,就等於把生活中寂寞的時刻,換成一種享受。

6.

李健說:所謂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讓人眼界更開闊,對自我有更清醒的認識,而不至於狂妄。

7.

多學一點知識,少說一句求人的話。

讀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讓自己明白世界,看清自己,讓自己在無所依靠無所事事的時候,有一種嚴肅力量推動你往前走。

8.

讀書是最低成本的旅行。

你可以通過看書,走到天下的各個角落,結交不同的偉人名家。只要打開書,就隨時打開了一個嶄新的世界。

9.

有人問,女孩子上那麼久的學、讀那麼多的書,最終不還是要回一座平凡的城,打一份平凡的工,嫁作人婦,洗衣煮飯,相夫教子,何苦折騰?

我想,我們的堅持是為了,就算最終跌入繁瑣,洗盡鉛華,同樣的工作,卻有不一樣的心境,同樣的家庭,卻有不一樣的情調,同樣的後代,卻有不一樣的素養。

10.

讀書,你可以體驗1000種人生。而不讀書,你只能活一次!

我們沒有辦法無限延續生命的長度,但卻可以增加生命的寬度和厚度,讀書便是最好的方法。

11.

讀書可以治療孤獨

一個愛書的人,他必定不致於缺少一個忠實的朋友,一個良好的老師,一個可愛的伴侶,一個溫情的安慰者。

12.我讀過很多書,但後來大部分都被我忘記了,那閱讀的意義是什麼?

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吃過很多食物,現在已經記不起來吃過什麼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長成我的骨頭和血肉,已成為身體的一部分。

13.

讀書,能解決80%以上的迷茫

讀書可以幫助我們思考,重塑自己的價值觀,讓我們更明白自己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迷茫的時候,讀書最能讓人清醒。

14.

讀書可以改變容顏、塑造優雅的氣質。

三毛說: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雲煙,不復記憶,其實他們仍是潛在的。在氣質裡,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裡。

15.讀過的書,看過的風景,就是你的格局

不讀書,不知道路在何方;不行路,不明白書中涵義。

走過的路和讀過的書,本質上是一樣的,只有經歷了才會成為你的閱歷,最終形成你的格局。正是這些無形的事物,讓你能保持清澈的頭腦看待自己的人生和這個世界。

16.

知識,哪怕是知識的幻影,也會成為你的鎧甲,保護你不被愚昧反噬。

越喜歡讀書的人,越能提高自己,越有更多機會去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你在讀書上花的任何時間,都會在某個時刻給你回報。

17.

讀書讓自己的生命充滿更多可能

《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的冠軍雷海為,是一個外賣小哥,他酷愛詩詞,閒暇時間都用來讀書。在《中國詩詞大會》的舞臺上,他奪得冠軍。董卿說:你在讀書上花的任何時間,都會在某一個時刻給你回報。

雖然生活樸素,但我們內心豐富;即使深陷泥濘,也依然可以仰望星空。

18.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讀書越多,在科學和思辨中浸淫的時間越長,對世界和自身的理解便會越深刻。讀書在悄悄幫你認識這個世界,悄悄幫你抹去臉上的膚淺與無知。

19.你讀過的書,吃過的苦,都會鋪成你腳下的路,帶你去想去的地方。

讀書的意義在於可以把苦澀的文字變成有靈魂的血液融入生活的肌理,於是在平凡中生根開花。

20.龍應臺說: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 ,而不是被迫謀生。

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

成就感和尊嚴,能給你快樂。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要讀書?這18句話,就是最好的回答
    很多人現在依然有疑問,我們為什麼要讀書?下面20個回答,告訴你:1.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很多東西,眼睛看不到,讀書可以;腳步不能丈量,讀書可以;身體無法抵達,讀書也可以。5.喜歡讀書,就等於把生活中寂寞的時刻,當成一種享受。讀書、學習,去更遠的地方的意義大概就是,遠離那些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也不用做那些不想做的事,希望我們都可以不被改變。6.多學一點知識,少說一句求人的話。
  • 「媽媽,為什麼要讀書?」董卿和白巖松的回答,給我們最好的答案
    就拿學習這件事來說吧,學習很枯燥,很考驗耐性,所以一般小孩都不喜歡學習,他們覺得學習很枯燥。許多小孩子會問:「媽媽,為什麼要讀書?」這時家長可能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孩子的問題,只能說:「讀書學習,是你這個年齡應該做的事。
  • 世界讀書日丨為什麼要讀書?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 世界讀書日全稱「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稱「世界圖書日」。最初的創意來自於國際出版商協會。 其設立目的是推動更多的人去閱讀和寫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做出過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保護智慧財產權。
  • 為什麼要讀書?這四首詩詞,就是最好的答案
    昨天是4月23日,是第25個世界讀書日。讀書是最低成本的旅行,腳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讀書就是自己變得遼闊的過程。就像草兒生長,大樹呼吸,你看不見風,看不見光,它們卻是生命的供養。古人也愛讀書,蘇軾說: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為什麼要讀書呢?下面四首詩詞,就是最好的答案。
  • 「媽,我為什麼要讀書」?董卿給孩子的回答,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相信很多父母都被孩子問過"媽,我為什麼要讀書",父母通常會說,"好好讀書將來考個好大學,擁有一份好工作,就能過上好日子",但是這個答案往往不能讓孩子心服口服。所謂的"未來"和"好工作"對於孩子來說太過於遙遠,他們無法想像未來的人生是怎樣的,孩子對比眼下的生活,直觀地感受到玩比學習更加幸福,所以大人的回答很沒有說服力。不過這個問題董卿也回答過。
  • 你為什麼要讀書?抓住命運的鑰匙,這是我聽到最好的回答
    回家後小潘同學問爸爸:為什麼表姐和表姐的工作相差那麼大?爸爸感慨地說:你表姐有好好讀書,考上重點大學;你表哥只知道玩,從不讀書,高中都沒畢業,找不到工作,只能先做洗頭工養活自己。由此可見:讀書不一樣,生活才不一樣。那麼人為什麼要讀書,讀書具體有哪些意義呢?
  • 世界讀書日|我們為什麼要讀書?
    作者:姜漢實今天是4月23號,是世界讀書日。我覺得這一天,是意義非凡的一天。我們所處的這個社會正在飛速發展,讓人們的心,變得躁動不安。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些人慢慢的失去了自我,成為社會這架儀器中,冷漠的一顆螺母。而讀書,恰恰是拯救心靈的,救贖靈魂的最好的方式。
  • 為什麼要讀書的最好的答案
    有文化的人,一開口就贏了;愛讀書的人,註定不平庸。下面10個回答,就是為什麼要讀書的最好的答案。1.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很多東西,眼睛看不到,讀書可以;腳步不能丈量,讀書可以;身體無法抵達,讀書也可以。
  • 孩子,你為什麼讀書?歐巴馬的話,是我聽過最好的回答
    當孩子對父母說:「媽媽,我為什麼要讀書呢?我不喜歡讀書」,面對孩子這樣消極的讀書態度,父母們都是怎樣回答孩子的呢?在我回答這個問題之前,給大家講一個有關周總理的小故事。那是在1910年,12歲的周恩來在學堂讀書,有一天,先生問學生一個問題:大家為什麼而讀書,有的學生回答為了知曉道理而讀書,有人回答為了光宗耀祖,還有人說是為了賺錢、繼承家業而讀書,而在問到小周恩來的時候,他是唯一一位義正辭嚴的回答道:「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 世界讀書日|讀書無用的年代,為什麼還要讀書?
    世界讀書日|讀書無用的年代,為什麼還要讀書?放牛娃的一生,活在一個狹小的世界裡,他的後代可能也要延續這種命運,他可能不會知道,這個世界之外的遼闊、美麗與精彩。因為他所見之處,都是一個環境,所見之人,都是相似之人。
  • 「媽媽,我為什麼要讀書」?歐巴馬的這番回答,值得父母借鑑
    「我為什麼要讀書」?這個問題我小時候就問過我媽,當時我媽支支吾吾。如今我也要面對這樣的狀況,一時不知如何回答。為了回答好這個問題,我可是在網上搜了不少資料,有人說讀書是知識的載體,形成自己的體系,最終能夠讓人真正思考。
  • 為什麼要讀書!這是我見過最好的回答!
    讀書,相信大家都懂!那麼為什麼要讀書呢?讀書到底有沒有用?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首先,書是自古留下來的文化遺產,我們應該接受這樣的知識遺產,將其發揚光大,然後建立更偉大的知識!正所謂書中自有顏如玉嘛,你翱翔在知識的海洋,你就會發現其中的樂趣!
  • 孩子:爸爸,我為什麼要努力讀書?「武漢疫情」給出了最好的答案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發現很多家長在言語中總是會透露出讀書無用的想法,當孩子聽到這些話時,心態就很容易出現問題,讓孩子懷疑讀書的意義何在?很多孩子都問過父母這個問題:「爸爸(媽媽),我為什麼要努力讀書?」這個時候你是怎麼回答的?考一所好大學?
  • 「為什麼要讓孩子讀書?」歐巴馬的回答,是我聽過最完美的答案
    「我為什麼要讀書?」,面對孩子的疑問,歐巴馬的回答堪稱教科書。很多孩子從小就被家長囑咐要好好學習,電視劇《大宅門》中有這樣一個片段,天意第一天上學,姥姥問:「將來是想掏大糞,還是想開銀行?」天意回答:「想開銀行!」姥姥頓時露出滿意的笑容,她告訴孩子想開銀行就要好好念書。
  • 世界讀書日,讀書是種樂趣
    01世界讀書日的起源 「世界讀書日」全稱是「世界圖書和版權日」,又稱「世界圖書日」。後因俄羅斯認為還應當增加版權的概念,所以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擴充,就有了「世界圖書和版權日」這一名稱。 同年11月1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將每年4月23日正式定為「世界圖書和版權日」,並在1996年更名為「世界讀書日」。
  •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據說這段話,出自日本管理大師大前研一的著作:《低智商社會》。  很多人當時被氣得,上豆瓣狂給它打差評。  然而,書單君最近翻看了這本書後卻發現:作者壓根兒沒講過這段話。  也就是說,這是一個訛傳了10年的謠言。  為什麼一段來路不明的話,會引爆網絡,流行至今呢?
  • 人為什麼要讀書?這是我看過最全面的回答
    如果做一個街頭採訪,人為什麼要讀書?一定會出現千萬種回答,各種各樣對於讀書的詮釋,如果把這些千萬種回答歸一下類的話,無外乎這三個方面:一、讀書可以讓我們明辨是非、提高修為。讀書可以讓我們開啟智慧,開闊眼界,增添我們對各種事物的認知,對於是非的分辨,對於善惡的區分,提升我們的素質和修養,讓我們變得充實和睿智。二、讀書可以改變命運,知識改變命運、科技改變生活。
  • 人為什麼要讀書?這是我見過的3個最完美回答
    楊絳老人毫不客氣,但又真誠地回信道:「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的確如此,我們現代人的很多焦慮,都是來自於想的太多,書讀得太少。雖然現在網絡越來越發達,大家獲取知識越來越方便,但是不讀書都指望快餐,碎片化閱讀,是很難獲得智慧的。作家蔣方舟甚至說:「多讀點書,不然你的三觀是由你的親朋好友決定的。」那麼,人到底為什麼要讀書呢?
  • 腹中有書氣自華,為什麼要讀書?讀書的意義是什麼?
    不知道有幾個人真正理解這句話,今天小胡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讀書」這個詞。有人問: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看文學?大部分讀過的書最後都會忘掉,那讀書的意義何在?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的回答:「小的時候我吃了很多東西,其中的大部分我已記不清是什麼但我知道,他們已經成為了我現在的骨和肉」。
  • 為什麼要努力讀書?這是我見過最好的回答!
    讀書是為了什麼? 看完這篇文章,或許你就會有想法 近日,一則新聞引發網友熱議,幫助1600多名女孩走出雲南貧困大山的「最美校長」張桂梅,接受採訪時,稱反對女學生當家庭主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