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耄耋老人抄書成痴:四年抄完《三國演義》 蠅頭小楷寫就丹心

2020-12-12 騰訊網

楚天都市報見習記者 林楚晗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蕭灝

書痴有多種,除讀書痴、藏書痴、刻書痴、校書痴外,還有抄書痴。

家住漢口古田路的86歲老人錢宗漢,自退休後痴迷於用毛筆抄寫名著。令人驚嘆的是,他四載春秋不輟筆,日書小楷數百字,直至抄寫完成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

9月15日,記者來到錢老家中,傾聽他的抄書情結。抄書而成痴,老人家已把抄書作為晚年的一大樂事和一大享受,樂此不疲。

退休後對書法情有獨鍾

如果問錢老有什麼愛好?他必定會回答你:「抄書!」只要找他,就去他家中,準能找到他,而見到他時,十有八九就是在練字抄書。因為退休後的錢老沒啥別的愛好,唯一的愛好就是寫毛筆字。

精神矍鑠、行動敏捷,錢宗漢看上去一點也不像八九十歲的老人。走進錢老的書房,只見書案上硯臺、筆墨一應俱全。交談時,老人向記者展示自己的所抄之書,娟秀的小楷,典雅的藍色書套,一冊冊裝幀精緻的「古書」讓人看後不禁連連稱讚。這12本純手工抄寫製作的12冊線裝書——《三國演義》,由錢老歷時四年親自抄寫完成。

說起和書法的淵源,錢宗漢告訴記者,他本是天津人,上小學的時候,學校就開設了書法這門課,他一下子就喜歡上了書法,「那時候書法是主課,我們每天都會被布置書法作業」。雖然年紀尚小,但在他看來,能寫出一手漂亮的字是一件十分值得驕傲的事情。22歲時,他從天津機械製造學校畢業後,被分配到了湖北省水利廳,一直從事行政工作。由於公務繁忙,在長達幾十年的時間裡,他一直沒有時間再去潑墨揮毫,愛好就此暫時擱淺。直到退休後,他才終於清閒下來。此時,書法的「誘惑」不期而至,久擱的毛筆重新擺上桌面。

「退休以後,覺得日常無事,想找一件事情作為自己的興趣愛好堅持。一想到小時候有書法的功底,我就想著,何不用書法字體把喜歡的書抄寫下來呢?於是便開始了我的抄書之旅。」

就這樣,從1997年開始,歷時四年,錢宗漢抄寫完成了《三國演義》這部長篇章回體歷史小說。

問及老人為何選擇《三國演義》進行抄寫,錢老笑著說道:「在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歡的就是《三國演義》的故事了,這裡面每一個人物的性格都很鮮明,故事情節也引人入勝,太有意思了,所以想抄寫下來。雖然《三國演義》我已經看過無數遍,但是通過親手抄寫,我又產生了不一樣的感悟。」

除了抄名著,老人還抄寫了很多古詩。

抄書需要極大的耐心

抄書,看似簡單,但對於一位耄耋老人來說並非易事。錢老一邊笑著跟記者交談,一邊戴上老花鏡給記者示範抄寫。只見他取出毛邊紙,將放大鏡輕輕地放在書邊,磨好墨後,便正襟危座,專注抄書。時間仿佛靜止了,只剩下掛在牆上的時鐘滴答滴答的聲音……

能靜下性子抄書已實屬不易,再加上小楷字體小且要求工整,所以抄寫起來十分不容易。當被問到抄書訣竅,老人笑著稱:「不浮不躁的心態最重要。」

錢老也坦言,因為年齡大了,他不能久坐,所以每天伏案的時間不能過長,「寫不到一兩個鐘頭,眼睛就會酸脹。」他還強調,在抄書的過程中,寫錯字是一件十分麻煩的事情,所以為了不寫錯每一個字,每一次下筆都十分小心,一筆一畫都必須全神貫注。

《三國演義》全書大約64萬字,四年的時間裡,錢老的抄寫幾乎沒有落下過一天,平均每天要工工整整地寫400多字,「年紀大了,速度更不上了,有的時候也會控制不住的手抖,手寫不了一會兒,就要休息一會。」這麼多年,錢老抄壞的毛筆,少說也有五六十根了。

在錢老心中,自己也沒啥別的愛好,抄書可以陶冶情操,也可以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每當我抄書的時候,我覺得我的世界安靜了下來,仿佛我的世界裡只有我和這些文字的存在,這些文字就像是我的老朋友一樣,陪伴了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豐富了我的晚年生活。」

一動一靜的最佳伴侶

由於腿腳不便,錢宗漢這些年已經鮮少出門,對他來說每天最大的樂趣就是寫寫字,聽聽評書。而老伴王顯英和老錢恰恰相反,她是個耐不住性子的人。

王顯英告訴記者,自從退休之後,老錢迷上了書法和抄書,而她每天最大的樂趣就是出去跳舞鍛鍊身體,還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給老錢「打下手」,只要老錢寫字,她就會站在身旁。「我喜歡看他寫字,幫他翻翻書,整理整理宣紙,雖然他每天只知道抄書,但是只要他喜歡,我也就喜歡。」她樂呵呵地說道,「老錢是個不愛動的人,我又是個喜歡動的人,別人都笑稱我倆是一動一靜,最佳伴侶。」

錢老則說,他雖然和老伴愛好不同,但是兩個人能互相理解,彼此欣賞。一起攜手走過風風雨雨幾十載,他很感謝老伴對自己的支持。「可費勁了,開始寫的時候腦袋疼,胳膊肘也疼。」錢老開心地說,剛開始抄書的時候本沒當回事,後來抄出了「手勁兒」,同時,正是有了老伴兒和孫子孩子的支持,就更有心勁兒抄下去了,「孩子們還經常拿著我所書寫的書法送人,逢年過節的時候我可忙著呢!」

對於手抄四大名著這件事,老人表示,就是自己的一個興趣愛好,能夠陶冶情操,不圖錢不圖名,權當養生之道。他還稱,目前自己正在抄寫《水滸傳》,只要身體允許,他想一直抄寫下去。「這些名著都是民族瑰寶,我想多抄一些,這不光是一種文化自信,也可以影響我的孩子們都重視書法,重視我們的傳統文學!」

相關焦點

  • 這位耄耋老人抄書成痴:四年抄完《三國演義》蠅頭小楷寫就丹心
    交談時,老人向記者展示自己的所抄之書,娟秀的小楷,典雅的藍色書套,一冊冊裝幀精緻的「古書」讓人看後不禁連連稱讚。這12本純手工抄寫製作的12冊線裝書——《三國演義》,由錢老歷時四年親自抄寫完成。於是便開始了我的抄書之旅。」就這樣,從1997年開始,歷時四年,錢宗漢抄寫完成了《三國演義》這部長篇章回體歷史小說。問及老人為何選擇《三國演義》進行抄寫,錢老笑著說道:「在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歡的就是《三國演義》的故事了,這裡面每一個人物的性格都很鮮明,故事情節也引人入勝,太有意思了,所以想抄寫下來。
  • 耄耋老人抄書成痴 四載抄完《三國演義》 蠅頭小楷書寫桑榆情
    家住漢口古田路的86歲老人錢宗漢,自退休後痴迷於用毛筆抄寫名著。令人驚嘆的是,他四載春秋不輟筆,日書小楷數百字,直至抄寫完成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9月15日,記者來到錢老家中,傾聽他的抄書故事。抄書成痴,老人家已把抄書作為晚年的一大樂事和一大享受,樂此不疲。
  • 87歲老人蠅頭小楷抄書,嚴謹工整堪比「印刷體」,專家:無價值
    有一種休閒叫做蠅頭小楷抄書,87歲老人自娛自樂的方式很特別,你還別說,老人的小楷技藝很是精湛,書寫嚴謹工整,有《靈飛經》的神韻,堪比「印刷體」一般,得到廣大網友的一致好評,這是最為勵志的老人,可是專家卻認為「無價值」。你怎麼看?
  • 八旬老翁4年間蠅頭小楷抄錄《紅樓夢》《三國演義》(圖)
    點擊進入>>> 老人的心願是在三年內抄完《毛澤東選集》。一手蠅頭小楷乾淨、細密,紙墨飄香間寶黛的愛情仿佛比工裝印刷體更加纏綿和生動。這部總計75本、耗費幾百個日夜抄錄而成的《紅樓夢》,傾注了老人對古典文學和書法的所有熱愛,他說:「我一個普通老百姓,沒什麼可留給孩子的,就把這個傳給子孫啦。」從2001年到現在,張伯已經自得其樂地抄寫了全套《紅樓夢》和《三國演義》。
  • 平頂山七旬老人痴迷小楷抄寫名著 一天能抄8小時
    張華旺老人正在手抄名著,桌上堆著一摞已抄好的名著。記者 王春霞文/圖練習毛筆書法的,我們見得多了,可你見過十年如一日用蠅頭小楷抄寫名著的嗎?平頂山市區就有這麼一位頗有毅力的老人,他痴迷於用毛筆小楷抄寫古典名著,而且這一抄就堅持了10年,其中60萬字的《三國演義》已抄寫兩遍,《西遊記》抄寫了一遍,《紅樓夢》正在抄寫之中。他有個願望:有生之年把中國古典小說八大名著抄一遍。這位老人名叫張華旺,今年71歲,是平煤神馬集團一礦的退休職工。12月5日上午,記者來到平頂山平安大道覽山麗景小區,見到了在家中的他。
  • 【最美老幹部】寧鄉七旬老人3年用毛筆抄書300多萬字——希望...
    【最美老幹部】寧鄉七旬老人3年用毛筆抄書300多萬字——希望「好學」家風代代相傳 2020-12-08 15: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八年抄書近四百萬字,只為「給子孫留些念想」
    有人選擇載歌載舞譜一曲夕陽紅;有人背上行囊去看看年輕時錯過的風景;也有人在家帶著孫輩享受天倫之樂……而在錫山區羊尖鎮嚴家橋的黃家村,老人湯振聲拿起了毛筆,工工整整抄起了文史作品。他說,如果這些書籍「能給子孫留些念想,就謝天謝地了」。迄今抄書近四百萬字湯振聲老人過完春節就86歲了,他和老伴住在一處有小院子的私房內,日子過得平淡安穩。
  • 山西古稀老人手抄四大名著 5年抄寫120餘萬字(圖)
    潞州區融媒體中心供圖中新網長治8月7日電 題:山西古稀老人手抄四大名著 5年抄寫120餘萬字作者 吳瓊 崔翔 宋璐7日,早上9點,結束晨練、吃過早飯的原開心來到書房,戴上老花鏡,取出毛邊紙,將放大鏡輕輕地放在書邊,磨好墨後,開始抄寫《紅樓夢》。
  • 寧鄉七旬老人手抄四大名著,用時三年毛筆書寫300多萬字!佩服~~
    寧鄉七旬老人手抄四大名著,用時三年毛筆書寫300多萬字!可在寧鄉碧桂園就有這麼一位老人,從2017年開始,計劃歷時五年完成手抄四大名著,用的還是蠅頭小楷。目前已經抄完《紅樓夢》全本和《三國演義》112回,還剩下的8回將於2021年元旦前抄完。加上之前手抄的唐詩宋詞、《納蘭詞集》《東坡集》《花間集》等,他已經手抄300多萬字,讓人看了由衷敬佩。這位老人名叫黃正文,今年已經76歲。
  • 蠅頭小楷手抄古典文學作品數十載,這位老人練書法有「傳奇」故事
    「我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以蠅頭小楷手抄古典文學作品以來,已抄寫了500多萬字。有人問我,要寫這麼多字幹什麼?我回答:練書法,學國學,傳經典,修身心,樂其中。」今年69歲的馬崇雲老人笑著說。12月19日,記者聽說馬老寫書法的「傳奇」故事,便慕名到鹽城市區宏都花園小區馬老家採訪。
  • 長治73歲老人每天堅持用毛筆抄四大名著:以後留給孩子們
    在他的書房裡,筆墨紙硯「文房四寶」一應俱全,一摞摞、一張張抄寫完的紙張整整齊齊地堆放在書桌上,隨意翻開其中一頁,一筆蠅頭小楷,字跡工整,版面整潔。 談起抄書的緣由,原開心說:「我喜歡安靜,寫書法不僅是我的愛好,還能修身養性,平時我就喜歡寫寫畫畫,以前每年過年時,還幫大家寫春聯。」
  • 寧鄉7旬老人手抄四大名著,用時3年毛筆書寫300多萬字!
    可在寧鄉碧桂園就有這麼一位老人,從2017年開始,計劃歷時五年完成手抄四大名著,用的還是蠅頭小楷。目前已經抄完《紅樓夢》全本和《三國演義》112回,還剩下的8回將於2021年元旦前抄完。加上之前手抄的唐詩宋詞、《納蘭詞集》《東坡集》《花間集》等,他已經手抄300多萬字,讓人看了由衷敬佩。這位老人名叫黃正文,今年已經76歲。
  • 寧鄉七旬老人手抄四大名著,用時三年毛筆書寫300多萬字!佩服~
    可在寧鄉碧桂園就有這麼一位老人,從2017年開始,計劃歷時五年完成手抄四大名著,用的還是蠅頭小楷。目前已經抄完《紅樓夢》全本和《三國演義》112回,還剩下的8回將於2021年元旦前抄完。加上之前手抄的唐詩宋詞、《納蘭詞集》《東坡集》《花間集》等,他已經手抄300多萬字,讓人看了由衷敬佩。這位老人名叫黃正文,今年已經76歲。
  • 6旬保安抄書練書法 11年寫500萬字1200餘本手抄冊(圖)
    原標題:六旬保安抄書習字練書法 11載抄寫500萬字1200餘本手抄冊在內江市東興區西林寺下的一家魚館裡,常年有一位老人在這裡伏案寫字,老人今年67歲,11年來,他幾乎每天沒停止過抄寫,從名言警句到唐詩宋詞再到《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他抄寫字數已達500餘萬。
  • 七旬老翁蠅頭小楷書寫名著達5000萬字
    1998年3月,65歲的謝治國開始動筆抄寫《三國演義》。說起抄寫時的感覺,謝治國說抄寫時只要有一個字寫錯,整張紙就前功盡棄。夏季溫度高,手心易出汗,冬季溫度太低,墨汁易凝固,而且,連續寫久了會手臂疲勞,眼睛睏乏。所有這些,都直接影響抄寫質量。寒暑時節,他堅持每天寫3000餘字,不貪多,也不間斷。就這樣,憑著恆心,《三國演義》全書抄寫完畢。
  • 80歲老人酷愛抄四大名著 寫禿80支筆(圖)
    龔平 攝  在宜興市楊巷鎮新芳橋西街,有一位老人名叫錢祖良,他酷愛小楷手抄本,從退休後至今,他不論嚴寒酷暑,每日都會抄寫,眼看著長臺上壘得有42公分高、30本裝訂整齊的蠅頭小楷手抄本,中國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西遊記》,這是如今80歲的錢祖良17年心血的結晶,讓人感到驚嘆不已。
  • 退休保安小篆抄完《三國演義》:書法磨練了我的性格
    近日,江門市民馬洪超通過4年堅持不懈地抄寫,終於用小篆抄寫完60餘萬字的《三國演義》全本。從2014年7月份開始,到現在,為了用小篆抄寫《三國演義》,馬洪超每天都要至少花費2小時的時間在書寫上。面對身邊人的不解,馬洪超表示:「我要創造紀錄,也就是為了爭口氣,別人能做到的,自己也要做到。我覺得人一定要勤奮,要堅持。用心了,什麼都可做得成。」
  • 耄耋老人舞墨22年,手抄名著900萬字……
    、82歲的雷元鍾老人每天必做的一件事情。隨意翻開其中一頁,一手蠅頭小楷,工工整整,頗具功底。一份對書法的熱愛,讓雷老的退休生活充滿了藝術情調,變得與眾不同。「我小時候在私塾讀書,都是用毛筆寫字,所以從小就與墨結緣。」談及抄書的緣由,老人笑著說。
  • 耄耋老人舞墨22年,手抄名著900萬字……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透過玻璃窗,投射在那張上了年歲的老書案上,結束晨練的雷元鍾老人提起毛筆,埋頭伏案,一筆一划,開始抄寫《二十四史》……用一手標準的小楷字抄寫古典名著,已成為新江口街道長安社區、82歲的雷元鍾老人每天必做的一件事情。
  • 巴中八旬老人酷愛書法 20多年手抄古文超千萬字
    從1994年至今,這位老人在20多年裡的時間,先後抄寫《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古文觀止》《唐詩》《宋詞》等十多部經典古文,其抄寫成品超千萬字。走進老人的書房,牆上「精氣神」三個字仿佛告訴我們這位老人別樣的精神氣質。「我們那個年代能夠讀書識字的孩子很少,我們家雖然也不富裕,但父母卻咬牙堅持讓我進私塾識字讀書,期望我未來光耀門楣。」談起對於書法的啟蒙,屈建功老人告訴記者,他6歲時就被父母送到了鄉裡的私塾學習,也是從那個時候起他喜歡上了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