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品,郵資票品的簡稱,指郵資憑證和集郵品。除了大家熟知的郵票外,還包括郵資明信片、郵資信封等,細分下更是門類眾多。郵品由國家郵政發行,通過郵品可傳達豐富的人文知識、科學知識和美學知識,有些甚至還紀錄著重大歷史事件,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2020年5月11日《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特別發行郵票首發
那麼,你知道新中國郵品上
有哪些常州元素嗎
人物、歷史、文化、風景……
今天小愛就帶大家漲漲「姿勢」
對了,你還可以找找其中的新北元素哦
「常州名人」耀方寸
➤ 「常州三傑」
1989年1月29日發行的《瞿秋白同志誕生九十周年》是一套完整的常州題材郵票。郵票為影寫版,編號J157,齒孔度數11×11.5度,規格40×30毫米。這套郵票共2枚,分別是面值8分的《瞿秋白像》和20分的《江南第一燕》。
▲《瞿秋白同志誕生九十周年》絲綢首日實寄封
郵票設計上,《瞿秋白像》兼容中西,既注重人物造型,又細緻刻畫人物,其俊朗文弱,清秀淡愁,襯以《新青年》《熱血日報》,點明了他典型中國知識分子形象。《江南第一燕》根據瞿秋白和夫人西湖邊留影創作而成,瞿秋白領帶圍巾、側身凝視,透露出獨特的文人氣質,設計者用中國水墨和西洋畫結合的方法,把秋白的儒雅、灑脫刻畫得淋漓盡致,而背景全部留白,給人以無限遐想。
2011年2月21日上午,「常州三傑」的另外兩位張太雷、惲代英,則出現在《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三)》紀念郵票中,而且這套郵票還是在家鄉常州的國際會展中心首發。至此,「常州三傑」瞿秋白、張太雷和惲代英均登上「國家名片」。該套紀念郵票共5枚,其餘3枚分別是陳延年、羅亦農、項英,是為迎接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而發行,志號為2011-3 ,面值均為1.20元,郵票規格30×40毫米,齒孔度數13.5度,整張枚數20枚,膠印版別。
▲《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三)》之「惲代英」郵票極限片
郵票設計者採用全身像的表現手法,襯以廣州起義、五卅運動等與之生活和戰鬥息息相關的場景,肖像力求肌肉結構豐滿,表達出他們俊朗飄逸又堅毅穩健的人物特質,拉近了先輩偉人與當代人的距離。
▲《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三)》之「張太雷」原地首日實寄封
➤ 數學家華羅庚
「華羅庚」郵票出自第一組《中國現代科學家》(J.149)紀念郵票。該系列郵票由國家郵政局推出,每組選擇4位對中國社會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科學家,至今共發行5組。「華羅庚」郵票面值30分,規格40×30毫米,齒孔度數11×11.5度。郵票設計者以華羅庚的頭像為主圖,以他的科學成就做背景,頭像突破背景的邊框,採用「遮幅式寬銀幕」形式構圖,頭像突破背景上下邊框,其四周白色的暈環使背景淡化分色,使頭像更具立體感,科學家的睿智、傳神形象躍然於郵票之上。
▲《中國現代科學家》(第一組)之「華羅庚」郵票原地首日實寄封
常州「人文之花」盛開
➤ 惲壽平的「沒骨花卉」
1982年7月31日,郵電部發行了《明清扇面畫》(T77)特種郵票,全套6枚,惲壽平的《菊花圖》就在其中。該枚郵票規格52×31毫米,齒孔度數11.5度,印寫版,發行量612.16萬枚。惲壽平作《菊花圖》扇面,以寫實的手法刻畫出三色菊花,構圖均衡,造型優美,富有生機。菊花相對顧盼,含情依依,綠葉用寫意畫法,更顯搖曳扶疏。花瓣兼工帶寫,工筆中融入寫意,在寫意時不忘細緻,正是惲派「沒骨技法」的典型風格。
▲惲壽平《菊花圖》T77(6-5)
此外,2003年發行的《賀年郵資明信片》中有惲壽平的《出水芙蓉圖》HP2003C(4-3),圖出自惲壽平《山水花鳥冊》中的一開。圖繪大葉荷花一枝,蓮花怒放,綠葉扶疏,以「粉筆帶脂」「色染水暈」畫花瓣,石綠花青寫荷葉,畫風豔冶秀逸,為惲氏沒骨花卉中的精品。
▲惲壽平《出水芙蓉圖》
➤ 劉海粟的「壯麗山河」
在新時期集郵復甦初期,國家郵電部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要求,發行了全套3枚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繪畫藝術展覽》郵票(J60),展現我國現當代著名畫家的繪畫作品,其中就有常州書畫名家劉海粟的作品《黃山雲海奇觀》。郵票印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徽志,面值8分,規格52×31毫米,齒孔度數13.5度,影寫版。郵票設計上採用中國傳統畫的「潑墨法」,以黑白灰三色將黃山雲海描繪得煙雲浩渺、群山蒼蒼、意境深遠,有一種「筆未到氣先吞」的雄健。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繪畫藝術展覽紀念》J60(3-1)劉海粟《黃山雲海奇觀》
時間再到2016年3月16日劉海粟誕生120周年紀念日當天,中國郵政發行一套《劉海粟作品選》特種郵票,選用其經典畫作《江山如此多嬌》《墨荷》和《黃嶽人字瀑》。根據作品不同繪畫特點,力求重現畫作的細節和色調,該套郵票採用膠印、影寫、膠雕套印3種印製工藝,分別印製3枚郵票,在中國郵票史上屬於首次。
劉海粟平生十上黃山,留下的大量作品,此套郵票有兩枚是黃山題材。畫於1975年的《江山如此多嬌圖》採用潑墨潑彩,青山白雲、紅樹茅屋,一層坡、二層樹、三層山,雖為布面油畫,卻是傳統格局,山峰、雲氣、樹影互為撞擊、融匯。
▲劉海粟(3-1)《江山如此多嬌》
創作於1982年的《黃嶽人字瀑》,與常見的色彩絢爛的潑彩不同,色彩以石青為主,輔以三綠、赭石,單純而潔淨。整幅作品水墨主導,若隱若現的遠山、飄渺不定的雲霧,有種虛處勝於實處的精彩。
▲劉海粟(3-3)《黃嶽人字瀑》
另一幅《墨荷》作於1972年,劉海粟以淋漓墨色畫荷葉,又以深色渲染葉脈,而寥寥數筆勾勒的荷花,反而顯得潔淨高雅,濃、淡、枯、溼、勾、抹,多種筆畫參用,別具詩意氣韻。
▲劉海粟(3-2)《墨荷》
➤ 小版張上《遊子吟》
2009年9月13日,國家郵政局發行《唐詩三百首》特種郵票,把李白的《下江陵》、杜甫的《望嶽》、白居易的《琵琶行》、李商隱的《無題》、張九齡的《望月懷遠》和王之渙的《登鸛鵲樓》製成6枚郵票,再集合在一枚小版張上。更奇妙之處在於,在6枚郵票主圖四周,以雕刻微縮文字印上313首唐詩,其中就有孟郊在常州溧陽時所作的《遊子吟》,位於小版張右上角李白詩「千裡江陵一日還」的「還」字上面,可通過放大鏡來看,亦可用「點讀筆」來欣賞名家朗誦。
▲《唐詩三百首》(2009-20T)郵票
來源:愛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