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文玩、什麼是工藝品、什麼是古玩,您玩明白了嗎?

2020-12-19 於鴻雁

眼看著文玩人走火入魔、工美人賦閒退休、古玩人掉進國寶幫。人們不禁要問:「我們在玩什麼」?

一、文玩 文玩是從自己的審美出發,按照自己的經濟能力來選擇的玩意兒。就是民間說的:「什麼人玩什麼鳥」。 見到別人手裡的文玩一定要誇獎,因為它已經成為主人的寵物,有感情了。你要是貶低別人的文玩,肯定會招白眼,您忘了「打狗還要看主人」。 文玩有三個共識:「好看、好玩、值錢」。

1、好看 好看是個人的審美。美是客觀存在,審美是個人修養,老百姓說:「蘿蔔白菜各有所愛」,文人說:「環肥燕瘦」。所以「文玩不怕醜,醜人到處有,審的不是美,王八綠豆對」。 所以購買者認為美就行,不用聽別人的意見,一個人一個主意,問別人準瞎。 2、好玩 好玩是能盤在手裡帶在身上。好看只是滿足了養眼的需求,要想佔有它還必須帶在身上握在手裡。

這幾年的熱詞「盤它」就是表達了這層意思。光能看不能摸就覺得差點意思。所以手串、手把件就成了文玩人的最愛。

3、值錢 值錢是文玩人的特殊追求。因為中國人歷來都喜歡貴重的材質,以材質論好壞。 在手串領域更是這樣,如果您只花了百八十塊錢買了一條手串,多半要配上漂亮貴重的寶石珠子或精美配飾,為的是提高身價。

二、工藝品 工藝美術行業是建國後國家不遺餘力支持的一個行業,目的就是出口創匯,它的特點就是按照現代人的審美製作傳統文化產品。國際市場的需求什麼我們就仿造什麼,為的是出口。所以工藝美術人要適應市場,不能以自己的審美為標準。 近年來的收藏熱,許多大量的工藝品被當做了古董,後來就有了一個專業名詞叫:「五六七」。專指50、60、70年代生產的工藝品。 工藝品有三個共識:「大師、材質、獲獎」 1、大師

我國輕工系統規定了嚴格的技術評級標準,在體制內時期按照行業的技能分學徒工、一級工、二級工、八級工。有突出貢獻、有創新能力和帶頭作用的評為大師。

後來輕工業系統解散了,大師由行業協會評比了,體制外的協會評比就亂象叢生:「會長遍地走,大師不如狗」。所以看大師一定要看是體制內大師還是遍地走的大師。

2、材質

工藝品一定用好材質,貴重的材質才能代表工藝品的價值。有人說用麥杆就能編出漂亮的圖案,葫蘆上也能繪出美麗的圖案。這些都是民間工藝,屬於「麻袋片上繡花」。 送禮和傳承都會選擇貴重一些的,你這份禮物才有分量。 3、評獎 工藝品的特點就是要符合大眾審美,個性化的藝術往往不被社會認知,賣不出去錢,不能出口創匯。所以工藝美術界的各種評比很重要,只有在這裡獲獎的作品才有普適性,才能代表一個時代的符號,才能傳承。

雖然現在的工廠化生產少了,都以大師工作室方式存在了,但是工藝美術體系是一套科學的管理體制。 三、古玩 古玩就是文物,上面有古代的人留給我們的信息,解讀這些信息如同解讀天書,古玩人都要能讀懂這些天書,相當於學會與外星人打交道。所以他們比較神秘,骨子裡有文玩人的固執,外表上有工美人的隨和。 能正確解說天書的人就是收藏家,不能正確解說天書的人就是「國寶幫」。 古玩有三個共識:「歷史、工藝、科技」, 這三點是《中國文物保護法》裡規定的。 1、歷史 今天的文物民國以前叫古玩,首先要有歷史,明朝的比清朝的要值錢,漢唐的比宋代的要稀有,殷商甲骨文比春秋的竹簡珍貴。所以歷史是首位的,古玩行裡的術語叫:「年份」。

2、工藝 要有人為加工的工藝,體現了一個特定年代的審美特點,天然的鵝軟石雖然歷史長久,但是沒有工藝痕跡就不能成為古玩。

3、科技 科技含量如同是記錄人類發展的腳印。我國現存的文物證明了四大發明來自於中國。所以科技與人類的發展密切相關。

文物才是高大上的歷史精華。在宋朝以前文物叫「骨懂」,後來我們俗稱為「古董」。也就是說經過歷史的演變,肉的部分都爛掉了,留下了骨頭,我們從歷史的主幹中懂得了文化的內涵。 歷史上不同時期出現過「骨懂」、「古董」、「文玩」、「古玩」一直到今天的「文物」,其實都是要我們從歷史中汲取智慧,有位偉人說過:「忘記了歷史就意味著背叛」。 我們今天的文玩人、工美人、古玩人都快樂地生活在自己的圈子裡,但是看懂了另外的圈子就會有新的追求,新的進步。

相關焦點

  • 文玩是什麼?文玩和古玩的區別?
    文玩與古玩兩個詞由來已久。古玩,又稱文物,俗稱老物件,被視作人類文明和歷史的見證物,其中包含了歷史學、方志學、金石學、博物學、鑑定學及科技史學等知識內涵。文玩,指的是文房四寶及其衍生出來的各種文房器玩。現代意義上的文玩可以通俗的理解為帶有傳統文化氣息的賞玩件或手把件。
  • 古玩和文玩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古玩和文玩之間的區別是什麼,這個東西我不琢磨不知道仔細一琢磨還真是個邏輯問題。為什麼這麼講,應該這麼說古玩它在某一些程度上是包含了一部分的文玩,而文玩並不一定就是古玩,這就是一個邏輯問題了,那我們該怎麼理解古文和文玩這兩樣東西呢?
  • 文玩、古玩的「包漿」到底是個啥意思?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琢磨羅,今天咱們來聊聊關注文玩「包漿」的話題!很多朋友都是文玩愛好者,天天盤就是期盼自己的寶貝早日包漿,可很多人天天嘴上掛著包漿,包漿到底是個什麼意思呢?您真的明白包漿是什麼嗎?
  • 什麼東西值得收藏,最終成為古玩?
    那我們不禁要問:「到底什麼是收藏品」?在這裡我們不妨看一下清朝的宮廷造辦處都在做那些工藝品,這些工藝品都是今天的古玩。清朝的造辦處興盛於康熙雍正乾隆時期,就是古玩界說的「清三代」,這時候造辦處出品的精品是今天拍賣會上拍出天價的古玩。
  • 玩文玩到底玩的是什麼?此文說出了文玩愛好者的心聲
    提起下功夫玩文玩,這可能是咱們中國特色文化產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玩的不是文玩,我們玩的是文化!是知識!是中國特色!串不離手,天下我走!對於文玩愛好者來說已經是一種生活常態和習慣,更是精神層面的一種依賴。
  • 買古玩.文玩你想撿漏嗎?真實經歷告訴您,做好這幾點就可以
    我們市場上的擺攤大軍又從四面八方湧入到文玩古玩市場上出售寶貝了。上午有朋友給我打電話,走啊~撿漏去!咱們今天就來說一下古玩兒,珠寶文玩撿漏這件事兒~那麼何為撿漏?字面意思很簡單,少花錢買好貨!這幾年玩文玩的朋友越來越多,文玩,古董愛好者的水平也是參差不齊,年齡段從20出頭的祖國花朵到70多歲的大爺大媽。這也說明了大家不管哪個年齡層對文玩的熱愛都是情有獨鐘的。
  • 你還在為文玩手串斤斤計較,看看身價過億的明星,都玩什麼文玩!
    在現在這個全民文玩的社會裡,很多明星,都也被文玩吸引,收集各種文玩,而因為明星都是公眾人物,一舉一動都會受到許多人的關注,所以,明星們喜好什麼文玩,收集什麼文玩, 都被大所熟知,在我們還在為一條手串斤斤計較的時候,看看明星們玩的東西,簡直太奢侈了,跟他們相比,才知道我們是多麼的貧窮,今天墨軒就跟大家一起來總結一下,明星們都是怎麼玩文玩的
  • 30天你的文玩就包漿?你確定懂什麼是包漿嗎?
    有人問過四目哥,怎麼盤文玩包漿快,四目哥想了想說:還是用保鮮膜吧,不管是啥一分鐘就能包住哈!既然我們玩文玩,就應該明白,文玩是需要時間和耐心的玩意兒,心急還吃不了熱豆腐。有些人買了文玩之後,急功近利的想著一天就變色,三天就掛瓷,一個月就包漿,然後三個月就能賣錢。
  • 玩了那麼久的文玩收藏,您真的懂收藏嗎?
    經常有朋友問我,你愛好文玩收藏是為了什麼?家裡那麼多瓶瓶罐罐。每天還省吃儉用。還不如吃吃喝喝,遊山玩水那麼實在開心。小編我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只要在人生的道路上開心愉悅,陶冶情操。不管您做什麼都是值得的。
  • 古玩的江湖,玩得是什麼?
    而以我對收藏界十餘年的採訪經驗,藏家在收藏當中是很忌諱講故事,不聽故事的,同時這也表明在古玩交易中講故事是特別常見的兜售手法,有經驗的古玩商常常是故事高手。您覺得這個有衝突嗎?聽故事自然是容易引人入勝,很有趣,很好看,您最希望這本書帶給讀者的閱讀體驗是什麼?楊青:我接觸這位藏家大約是在三年前,其實早前自己對收藏圈並不是太了解。因為之前採訪過一些藝術家,主要感興趣的方向一直是藝術本身。
  • 玩古玩究竟是為了什麼?
    玩古玩是一個愛好,但更多的圈子裡人把這個當成了一個賺錢或者是發財的門路。那我們玩收藏究竟是為了什麼呢?賺錢?陶冶情操?還是單純的愛好? 每個人的想法不盡相同,我最近接到了網友的諮詢,紛紛說自己手上有各種寶貝,元青花,明永宣、清三代、甚至宋五大名窯都有很多件,且宣稱件件精品,希望我能夠幫助他們變現。
  • 什麼人能玩古玩,什麼人不能玩?建議都看看
    二、什麼人能玩古玩,什麼人不能玩?這幾年似乎對於古玩收藏,或者說得更準確一點,古玩投資的熱度在持續升溫,尤其是很多媒體都在搞得鑑定類的節目,更是對這個市場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越來越多的人熱衷於把錢投到這個行業。但是作者在這個圈子混跡了一段時間,發現古玩這玩意兒,不是誰都能玩的。那麼什麼人能玩,什麼人不能玩呢?這個不敢斷言,但是有點心得供大家參考。
  • 玩文玩的都是什麼人?玩文玩的意義?「深度好文」
    挺多朋友都不理解我每天帶著串子、珠子,兜裡還揣著文玩袋子、刷子,花著成百上千的價錢買這些東西是為了什麼?還有人經常問我「你天天盤這東西有啥用啊?能升值啊?」通過本文,我想與大家分享一下文玩是一種什麼樣的東西:「文玩是一件可以承載歲月的玩意兒,能記錄下你我的無聲歲月。文玩裡老北京話玩意兒,就是一個物件經過3夏2冬的盤玩才能稱為玩意兒。網上有一些誤導新手玩家的做法,比如給文玩上油、上大寶,甚至用蒸鍋、用油炸……把文玩當菜做了!
  • 古玩與文玩的區別
    古玩,又叫文物、骨著等,在民國時期,古玩最初只是特指古老器具中有特定價值的一件藏品,比如瓷器中的官窯,古玩被視做人類文明和歷史的縮影,融合了歷史學、方志學、金石學、博物學、鑑定學及科技史學等知識內涵。經歷無數朝代起伏變遷,藏玩之風依然不衰,甚而更熱。因為古玩的特性,很多收藏愛好者不僅對古玩自身感興趣,還對古玩所在的年代,背後的故事感興趣。
  • 你知道自己最適合玩什麼文玩手串嗎?
    很多朋友在挑選文玩手串的時候,都是按照自己的喜好來挑選,但往往到後來才發現根本不適合自己。這裡不是說按照喜好挑選,不對啊。喜好重要,適合同樣重要。下面,就一起來看看,怎樣挑選適合自己的文玩手串吧。身材很多文玩手串,在挑選時,都會提到手串珠子的大小,很多朋友在挑選的時候,就不知道自己適合哪種了?其實,在挑大小時,應該依照自身的身材來挑選,畢竟您一米八的個子,戴個0.4的小珠子就不太好了。
  • 文玩到底是什麼意思
    今天來寫一寫文玩這個大概念的東西。個人知識面淺薄,謹代表個人看法,互相交流。文玩。這個名詞現在應該絕大部分的老百姓應該都知道了,和萬物皆可盤一樣。文玩到底是什麼呢?文玩有什麼用呢?玩文玩的都是哪些人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文玩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範圍太大了,或許每個人對他的想法都不一樣,我說一下我的看法。
  • 文玩還值得玩嗎?
    文玩到底還值不值得玩?現在都還有哪些人在玩文玩?是不是那些東西都是被炒起來的?是不是根本沒有收藏價值等問題。其實關於文玩這種的東西,本來就是一個小圈子裡流行的,不知道忽然怎麼就推向了大眾,而大眾也沒有讓那些推手們失望,和十年前買基金一樣,盲目又從眾,根本不了解自己需要什麼,只感覺自己手上沒有串,那就是臉上沒有面兒。
  • 什麼油盤文玩最合適?
    借著這個話題跟大家聊聊文玩串珠這些日常把玩的物件到底打什麼油合適?你從文玩上下了多少工夫能出現什麼樣的效果都是成正比的,上色快變黑快的這個道理是大家都明白的,但是很少有人能忍住不去走這些捷徑。文玩把件的包漿是個時間沉澱的結果,文玩的變色也是一個自然的氧化過程,我們在日常盤玩過程中如果打油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它變色有多快
  • 「探討」到底是什麼讓你喜歡上文玩了?
    那麼在入手文玩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呢?易拍即合-拍哥以自己從小白到漸漸能夠給別人提供點建議的經歷給大家總結3點注意事項,希望對大家有用,當然,這些都是基於我們花錢都心疼的情況下,如果看文章的您是一位「壕」那麼只有一個注意事項,就是越貴越好,哈哈。
  • 百匠訣核雕-文玩到底是什麼?看完你就明白了
    很多朋友提到「文玩」這個詞的時候,都會表現出:文玩很貴吧?都是有錢人玩的吧?其實,很多人都不理解為什麼會有人每天脖子上戴著串、手裡還盤著核桃,花大半個月甚至一個月的工資去買「文玩」,到底是為了什麼?一件自己天天把玩的東西,去記錄自己的心境、承載歲月流淌的痕跡,你說,它不珍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