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在重文輕武的影響下,雖然經濟繁盛,但軍事實力衰微。宋朝開國以來,遼國始終與大宋南北對峙。而遼國不滅的情況下,女真族不斷發展壯大,宋朝曾幻想與新興的金國聯合消滅遼國,卻將宋朝的弱勢展現的一覽無餘,金兵藉此入侵。1125年,遼國滅亡後,金國開始大舉入侵,在女真的金戈鐵馬之下,宋朝顯得不堪一擊。在金兵一路南下直奔京城的時候,宋朝皇帝宋徽宗卻做出驚人之舉——退位。宋徽宗臨陣退位將皇位傳給了太子趙桓,即宋欽宗。
在宋欽宗前期的抵抗下金兵確實有退去的勢頭,但搖曳不定的宋欽宗竟在佔據優勢的狀態下想到議和,只是在百姓一片反對聲之下議和之事才就此擱淺。宋欽宗的抵抗效果明顯,金兵不敵迅速撤退,而就在此時宋欽宗也從京城外接回了宋徽宗。原本以為安然無事的二聖,此時萬萬沒有想到危險正在逼近。「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說的就是金兵假勢退兵,卻突然回擊攻進京城後帶來的恥辱。金兵對中原並不具備統治能力,在後方無力的狀態下金兵只能以戰養戰。所到之處被洗劫一空,與此同時宋朝皇室千餘人被俘,這其中就包括宋徽宗與宋欽宗兩位皇帝。
在金兵的押解之下,兩個皇帝加上數千妃嬪被帶到了金兵大營,從此過上了長達數年的俘虜生活。靖康之恥後世評價多以「中土禍患,至宋徽、欽而極,子息蕃衍,恥辱亦大,前史未有也。」為準。據記載,被俘的皇帝與妃嬪生活十分艱難,這一點倒是符合常理。但是,在《靖康稗史箋證》中對宋徽宗卻記載為:「入國後,又生六子八女」。儼然子女雙全頤養天年的幸福模樣,樂不思蜀?
其實宋徽宗真的不容易,畢竟做了幾十年皇帝,跪在敵對首領面前,帶著一眾人等忍受屈辱。金國皇帝看著面前唯唯諾諾得宋徽宗很是滿意,甚至封其為昏德公。宋朝未亡52,留著兩個皇帝在身邊畢竟是有利無害。所受的屈辱也只是女真族的風俗,即使宋人難以接受。金國皇帝將宋徽宗安置在今日的黑龍江省依蘭縣內的五國城中。而宋徽宗也至此開始了為期九年的俘虜生活。「徹夜西風撼破扉,蕭條孤館一燈微。家山回首三千裡,目斷山南無雁飛。」是來源於宋徽宗內心的聲音。
在金國的眼裡,雖然宋徽宗是俘虜,但是畢竟是一國之君待遇並不薄。享受公侯待遇,且身邊侍者眾多。而宋徽宗真的是心態好,身體更好。每天過著悠哉遊哉不用顧慮國家大事,只需享樂的日子。每天吟詩作對,身邊佳人紅袖添香。在民間流傳著宋徽宗與李師師的故事,而此時的宋徽宗只是身邊的人相對固定了而已。宋徽宗生下了六個兒子八個女兒,且能世襲罔替其公爵爵位,這在金朝也是屈指可數的地位。據《靖康稗史箋證》記載:「輾轉流徙,存九百餘人,虜酋令徙韓州,給田四十五頃,種蒔自給。」這看上去沒什麼,但是準確的說便是封地與俸祿。
遊牧民族對待漢文化始終抱有崇拜的思想,為了更好地接受漢文化,宋徽宗的女兒大多嫁給了金太宗的子侄成為皇室妃嬪,其中九女兒更是嫁給了金太宗的第四子金兀朮,而金熙宗登基之後也是選擇了宋徽宗的女兒作為妃子。宋徽宗的地位也隨之高漲,其生活可想而知。宋徽宗曾被記載見到遊走販賣的獵戶,隨手買來物品賞賜給身邊人,也就是說明宋徽宗手中的資金不大受限制,至少可供其使用。宋徽宗最後的結局卻是不堪屈辱而死,但是大多來源於其心理上的落差。
明朝的皇帝大多「不務正業」,有的愛吃,有的愛玩,更有甚者愛木匠活,各有所好但大多不具備高尚的情操,而宋徽宗則不大一樣。宋徽宗雖然是俘虜,但是他的精神生活豐富,宋徽宗在藝術上的成就極高。不僅僅是詩詞歌賦,更深的成就既是書法方面,宋徽宗的書法自成一派被後世稱為「瘦金體」,而其書畫方面的才華也別出心裁,被後人稱為「院體」。李煜因一句「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走紅,而宋徽宗的藝術成就決不在其之下。
「靖康恥,猶未雪」其中情感大多來源與宋人的驕傲,並不全然代表宋徽宗一眾人等遭遇。歷史被記載必然存在主觀情感,但金朝與宋朝的記載相差甚遠,而從具體行為出發,更多偏向相信金朝所記載並無問題。當一切成為過眼雲煙,1135年,宋徽宗埋骨他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