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佛法之後,遇到逆境時要怎麼做才比較好呢?

2021-01-10 佛之菩提心心

有一位師兄說 自己學佛法不久,家裡出現逆境,這樣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在學佛的路上,無論遇到好事、壞事都是好事,要這樣子去如理思維。

再進一步說,遇到壞事並不是你學佛了導致你遇到壞事,因果要理清楚。有些人到了這一步,學佛就不想學了,就會退心。他會想著我以前沒學佛,感覺日子過得還可以,一開始學佛逆境就來了。

這個逆境不是因為你學佛的因,是逆境的因果顯現了。你要用佛法的智慧來轉換逆境,把逆境轉成自己修行道上的增上緣,更加要知道覺醒,發起出離心,發起菩提心去承擔它。

其實,出現這樣的事情是業障現前,可以將功德回向給他們。

有位師兄說有次放生第二天,就牙痛得厲害,左上最裡面的磨牙,症狀和急性牙髓炎一模一樣。

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一開始做得很好,接下來發生了牙疼,這件事,要看結果!結果很輕,沒有發生很大的損失。發生的一切是結果,原因是以前種過這樣的種子。

而且,並沒有受傷很重,這是他行善的結果,已經重罪輕報了!沒有高興,沒有感恩,這麼大的結果,如果沒有行善,結果會嚴重很多!是他的心產生懷疑了,疑惑心一起來之後,行善的心就不精進了,境界也下降了!

你看淡了,世間無論多大的逆境,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人生大不了一死,死都沒什麼大不了的,那生活當中的大逆境都不算什麼大逆境。

所謂有大有小,只是我們的心靈太脆弱了,只要保持平常心看待它,盡力而為去面對它。

做功課回向的時候向冤親債主道歉,請他們告訴我是我哪兒做錯了,並且願意將累生累世一切善行、修行功德回向給他們。

也可以跟冤親債主們講道理,說我也有很討厭的人,知道怨恨討厭是什麼感受、心情,不敢請求她們一定原諒我,可是怨恨不能解決問題,怨恨更多只能傷害我們自己,我希望他們能獲得解脫

跟他們道歉,說「對不起」,承認是我們自己由於未接觸佛法愚痴導致做下錯事,希望他們能原諒,還進行一下專門的回向。

很多問題其實一句「對不起」就能解決,可就因為我們拉不下那個臉道歉、承認錯誤,犯了錯還想著想著大事化了,讓他們覺得委屈憤怒了,進而不願意放下

冤親債主也是講道理的,向他們誠懇道歉化解怨氣後,就跟他們講道理說,我修行我固然獲得了解脫,但我也會將我的功德回向給你們,讓你們也獲得解脫,大家一起獲得解脫,不再在這個世間受苦。

有時候是逆境,更是機會,增長修為的好機會

堅持修行,堅持誦經,堅持放生,堅持行善積德。……問題自然而然就解決了的

出現問題,其實我們也可以這樣想,現在正是逆境,是我過去造的惡因,順境是我過去造的好因,都能夠歡歡喜喜地去承受,在這個裡頭不怨天、不尤人,就不再造業。這一報,這個帳到這兒就結了,後面就沒有了。

我們就在現在這種環境中,通過實際行動一點點放下我慢,臉面,學會謙虛,知錯就改,尊重生命,一點點向佛菩薩靠攏

我們修行不僅僅是為了自己解脫;也是為了自己累生累世所有因緣眾生解脫;再往終極目標,是為了六道眾生都解脫,能到這一境界,你就是佛。

不能把握外在的環境,但是我們學佛了有能力把握自己的心境,只要把心安住正念,這樣子逆境也只是一個境界而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凡所有相皆是無常,一切都會過去的,這樣子你的心就會清淨穩定下來。

相關焦點

  • 開車遇到「喪事」時,車主要怎麼做才好?聽老人家說要注意這幾點
    如果你開車時,遇到有人在辦「喪事」,知道要忌諱什麼嗎?其實,開車遇到喪事,在城市中是比較少見的,要是在農村是比較多見的。如果真的遇到了,又該怎麼做才好?開車遇到「喪事」時,車主要怎麼做才好?聽老人家說要注意這幾點1.開車路過靈棚前,請司機打開車窗,若是車內有食物,就扔出去一些食物,不限葷素,只要是新的即可。若是沒有食物,就請扔出去一些硬幣零錢,禁忌靈棚前停車,一定要在行駛的過程中扔出去。以示對白事的尊重,避免煞氣。
  • 真正有智慧的人,當遇到逆境時,只做這件事!看到最後我才懂!
    但是第八識、第九識,世間人聽都沒聽說過,這就是佛法深的地方。佛法為什麼深?其實並不是佛法本身有多深,是人心太深。佛法講的都是人心,我們的心是一個無底洞,永遠摸不到邊。凡夫活了幾十年,自己的心在哪裡都不知道;我們心裡很多妄念、很多執著、很多煩惱,自己也不知道,所以佛法它深就在於此。對心性了解越徹底,智慧就越高,就越容易看懂佛法的教理。
  • 逆境的修行:和光同塵,與時舒捲;戢鱗潛翼,思屬風雲
    但創業更難,是「嘴裡嚼著玻璃凝望深淵」,幾乎是沒有一天不艱難,從某種意義上說,創業簡直需要整個人獻祭進去才有機會成功。就是因為如此的艱難險阻,才讓成功顯得那麼璀璨奪目,讓人神魂搖曳,為之著迷。如果你也想要,那麼你需要學習逆境的修行,才可以穿過絕望的地獄之谷。
  • 出現逆境、違緣,才是大福報!
    所以,我們發了大乘心的人,遇到違緣更不要太在意,來世地獄餓鬼的痛苦在今生已經報完了,這是多麼好的事情啊!玄奘大師的師父——印度的戒賢論師,安心受報出三界。曾經戒賢論師晚年的病苦難堪,文殊菩薩告訴戒賢論師:『你過去二十世前是國王,因為暴虐人民,死了應該下臼杵地獄去受苦。為什麼你沒墮入地獄呢?因為你在臨命終時聞佛號、經聲,所以就沒下地獄。
  • 印光大師:學佛法之人,要把逆境當作是來成就自己的緣分!
    「初機」,就是剛剛學習、修道,剛接觸佛法的人。我們現在,其實都是「初機」——學了十年二十年還是初機。修行不是看時間,境界上不去,再長的時間都是初機。「若久修大士,能了我空,則無盡煩惱,悉化為大光明藏」。「久修」,指真正有修行的人;「大士」,菩薩才成為大士,像觀音大士、文殊大士這一類大菩薩。菩薩能夠了我、空,當然更深一層就是法空。
  • 到底什麼時候遇到佛法,才不算晚?
    但年輕的時候接觸佛法,也會有這樣的問題:因為我們面對的誘惑比較大,如《無常歌》裡面唱的那樣,年輕時候的具證長老,老了以後妻妾成群;年輕時特別努力的,年老卻顯現很多不如法的相,這種情況也是有的。所以不管我們是年輕還是年老,我們都不要讓自己從佛法的行列中退出來,不讓自己對佛法生起邪見,哪怕不進步,也不能退失。
  • 學習佛法,這些常識,你一定要知道!
    我們為什麼要學佛呢?有些人,學習佛法,完全就是為了貪圖自己的利益。比如,學習佛法,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看見別人發財了,看見別人中了彩票了。自己也想要發財,也想要買彩票中獎,於是就開始學佛拜佛,祈求佛菩薩的保佑。希望自己能發財,買彩票中獎。
  • 佛教:為什麼要學習佛法?學佛的好處
    為什麼要學習佛法?有些人會有疑問說:「學習佛法,真的能減輕苦惱,真正能增長快樂嗎?」我說:「是的!學佛確實是能讓人增長快樂。」因為佛教文化,具備有非常哲理的,非常科學的,正確增長快樂的方法。佛法講究一個「緣」字,能看到這篇文章也是我們之間的緣分,讓我們依靠這個緣分走進佛法的智慧,有很多人可能還不太了解佛法。佛法是什麼呢?佛法就是慈悲的智慧。
  • 生活中遇到不守時,怎麼做才好呢?且看《世說新語》怎麼說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不守時的情況。比如,今天剛好放假,你和朋友約好下午2點一起看電影,可到了2點,你到了電影院了,卻看不到朋友的身影。你給她打電話,她說睡過頭了,馬上就起來,一會兒就過來了。結果這一等吧,又拖了個半個小時,這倒還能接受。
  • 你是遇到了低谷期?如何面對挫折與逆境
    低谷,逆境,挫折是每個人都會遇到了的儘管每個人的低谷,逆境,挫折都不同其實每個人的情況都大相逕庭,你可以跌倒,你可以難過,但是,你要絕對相信自己是可以的,這是最最重要的,絕對的相信自己!給大家舉個例子:當一個人生病,然後通過治療好了之後,人就會產生抗體,會比之前更加強大。
  • 人生逆境時,正是修煉這三種逆向思維的好時機
    所以,遇到人生不順時,我們要多調整好心態,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況且身處逆境時,正是自我的修煉的大好時機。天不渡人,人自渡,人要學會自我救贖,學習借鑑一下古人的以下三種逆向思維思考問題,我們會豁然開朗許多,也更能否極泰來!下面我們來一起看一看!
  • 佛說「天上地下唯我獨尊」就是告訴後人,學習佛法時要唯我獨尊
    那位同學的批評,所帶來的刺激,卻突然之間,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習佛法並不是為了要向別人證明什麼」。似乎有點明白了佛陀當初為何要說「天上地下唯我獨尊」。記得以前是把這句「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理解為:這是佛陀向世人宣布他的擔當,度脫眾生的擔當。在佛家弟子的心目中,佛陀不可能會是個狂妄之人,所以往往在理解「天上地下唯我獨尊」時,總會試著繞過「狂妄之嫌」的雷區。
  • 要怎麼做呢?
    寺院中經常會舉行一些法會,對此不怎麼了解的人,都會感覺寺院的法會很神秘,但是真的參加寺院法會的人就會感覺到法喜,那麼寺院的法會是什麼呢?參加法會的時候,我們要怎麼做呢?法會圓滿結束時會將這場法會的功德進行回向,為眾生解脫祈福,為自己或家人累積福報資糧,為先人祈禱。參加法會穿著也有一定的講究。對於已經皈依的在家居士,參加法會時必須在日常便服的外面加穿一條海青。要選擇適宜長度的海清,避免自己在做一些動作時踩到下擺。
  • 為什麼要系統學習佛法,如何學習佛法?(初學者的學佛指南)
    文:自在師兄很多師兄都想學習佛法,但是不知道從何入手。佛法八萬四千法門,每一個法門都能導向解脫,都能帶給人們幸福。下面自在師兄介紹一些如何學習佛法的方法。為什麼要次第學習佛法?佛法非常深奧,所以想要深入了解佛法,需要做好一個長期堅持學習的準備。
  • 太橋旦曾堪布:佛弟子的所有逆境中,邪見是最可怕、最嚴重的
    有些人在沒入佛門之前,生活上一直順風順水,但是皈依之後,反而會遇到一些逆境。特別是當修行取得進步之後,往往會出現逆境。實際上,這屬於一種好徵兆,正是由於修行的進步才會讓我們宿業現前。而修行懈怠懶惰的人,反而並不容易遇到逆境。對於佛弟子來說,在所有逆境之中,最可怕、最嚴重的是什麼?
  • 覺世菩提:守護自性,戰勝逆境,體會「煩惱即菩提」的法喜!
    覺世菩提:01期編輯:賢護曾聽一位善知識說:人的一生要面對很多事情、很多決定,做這些事情都有它抉擇的難易,是成就佛道容易?還是生死輪迴容易?有些路剛開始不好走,但愈走愈清涼,最後的終點是人人渴望的;有些路剛開始很容易,但日後轉增悽涼。
  • 佛教:惡緣出現時該怎麼辦?師父教你如何衝出惡緣和逆境
    這些都是簡單易懂的事情,四歲孩子說得通,六十老翁做不到,這就是世間人,雖然有智慧,但不會去運用,讓自己陷進了逆境,還不自知,這是非常冤枉的一件事。佛家有句話說得很好,「法無定法,人生無常」,一個修行的人,能明辨善惡,佛法只是在輔助你,而修法的人又不懂得運用智慧,把佛法定義為一定「要」,所以還是受不到佛法的啟蒙,不能得到很大的功德。
  • 經天緯地之才如何應對下坡路和低谷逆境?
    經天緯地之才如何應對下坡路和低谷逆境? 《六十耳順——從漢字本義的角度解讀易經第五爻》老慢 著 【觀卦第五爻原文】觀我生,君子無咎。反之,則必然是個顧慮重重、焦心勞思、負地矜才、目中無人、鹹吃蘿蔔淡操心的人。現實的工作生活中,必須掌管全局且全面均衡發展的環境和需求並不多見,所以,這類人還是非常容易遭遇低谷逆境和走背字的。 遇到低谷逆境該怎麼做呢?這就是學會積極無為。積極無為,就是只在最適合自己且最需要自己的時候順勢而為。其他環境下,一概收心,一概抑制自己按照本能發展的天性,如此才能保證自己不犯新的錯誤。
  • 基督徒面對工作逆境時怎麼辦?
    當人參與到工作裡面時,也不是沒有任何問題和困難,相對會出現逆境,挑戰,困難。但真正的挑戰和困難是當人面對逆境的時候是如何應對的?態度是如何?價值選擇是如何的?我們由此以兩個方面來展開分析,面對工作的逆境時該怎麼處理?
  • 佛教的「空」悟道了,即使你身處逆境,牢記兩點,自然心平氣和!
    生活中,不管學習什麼,都講受用,如果不能體悟,無法自身得到受用,我們學習就像修禪打坐,如枯禪一般。我們學習佛法也一樣,顧名思義,學習佛法,就是學習佛陀的教導,學習八萬四千法門,只有體悟佛理,把八萬四千法門應用當下,知行合一,才能真正的叫為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