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李姓,你最先想到的是哪個名人,是古代的君王李世民,還是飛將軍李廣、大詩人李白?亦或者是中國功夫帶向世界的李小龍,總而言之,讓你隨口說出幾個李姓名人,並不是什麼難事。那麼問題來了,為何李家湧現出如此多的名人呢?
其實探討李姓這個姓氏,這個問題很好回答,無外乎就是兩點:一、人多;二、歷史悠久。
因為人多,所以才能不斷湧現出被歷史銘記的任務,同時也因為歷史悠久,才讓李姓的名人在歷史長河中不斷湧現。
在介紹李姓之前,我們來先看一下梳子。
《百家姓》中,李姓排名第四;
近年姓氏人口調查,李姓人數過億,數量排名第一,平均每一百人中,就有八人姓李;
歷史名人姓氏排名中,李姓以兩千多萬人數排名第二;
從古至今,李姓稱帝王者六十餘人;
看完這些數字,你是否已經對李姓這個姓氏產生了興趣呢?如果有,接下來我們正式進入到李姓的來源解讀和分布介紹。
來源一:贏姓
贏姓是古代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在堯舜禹黃帝時期就已經存在,說在舜帝時期,東彝族的首領的皋陶就姓贏,後來皋陶被舜帝任命為大理(古代一種執掌刑法的官職),於是皋陶家族就以該官職為氏,也就是理氏。
之後呢,理氏家族不斷繁衍,到了理徵曾以木子為食,故改姓李(木子結合,古代「理」與「李」相同)。
以為理徵食用李樹而避難,理姓(李姓)後人對李樹情有獨鍾,多培育李樹,並奉其為神樹,以李樹為圖騰,李姓作為姓氏,正式確定了下來。
通常來講,李姓的得始祖叫做理利貞,從理氏(贏姓)演變而來,後來的李耳(老子)是其十一世子孫。
這個起源呢,是大多數人認為的正統起源。當然了,其他的一些源流也是有的,我們繼續說下去。
來源二:姬姓
姬姓是古代比較古老的姓氏之一,比如我們熟知得我周文王,周武王,就叫做姬昌、姬發,說周武王伐紂後,封賞同族,其中一個姬姓同族叫做巴人,就被封到了今天的巴蜀地區,巴人在哪裡創立了巴子國。
巴人呢就以為老虎為圖騰(可能是因為巴蜀地區常有老虎出現吧),而在巴語中,虎和李同音,後人就以老虎圖騰為姓氏,之後就效仿漢人,改為李姓,這就是李姓的另一個由來。
來源三:帝王賜姓
在我國的古代,民族融合是常有的事情,對於一些少數部落,中原君主也大多會賞賜其中原始姓氏以示親密,所以一些少數民族的人們就改姓了李,眾所周知,唐朝開國的李淵、李世民這一支,就有些許的鮮卑血統。
李姓之所以能在後來發展成為人口第一大姓,大致分為這幾個階段:
春秋戰國時期的遷移,春秋戰國時期,李家湧現出了一個大名人,他就是李耳,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老子,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就連後世被譽為聖人的孔子,也曾虛心向老子請教。
藉助老子李耳的影響力,李家一脈逐漸興起,其後裔遷移到甘肅地區後,迅速壯大,逐漸發展隴西地區的名門望族,而同時河北趙郡一脈的李姓,也發展起來。
第二階段,也是李姓最巔峰的階段,那就是隴西李家建立唐朝,李姓成為皇姓,子嗣大量繁衍,遍布全國,到了宋朝時期,根據統計,李姓人口就佔到了全國人口的7%,是宋朝的第二大姓。
之後建炎南渡,北方大量的李姓人口遷移南方,再加上明朝時期全國性的大移民,致使李姓家族在全國開枝散葉,但綜合來看,李姓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區,但全國各地皆有李姓之人,也是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