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的創業板再次完美演繹了劇本設計:先跌到2680-2700(實戰最低2689),再展開強勢反彈(盤中反彈53點,已經超過了跌幅的一半,而個股更是漲多跌少,所以周五多數創業板持股者都沒有感覺下跌)。
關於為何創業板會如此強勢,這個邏輯周四已經詳細分析,就不重複了
而周五晚上的美股也完美詮釋了另一個規律:a股不一定跟美股,卻往往是美國的先行指標!當然美股也是低開低走後,強勢反彈,將當日跌幅大半收復!
但這裡要分析的兩個問題:1,美股本輪調整是否已完成(也就是這次調整是否屬於短線),2,為何主板這輪調整和反彈都比預想的要弱?
關於第一個問題,我的回答是基本確定,美股,無論是主板還是納指,都已完成大頂。未來的趨勢是長期(而不是中期)調整,當然也繼續維持幾個月前就預測的年初的291568是年內道瓊最高點的判斷
原因很簡單;美國本輪幾乎是單純的流動性推動的水牛,而美國的流動性已經見頂,即將並已經悄然開始逆轉!
雖然市值悄然,在幾個特徵和數據都已經給出了完全一致的指向!
首先是經濟學家最關注的美國長期國債利率,尤其是作為風向標的10年期國債利率,8月初降至0.5%的歷史最低點之後,目前已升至0.7%以上,並且上升已持續一個月,現在不是暫時性原因導致
其次市場從業人員最看重的看公開市場操作。截止9月2日,美聯儲總資產為7.07萬億美元,還低於低於6月10日的7.22萬億美元的峰值水。也就是說,雖然美聯儲並未宣布退出不限量的量化寬鬆,但從實際操作,已經開始自——放緩甚至停止了國債的淨買入。
最後大多數普通人,當然也包括大多數股民最關注的M2的周度增速,其最高值是7月13日的24%,而截止8月24日的增速為23.1%,也就是說最近一個月的廣義貨幣增速沒有繼續上升,而是有見頂回落的跡象。
關為何近期美國的量化寬鬆開始收緊?關鍵原因有二:
1,這次寬鬆是為了對衝疫情疫情的經濟衰退,但這次衰退主要是普通服務業和製造業受影響,金融業衝擊沒有那麼大。而寬鬆對傳統服務業製造業並無多大作用——因為寬鬆了你就去看電影了還是因為疫情導致的供應鏈斷裂就恢復了?
雖然這次gdp下降遠大於08年金融危機,但那次五大行死了三個,大中小銀行超過50家被接管,這次呢,一共只有兩個小銀行被接管!道理很簡單,因為上次危機就是金融體系因為槓桿太高,透支過度而撐不住,這次只是暫時性的外部影響。
2,疫情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大大低於預期。
雖然確診病例還在增加,但各國的死亡都在不斷降低,美國這兩個月降低了一半多,而中國已經五個月沒有死亡。都說明隨著治療經驗的積累,這個病正在迅速蛻變為類似於流感的普通疾病。已經可以確定,三季度美國gdp將明顯回升。事實上,二季度雖然美國疫情明顯比歐洲嚴重,但gdp降幅反而遠低於歐元區,也說明疫情對經濟影響首先是如何應對好適應,而不是疫情輕重程度本身。這就像玩真人cs,中槍後可以馬上回血的那方,戰果(GDP)大小不是屈居於多少人中槍,而是大家是否掌握了中槍馬上能回血的規律,從而繼續勇往無前,前赴後繼作戰,而不是龜縮在戰壕裡(躲在家裡)……
而基本面的迅速回升,也使得無限量化沒有必要繼續了。
當然,還有個充滿想像力的因素:未來兩月股市是大選的最大也是最後的變數!作為金毛的對手,包括有某些仇視金毛的國家,並且掌握著大量金融籌碼的國家,很可能不約而同對美國股市和金融市場來一下!
做多股市固然需要想像力,做空也一樣!
所以無論是邏輯上還是實踐中,美國流動性和美股,都面臨或已開始逆轉!
這次再次強調:美股的漲跌基本不會實質性影響a股,但美國流動性對全球股市的影響確實很深刻和強烈的。
所以也繼續維持,a股短中期都已無新高的判斷!事實上,中國和美國一樣貨幣政策這次基本是同步的,都在兩月前開始可流動性見頂,一月前開始了流動性收緊。
因此最近兩月a股呈現明顯的蹺蹺板,主創都曾經無限逼近新高,但只能是輪番上攻,無法齊頭並進——不是平安格勒之戰,兵力(流動性)富裕,幾路都是主攻;只能是相持階段,要想獲勝只能集中兵力形成局部優勢。
這解釋了為了周五下跌時,主板反彈時比創業板繼續弱了很多——兵力依然集中在創業板,否則創業板的哪來的力量能大半翻紅?
但這個只能解釋為何主板反彈弱很多,卻無法解釋為了下跌時,只比創業板少跌了一點點?
因為如果資金集中在創業板,則下跌時也應該更兇悍得多才對!
從盤面觀察,最重要的直接原因,是主板的龍頭板塊——大消費股的領跌。事實上,在這次創業板爆炒階段,主板的消費龍頭們的火爆絲毫不亞於創業板。從量能和k線上出現了明顯的加速趕頂的(萬炮齊發掩護撤退的)跡象。從基本面上,大多數都已經達到了40甚至60倍以上市盈率。
有人認為消費龍頭有品牌好粘性,所以可以有較大溢價,但請問大家在買牛奶,味精,醬油,鹽巴時幾個會非此品牌不買?
那麼,為何這些消費龍頭會漲這麼多?其實一個重要原因,是不得不漲!
因為這些股票被炒作幾倍甚至十幾倍後,主力機構尷尬地發現,這些股票已經動輒上百甚至上千要買失手,就要十幾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而大多數散戶一共也就一二三四五十萬,牛市炒到這個時候,大多數倉位都很高,有幾個能一下子拿出幾十萬做接盤俠?而大戶們專業能力和心態更強,也不會有多少最高,最後只能是機構自拉自唱,抱團取暖,形成了股價無量上漲的趨勢。
而這種上漲,雖然不能帶動散戶追高,而使得基金市值不斷上漲,又刺激了基金的發行,讓機構有了更多錢去推高消費股……這也使得消費龍頭成為機構持股比例最高,扎堆最集中的板塊。
但這種「良性」循環不可能無休止,因為總有部分機構會中途反水,而遇到股市劇烈震蕩,也會有基民兌現賣出,使得基金被迫賣股應對贖回。所以如果說上上周消費股暴漲是主力機構有意思的最後誘多,最近一周的走弱就是主動拋售和暴跌引起的被動贖回賣出的疊加。
由於基本面和抱團的開始鬆動,大消費短中期也難以新高,這也更加確定大盤難以新高。但由於各類機構介入極深,而且正如前年所說,股價太高,使得散戶或者無心或者無力接盤。因此這個板塊反而難以也不允許持續暴跌。
所以,正如四月前我說券商由死拿不放改為短線操作,兩周前我說地產有堅定持股進入短線買賣,現在大消費股也已經由長線板塊變成短線板塊。未來基本趨勢就是反覆劇烈震蕩,提供給大家誘人的短線高拋低吸空間!
那麼,大消費啥時結束震蕩進入斷崖暴跌,我的判斷就是某幾個大龍頭宣布高比例的拆細和送轉之時!因為這麼一來,散戶們就買的動也願意買了……
具體分析:因為三連陰的大消費不會持續下跌,所以主板在下周初也難以繼續持續下跌,預計還是3333(0)附近就有支撐,而創業板則希望繼續完成強勢反彈任務,也就是至少反彈跌幅三分之二,甚至再度逼近前高,也就是2755-65附近。
至於主板的反彈目標和創業板的調整支撐位,基本上你看創業板反彈到位了,主板也基本到了,主板調整到位了,創業板也基本到了。
但繼續那句話,這次創板反彈,很可能是三打四破的最後一打!後面就該破了了,突破,突破,向下突破!
而真正調整開始,也就是意味著大小機構和投資者的資金大規模出逃,那時主板的跌幅肯定遠低於創業板,等創業板跌300+去2400+,主板估計也就100來個點,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