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者2》《掃毒2》《追龍2》,香港電影只剩下警匪片?

2021-01-09 令狐怕光

文|令狐伯光。

2019年暑期檔《哪吒之魔童降世》一飛沖天,成為最大的贏家。新上映的《上海堡壘》將《流浪地球》翻開的中國科幻這一頁又翻了回去。

同時上映的《使徒行者2》,因為前面的《追龍2》和《掃毒2》把話題都耗光了,如同古天樂出現的次數太多,已經沒有什麼熱度。

但因為現實中香港某事正在上演,這裡從《使徒行者2》延伸到整個香港電影產業,我們就用事實現象讓有些人看一下,在正高速發展的大陸電影市場的情況,分析香港警匪大片的現在和未來!

香港電影,大家都太熟悉了,香港電影「東方好萊塢」的輝煌歷史也就不再贅述了。它已經成為一個情懷和一個舊夢。

2010年後的香港警匪大片已經是《無間道》後時代,2002年到2012年則是《無間道》前時代。

等會兒?

這個《無間道》前時代不應該是2002年《無間道》之前的香港電影麼?

這是我個人的劃分,這個《無間道》的前後時代,它指的是《無間道》過後直到今天香港警匪片的兩個發展階段。

至於為什麼要這麼劃分?

前一個階段,2002年《無間道》到2012年的《寒戰》。

2002年《無間道》後的香港警匪片,除了杜琪峯的銀河印象;林超賢的《證人》《線人》等少數電影風格自成一脈之外。同時代其它香港警匪片都陷入了《無間道》的警察臥底相愛相殺,有事無事上上屋頂的固定套路。

除此之外,最成功的香港警匪大片只有一個《竊聽風雲》系列,但這個系列一部比一部爛,不提也罷。

這種情況直到2012年的《寒戰》的出現,《無間道》後香港警匪片真正從類型上有了點突破。

所以,2002年《無間道》到2012年《寒戰》期間,它是《無間道》的前時代。

後一個階段,2012年《寒戰》直到至今。

2012年《寒戰》後,香港電影人陸續拍出不少的警匪片,它們先後在電影市場上都獲得了成功。但無論是《寒戰》系列,還是2018年被喻為近年港片巔峰的《無雙》。

無論從哪個方面上看,它們都無法和《無間道》比較,遑論巔峰時代的香港電影了。可仔細一看,《寒戰》後的香港警匪片,好歹是終於走出了《無間道》的陰影。

所以,2012年《寒戰》至今,相信一直會延續到2022年,它就是《無間道》的後時代。

2012年《寒戰》後時代,確定了現在和未來的香港警匪片,甚至香港商業大片的主流方向。與2010年前後到2015年前後的魔幻片相同,香港電影人扎堆在拍警匪大片。

如果需要詳細劃分,這個時期香港警匪片能夠分成這幾種模式。

《寒戰》系列代表的政治博弈類警匪片

其它同類作品有《赤道》和《反貪風暴》等。

香港電影巔峰時代的警匪片(《無間道》之前)路數有很多。

像披著警匪外衣的動作片,如成龍的《警察故事》)系列;還有殺手、黑幫和警察兄弟情的槍戰片,吳宇森的電影;再到劉偉強的黑幫邊緣人物《古惑仔》系列等等。

其它還有《跛豪》《雷洛傳》黑白兩道人物傳記片,再到林嶺東的《監獄風雲》監獄片,《無間道》的警察臥底就不說了。

反正,當時香港警匪片風格全面開花,但有一點很奇怪,當時警匪片出現的勢力很多。比如黑道方面什麼毒販、古惑仔、監獄份子、再延伸到殺手和退役軍人。

官方部門就更多了,什麼反黑組、緝毒組、重案組、飛虎隊、o記、cid、ptu等等。

這些勢力沒完沒了的拍,但很少出現反映香港的政治博弈,東亞政治格局的警匪片。即使有出現過港臺、內地、再到日韓和歐美等等人物勢力,多數也只是背景設定,深入探討的很少。

伯光能想到只有1997年的《黑金》,雖然電影背景放在臺灣省,但主角從黑道洗白混到政治部門,確實一定展現我國臺灣地區的政治博弈狀態。

2012年的《寒戰》從這點上,它突破了香港警匪片的因有套路,意義頗大。

兩部《寒戰》圍繞香港政治生態的背後博弈,難得體現出了香港警匪片,甚至華語警匪片政治博弈的大格局。

2015年,這兩位導演交出的《赤道》,更是將這種政治格局上升到整個東亞國家。只可惜《赤道》這部電影的問題,比起前作《寒戰》的問題還要多,至少和同類型的韓國電影比起來,差距太遠了。

另外是《反貪風暴》四部曲,這部電影是和其它模式都不搭只能擱在這裡。它算是和內地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破冰行動》那種展現官方部門正面的主旋律電影,沒有什麼大格局的野心。

《追龍》系列代表的香港情懷類警匪片

其它同類作品有《樹大招風》,未來的《風再起時》等。

曾經「東方好萊塢」的香港電影積累太深,情懷太厚。從《無間道》一直到2012年前後,香港電影人發現如果只炒情懷冷飯,遲早要像黃百鳴、劉鎮偉和周星馳的香港喜劇電影死路一條。

現在他們一邊放入香港電影情懷引起華語觀眾的共鳴,同時又憑藉成熟香港電影工業,保證製作的精良和較高質量口碑,硬生生的找到了一條路子。

2017年王晶的《追龍》,2018年的《樹大招風》最為典型。 2019年的《追龍2》從內核上換湯不換藥,可惜的是王晶給玩砸了。

未來翁子光導演的《風再起時》,電影講的是香港四大探長的故事,也是香港電影的情懷,但相對還是值得期待的。

原因就是在製作,劇情和角色的塑造,比起只炒情懷冷飯王晶的《澳門風雲》系列,實在是好上太多了。

《拆彈專家》等代表的特效類警匪大片

其它同類作品有《風暴》《沖天火》《掃毒2》等等。

這類警匪片沒有政治博弈大格局的野心,或許放了點香港電影的情懷,但在敘事上絕不是主流。

它們只是放到警匪片的架構之下,利用成熟的香港電影工業,打造一部又一部的特效大片,它們就是香港的「漫威電影」。如果要具體到事件,那就是不斷的折騰香港地標。

香港警匪片折騰香港算是傳統了,成龍電影堪稱代表。

香港電影巔峰時代就更多了,中環、廟街、銅鑼灣、油麻地、天水圍等等地方,砍人和槍戰的場面多了去了。現在回頭一看,當初這些電影折騰香港還只是小打小鬧。

2012年後這些特效大片,《風暴》裡最後炸了中環中心。

《沖天火》裡炸掉一棟大樓;《拆彈專家1》裡最後炸塌了紅磡隧道;《掃毒2》裡劉德華和古天樂在中壞地鐵站裡飆車。

就是最後的威力小了點,你好歹讓汽車爆炸把中環地鐵站給轟了啊!

總而言之,這種翻來覆去的折騰香港的特效大片,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都會沒完沒了的拍,難點是香港能折騰的地標越來越少了。

《無雙》代表的香港警匪情懷特效大片

其它同類作品有《黃金兄弟》《掃毒1》和《使徒行者》系列等。

相信前面分檔的時候,有些朋友可能就覺得奇怪。比如《掃毒1》《掃毒2》為什麼分開?伯光你一直說香港電影情懷,這一檔的警匪片難道沒情懷?

哎,它就是這一檔香港警匪片的風格。

它們是前面兩檔風格的融合,它們內核是包裝或者致敬香港電影的情懷,但外表披著新時代香港特效大片的皮。

一句話形容:用舊有香港警匪片情懷,跑去折騰全世界各個國家的地標了。

你看《黃金兄弟》就是「古惑仔」原班人馬的情懷翻炒,但人家重聚先是跑到匈牙利盜寶,後又跑到日本去飆車,最後在黑山聖斯特凡島狂轟亂炸。

《無雙》只要不眼瞎,誰都看得出是致敬香港電影最大情懷之一的周潤發。

但幾位主角故事的起源發生在溫哥華,後來在溫哥華郊區搶劫變色油墨大槍戰,最後在泰國毒梟基地周潤發大殺四方有如小馬哥回魂。

《使徒行者》兩部更加的明顯,內核是繼承《無間道》警察臥底相愛相殺的情懷,但動作場面不斷突破華語電影的地理限制。

《使徒行者1》中間部分在巴西貧民窟的追車槍戰。

正d 上映的《使徒行者2》前面的緬甸行動在大街上子彈橫飛也就罷了,槍榴彈硬是打出飛彈的效果。結尾大戰更是放在西班牙奔牛節裡,大家混在飛奔的人群和牛群裡折騰。

所以,《掃毒1》和《掃毒2》為什麼不放在一檔?

《掃毒2》對於香港電影兄弟情懷致敬是比較淡的,至少明顯比《掃毒1》要淡不少。

關鍵的還是那個,《掃毒2》劉德華也到菲律賓去找過私生子,但你可曾看到他們在菲律賓開過一槍?

《掃毒2》的動作戲從頭到尾都在香港射來射去的。但再回想一下《掃毒1》的幾場重要動作戲,結果不言而喻了吧!

以《衝鋒車》代表的香港警匪藝術片

其它同類作品有《殺人犯》《魔警》《大追捕》等。

這些香港警匪片和內地警匪片類似,它們只是放在警匪片的架構下,內在反應的是香港社會和香港人的生活狀態,一句話,這些警匪片屬於文藝片。

顯然前面幾檔香港警匪大片的追求,這個警匪統統都沒有。

最後,香港警匪片除了這五檔,當然還有不少其它的風格,像香港動作片往往就是套在警匪片的框架之下。

但伯光相信這五檔風格,能夠囊括90%甚至更高2012年後的香港警匪片。

不管是從表面還是內核來看,2012年《無間道》的後時代。

這些香港警匪片沒有一部能趕上《無間道》和巔峰時代。但是,它們確實是迎來了新時代的輝煌時期。

相關焦點

  • 掃毒之後,古天樂又一大片將上映,使徒行者2打造又一港片IP
    截止到目前,2019年剛過半一個月,古天樂就已經上映了主演的4部電影。除《家和萬事驚》票房慘澹之外,其中三部均破億,《追龍2》破3億,《反貪風暴4》近8億票房和《掃毒2》已經累計突破12.8億,個人2019年累積票房已經超過24億。
  • 《掃毒2》等多部香港電影撤回金馬獎報名
    【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 繼國家電影局暫停大陸影片和人員參加2019年第56屆臺北金馬影展後,8月7日,香港多家電影公司紛紛表態,取消參加金馬獎。 這其中,包括劉德華和古天樂主演的《掃毒2 天地對決》、張家輝主演的《使徒行者2 諜影行動》以及梁家輝、古天樂和任達華主演的《追龍2 賊王》等作品。
  • 《使徒行者2》票房超6億,港片回春「邵氏」靈光再現
    從上半年的《廉政風雲》《反貪風暴4》《追龍2》,到暑期檔《掃毒2:天地對決》、《使徒行者2:諜影行動》。雖然港片式微的論調每隔一段時間都會被翻炒,但不斷湧現出的作品更有說服力。與今年上映的多部內地和香港合拍片相比,《使徒行者2》在口碑上略勝一籌,截至8月19日16時,內地票房累計6.12億元人民幣。
  • 電影《掃毒2:天地對決》,也許只是港式警匪片的迴光返照
    《掃毒2:天地對決》由劉德華、古天樂、苗喬偉主演,該片以毒品為線索,講述了慈善家兼金融巨子餘順天與香港最大毒販地藏之間由禁毒引發的一場天地對決。自7月5日上映之後,影片的口碑雖然沒有很出眾,但票房狂掃電影市場,累計票房達12億。
  • 從《無間道》到《掃毒2》港式警匪片裡的男主角看來看去還是你?
    而邱禮濤執導的《掃毒2》中,林正風(苗僑偉飾)看著餘順天(劉德華飾)和地藏(古天樂飾)兩個人在地鐵裡同歸於盡,警察全程陪玩。2017年《拆彈專家》、《殺破狼.貪狼》取得票房口碑雙豐收,同年《追龍》上映,收穫5.77億票房,內地觀眾開始對港片重拾信心。
  • 《使徒行者2》:要是沒有結尾那頭牛,這部港片也太乏味了
    僅就今年來說,《反貪風暴4》、《追龍2》、《掃毒2》,加上這部《使徒行者2》,都是如此。或反貪、或制匪、或掃毒、或捉姦,香港警察各方面的職能都展示個遍。《使徒行者2》在這些電影中,說不上有多麼出彩,當然,也不至於過於低劣,甚至可以說,在某些情節設計上,還頗有些新意和想法。
  • 使徒行者2什麼時候上映出 使徒行者2諜影行動演員劇情介紹
    使徒行者2什麼時候上映出 使徒行者2諜影行動演員劇情介紹  說到香港經典的警匪電影,相信很多網友說《門徒》《追龍》《毒戰》等等,由古天樂,張家輝、吳鎮宇等主演的電影版《使徒行者》同樣能算上香港經典的警匪影片。  《使徒行者》不論是電視劇版還是電影版,其好評指數都是相當的高,電影版《使徒行者》更是獲得了6億票房的好成績。
  • 《使徒行者2》:古天樂和張家輝七夕節開戰,官方也玩CP梗
    近幾年在大陸公映的幾部香港電影中幾乎每一部都有古天樂。他的搭檔從林峰到劉德華、梁家輝再到《使徒行者2》中的吳鎮宇和張家輝,差不多快成了港片專業戶了。但好在他主演的這幾部電影都是警匪系列的,人物跨度不大,對古天樂來說算是得心應手了。
  • 整整一年了,香港警匪片,鴉雀無聲
    2018年國慶檔的票房黑馬《無雙》以12.73億的票房成績,給沉寂多年的香港警匪犯罪片打了一針強心劑,僅在去年一年間,4月《反貪風暴4》(7.99億)、6月《追龍2》(3.09億)、7月《掃毒2》(13.12億)、8月《使徒行者2》(7.02億)、10月《犯罪現場》(2.55億)都取得了2億+的市場成績,此外《廉政風雲》《沉默的證人》《催眠裁決》也都取得了破億的票房成績,幾部香港警匪片合力貢獻了近
  • 使徒行者電影最後結局什麼意思 看不懂?使徒行者劇情解析
    如今的TVB已經江河日下,但是偶爾還會有部好劇出現, 比如說2014的《使徒行者》。如今根據同名電視劇改編的電影版《使徒行者》已經上映,雖然部分劇情延續了電視劇內容,但是這部電影並算不算香港警匪片的佳作。
  • 吸金緩慢,《使徒行者2》沒劉德華真不行?網友:有他頂多多1億
    這句話,用來形容古天樂19年電影作品的角色毫不為過。《追龍2》、《反貪風暴4》《掃毒2》、《使徒行者2》,一會是廉政公署調查員,一會成臥底,一會化身反派毒梟,一會兒又變潛伏黑警,總之就算觀眾沒有審美疲勞,古校長應該也察覺出角色重複了吧。
  • 《使徒行者2》:走不完的江湖路,說不盡的兄弟情
    從王晶的《追龍2》、邱禮濤的《掃毒2:天地對決》,再到文偉鴻的《使徒行者2》,故事變了,人變了,但江湖紛爭沒變。江湖還是那樣腥風血雨,還是那樣慘烈異常。情誼還在。《使徒行者2》告訴我:港片的世界裡,有走不完的江湖路,說不盡的兄弟情。
  • 《使徒行者2》影評: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然而陽光已使我的荒涼成為更新的荒涼-------------- 狄金森由文偉鴻導演,古天樂,張家輝,吳鎮宇主演的電影《使徒行者2:諜影行動》8月7號偷偷上映了,沒有鋪天蓋地的宣傳,沒有一場接一場的路演,只有一部誠意滿滿的電影作品。
  • 《使徒行者2諜影行動》擋子彈、拼死拼命的兄弟情
    這期給大家聊聊我們古校長的《使徒行者2諜影行動》由古天樂、張家輝、吳振宇主演的一部動作片。所謂港片中的金牌陣容。《使徒行者2諜影行動》講述古天樂飾演的井進賢和張家輝飾演的程滔,兩兄弟小時候遇人販集團綁架把井進賢綁走販賣國外成為人販集團的特工。打入香港警局成為警察,受人販集團威脅不能與兄弟相認。程濤為找兄弟成為高級警司。因一份黑客解鎖的黑警信息令警界恐慌。
  • 《親愛的》演楊紫閨蜜,《使徒行者2》演記者,姜佩瑤演技很贊!
    《使徒行者2:迷影行動》,姜佩瑤攜手張家輝、古天樂、吳鎮宇,共同演繹香港警匪片很難把愛情劇《親愛的,熱愛的》裡面的孫亞亞和香港警匪片《使徒行者2:迷影行動》中的姚可儀兩個角色想到一起,因為這兩個角色相差太大了。可是姜佩瑤在香港片中的表現沒有讓大家失望。《使徒行者2:迷影行動》這部電影是從《使徒行者》的基礎上又拍的新電影。
  • 電影《使徒行者2》中的反派Demo很壞?其實他也是個受害者
    不得不說香港的警匪片確實比內地拍得要好看很多,無論是人物刻畫還是劇情發展,它總能夠讓觀眾從中細細品味。比如《使徒行者》系列,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它並不是在簡單地查案、辦案,而是會摻雜一些親情、愛情、兄弟情、師徒情在裡面,甚至還有很多絢麗又刺激的飆車場景同時出現,這些無不透露出《使徒行者》系列特有的「暴力美學」。還記得在2016年電影《使徒行者1》熱映時,飾演女保鏢小英的張慧雯就憑藉如行雲流水的攻擊,還有那乾淨利落快準狠的打鬥動作驚豔眾人。
  • 使徒行者2:張家輝古天樂基友情,反派邪魅一笑,都不如牛更搶鏡
    和使徒行者系列其他作品主打「雙向臥底」不太一樣,這部《使徒行者2》主線是找出埋伏在警隊內部的臥底,也就是揪出黑警。名字帶2但是劇情和1並沒有直接關係的電影,其實很容易就會淪為爛片,還好,《使徒行者2》並不至於。《使徒行者》先後兩部電影在導演編劇的搭配上是一樣的,都是編劇關皓月,導演文偉鴻,這位也就是電視劇版第一部的導演。
  • 使徒行者2 我終於明白了「臥底」到底是什麼
    《使徒行者2》的第二女主角黃翠如,就是洪永城曾經的緋聞女友。在香港,曾經有一篇文章非常流行,網友用洪永城的角度抒發了跟黃翠如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的感情:《有種感情叫黃翠如洪永城》,當時很多人都希望兩人能夠在一起,只可惜後來兩人都各自找到伴侶了。
  • 誰說香港電影只剩下警匪片了?這部港版《觸不可及》是絕對的黑馬
    回顧最近上映的幾部港片,從追龍2,掃毒2到使徒行者2,我們不難發現,無一例外,都是警匪片類型。港片真的只剩下警匪片了嗎?當然不是,今年有一部大獲好評的電影就走的是溫情路線,用感人窩心的故事賺足了觀眾的眼淚。
  • 中楚漢秀:謝天華、黃宗澤聯手,上演《無間行者2黑血風暴》
    說起香港電影,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香港的警匪片,的確,香港影視的發展就是以警匪片聞名的,而香港的警匪片,真的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不管是劇情,還是槍戰打鬥方面,都給人一種真實與身臨其境的感覺。這也是香港電影這麼受歡迎的原因,警察、黑幫、兄弟結盟、反目成仇、天台對峙、街頭喋血這些慣用的老套情節是香港類型片的創作成規,但這也是香港電影的獨特味道。內地電影雖然劇情五花八門,但是能夠像香港的警匪片那樣出名的,還真是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