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強者,從來不是長得五大三粗,也不是說話如雷貫耳,更不是恃強凌弱,而是有一顆強大的心,包容了世間萬物,苦而不言,喜而不語。
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往往有以下這幾個「奇怪的特徵」。面對錯綜複雜的社會,他的表現,從普通人的角度看,顯得有些奇怪,不符合常理。
前天下午,讀者劉青和我聊了很久,他說,上個月一單生意搞砸了,他總以為是自己做得不夠好,後來才發現,是朋友算計了他,偷偷摸摸帶走了他的一份資料,導致他的生意還沒有洽談,都被對手打壓了。「防來防去,家賊難防」,劉青生氣地說,「和朋友交往了十多年,沒有想到最後以利益之爭分開,好可惜。」
我對劉青說,「別人傷害了,你是要去報復,還是?」他說,「想過如何報復的事,但後來覺得算了,以後汲取教訓就好了。如果和對方打官司,也不一定會贏,還不如集中精力,拿下下一單生意。」
事實上,對傷害你的人,最好的報復,就是把自己做大做強,用最精彩的人生,讓別人覺得自慚形穢。遇到傷害,奮力反抗,是因為「氣不過」,是衝動的表現。真正內心強大的人,才不會衝動,而是放下仇恨,平平靜靜過日子,慢慢積蓄力量,成就自己的未來。
俗話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世上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只有不願意面對問題的人。很多問題,你繞不過,躲不開,哭也沒有用。如果你繞來繞去,反而會把一件簡單的事情,弄得更加複雜。
比方說,一個人遇到了山洪,如果被嚇傻了,就不知道往什麼地方跑,如果冷靜下來,看清楚周圍的地形,朝著安全的地方跑,反而更容易脫困。一個人的小車被別人剮蹭了,就停車和別人理論,也不考慮把車移到安全的地方,結果後面的車剎不住,把人也撞了,真是禍不單行,如果他把車移開,人躲到安全的地方,和別人商議一下,事情也解決了,安全也保證了。
真正內心強大的人,才懶得和別人理論,就是突發狀況,也不會氣憤、爭執、用武力解決問題,第一時間是思考,然後就按照自己的想法,把事情做完做好。如果真的心煩意亂,也會努力控制心情,冷靜三分鐘,學會心平氣和說話,從從容容做事。
起起落落才是人生,誰都不會一輩子順風順水。當人生跌入低谷,身上沒有錢,自己也沒有地位,連親戚朋友都看不起你,這時候,你到處求人,把自己當成了乞丐,當成搖尾乞憐的狗,結果就是別人嘲笑你一陣,什麼都不會給你。
內心強大的人,早就做好了「一個人走的準備」。低谷就是人生的必經之地,只要堅持熬住了,就能熬過去。再大的風雨,也會風停雨住;再長的黑夜,也能迎來黎明。幸福的人生,都是先苦後甜;如果不苦一陣子,就要苦一輩子。
與其求人,不如求己。你很弱小,但你有骨氣;你很窮困,但你有知識;你很難過,但你不迷茫。你只要堅持去尋找自己的優點,總是會找到,如果你避開自己的優點,把缺點放大,人生才是悲哀。你的心,是怎麼想的,決定了你的心是不是強大。
什麼是真愛?能夠陪伴你到老的人,才是真愛,也許一路上都吵吵鬧鬧,但鬧了沒有離婚,吵了沒有傷心。
但是總有人,被婚姻之外的愛情迷惑住了。註定要分手的人,分開了,但是心還是懸著的,不肯放下。愛而不得的最後的結局,但不甘心,還要苦苦等待重逢。這樣的人,其實是內心不夠強大,總是一廂情願,還是一根筋。
內心強大的人,早已看透了愛情。有人陪伴自己,好好珍惜;有人要離開,微笑送別。糾纏只是兩敗俱傷;挽留只是徒勞無功;掙扎只是越陷越深。你自己不願意放下離開的人,那是你的心一次次被傷害。傷痕累累的心,怎麼能夠強大?唯有自我療傷,把所有的傷口都變成最硬的傷疤,心就強大了。
很多人以為,強行把喜歡的人,留在身邊,讓對方無法逃脫,是自己有本事。其實錯了,因為人的身體可以留下來,但心是留不住的。你不過是「自欺欺人」。不如把心放開,讓該走的人走開,讓該來的人過來。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一群人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就把話說開了。就是不怎麼熟悉的人,在一起喝酒,就馬上話多了,還有人可以口無遮攔了。特別是說「乾杯」的時候,都已經言語失控了,恨不得一醉方休,覺得大家都是真心朋友,以後也是朋友。
內心強大的人,卻總是安靜,不怎麼和大家搭話,保持旁聽的姿態,就是喝酒,也極度的控制了自己,從不喝醉。就是七分醉了,也不會亂說話,自我控制力非常強。他心中也有千言萬語,但不會選擇在一群人聚會的時候說出來。
內心強大的人,還會本能地拒絕加入一些不舒服的群體,他才懶得看別人的臉色,但也不會表現出很討厭,不會什麼事情都寫著臉上,和周圍的人比較起來,是格格不入的。這樣的控制力,讓他覺得是一個「不好相處的人」。而另一方,如果真的和這樣的人做朋友,反而更加真誠,能夠形成彼此關照的局面。
如果你是一個普通人,和真正內心強大的在一起,就是「小巫見大巫 」,對方什麼事情都沒有做,一句話都沒有說,你卻只嘆不如。強大是一種氣場,讓人由衷敬佩。那些強詞奪理的人,雖然也贏了,但你不會佩服,只是不想計較罷了。
如果你可以擁有以上幾個特徵,也會慢慢變成內心強大的人。懷著一顆安靜的心,淡看世間的千變化無常,笑看人生的跌宕起伏。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