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咖
唐 打馬球俑
觀復博物館藏
這是一個打馬球的雕塑,唐代的,這是一組,我只拿了一個,這一組如果陳設起來非常的漂亮。我們可以看看它的顏色,身上還保留了這麼多顏色。第一是可以看到她的髮髻,她這個髮髻可能叫鸚鵡發,就像趴著一個大鸚鵡,展翅包著這頭,臉上顏色還是很紅的,人的姿態非常生動。
唐代是一個非常注重時尚的朝代,女性更是時髦成風,所謂「風俗奢靡,不依格令,綺羅錦繡,隨所好尚」。
唐代時尚圈的風向標跟現代相似,主要由宮廷(今天的王室)、貴婦(今天的名媛、白領)、聲色技藝娛樂行業從業者(今天的娛樂圈明星)組成。故「上自宮掖,下至匹庶,遞相仿效,貴賤無別」。
丨晚唐弈棋貴婦絹畫,1972年吐魯番阿斯塔那187號墓出土
先來說說穿搭
唐代婦女在服裝穿搭上不同於其他朝代,除了傳統的上衫下裙外,女子還偏愛中性風的胡服和男裝。
丨胡服胡帽侍女 圖片來自網絡
(1.柳凱墓(664年)出土女俑 2.張禮臣墓(703年)出土絹畫侍女 3.章懷太子墓(706年)石槨線刻侍女 4.安菩墓(709年)出土彩繪女俑 5.楊諫臣(714年)墓出土彩繪女俑 6.韋頊墓(718年)石槨線刻侍女)
據說太平公主有次在高宗的內宴上「扮酷」,就以紫衫、玉帶、皂羅折上巾、佩帶弓劍等「紛礪七事」的裝扮出場,不但男裝,而且全副戎裝,弄得高宗和武后都覺得好笑,腦補下畫面,還挺颯的。
放今天,太平公主這位小姐姐也可以乘風破浪,C位出道了吧~公主帶頭,坊間更別提爭相效仿了。
丨唐墓壁畫中幞頭袍服男裝侍女 圖片來自網絡
(1.段簡璧墓壁畫男裝侍女 2.新城長公主墓壁畫男裝侍女 3.李爽墓壁畫男裝侍女 4.燕妃墓壁畫男裝侍女 5.阿史那忠墓壁畫男裝侍女)
作為一個對時尚有至高追求的時代,化妝這事可不能馬虎
在唐代,髮型方面,光髮髻就有鸚鵡髻、花髻、倭墜髻、墜馬髻等數十種之多;在妝容上更是大膽創新,酒暈妝、桃花妝、飛霞妝,張揚又個性,胡妝、啼妝、淚妝、血暈妝等更是標新立異,曾被我們的天后王菲帶火的曬傷妝,原型就是唐代的酒暈妝。
天后酒暈妝VS唐代小姐姐酒暈妝,你pick哪個?
河南安陽趙逸公墓(公元829年)壁畫,有學者認為壁畫中女性臉上的紅道道即為「血暈妝」,看起來有點恐怖
唐代眉式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豐富的時期,玄宗時有《十眉圖》,記載了當時流行的鴛鴦眉、小山眉、五嶽眉、三峰眉等十種眉式,而「十眉」也只是包含了眉式的一部分而已。
丨唐代女子眉式 圖片來自網絡
女子打馬球可以體現唐代時期女子生活的地位。唐代女人的地位很高,在唐代,由於社會風氣開放,禮法約束減弱,所以無論是高門宦女還是民間普通女子,都能在不大受約束的情況下「拋頭露面」。
我們看到像《虢國夫人遊春圖》,可以看到騎著馬出行都非常的自如。《開元天寶遺事》卷下也有記載:「都人士女,每至正月半後,各乘車跨馬,供帳於園圃,或郊野中,為探春之宴」
丨虢國夫人遊春圖 局部
除了可以參加體育運動外,唐代女性參政也格外活躍,並且出現了中國歷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武則天。
唐代女子在婚姻上也有了一定的自主權,唐代社會上對離婚、再婚、寡婦再嫁都採取不幹涉的態度,夫妻因無法相處而離異也是比較自由的。如《太平廣記》卷242條記載:「 唐殿中侍御史李逢年妻,中丞鄭之女也,婚後情志不合,去之。」這就是因與丈夫情趣不合而離婚的。
騎馬出行是到了唐代才變成非常高貴的一種行為,我們在漢以前騎馬出行是一個很粗糙、很粗率的一種行為,到了唐代才演化成一個高貴的行為。在唐之前貴族出行一定是坐車不騎馬,但是到了唐代貴族族婦女已經開始可以騎馬了,可以打馬球了。
丨唐代 彩繪馬球俑一組 觀復博物館藏
馬球,又叫「擊鞠」、「打毬」、「擊毬」、「擊球,是騎在馬上,用馬球桿擊球入門的一種體育活動。
關於馬球的起源發展,目前尚沒有確切的說法,一說是由漢代的足球(蹴鞠)發展而來,所以又稱&34;;還有一種外來說,是說唐初由波斯(今伊朗)傳入,所以稱「波羅球」,後傳入蒙古和吐蕃(西藏)等地,唐初時由藏蒙等地傳入長安。成為唐代非常流行的一項馬上遊戲和運動項目。而英文Polo或源於藏語Pulu的音譯,意即「球」。
丨唐章懷太子墓壁畫《打馬球圖》
有趣的是,唐代女子除了騎馬打球,還有騎驢打球的,名為「驢鞠」。因為驢的體型小、跑得慢,安全性相對較高,所以在當時女子的體育運動中,驢鞠深受婦女的喜愛。
從這項運動中,可以看到唐代女子參與新事物的同時勇於追求時尚的可貴精神,後蜀花蕊夫人曾在《宮詞》一詩中生動描繪了女子擊球的矯健身姿:「自教宮娥學打球,玉鞍初跨柳腰柔。」
丨唐代 彩繪仕女馬球俑 觀復博物館藏
在長久的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史中,唐代女性短暫的相對自由離不開當時社會的繁榮和包容,雖然只是一瞥,女性力量的釋放便格外光彩奪目。不管身處哪個時代,願世間女子被溫柔以待,同時也有乘風破浪的勇氣和不畏前行的力量!
(完)
-參考資料-
段塔麗.唐代婦女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