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隱寺內的十四字對聯,短短一句話道盡世間百態,點醒了多少世人
宗教是一個人的信仰。世界上有著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以及佛教。我國是一個開放性的國家,講究的是自由平等,信奉宗教在我國雖然不是全民行為,不過信奉宗教的人也是比比皆是。三大宗教中,我國人民信奉的最多的是佛教。佛教距離現在已經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佛教一開始起源於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也就是今天的尼泊爾。在非常多的人的觀念中,佛教信徒一直是秉持著睿智以及有世無爭的信念,佛教中人在堅持清修的同時,也要為陷入凡塵的人排解心頭的煩惱。
因為國內信封佛教的人眾多,所以在國內也有著許多的廟宇,而有一座廟宇被稱為全國十大古剎之一,這個廟宇,就是靈隱寺。而今天小編要為大家講述的就是這座廟宇中的一對對聯,這對對聯僅僅有14個字,是確實很精準地概括了我們的人生。在很多人來到靈隱寺的時候,都會看到這幅對聯。很多人在看到這對對聯之後都心生出不同的感慨,這到底是哪14個字呢?一起來看一下吧。
我們先來說一下靈隱寺的歷史吧。據說靈隱寺最早建立於東晉年間,靈隱寺一開始並不叫做靈隱寺,而是叫做靈鷹寺,這名字是當時居住在後山的僧人所起。這個名字的來源是他當年看到了一隻非常具有靈性的的大鷹,因此也給廟宇取了這麼一個名字。後來是因為唐太宗年間平息爭論之前,但是的大將軍來到這個寺廟進行參拜,結果大獲全勝,因此唐太宗覺得這個廟宇十分的有靈性,便將這個廟宇的名字改為了靈隱寺這個名字。
歷史上有非常多的著名人物都曾到這裡參拜過,就連當時九五之尊的皇帝也不例外。因此當年原本小小的一座寺廟在後來經過不斷的擴建,才形成了如今的這般模樣。現在的靈隱寺已經成為了旅遊勝地,也是國家的重點保護文物遺址。人們在進入寺廟之後會看到這樣那對十四字的對聯,這對對聯向我們闡述了人生的真諦,這對對聯就是「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
這句話讓每個看到他的人都會心生感慨,他在告誡我們: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凡事都不可能順心如意,所以只要有一半是如你所願的,就已經很好了。現在很多人在做事的時候,都會追求完美,但是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會發現,當我們越想要做好這件事情的時候就會發現,無論你怎麼做,這件事情的結果都不會讓你特別的稱心如意。如果你做事只求半稱心,你會發現你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非常的美好的。這也就是我們平時生活中所說的「知足常樂」。
李白的《將進酒》中曾說道:「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人生最怕的並不是不盡人意,而是擁有過多的抱怨,抱怨是人在不滿意時所會產生的一種負能量。這種能量就像癌變細胞一樣,傳遍身體的每個角落,甚至會像是瘟疫一般,傳染到別人身上。它會影響你的心情,減少你的幸福指數。因此如果說人生不能做到盡善盡美,那我們就把不完美當成一種常態也是未嘗不可的。減少生活中的抱怨,你會發現生活並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悲慘。身為讀者的你,對於這句對聯又有著怎樣的看法呢?可在評論區為小編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