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寺廟的人都知道,寺廟裡都會有一個功德箱,以供善男信女布施。我們知道佛門乃清淨之地,講究四大皆空,錢財乃身外之物,但是很多寺廟都違背了初衷,變得很商業化,聲譽也直線下降。
但是在我國遼寧有一家寺廟,可以說是我國寺廟當中的一股清流,也是我國最清貧的寺廟。這個寺廟不設功德箱,不接受別人的金錢供養,禁止遊客放錢,不做買賣經營,這裡的僧人手不摸錢,他們穿補丁衣服,日常生活都是自食其力,自己種菜,每天只吃一頓飯,午後不再飲食。寺廟內,僧人們還收養了許多流浪狗,雖是素食,但足夠溫飽。他們真正做到了出家人慈悲為懷。
這個寺廟就是位於遼寧省海城市毛祁鎮的大悲寺。寺廟位於山坳當中,四面環山,環境清幽,山門前有放生水庫,大悲寺整體建築以灰白色為主,青磚灰瓦,莊重肅穆。不像其它的寺廟富麗堂皇,人聲鼎沸。
寺廟裡面沒有金身佛像,也沒有雕梁畫棟的建築,寺廟非常古樸,寺廟破損的地方都是僧人自己修繕。
大悲寺的出家僧人和護持居士要嚴守五戒,日常規則都遵照佛制的戒律制定。
他們過著苦行僧的生活,身上沒有一分錢,所穿的衣服以灰色為主,上面補丁加補丁,每年7月15日後,大悲寺的僧人就會出門苦修,他們的行程約600公裡,全靠步行,全程靠化緣乞食來度過,關於乞食,他們也有規定,只乞7戶,不計多少,乞食途中不準借宿百姓家中,只能露天過夜。
一路上除了化緣,他們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金錢施捨,寺廟也不需要門票,不接受遊客的捐贈,寺廟裡不收香火錢,沒有功德箱,並明令禁止遊客放錢,也沒有任何形式的商業買賣。
如今大悲寺已慢慢被人們熟知,遊客也越來越多,但是寺廟還是不收門票,不收香火錢,大悲寺的舉動讓人肅然起敬,被很多人讚揚,大家認為這才是真正的出家人,這也才是寺廟該有的樣子。
對於海城市大悲寺的舉動你怎麼看?對此有什麼想法?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