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娃叫它「雞腿」,農民說是「人參」,農村娃當零食城裡人當菜

2021-01-10 三農小七

導讀:農村娃叫它「雞腿」,農民說是一種「人參」,根似人參1斤賣22元

文:三農小七

在鄉下,有很多東西是可以玩耍的,比如之前寫過的「磨盤草」,「節節草」等等,餓了也可以採摘一些野果吃,比如「地枇杷」,楊梅,刺梨,獼猴桃等等,品種是多種多樣,資深的老農民,或者農村待過的80後,隨便就能舉出幾個例子來。

但是,一旦進入寒冬臘月,山裡可能就沒有什麼好吃的了,因為很多果樹都已經不再結果,即使原本已經結果的,都已經採摘或者掉落完了……

當然,若在北方,可能已經很難找到吃的了,但在南方,即使果樹上的果實全部掉落。農村娃們還是能夠找到自己心儀的美味的,比如,在山裡可以找到一種「雞腿」,當然,也有人說它是一種「人參」。

01山裡的雞腿?人參?科普來一波

山裡的「雞腿」,農民口中說的一種「人參」,其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參,因為人參是五加皮科的,而這種「雞腿」是是薔薇科的,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它的根莖很粗壯,發達,有紡錘形的比較肥厚的地下莖。

由於它的根莖比較粗,且有分枝,人們覺得它像「人參」,所以說它也是一種「人參」,但是,這種所謂的「人參」的根莖膨大,它更像「雞腿」,所以,人們也叫它「雞腿」。有人索性把它們合併在一起稱呼,叫它——雞腿參!

雞腿參其實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這導致它很容易尋找,它的葉片下方有一層白色的綿毛。而且葉柄葉片比較長,和葉柄一起量,有時候能夠達到20釐米,當風吹起的時候,葉片就會被吹翻起來,遠遠的看去,就是一片白色。若成片生長,就是一片白色的「海洋」,因此,它也叫——翻白草。

翻白草為啥又叫「人參」,又叫「雞腿」的呢?這其實和農民的生活水平和認知水平是有很大的聯繫的。

由於翻白草大多數生長在農村地區,翻白草的根莖像「雞腿」,就順理成章地被叫成「雞腿」了。它體現了以前的農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像今天這樣的生活,就不會有人以肉食為名命名植物了。

而這種「雞腿」其實長得也有些像「人參」,要不然農村的朋友也不會說它是一種「人參」,更不會叫它「雞腿參」了。根據經驗,凡是叫「參」或者「人參」的植物,它除了外形很像之外,它的價值一般都特別大,雞腿參也不例外。

02雞腿參的價值

雞腿參的藥用價值。雞腿參又叫做翻白草,它在《本草綱目》等典籍上有收錄,它是我國傳統中藥材之一,作用有清熱解毒,涼血等等,《本草便讀》、《本草始原》等也有記載,對於調節血糖、緩解失眠也有一定作用,它的藥用價值還是不錯的,本文僅供科普,所以介紹的並不多。

翻白草的食用價值。翻白草的根莖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粗纖維、脂肪,灰分以及水解鞣質,沒食子酸、 原兒茶酸、延胡索酸、槲皮素、柚皮素、山柰酚等等營養物質,食用價值還是比較大的。

它的食用方法也非常簡單,對於農村娃,特別是80後,90後來說就更簡單了。採挖到新鮮的翻白草,當然,農村娃更願意叫它「雞腿」,剝去它的表皮,就可以直接往嘴裡放了。吃起來味道甜甜的,是以前的農村娃最愛尋找的「零食」之一。

對於農民來說,更願意說它是一種「人參」,起碼也得說「雞腿參」,加一個參字,顯得有價值,有面子。吃法也比較簡單,採挖新鮮的雞腿參回家剝皮以後煮水喝,煲湯喝,味道也很好,營養價值也很高。

當然,雞腿參是可以炒作吃的,它的葉片其實也是非常好的野菜,採摘雞腿參的新鮮嫩莖葉,焯水以後涼拌,或者切碎了炒雞蛋,用來煮湯,都是可以的。還可以直接用來煎炒,吃法也很多。

不過,翻白草在農村其實也不是很多了,若您有機會到農村,看到這種植物,記得它的價值非常珍貴哦,它可以生得吃,也可以做菜吃,還可以做藥材,經濟價值也是很大的。這種農村娃當零食城裡人當菜的「雞腿參」,在城裡一斤能賣22元,還非常受歡迎,一些老一點的農村出去的城裡人,更是買了剝開直接就生吃起來。您見過翻白草嗎?您吃過「雞腿參」嗎?您的家鄉叫它什麼名字呢?

曾是80後90後的零食,如今是城裡人喜歡的野菜,在國外卻臭名昭著

被忽略的野味,人稱「水中龍」,味道不輸雞肉,收藏!見到別放過

這種植物很金貴,別急著剷除,是珍貴的「腎茶」,有人靠它發了財

最不像野菜的野菜,莖葉帶刺,很多農民不懂它的價值,見到就剷除

花像菊花根像生薑是入侵物種,美國拿它沒辦法,進入我國成美食!

相關焦點

  • 它是90年代農村娃的零食,今掉落一地沒人撿,城裡人:可惜了!
    有沒有90年代出生農村朋友?那個時候的農村遠沒有現在發展,對於農村小孩子來說更是沒有什麼像樣的零食,幾乎所有的零食都來自各種野果子,就比如小編今天說到的「酸棗」,這可是當時90年代很多農村娃的零食。幾乎只要等到酸棗成熟之際,就會有不少小孩子成群結隊往山上走,目標酸棗樹,酸棗樹是一種高度可達10米高的落葉小喬木,它的酸棗果實基本都結在高層部分,一般的操作都是一個人負責用長棍棒下來,一個人在下面撿,或者直接等到它完全成熟之後自己掉落去撿著吃。
  • 農村娃愛吃的4種零食,城裡人也稀罕,老闆:全靠它們發家致富
    其實出生在農村的孩子沒有大家想像的悲苦,他們的童年很開心,沒有多餘且世俗的想法,所以能無憂無慮得過好每一天。農村的自然資源豐富,想要吃零食媽媽和奶奶都會做。因此哪怕沒有城裡小孩的貴零食吃,也有接地氣卻不失美味的「特色零食」。
  • 路旁的「竹筍」1斤15元,曾是農村娃的零食,城裡當野菜,價值大
    導讀:路旁的「竹筍」1斤15元,曾是農村娃的零食,城裡當野菜,價值大!文:三農小七蘇東坡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這種類似「竹筍」的東西,其實叫「酸筒杆」,酸筒杆是一種蓼科虎杖屬的植物,屬於多年生草本。它的地下有宿根,宿根有根狀莖,根狀莖往往橫向生長,比較粗壯。它的植株往往能夠長到成年人那麼高,也比較粗壯,類似於竹子,但是它沒有竹子那麼硬,而且分枝也很多。
  • 農村埋土裡的「蠶蟲」,過去農村娃當零食吃,殊不知價值好珍貴
    生活在農村裡的朋友,不管是在過去的童年時光,還是現在,大多都吃過不少野菜野果,在農村裡,這野菜野果可算是一大特色,以前生活不好的時候,野菜野果就是農民朋友的充飢糧,也是許多農村娃常吃的零食,可以說野菜野果是農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種食物。
  • 農村娃觀世界:為啥農村觀念很容易固化,反觀城裡人卻更與時俱進
    農村娃觀世界:為啥農村觀念很容易固化,反觀城裡人卻更加與時俱進。農村作為我國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過渡產物,往後農村消失也是必然的存在,農民也會成為一個職業,是更加專業的農業從業者,而並非是一類人的代名詞。比如為啥農村人觀念很容易固化,反觀城裡人卻更加與時俱進呢?比如農村娃的父親就是典型的大男子主義,死要面子活受罪,天天被老媽懟,就是不改。從某種程度上農場娃父親就是老頑固了,思想已經固化了,說也聽不進去了,頂多敷衍一下,給老媽一個臺階下,而母親雖然好點,可是思想也大多固化了。
  • 農村一種野花,它的果實常被農村娃當玩具,如今10元一斤成稀罕貨
    對於這些野生植物,筆者一直都是非常喜愛的,因為筆者的童年沒沒少跟野生植物打交道,相信不少90年以前的農村娃也是如此。那時候農村生活不如現在,既沒玩具又沒零食,於是這些野生植物就成了不少農村娃的玩具和零食,如狗尾巴草、蒼耳就是常玩的玩具,三月泡、八月炸、拐棗就是常吃的零食。
  • 根莖像人參,吃起來味如雞肉,曾是農民的充飢糧,如今1斤30元
    導讀:根莖似人參,農民叫它「雞腿參」,剝皮當水果吃,1斤30成稀罕貨文/農夫也瘋狂又快要過年了,農村有些生意也開始火起來了。可是在過去,雞是用來下蛋的,就連雞蛋在平時都很少吃,更別說雞腿了。不過在農村有一種植物,它長得像人參,俗稱「雞腿參」,剝皮就能吃,味道如同雞肉,過去農村娃把它當「雞腿」吃,如今賣30元一斤。「雞腿參」是何物?味道如同雞肉人參大家都知道,但是雞腿參估計很多的年輕人沒有聽說過了。
  • 農村1大害草,80後愛吃它的葉子,卻不知根莖價值大,俗稱假人參
    導讀:農村1大害草,80後愛吃它的葉子,卻不知根莖價值大,俗稱假人參 在農村裡有很多讓農民頭疼的雜草,但是有些雜草也並不是一無是處,換一個角度就成為了美食。
  • 這野果,果實變異後更美味,農村娃當零食能吃飽,城裡有錢買不到
    農村的野生植物多這個是眾所周知,那麼每年的春夏兩季也是很多農村娃最開心的季節,因為這兩個季節的野果最多,野果在農村娃眼裡比任何食物都美味,那麼野果眾多,今天小編就說一種比較奇怪的野果給大家認識,這種野果平常果實掛滿樹沒人吃,果實變異之後倒成了美味,農村娃當零食能吃飽,城裡有錢買不到
  • 農村一種奇特樹葉,過去是農村娃的零食,如今吃過的不多了
    在農村裡生活過的朋友,特別是90年代以前的,大多吃過不少野菜野果,尤其是野果最是受歡迎,它們不僅長得好看,而且又好吃,最重要的是不要錢,所以在以前野果也就成了許多農村娃常吃的「零食」。不過大家知道嗎,除了野菜野果可以吃以外,有些樹木的葉子也能吃,這對於在農村長大的朋友來說可能並不稀奇,畢竟農村奇花異草實在太多,樹葉也能入口也不算什麼稀罕事。不過對於許多沒去過農村的朋友來說,這就很稀奇了。今天,筆者要給大家介紹的正是一種能吃的樹葉,它非常奇特,過去是農村娃的零食,但如今吃過它的已經不多了,甚至很多人可能都沒見過。
  • 農村很常見,李時珍:補肝腎,強腰膝!
    它的葉子非常有特殊,正面為暗綠色,背面則是紫紅色的,它的莖有縱稜,顏色野生偏紫紅色或者暗紅色的。最有特色的是它的根莖,根莖顏色偏紅或者粉紅,有主根也有鬚根,很像「莧菜」的根莖。而它本身就是與莧菜同科的植物,同屬於莧科,在民間的名稱是牛磕膝,磕膝的意思其實就是膝蓋,這是一種民間叫法。書名叫牛膝。
  • 農村一種有刺野草,蛇見到就跑,是治蛇傷良藥,農村娃卻當零食吃
    在農村的野外有著許多的野生植物,現在很多人都會這些野生植物不了解,甚至連它們叫什麼名字都不知道,但是對於許多從小在農村長大的90年代以前的農村娃來說,這些野生植物可是寶貝,為什麼呢?筆者就拿自己的親身感受說說,在以前的農村裡,生活條件沒有現在這麼好,既沒玩具又沒零食,於是就只能去玩野草、吃野果了,比如狗尾巴草、蒼耳、樹莓、桑葚等野草野果,就是許多農村娃小時候常吃常玩的,所以說這些野生植物也給許多農村娃的童年,帶來了換了。
  • 農村一種黑溜溜的野果,過去農村娃當零食,如今20元一斤成稀罕貨
    而對於農村娃來說,這個時候也是個好時節,因為有許多野果即將成熟,可以在開學前吃個過癮。說到野果,筆者就想到了一種正是8月中下旬成熟的野果,在過去就是許多農村娃的零食,而它如今卻成了一種稀罕貨。相信不少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應該都見過龍葵了吧,它在我國可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野草及野果了,幾乎是遍及我國各個省市的農村裡,在田邊、荒地及路邊都能生長。
  • 南方一種黑果子,曾是農村娃零食,如今20元一斤成稀罕貨
    在不一樣的地方也總是能發現很多不一樣的植物,其中在南方一種黑色果子,曾經是農村娃零食,如今20元一斤成稀罕貨。這個所說的黑果子其實就是在我國的臺灣以及廣東、海南一帶經常能看到的一種黑色的野果子。從這些可以發現這個也果子的地區來看,我們肯定能知道這樣的黑果子是很喜歡在這些比較溫暖而且氣候較為潮溼的地方生長的。
  • 人稱「狗屎梨」,曾是農村娃的零食,如今10元一斤常用來泡酒
    導讀:人稱「狗屎梨」,曾是農村娃的零食,如今10元一斤常用來泡酒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應該知道,在農村的野外有許多好吃的東西,現如今比較受人們喜愛的當屬野菜、野生菌,不過時間若是回到30、40年之前,要說什麼最受農村朋友的喜愛
  • 我是農村娃,我家在農村!
    歲月流逝,似乎只一轉眼,我作為「城裡人」已在城市生活了三十餘年。 因為老家在農村,父母都健在,所以每隔一段時間我都要回到農村那個家。其實,我自己的家在城裡,房子寬敞生活又比較舒適,可我每次要回農村老家的時候,心裡頭總有回家的感覺。
  • 被尊為「亞洲人參」,有人大量種植卻少有人吃,高價出口韓國日本
    在80年代左右,農村並沒有冰箱,連城市裡也沒有普及,人們喜歡吃,或者說只有吃時令蔬菜。亞洲人參作為夏天的時令蔬菜,備受歡迎……可惜,如今很多人不知道它的價值,已經少有人在種植它們了。種植亞洲人參的,往往都賺到了很多錢,因為可以高價出口到韓國,日本!
  • 農村有種野草,常被農村娃當成指甲油,卻少有人知
    農村有種野草,常被農村娃當成指甲油,藥用價值珍貴卻少有人知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時候,讓我們不得不服。在農村的廣闊天地裡。就有這樣一種野草,常被農村娃當成免費指甲油來使用,但是,它當中含有的藥物價值卻鮮有人知。
  • 咬下去會爆漿,葉子用途大,過去農村娃當零食,如今卻不多見
    大家好,歡迎關注「談談侃三農」文章,每天從不同角度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種植和養殖項目。如果想了解更多三農之事,請點擊上方兩字「關注」,謝謝!今天分享的主題:咬下去會爆漿,葉子用途大,過去農村娃當零食,如今卻不多見。
  • 在樹上掛黑才能採摘的果子,是農村娃愛吃的零食,如今能賣不少錢
    在樹上掛黑了才能採摘的果子,曾是農村娃愛吃的零食,如今一斤40元記得以前在農村老家生活的時候,總是喜歡在放學後或者放假的時候跟小夥伴到山上找吃的。畢竟那個時候農村的生活很艱辛,要吃點零食是沒有那麼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