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王寶強事件」發生時,表示「心疼寶寶,必須支持(《大鬧天竺》票房)」的圍觀群眾們,不少還是從寶寶的「全世界路過」了。
原本預售、首映都穩居春節檔第二位的《大鬧天竺》,上映第二天,就被《功夫瑜伽》反超。
大年初一,《大鬧天竺》首日票房高達約1.9億元,僅落後《西遊伏妖篇》。
大年初二,《大鬧天竺》單日票房即下跌37%,收穫約1.16億元票房。而成龍主演的《功夫瑜伽》當天以1.29億元票房反超。
大年初三,《功夫瑜伽》票房繼續攀升,收穫單日票房1.43億元,《大鬧天竺》則繼續環比下跌,單日票房回落至9033萬元,且累計票房也被《功夫瑜伽》超過。
大年初四,《大鬧天竺》單日票房又被韓寒導演的《乘風破浪》超越,下滑至第4位。
大年初四實時票房圖(截至北京時間16:50)
《大鬧天竺》是票房「福星」王寶強首任導演的作品,又主打「喜劇+功夫」的合家歡題材,加之幾個月前「王寶強離婚事件」的同情分,為何會被接連超越?
從其豆瓣評分可窺一二。
豆瓣評分3.9,僅好於2%喜劇片,2%動作片,已淪為今年春節檔評分最低的影片。
這就不難理解《大鬧天竺》票房下滑,畢竟,後續排片率受影片品質影響,市場是競爭性的,發行、院線公司都要遵循市場規律。
大盤破紀錄口碑一言難盡
今年春節檔首日即破8億票房,創單日票房新高,且前三日票房已超18億元,繼續打破去年紀錄。
儘管大盤紀錄每天都在刷新,但今年春節檔的影片質量實在是一言難盡。
在春節檔熱門電影中口碑相對較好,票房迎頭趕上的《功夫瑜伽》,豆瓣評分都不到6分。
即使是目前累計票房已超過8.5億元、由周星馳監製、徐克導演的《西遊伏妖篇》,豆瓣評分也僅5.6分。且遠不及前作《西遊降魔篇》(7.1分)、以及星爺去年的爆款《美人魚》(6.9分).
光線傳媒開年不利?
光線傳媒是《大鬧天竺》的聯合出品方之一。雖不是第一出品方,但該片由光線獨家發行,是其今年的重點項目。
在《大鬧天竺》的口碑及票房出現下降趨勢後,已經有投資者不淡定了。
有投資者在互動易平臺留言:「大鬧天竺票房已經崩了,公司開年不利,公司第一季度好像只安排了一部電影上映,公司是否有其它措施防止一季度業績大幅下滑。」
說「已經崩了」有些誇張,畢竟上映三天已經到手近4億元票房,且該片製作成本相對較低。
去年3月,新三板公司權天股份發布公告稱,擬與海潤影業分別出資1800萬投資樂開花出品的電影,合計3600萬元,佔影片總製作預算費用1.2億的30%。樂開花目前出品的唯一一部電影即《大鬧天竺》,也就是說,《大鬧天竺》的製作成本約為1.2億元。
此前有傳聞《大鬧天竺》獲得10億保底發行,但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對此已有否認:「《大鬧天竺》沒有被保底,這是由光線獨家發行的影片。我們一直的策略是一般不介入保底發行,並且我不認為保底會成為市場主流。」
不過,相比去年《美人魚》上映時的火爆,今年光線傳媒開局確實黯淡了許多。除了《大鬧天竺》,光線參股的貓眼、橙子映像2家公司分別為《西遊伏妖篇》、《乘風破浪》的出品方之一,但均非影片主控公司。
要知道,去年憑藉《美人魚》的大賣,光線傳媒一季度淨利暴增逾40倍。
此外,去年國內電影票房增速收斂,光線傳媒幾乎一枝獨秀,實現連續三年國產總票房第一。公司近期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16年歸母淨利潤約7.0~7.5億元,同比增長74.09~86.53%。
具體看,光線傳媒2016年參與投資、發行並計入票房收入的影片共十五部,總票房為64.2 億元;2015 年上映並有部分票房結轉到2016 年的影片有兩部,包括《尋龍訣》、《惡棍天使》。其中《美人魚》總票房33 億,創下中國影史票房記錄。其他貢獻主要利潤的作品包括:《誰的青春不迷茫》、《大魚海棠》、《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你的名字》等影片。
2017年電影項目方面,蘇有朋導演的IP 懸疑劇《嫌疑人X 的獻身》有望於二季度上映;目前製作中的影片有《三體》等;《笑傲江湖》等影片將陸續於年內落地。
(責任編輯:DF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