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鋼琴教育家的東莞情緣

2021-01-10 中國文化觀察網

李松

李松:鋼琴教育家的東莞情緣

文/畢中林 李軍奇

雖然有眾多的獎項與榮譽加身,但李松在任何時候都十分謙虛地表示,自己就是一名普普通通從事鋼琴教育的教師。 自1992年8月從遙遠的新疆藝術學院調入廣東省東莞市的近30年裡(原為東莞理工學院師範學院音樂教研室主任),她以卓越的專業才華、對藝術的執著精神,服務東莞的藝術事業,見證和推動了東莞鋼琴教育的發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講,她儼然充當著東莞鋼琴教育拓荒者的角色。

1

鋼琴教育的擺渡人

李松自退休後,仍然為鋼琴教育事業而忙碌。比如在寒暑假期間擔任廣東省內多地的中國音樂家協會鋼琴考級考官、應邀參加各類文藝賽事與表演、舉辦師生音樂會等,李松在手機備忘錄裡常常寫滿了與鋼琴有關的行程。

2019年的8月,李松在排得滿滿的鋼琴考級工作計劃中,開始籌備10月底即將舉辦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祖國您好歲月如歌——東莞文藝名家推廣計劃之李松師生鋼琴音樂會」。在曲目上,李松精心挑選了觀眾耳熟能詳的經典中國音樂作品,曲目包括獨奏、重奏等多種演奏形式。例如《紅旗頌》《茉莉花幻想曲》《同一首歌》《我愛北京天安門》《黃河狂想曲》《山丹丹開花紅豔豔》《繡金匾》等大眾喜愛的曲目。作為首位生活在東莞的鋼琴演奏家,李松也是在東莞舉辦鋼琴獨奏音樂會的第一人。在近40年的藝術生涯中,可以說東莞成就李松的同時,她也成就著東莞的鋼琴教育事業。

李松在「動物狂歡節——情景音樂會」演奏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身為一名藝術領域的教師,她就像是一位擺渡人,將一個個學子送向更高層次的彼岸,自己又回到碼頭的原點,默默地守候著下一批的後來者。李松在舞臺上演奏時雍容華貴的典雅氣質,與生活中平易近人的謙遜形象似乎形成一種鮮明的對比,內心對藝術的崇敬和現實生活中頻頻綻放的笑容,構成這位鋼琴教師多面豐富的個性。曾經有音樂機構為鋼琴講座、演出活動做宣傳時將她冠以鋼琴大師、演奏家的稱謂,李松獲知後斷然制止,她說:「我不是什麼演奏家、也不是什麼大師,我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鋼琴教師及演奏者」。

2019年8月11日至19日,在中國音樂家協會主辦的鋼琴考級中,東莞考區共有10個考場,進行為期9天的考級工作,這是其他非一線城市的數倍之多。身為鋼琴考級考官的李松,深深感受到東莞當前學習鋼琴的氛圍與體量20多年來發生著驚人的變化。李松在每一年的鋼琴比賽和鋼琴考級中,無論是擔任評委還是考官,都深切地感受到東莞的鋼琴水平在逐年提升,令人感到欣慰。但是,和周邊的深圳及廣州等城市相比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以及部分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每年的中國音樂家協會業餘鋼琴考級中,李松鋼琴工作室學生的通過率幾乎是100%。截至2019年8月,累計已有91位同學通過10級,15位同學通過9級,16位同學通過8級,24位同學通過7級。1位同學獲得英皇鋼琴初級演奏文憑,18位同學通過英皇鋼琴八級,43位同學通過英皇樂理五級的考試。在歷年的各項鋼琴比賽中,如全國「卡丹薩」中國作品鋼琴比賽、香港(亞洲)鋼琴公開賽、澳門青少年國際公開賽、美國鋼琴公開賽等各項省市鋼琴比賽中,學生均取得優異成績,李松也頻頻獲得「國際優秀指導教師」「優秀教師指導獎」等榮譽。在李松的鋼琴執教生涯中,一批批學生考入全國各音樂學院,可謂是藝苑園中魁,桃李滿庭芳。

李松鋼琴工作室的師生們參演東莞市「身邊的藝術家」系列公益演出第六期「動物狂歡節——情景音樂會」

2

初來往事

回想自己與東莞的機緣,李松有著一段陰差陽錯的往事。1992年,廣州星海音樂學院擬調用身在新疆藝術學院的李松過來任教。在等待辦手續的時候,李松認識了東莞的一位音樂老師,並受邀到東莞旅行。途經東莞理工學院參觀時,她遇到了當時的學院領導,對方說:「你到我們東莞理工學院來任教吧,我們這裡缺音樂老師。」聽到學院領導的這句話後,李鬆開玩笑似的答應了。出乎李松意料的是,東莞理工學院很快專門派人搶先把她和丈夫的檔案都調到了東莞。就這樣,李松來到了東莞,在理工學院擔任基本樂理、音樂欣賞等課程的教師。

剛入東莞理工學院時學校沒有音樂專業,2000年,藝術系開始創建和籌辦。此時,李松像一名創業者,從制定教學計劃和方案、人才培養方向、招生人數規模、師資招聘面試、購買教學器材、琴房的規劃設計、隔音和瓷磚的鋪設等,大事小事無不親自操辦。

青年時代的李松

1993年,李松決定舉辦鋼琴獨奏音樂會,其動機是想讓本院的學生接受音樂薰陶,可是沒想到開音樂會的消息傳開了,許多不是本院的師生也來了。在一個僅能容下400人的卡拉OK廳裡,1000多人冒著大雨前來聽音樂會,還有人站在外面靜靜地聆聽,這讓李松很感動。音樂會連續舉辦兩個晚上,在音樂會上李松演奏了近2個小時的中外名曲,受到觀眾的熱烈好評,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反響,李松也成為東莞音樂史上舉辦鋼琴獨奏音樂會的第一人,並為推動、奠定東莞鋼琴教育事業作出重大貢獻。

多少年之後,回想起那段拓荒般的經歷,再看看東莞當前鋼琴學習的氛圍,李松心中深有感慨,也深感欣慰。李松認真地說:「儘管未能結緣星海音樂學院,但在東莞這塊生機勃勃、海納百川的土地上,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一技之長,我絕不後悔自己當初的選擇。」

李松在鋼琴工作室指導學生練琴

3

鋼琴驕子們心中的老師

在李松所教過的學生中,不乏一些頗有成就的琴童。李松是一位低調的鋼琴老師,從不炫耀自己的成就,而是實事求是地認為學生獲得的成績並不屬於她一人。如果不是從很多媒體報導中得知,真的難以想像這位普通的鋼琴老師有著不小的成績。例如,現任廣州星海音樂學院鋼琴系教師、中國音樂金鐘獎鋼琴金獎得主劉雲天;現任廣州星海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副主任的鋼琴副教授郭潔;現任武漢音樂學院演藝學院副院長、鋼琴副教授胡楊;曾獲中國「卡丹薩」中國鋼琴作品全國總決賽兒童組第一名、現就讀於廣州星海音樂學院附中的李晨濤;曾參加香港(亞洲)鋼琴大賽總決賽,獲得儲望華鋼琴作品最佳演奏獎、獲得英皇鋼琴演奏文憑的楊嵐天;曾在國內外音樂學院苦讀10年的程威;曾在各類國內外鋼琴大賽中獲得優異成績的陳雯琪、林鑄濠、劉嘉鈺、袁霄、廖婧宏、餘秋萱、盧冠全等,這一串串的學生名單,都是李松的驕傲。劉雲天、郭潔、胡楊、程威、陳雯琪、李晨濤等學生都是跟隨李松學習了多年鋼琴之後考入音樂學院繼續深造的,這些學生在後面的鋼琴學習中,得到了更加系統而全面的指導,因此在後來各類大大小小的鋼琴比賽中獲得了優異的成績。

楊嵐天是一位初三學生,他在2015年參加「李斯特紀念獎」香港鋼琴公開賽亞洲總決賽中,獲得儲望華作品最佳表演獎,由作曲家親自為他頒獎。在楊嵐天的印象中,李松是一位因材施教的老師,她會根據學生的年齡和水平制定不同的練習計劃,她非常注重音色,對曲子有獨到的見解。楊嵐天說:「我很喜歡上李老師的課,她講解曲子時生動形象,而且非常有激情,好像朝氣蓬勃的年輕人一樣。在她的感染下,我對曲子的理解更透徹,而且一點也不覺得累。『要彈音樂,不要彈音符』這是李老師的口頭禪。每一次上李老師的課都是大師課,她教給孩子的絕不僅限於彈好這首曲目,而會用很輕鬆又生動的語氣講音樂的歷史,講不同時期音樂的特徵和風格,講作曲家軼事。這種具有廣度和深度的教學,恰恰能夠更好地吸引孩子並激發他們學習鋼琴的熱情和理解力。」

李松師生在東莞廣播電視臺錄製節目

一名叫袁霄的學生在跟隨李松的這些年,對音樂的整體認知能力和欣賞能力都有了質的飛躍,同時,演奏能力也大大提升。在2018年英皇鋼琴八級的考試中,袁霄取得了141分(優秀)的好成績,其中中國作品《賣雜貨》更是取得了30分的滿分。袁霄的母親感嘆地說:「相比於考試取得的成績,對於孩子來說,更寶貴的收穫是能在年少的時候就遇到李松老師,讓他懂得了如何去欣賞音樂的美並真正喜愛。」袁霄目前正在備考英皇鋼琴初級演奏文憑,演奏近40分鐘不同時期的鋼琴作品對於才小學四年級的袁霄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東莞文學藝術院研究館員、東莞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吳妮認識李松已有20多年,在她看來,李松從事鋼琴教育,真正是做一行愛一行,付出全部心血和精力去教授學生。她說:「2018年,我們一起擔任少兒才藝大賽的器樂專場的比賽評委,那天李松老師嗓子啞了說不出話來,她都一一給選手們點評,指出問題和引導選手如何正確理解作品、演繹作品,非常細緻和具體。」吳妮不會忘記多年前她在東莞厚街舉辦的全鎮首屆鋼琴比賽的情景,當時她邀請李松做評委,比賽結束後,李松特意給她寫了一封信,吳妮回憶說道:「信中有肯定、有鼓勵、有指導,當時我很感動也很意外。這封信我一直保存下來。」

在和多位學生以及家長的交談中,無不感受到他們對李松的熱愛和讚美。李松也經常提醒家長,學習鋼琴是一項艱巨而長期的任務,鍛鍊的是孩子們吃苦耐勞的精神、堅韌不拔的毅力、克服困難的決心,這些對於孩子的一生都將是難以估量的巨大財富。同時,李松特別強調,學習鋼琴需要嚴格的、正規的、正確的啟蒙教育,就像蓋高樓大廈,地基很重要。另外,家長和孩子們對於學習鋼琴的目的不要走入誤區,如果學鋼琴的目的單純是為了考級,那就大錯特錯了。

李松在東莞廣播電視臺錄製節目

4

心系公共藝術教育

一座城市的藝術氛圍體現在高水準的公眾藝術活動的常態化中。2014年11月,「秋日的私語」李松師生鋼琴音樂會在東莞玉蘭大劇院上演,音樂會各種形式的表演形式和組合,即展示出演奏水平,又貼近了觀眾,贏得了無數的讚譽。2015年8月1日,「莞鄉琴深」李松師生鋼琴音樂會在廣東省星海音樂廳上演。音樂會上,由五架鋼琴演奏的《阿拉貢舞曲》《馬刀舞》,以及雙鋼琴、四手聯彈、多手聯彈、獨奏,豐富多彩的表演形式引起觀眾熱烈的反響,展示了東莞地區師生們高水準的鋼琴技藝。2018年2月8日在東莞玉蘭大劇院,4月22日在東莞文化周末劇場,「動物狂歡節——情景鋼琴音樂會」上演,李松鋼琴工作室的師生們為觀眾帶來了一場藝術性與趣味性並重的音樂盛會。

李松和其他教師為了讓觀眾能更好地理解《聖桑》這部作品,耗費了許多心思。他們採用「解說+表演+演奏」的形式將其創作成情景音樂劇,比如在詮釋《野驢》時,主持人會先介紹這首曲目需要用雙鋼琴進行快速演奏,以描繪野驢無拘無束地馳騁、野性十足的模樣;隨後4名身穿小驢演出服的小演員登場,抓住小野驢活潑亂跳的特點,在舞臺上飛馳而過;接著4名演奏者用雙鋼琴快速彈奏八度音階和琶音,以此模擬野驢奔馳的場景。這種由淺入深的演繹方式,充分體現了演出賞學並重的特點,也讓觀眾嘖嘖稱奇。

談到創作這個情景音樂會的目的時,李松表示,如果用專業鋼琴演奏的方式演出,可能很難引起業餘愛好者的興趣,自己作為東莞本土鋼琴教育工作者,很希望把鋼琴藝術普及出去,讓更多業餘觀眾看到鋼琴有趣的一面,從而喜歡上鋼琴音樂。玉蘭大劇院、東莞文化館、文化周末等文化藝術平臺策劃的公共藝術教育活動理念與李松不謀而合,她積極參與一切有利於推動東莞公共藝術發展的活動。

東莞市老幹部青松合唱團參加第三屆中國(深圳)「一帶一路」「築夢」杯合唱展演,李松擔任鋼琴伴奏

在李松的藝術人生中,從未離開過鋼琴這一主題。2014年,由顏樂作曲、李松編寫鋼琴編配的大提琴與鋼琴二重奏《坡》,獲得東莞市第一屆音樂舞蹈花會原創作品比賽金獎,廣東省第六屆群眾音樂舞蹈花會原創作品金獎,並同時獲得創作獎、演奏獎和表演獎。這是東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器樂方面的大獎,令業內人士刮目相看,為東莞贏得了極大的榮譽。

李松是東莞市老幹部青松合唱團特邀的鋼琴伴奏,曾兩次登上北京國家大劇院,以及參加在其他省、市舉辦的全國合唱比賽,均取得優異的成績,李松也多次獲得鋼琴伴奏獎。同時,青松合唱團還多次亮相由東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東莞市文化館主辦的「城市藝術time」草坪音樂會。

作為一位藝術家很難有這樣的一個機會:在個人的藝術黃金時期,參與推動了一座城市的藝術發展。而李松就是這樣一位與東莞結緣的藝術家,她的藝術人生與東莞的藝術發展緊密地融合在一起。李松沒有辜負這座城市的厚望,東莞也不會忽略每一份真情付出。2019年7月,李松被列入東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實施的「藝起來——東莞文藝名家推廣計劃」,成為文藝名家推廣對象之一。這些藝術家均為在東莞文化領域具有支撐、引領、示範作用的文藝工作者。

東莞讓李松的藝術人生飽滿豐盈起來,在她最好的年華,恰遇一座活力四射的城市。這是東莞的幸運,也是李松難以忘懷的情緣。

2018年11月,李松(右五)隨東莞市老幹部青松合唱團參加由廣東省老幹部大學(廣東省老幹部活動中心)、廣東省聲樂協會主辦的「增添正能量·共築中國夢」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合唱交流展演

藝術家簡介

李松,鋼琴副教授、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廣東省音樂家協會會員、廣東省鋼琴學會會員、中國音樂家協會鋼琴考級考官、香港音樂鋼琴協會專業教師。先後考入並畢業於新疆藝術學院、廣州星海音樂學院鋼琴系、上海音樂學院鋼琴系、英國皇家音樂學院XJ鋼琴專家班。於1992年8月從新疆藝術學院調入東莞理工學院(任師範學院原音樂教研室主任)。長期以來,李松所教學生在全球傑出少年演奏家選拔賽等國內外鋼琴比賽中獲得突出成績,她也多次獲得「國際優秀指導教師」「優秀指導教師」等榮譽。

李松曾擔任國內外多項鋼琴大賽的鋼琴評委,多次參加全國高等音樂藝術院校舉辦的器樂、聲樂比賽,以及全國其他地區的各類比賽和音樂會,擔任鋼琴獨奏或伴奏,獲獎眾多。在國家大劇院,以及其他省、市參加全國合唱比賽中,擔任東莞市老幹部青松合唱團特邀鋼琴伴奏,多次榮獲鋼琴伴奏獎。曾在廣東省星海音樂廳、東莞玉蘭大劇院、深圳音樂廳等地多次舉辦包括李松師生鋼琴音樂會在內的各類音樂會。

李松於2019年入選「藝起來——東莞文藝名家推廣計劃」。

李松生活照

相關焦點

  • 星海音樂廳演出信息:李松師生鋼琴音樂會(8月1日)
    莞鄉「琴」深——李松師生鋼琴音樂會  演出時間:2015年8月1日(星期六) 20:00  演出地點:室內樂演奏廳  演出票價:100  溫馨提示:  1、本場音樂會3歲或以上兒童憑票進場  主持:趙希  表演:李松老師、霍巖老師、顏樂老師、程威老師、陸杏翠老師、劉玥彤老師、陳嘉怡老師、李劍瑩老師、陳浩翰老師、何麗儀老師  第一部分:活力四射之夏日  一、大合唱《同一首歌》作詞 陳哲 作曲 孟衛東  二、五架鋼琴合奏《阿拉貢舞曲》 比才 曲  三、雙鋼琴合奏《動物狂歡節》選曲
  • 百家百科:王大立,鋼琴教育家教授
    【百家百科:王大立】鋼琴教育家、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高級攝影師、錄音師、鋼琴調律師華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音樂表演系黨支部書記兼副主任、學術委員會委員、華師藝術碩士學位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鋼琴學會 副會長中國音樂家協會鋼琴學會 理事中國國際鋼琴教育協會 主席國際音樂教育家協會 常務理事
  • VFUN音樂盛典:孫鵬傑攜東莞老師及琴童演繹鋼琴盛典
    一場由中國音樂素質教育網、VFUN城市音樂廳、微風音樂文化(深圳)有限公司主辦,廣東貝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東莞貝達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協辦,孫鵬傑領銜主演、眾多東莞優秀鋼琴教師及琴童參演的「多鋼琴交響樂音樂盛典」如期上演,為現場1000多名音樂愛好者,奉上了一席鋼琴藝術的饕餮盛宴!
  • 華裔鋼琴教育家美國小城演奏華彩樂章
    華裔鋼琴教育家美國小城演奏華彩樂章        然而,沉浸在歡樂和憧憬中的人們似乎沒有太多地注意到,帶領南密蘇裡國際鋼琴大賽驅馳到國際賽事前沿的大賽委員會主任、華裔鋼琴教育家梁伍穎教授。如果沒有她十數年的苦心經營,南密蘇裡國際鋼琴大賽很難想像能發展到今天的地步。
  • 著名鋼琴教育家但昭義為深圳高級中學學子授課
    著名鋼琴教育家但昭儀教授在現場。本次特邀著名鋼琴教育家但昭義主講《新路徑》鋼琴曲賞析,鋼琴演奏者古靜丹。提起這些年來深圳文化藝術事業的蓬勃發展,深圳早已成為享譽全國的「鋼琴之城」,大家都會馬上想起一個人,他就是鋼琴教育家、深圳鋼琴教學的「拓荒牛」但昭義,他紮根於深圳、是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文藝名家,為深圳藝術事業的發展繁榮做出了重大貢獻,是深圳文藝40年輝煌成就的親歷者和見證者。
  • 李松老師通臨《元恪嬪墓誌》
    《李璧墓誌》    李松老師通臨《李璧墓誌》   李松臨《李璧墓誌》選字——正鉤(與原帖對照版)   李松老師臨《李璧墓誌》選字——反鉤(與原帖對照版)   李松老師通臨《張玄墓誌》  李松老師通臨【張猛龍碑】  李松老師通臨《爨寶子碑》   李松老師臨《石門銘》珍珠版    李松老師通臨《元純陀墓誌》   李鬆通臨 北魏《姚伯多造像》   李松老師臨《汝南王修治古塔銘》八尺七屏    李松老師通臨
  • 藝起來:東莞文藝人才的「孵化器」——東莞文藝名家推廣計劃提升...
    近日,「花開小康路——東莞故事演唱會」暨「茶花杯」全國美麗鄉村主題歌曲推廣晚會在廣東省東莞市東莞玉蘭大劇院舉行。這是「藝起來——東莞文藝名家推廣計劃」的重要演出活動之一。為更好地發揮文藝人才的示範引領作用,東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自2012年起組織實施「東莞文藝名家推廣計劃」。
  • 以愛之名,「琴書——親子多媒體鋼琴音樂會」圓滿結束
    年12月18日晚,"琴書——親子多媒體鋼琴音樂會"在文化周末劇場成功舉辦。鋼琴演奏家、教育家杜閩山博士,鋼琴教育家、星海音樂學院講師高迪克老師,晶品國際藝術優秀教師姜孫思圓及學員和家長共同出席,以音樂之名表達愛,讓孩子與家長一起享受多媒體鋼琴的互動樂趣和視聽盛宴。
  • 著名鋼琴教育家杜鵑教授榕城開講,為120名一線教師送上大師課
    2月26-28日,美麗的榕城迎來了一朵「北國杜鵑花」,她就是著名的鋼琴教育家杜鵑教授。在為期三天的時間裡,她為來自全國各地鋼琴教學一線的120名鋼琴老師送上了一場精彩的鋼琴技術攻略大師課。杜鵑是著名鋼琴教育家、副教授、深港粵鋼琴教師培訓基地負責人、深圳杜鵑鋼琴藝術中心校長。師途漫漫砥礪前行,放眼已是遍地桃李,杜鵑老師從教三十餘年,為全國乃至世界名府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其中有英國聖三一的吳悠、柯蒂斯黃思佳、伯克利的車子玉及北卡音樂學院的鋼琴專業研究生林美姍等。
  • 2018第五屆漫赫·巴斯蒂安國際鋼琴大賽完美落幕!
    漫赫藝術理念發源於2009年,蔡欽偉,漫赫國際藝術聯盟創始人,巴斯蒂安國際鋼琴藝術交流項目全球創始人,大中華區負責人,漫赫·巴斯蒂安國際鋼琴大賽中國區執行主席。1999年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師從俄羅斯聖彼得堡音樂學院鋼琴演奏博士歐陽大帆教授,早年遊學於歐洲數國,先後於美、德等國熱切吸收先進教育理念,最終致力於藝術教育領域。
  • 鋼琴教師不僅是作品演繹者,更是再創作者——訪傑出青年鋼琴教育家...
    高新顏,一個70後傑出青年鋼琴教育工作者,受父親從事音樂教育工作的影響,五歲開始學習鋼琴。從那時候開始,也與鋼琴結下了不解之緣,到現在已經有三十多個年頭。作為活躍在舞臺上課堂中的的高新顏總是用音樂與培桃育李的傳播給需要的人。「作為鋼琴教育者,讓學生們彈奏作品時要懂得不僅是優秀作品的現代演繹者,更是再創作者。」高新顏對記者說道。
  • 【燕園學人】仙雲藝海求真知——專訪藝術學院教授李松
    年,李松負笈西安,攻讀美術史論的碩士學位。李松就這樣「近乎強制性」地選擇了宗教美術史作為終身的志業。就讀碩士的第一學期,李松獲得了一次從西安經敦煌到新疆的喀什實地考察「絲綢之路」的機會,撰寫了4萬字的論文《陝西石窟藝術論》,其中一部分還以《陝西關中石窟的藝術演變》為題分兩期在當年的《美術》上連載。這份雜誌當時是美術界唯一的權威雜誌,這種少見的連載做法讓李松備受鼓舞。
  • 鋼琴演奏家張世超個人資料介紹 受聘美國音樂學院
    ­  張世超是我國新生代的青年鋼琴演奏家。作為世界聞名、美國排名第一的伊斯曼音樂學院鋼琴演奏博士,他近期受聘於美國斯基德莫爾大學音樂學院的常駐藝術家,成為該學院唯一一位華人音樂表演藝術家。­  張世超早年於北京求學時,就讀於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附中,師從鋼琴教育家張晨教授。
  • 東莞這場音樂會融合中西曲藝
    這一次,他站上圓夢舞臺,同時邀請了東莞民族樂團的骨幹成員,以及部分星海音樂學院的青年演奏家們,組建成一支廣東音樂小組,演奏傳統廣東音樂和與時代相結合的新編廣東音樂。當晚,李丞睿攜手多位青年藝術家及東莞民族樂團為觀眾演繹國樂之美。
  • 行走的嶺南文化地標:鋼琴教育家、畫家馮蘭現身廈門福泉漳州
    中秋節前夕,鋼琴教育家、畫家馮蘭一行現身福州廈門泉州漳州一帶,並為與之有世交淵源的一家漁戶主持了遠海漁獲慶收儀式。 在廈門,鋼琴之花 第一家鋼琴工作室、智庫、雙學位、貴族教育、交叉學科、跨學科教育……多少人爭得頭破血流的命名話語權。最有資格說話的馮蘭卻一再拒絕給出定義。
  • 藝術教育發展迅速 鋼琴大賽讓孩子體會音樂樂趣
    自2012年起漫赫藝術與美國著名作曲家、教育家、演奏家簡·斯密瑟·巴斯蒂安(Jane Smisor Bastien)夫人進行深度合作,並親自授權命名,在中國·北京正式成立巴斯蒂安國際鋼琴藝術中心,為中國兒童鋼琴教育事業作出貢獻。
  • 藝術學院李松教授《中國道教美術史》第一卷出版
    藝術學院李松教授(筆名李凇)《中國道教美術史》第一卷近日由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此書是李松教授主持國家藝術學科重點項目「中國道教美術史研究」成果之一,得到了國家出版基金的資助。自2003年立項,至今歷時10年,體現了李松教授追求實地、實證、細緻、客觀的學風,是李松研究與教學相結合的成果,為藝術學院的學科建設做出了實際的努力,對深度解讀中國藝術、弘揚中國文化具有積極的意義。 編輯:素馨
  • 學鋼琴需要天賦嗎?幾歲學合適?日本鋼琴教育家高橋雅江專訪實錄
    孩子學習鋼琴,在現今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但是家長仍舊有很多困惑:我家的孩子到底適合不適合學鋼琴?從幾歲開始學好?選擇什麼樣的老師?不愛練琴怎麼辦?孩子罷學是該堅持還是放棄?今天,我們請來日本鋼琴教育家高橋雅江女士,來為我們一一解開這其中的種種困惑。
  • 國際頂級鋼琴家教育家雲集深圳
    6月8日,記者從音樂周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在未來一周裡,眾多國際頂尖鋼琴家與教育家將齊聚深圳,帶來10場大師班與14場音樂會,共造又一次鋼琴協奏曲狂歡。 鋼琴協奏曲大賽再升級 「第四屆深圳國際鋼琴協奏曲音樂周」的前身為「中國深圳國際鋼琴協奏曲比賽」,該賽事是與中國國際鋼琴比賽和上海國際青年鋼琴比賽齊名的我國三大國際鋼琴賽事之一,也是深圳建市以來所舉辦的最高規格的國際專業藝術賽事。
  • 11位中國鋼琴翹楚成為「長江鋼琴藝術家」
    蓄力中國鋼琴演奏實力,展現大國音樂藝術風姿。9月7日上午,第八屆長江鋼琴音樂節開幕首日,「長江鋼琴藝術家籤約儀式」在宜昌隆重舉行。長江鋼琴以其強大的品牌實力和凝聚力,籤約11位活躍於國內外琴壇的中國青年、少年鋼琴翹楚成為「長江鋼琴藝術家」和「長江鋼琴青少年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