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
李松:鋼琴教育家的東莞情緣
文/畢中林 李軍奇
雖然有眾多的獎項與榮譽加身,但李松在任何時候都十分謙虛地表示,自己就是一名普普通通從事鋼琴教育的教師。 自1992年8月從遙遠的新疆藝術學院調入廣東省東莞市的近30年裡(原為東莞理工學院師範學院音樂教研室主任),她以卓越的專業才華、對藝術的執著精神,服務東莞的藝術事業,見證和推動了東莞鋼琴教育的發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講,她儼然充當著東莞鋼琴教育拓荒者的角色。
1
鋼琴教育的擺渡人
李松自退休後,仍然為鋼琴教育事業而忙碌。比如在寒暑假期間擔任廣東省內多地的中國音樂家協會鋼琴考級考官、應邀參加各類文藝賽事與表演、舉辦師生音樂會等,李松在手機備忘錄裡常常寫滿了與鋼琴有關的行程。
2019年的8月,李松在排得滿滿的鋼琴考級工作計劃中,開始籌備10月底即將舉辦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祖國您好歲月如歌——東莞文藝名家推廣計劃之李松師生鋼琴音樂會」。在曲目上,李松精心挑選了觀眾耳熟能詳的經典中國音樂作品,曲目包括獨奏、重奏等多種演奏形式。例如《紅旗頌》《茉莉花幻想曲》《同一首歌》《我愛北京天安門》《黃河狂想曲》《山丹丹開花紅豔豔》《繡金匾》等大眾喜愛的曲目。作為首位生活在東莞的鋼琴演奏家,李松也是在東莞舉辦鋼琴獨奏音樂會的第一人。在近40年的藝術生涯中,可以說東莞成就李松的同時,她也成就著東莞的鋼琴教育事業。
李松在「動物狂歡節——情景音樂會」演奏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身為一名藝術領域的教師,她就像是一位擺渡人,將一個個學子送向更高層次的彼岸,自己又回到碼頭的原點,默默地守候著下一批的後來者。李松在舞臺上演奏時雍容華貴的典雅氣質,與生活中平易近人的謙遜形象似乎形成一種鮮明的對比,內心對藝術的崇敬和現實生活中頻頻綻放的笑容,構成這位鋼琴教師多面豐富的個性。曾經有音樂機構為鋼琴講座、演出活動做宣傳時將她冠以鋼琴大師、演奏家的稱謂,李松獲知後斷然制止,她說:「我不是什麼演奏家、也不是什麼大師,我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鋼琴教師及演奏者」。
2019年8月11日至19日,在中國音樂家協會主辦的鋼琴考級中,東莞考區共有10個考場,進行為期9天的考級工作,這是其他非一線城市的數倍之多。身為鋼琴考級考官的李松,深深感受到東莞當前學習鋼琴的氛圍與體量20多年來發生著驚人的變化。李松在每一年的鋼琴比賽和鋼琴考級中,無論是擔任評委還是考官,都深切地感受到東莞的鋼琴水平在逐年提升,令人感到欣慰。但是,和周邊的深圳及廣州等城市相比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以及部分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每年的中國音樂家協會業餘鋼琴考級中,李松鋼琴工作室學生的通過率幾乎是100%。截至2019年8月,累計已有91位同學通過10級,15位同學通過9級,16位同學通過8級,24位同學通過7級。1位同學獲得英皇鋼琴初級演奏文憑,18位同學通過英皇鋼琴八級,43位同學通過英皇樂理五級的考試。在歷年的各項鋼琴比賽中,如全國「卡丹薩」中國作品鋼琴比賽、香港(亞洲)鋼琴公開賽、澳門青少年國際公開賽、美國鋼琴公開賽等各項省市鋼琴比賽中,學生均取得優異成績,李松也頻頻獲得「國際優秀指導教師」「優秀教師指導獎」等榮譽。在李松的鋼琴執教生涯中,一批批學生考入全國各音樂學院,可謂是藝苑園中魁,桃李滿庭芳。
李松鋼琴工作室的師生們參演東莞市「身邊的藝術家」系列公益演出第六期「動物狂歡節——情景音樂會」
2
初來往事
回想自己與東莞的機緣,李松有著一段陰差陽錯的往事。1992年,廣州星海音樂學院擬調用身在新疆藝術學院的李松過來任教。在等待辦手續的時候,李松認識了東莞的一位音樂老師,並受邀到東莞旅行。途經東莞理工學院參觀時,她遇到了當時的學院領導,對方說:「你到我們東莞理工學院來任教吧,我們這裡缺音樂老師。」聽到學院領導的這句話後,李鬆開玩笑似的答應了。出乎李松意料的是,東莞理工學院很快專門派人搶先把她和丈夫的檔案都調到了東莞。就這樣,李松來到了東莞,在理工學院擔任基本樂理、音樂欣賞等課程的教師。
剛入東莞理工學院時學校沒有音樂專業,2000年,藝術系開始創建和籌辦。此時,李松像一名創業者,從制定教學計劃和方案、人才培養方向、招生人數規模、師資招聘面試、購買教學器材、琴房的規劃設計、隔音和瓷磚的鋪設等,大事小事無不親自操辦。
青年時代的李松
1993年,李松決定舉辦鋼琴獨奏音樂會,其動機是想讓本院的學生接受音樂薰陶,可是沒想到開音樂會的消息傳開了,許多不是本院的師生也來了。在一個僅能容下400人的卡拉OK廳裡,1000多人冒著大雨前來聽音樂會,還有人站在外面靜靜地聆聽,這讓李松很感動。音樂會連續舉辦兩個晚上,在音樂會上李松演奏了近2個小時的中外名曲,受到觀眾的熱烈好評,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反響,李松也成為東莞音樂史上舉辦鋼琴獨奏音樂會的第一人,並為推動、奠定東莞鋼琴教育事業作出重大貢獻。
多少年之後,回想起那段拓荒般的經歷,再看看東莞當前鋼琴學習的氛圍,李松心中深有感慨,也深感欣慰。李松認真地說:「儘管未能結緣星海音樂學院,但在東莞這塊生機勃勃、海納百川的土地上,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一技之長,我絕不後悔自己當初的選擇。」
李松在鋼琴工作室指導學生練琴
3
鋼琴驕子們心中的老師
在李松所教過的學生中,不乏一些頗有成就的琴童。李松是一位低調的鋼琴老師,從不炫耀自己的成就,而是實事求是地認為學生獲得的成績並不屬於她一人。如果不是從很多媒體報導中得知,真的難以想像這位普通的鋼琴老師有著不小的成績。例如,現任廣州星海音樂學院鋼琴系教師、中國音樂金鐘獎鋼琴金獎得主劉雲天;現任廣州星海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副主任的鋼琴副教授郭潔;現任武漢音樂學院演藝學院副院長、鋼琴副教授胡楊;曾獲中國「卡丹薩」中國鋼琴作品全國總決賽兒童組第一名、現就讀於廣州星海音樂學院附中的李晨濤;曾參加香港(亞洲)鋼琴大賽總決賽,獲得儲望華鋼琴作品最佳演奏獎、獲得英皇鋼琴演奏文憑的楊嵐天;曾在國內外音樂學院苦讀10年的程威;曾在各類國內外鋼琴大賽中獲得優異成績的陳雯琪、林鑄濠、劉嘉鈺、袁霄、廖婧宏、餘秋萱、盧冠全等,這一串串的學生名單,都是李松的驕傲。劉雲天、郭潔、胡楊、程威、陳雯琪、李晨濤等學生都是跟隨李松學習了多年鋼琴之後考入音樂學院繼續深造的,這些學生在後面的鋼琴學習中,得到了更加系統而全面的指導,因此在後來各類大大小小的鋼琴比賽中獲得了優異的成績。
楊嵐天是一位初三學生,他在2015年參加「李斯特紀念獎」香港鋼琴公開賽亞洲總決賽中,獲得儲望華作品最佳表演獎,由作曲家親自為他頒獎。在楊嵐天的印象中,李松是一位因材施教的老師,她會根據學生的年齡和水平制定不同的練習計劃,她非常注重音色,對曲子有獨到的見解。楊嵐天說:「我很喜歡上李老師的課,她講解曲子時生動形象,而且非常有激情,好像朝氣蓬勃的年輕人一樣。在她的感染下,我對曲子的理解更透徹,而且一點也不覺得累。『要彈音樂,不要彈音符』這是李老師的口頭禪。每一次上李老師的課都是大師課,她教給孩子的絕不僅限於彈好這首曲目,而會用很輕鬆又生動的語氣講音樂的歷史,講不同時期音樂的特徵和風格,講作曲家軼事。這種具有廣度和深度的教學,恰恰能夠更好地吸引孩子並激發他們學習鋼琴的熱情和理解力。」
李松師生在東莞廣播電視臺錄製節目
一名叫袁霄的學生在跟隨李松的這些年,對音樂的整體認知能力和欣賞能力都有了質的飛躍,同時,演奏能力也大大提升。在2018年英皇鋼琴八級的考試中,袁霄取得了141分(優秀)的好成績,其中中國作品《賣雜貨》更是取得了30分的滿分。袁霄的母親感嘆地說:「相比於考試取得的成績,對於孩子來說,更寶貴的收穫是能在年少的時候就遇到李松老師,讓他懂得了如何去欣賞音樂的美並真正喜愛。」袁霄目前正在備考英皇鋼琴初級演奏文憑,演奏近40分鐘不同時期的鋼琴作品對於才小學四年級的袁霄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東莞文學藝術院研究館員、東莞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吳妮認識李松已有20多年,在她看來,李松從事鋼琴教育,真正是做一行愛一行,付出全部心血和精力去教授學生。她說:「2018年,我們一起擔任少兒才藝大賽的器樂專場的比賽評委,那天李松老師嗓子啞了說不出話來,她都一一給選手們點評,指出問題和引導選手如何正確理解作品、演繹作品,非常細緻和具體。」吳妮不會忘記多年前她在東莞厚街舉辦的全鎮首屆鋼琴比賽的情景,當時她邀請李松做評委,比賽結束後,李松特意給她寫了一封信,吳妮回憶說道:「信中有肯定、有鼓勵、有指導,當時我很感動也很意外。這封信我一直保存下來。」
在和多位學生以及家長的交談中,無不感受到他們對李松的熱愛和讚美。李松也經常提醒家長,學習鋼琴是一項艱巨而長期的任務,鍛鍊的是孩子們吃苦耐勞的精神、堅韌不拔的毅力、克服困難的決心,這些對於孩子的一生都將是難以估量的巨大財富。同時,李松特別強調,學習鋼琴需要嚴格的、正規的、正確的啟蒙教育,就像蓋高樓大廈,地基很重要。另外,家長和孩子們對於學習鋼琴的目的不要走入誤區,如果學鋼琴的目的單純是為了考級,那就大錯特錯了。
李松在東莞廣播電視臺錄製節目
4
心系公共藝術教育
一座城市的藝術氛圍體現在高水準的公眾藝術活動的常態化中。2014年11月,「秋日的私語」李松師生鋼琴音樂會在東莞玉蘭大劇院上演,音樂會各種形式的表演形式和組合,即展示出演奏水平,又貼近了觀眾,贏得了無數的讚譽。2015年8月1日,「莞鄉琴深」李松師生鋼琴音樂會在廣東省星海音樂廳上演。音樂會上,由五架鋼琴演奏的《阿拉貢舞曲》《馬刀舞》,以及雙鋼琴、四手聯彈、多手聯彈、獨奏,豐富多彩的表演形式引起觀眾熱烈的反響,展示了東莞地區師生們高水準的鋼琴技藝。2018年2月8日在東莞玉蘭大劇院,4月22日在東莞文化周末劇場,「動物狂歡節——情景鋼琴音樂會」上演,李松鋼琴工作室的師生們為觀眾帶來了一場藝術性與趣味性並重的音樂盛會。
李松和其他教師為了讓觀眾能更好地理解《聖桑》這部作品,耗費了許多心思。他們採用「解說+表演+演奏」的形式將其創作成情景音樂劇,比如在詮釋《野驢》時,主持人會先介紹這首曲目需要用雙鋼琴進行快速演奏,以描繪野驢無拘無束地馳騁、野性十足的模樣;隨後4名身穿小驢演出服的小演員登場,抓住小野驢活潑亂跳的特點,在舞臺上飛馳而過;接著4名演奏者用雙鋼琴快速彈奏八度音階和琶音,以此模擬野驢奔馳的場景。這種由淺入深的演繹方式,充分體現了演出賞學並重的特點,也讓觀眾嘖嘖稱奇。
談到創作這個情景音樂會的目的時,李松表示,如果用專業鋼琴演奏的方式演出,可能很難引起業餘愛好者的興趣,自己作為東莞本土鋼琴教育工作者,很希望把鋼琴藝術普及出去,讓更多業餘觀眾看到鋼琴有趣的一面,從而喜歡上鋼琴音樂。玉蘭大劇院、東莞文化館、文化周末等文化藝術平臺策劃的公共藝術教育活動理念與李松不謀而合,她積極參與一切有利於推動東莞公共藝術發展的活動。
東莞市老幹部青松合唱團參加第三屆中國(深圳)「一帶一路」「築夢」杯合唱展演,李松擔任鋼琴伴奏
在李松的藝術人生中,從未離開過鋼琴這一主題。2014年,由顏樂作曲、李松編寫鋼琴編配的大提琴與鋼琴二重奏《坡》,獲得東莞市第一屆音樂舞蹈花會原創作品比賽金獎,廣東省第六屆群眾音樂舞蹈花會原創作品金獎,並同時獲得創作獎、演奏獎和表演獎。這是東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器樂方面的大獎,令業內人士刮目相看,為東莞贏得了極大的榮譽。
李松是東莞市老幹部青松合唱團特邀的鋼琴伴奏,曾兩次登上北京國家大劇院,以及參加在其他省、市舉辦的全國合唱比賽,均取得優異的成績,李松也多次獲得鋼琴伴奏獎。同時,青松合唱團還多次亮相由東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東莞市文化館主辦的「城市藝術time」草坪音樂會。
作為一位藝術家很難有這樣的一個機會:在個人的藝術黃金時期,參與推動了一座城市的藝術發展。而李松就是這樣一位與東莞結緣的藝術家,她的藝術人生與東莞的藝術發展緊密地融合在一起。李松沒有辜負這座城市的厚望,東莞也不會忽略每一份真情付出。2019年7月,李松被列入東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實施的「藝起來——東莞文藝名家推廣計劃」,成為文藝名家推廣對象之一。這些藝術家均為在東莞文化領域具有支撐、引領、示範作用的文藝工作者。
東莞讓李松的藝術人生飽滿豐盈起來,在她最好的年華,恰遇一座活力四射的城市。這是東莞的幸運,也是李松難以忘懷的情緣。
2018年11月,李松(右五)隨東莞市老幹部青松合唱團參加由廣東省老幹部大學(廣東省老幹部活動中心)、廣東省聲樂協會主辦的「增添正能量·共築中國夢」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合唱交流展演
藝術家簡介
李松,鋼琴副教授、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廣東省音樂家協會會員、廣東省鋼琴學會會員、中國音樂家協會鋼琴考級考官、香港音樂鋼琴協會專業教師。先後考入並畢業於新疆藝術學院、廣州星海音樂學院鋼琴系、上海音樂學院鋼琴系、英國皇家音樂學院XJ鋼琴專家班。於1992年8月從新疆藝術學院調入東莞理工學院(任師範學院原音樂教研室主任)。長期以來,李松所教學生在全球傑出少年演奏家選拔賽等國內外鋼琴比賽中獲得突出成績,她也多次獲得「國際優秀指導教師」「優秀指導教師」等榮譽。
李松曾擔任國內外多項鋼琴大賽的鋼琴評委,多次參加全國高等音樂藝術院校舉辦的器樂、聲樂比賽,以及全國其他地區的各類比賽和音樂會,擔任鋼琴獨奏或伴奏,獲獎眾多。在國家大劇院,以及其他省、市參加全國合唱比賽中,擔任東莞市老幹部青松合唱團特邀鋼琴伴奏,多次榮獲鋼琴伴奏獎。曾在廣東省星海音樂廳、東莞玉蘭大劇院、深圳音樂廳等地多次舉辦包括李松師生鋼琴音樂會在內的各類音樂會。
李松於2019年入選「藝起來——東莞文藝名家推廣計劃」。
李松生活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