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起,克價就成了玉友評判和田玉的標準。一開始只是為凸顯價值,到後來慢慢成玩家交易的中心,不少成品原石都用克價估量,使用的場合越來越多,發揮的作用就越來越大,這幾年克價像瘋狂的石頭一樣一點點提升自己的位置,很多籽料的價位不斷刷新著我們的認知。由單純的幾千到十萬,有人說:籽料真的進入克價時代了。
恆雅玉琢查看了近幾十年年籽料的殘酷漲價史,沒有大額的金錢是玩不起的。如今克價過萬是一種正常的狀態,玩玉人心中了解若不追隨這個時代,一點點變得有涵養,早晚會落後。不少同行夥伴感慨:和田玉進入「克價時代」了?看到上漲形勢,玉友:我買不起了!
首先,我們先了解下克價出現的場所,像天價籽料,一些正常交易的地區,還有工作室,都以克論價。隨著克價的頻繁登場,越來越多玉友認識到籽料的昂貴,想買一塊特色籽,有色玉種要仔細分析下這幾年市場的變化,克價的升漲幅度讓玉友深感恐懼。克價的瘋狂上漲證明了另一個事實:籽料已經不像當年那般便宜。
接著,用玩料,手串料來分享克價的瘋狂。現在有些料子,真的開始以克論價了。如今克價過萬已成為事實,跟市場上那些真正看不上眼的已無法對比,要時刻認清一點克價不能用在籽料本身,評價好壞,玉圈是有底線的,一味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最終只能傷痕累累。
最後對克價的上漲形勢,理智認識。經歷過市場變化的朋友,應該會認清這一個現實:炒作是常有的,不應阻斷,不要搞一些博眼球的事混淆是非。當下的玉圈是變化莫測的,有皮色好看的,有外表好看的,有白度好,細度好,當然我們不能用這些去分析一塊真正的籽料是不受這些限制的。所以大夥只能認定形勢所逼。
關於是不是進入「克價時代」 ,我也聽了不少玉友的反饋,但個人認為不能太過信任,和田玉市場是瞬息萬變的,學著努力接受現狀,不要老實當一回冤大頭。因為以克論價不單單用於籽料。有些玉友說買不起 ,我覺得太消極了,籽料有貴有便宜,那些按照一克賣多少錢的僅是有特色的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