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1-6要傳福音而並非傳神跡和智慧

2020-12-06 任教師分享恩典

林前1-6要傳福音而並非傳神跡和智慧

(JP文字組—beloved整理)

今天我們要繼續哥林多前書第一章22-25節,

分享的題目叫: 要傳福音而並非傳神跡和智慧

我們一起先來禱告:

天父,感謝讚美你!謝謝你預備這美好的時間,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你的話語。在這個時間當中,藉著你的話語,讓我們更多的來認識你!讓我們把焦點放在耶穌基督你自己的身上,而不是放在神跡和智慧上,因為你本身就是神跡,因為你本身就是智慧,從你裡邊就可以產生無窮的能力,這能力會幫助我們在生活當中,更多地去經歷你!幫助今天每一個來尋求你的弟兄姊妹,讓我們在你的面前都能夠滿滿地有所得著。感謝讚美你!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看哥林多前書1章22-25節,一起來讀經文,

猶太人是要神跡,希臘人是求智慧, 我們卻是傳釘十字架的基督,在猶太人為絆腳石,在外邦人為愚拙; 但在那蒙召的,無論是猶太人、希臘人,基督總為 神的能力, 神的智慧。 因 神的愚拙總比人智慧, 神的軟弱總比人強壯。阿們!

福音的核心是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我們所要傳講的就是關於耶穌基督的福音。所以我們不能本末倒置。有些人只傳神跡,或者只注重智慧,而忽略了這些源頭是從哪裡來的。猶太人注重神跡過於耶穌。希臘人注重智慧超越一切。

雖然這些都是好的,但我們更應該意識到神賜下這些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如果我們把焦點一味的放在神跡或者智慧上,就會讓我們的信仰進入偏差。當我們把焦點放到耶穌身上的時候,仰望祂,享受與祂的同在祂就是智慧的本身,在祂裡邊可以產生無窮的神跡。祂更願意透過你把祂的作為彰顯出來。所以注目耶穌會讓你的生活會充滿神跡和智慧

先來看22節:猶太人是要神跡,希利尼人是求智慧

我們先來分享:猶太人是要神跡。為什麼猶太人去注重神跡呢?從猶太人的歷史來看,我們可以知道他們是一個擁有許多神跡的民族,他們的祖宗曾經經歷過無數的神跡。比如說我們提到的亞伯拉罕,亞伯拉罕生以撒就是一個極大的神跡。

再後來的時候,雅各一家人到了埃及,在他們出埃及的時候,神為他們降下了十個大神跡,領他們出埃及,在曠野漂流了四十年,每一天都有神跡相隨,這些讓以色列百姓覺得,這是他們可以誇口之處。所以當耶穌來給他們傳講天國福音的時候,他們就問耶穌說,「夫子,你給我們來點神跡看看唄。」他們想透過神跡來認識神。所以這就是我們所講的猶太人是要神跡。

弟兄姊妹,為什麼我們說追求神跡是不好的呢?其實神跡本身不能夠讓人完全去了解神。以色列百姓當初在曠野四十年當中,每一天都看到了神跡,可是這並沒有幫助他們去信靠神,反而到最後的時候,他們把神跡當做平常了。如果我們今天把焦點放在了神跡上面,當我們沒有看到神跡的時候,我們就開始懷疑。這正是哥林多教會的問題,看不到神跡,他們就失去了信心,就容易軟弱,他們必須靠一些神跡或者一些感覺來維持他們的信心。

今天我們也信耶穌了,我們知道聖經裡邊確實記載了許多神跡,可這些神跡從哪裡來的呢?確實是從神而來的。那麼現在我們需要有一個概念要給大家普及一下:什麼是神跡?所謂的神跡,就是神所做的事情,這就是神跡了。

如果你只把焦點只放在神做過什麼,行過什麼異能上面,而忽略了這位神,這是我們可惜之處啊。神跡本身來自於屬靈的世界。聖經希伯來書裡邊提到:諸世界,就是有很多的世界,屬靈的世界其實比這個世界更真實。

既然有屬靈的世界,就肯定會有一些靈異的事件發生。但對於這些靈異世界,我們已經相信耶穌的人該如何解釋呢?我們的判斷依據就是聖經,所以當你看到一個神跡的時候,不要覺得大驚小怪。要透過聖經神的話語來看神跡,這一切就容易去解釋了。比如說我們看了自然界的一些奇特現象,看到一些奇怪的事情,你透過聖經再去看這些事情,就不會覺得是一些很稀奇的事了。因為世間所發生的所有的事情,不可能超越聖經。

如果我們把焦點放在了神跡上,而不是放在了聖經上,放在神的話語上的話,就會導致一些錯誤,什麼樣的錯誤呢?我們某些人經歷了神跡,他就會把神跡當做真理,這才是危險的。

今天一些人錯誤地把一些個人化的經歷,當做普遍的真理來教導,這就造成了許多屬靈的誤區,使很多人受虧損。比如說,他曾經在接受耶穌的時候,經歷了許許多多奇特的神跡,他在教導的時候說,「你們如果也想得醫治。如果你們也想得到生命的翻轉,你們就需要經歷這樣神的事情。」其實這無形當中就把神的能力縮小化了。

弟兄姊妹,我們所說的虧損,就是你不要把神的能力降低了。如果我們把信心建立在神跡上,而不是神的話語上,很多時候我們是軟弱的。因為這些把信心建立在神跡上的人,他們以感覺為主導,以聖靈充滿為他們的記號。但實際上我們告訴大家,我們不應該以感覺為主導,我們應當以信心為主導。

我們不應該以聖靈充滿為記號。那麼聖靈充滿是個什麼記號呢?有很多人就極端化教導,如果你不會說方言,你不曾被聖靈充滿,你就不是重生得救的人。但實際上說方言,這些只不過是聖靈所結的果子,是一種外在的記號。這些記號只能說明聖靈在你身上做工,不能把這個當做是得救的依據。得救是靠信,絕對不是靠著聖靈充滿的記號。

那如果我們把焦點放在了神跡上,我們就會以這個來衡量我們自己是否得救,這往往是危險的。還有一個是什麼呢?如果我們把焦點放在神跡上的話,我們就會忽略了神的話語,我們覺得有捷徑可走

比如說,當我們不知道人生的道路時候,或者說,我們不知道神的旨意到底是什麼的時候,我們很容易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去尋求某個有恩膏的先知,用這種方式來達到解決事情的捷徑,而不是透過讀聖經了解神的做事方式。現在大家理解了嗎?現在已經有些人陷入到這種誤區當中去了。

讓他們去讀聖經,不愛讀,覺得這個枯燥無味。但是遇到事情特別容易崇拜那些有恩膏的牧師,去找這些人,問,「關於我的這個事,你告訴我神跟你說過什麼話沒有?你告訴我,以後我的路該怎麼走?你替我向神禱告一下唄?」其實這些都是在追求神跡,而不是神的話語。你若真想明白神的旨意,其實你讀聖經,聖靈也會親自來啟示你。可是很多時候人追求神跡,就忽略了這一方面。一味的去追求神跡,就會導致人們看不見神。只去追求神跡,而忽略了神的話語,最後會變成多馬式的人物。什麼叫多馬式的人物呢?

讀一段經文,約翰福音20章24-29節:

那十二個門徒中,有稱為低土馬的多馬;耶穌來的時候,他沒有和他們同在。 那些門徒就對他說:「我們已經看見主了。」多馬卻說:「我非看見他手上的釘痕,用指頭探入那釘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總不信。」

過了八日,門徒又在屋裡,多馬也和他們同在,門都關了。耶穌來,站在當中說:「願你們平安!」 就對多馬說:「伸過你的指頭來,摸(原文是看) 我的手;伸出你的手來,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總要信!」 多馬說:「我的主!我的 神!」 耶穌對他說:「你因看見了我才信;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

很明顯,耶穌在地上的三年半裡,已經告訴門徒了:祂要受害,要受死,三天後要復活。這一切已經透過話語告訴他們了,可是多馬很明顯是個疑心非常重的人。他說,我非看見這復活的耶穌不行,非得用指頭探入祂的釘痕,我得證明一下,我親眼所見的我才能信,要不然我總不信。

耶穌對他說什麼呢?來吧。他看見了,就說「我的主,我的神」。所以耶穌對他說,你因看見了我才信;那沒看見就信的有福了。今天有很多人總是想透過看見神跡去相信神,你就跟多馬一樣。在某件事上,你看不見神跡了,你就不信了,你就開始懷疑了。所以耶穌對我們的意思是,你沒有看見神跡就相信的,他有福了。因為他不是靠神跡來相信的,而是靠著神的話語。

一個健康的基督徒的生命,不是去追求那些稀奇的屬靈經歷,「我這一輩子經歷過什麼奇特的神跡,神在我身上做的多大稀奇古怪的事。」我們不要去追求這些東西,而是要竭力去追求認識神,這才是我們要去追求的。但是認識神需要花很多的時間,需要去閱讀聖經,需要去默想,還需要伴隨著大量的禱告,這是一條艱辛的道路。

也是許多人不喜歡做的。因為很多人追求神跡就特別喜歡感官上的刺激。他們說,「我讀聖經讀不懂啊。我讀的時候沒有什麼感覺啊。」其實這些感覺只不過是主觀的經驗和經歷,這些只能使人的信仰變得忽高忽低。

由於教導方面的偏差,在信仰當中出現了兩個極端:一個極端是將世俗的理學引入教會。而另一個極端是用各種所謂的神跡奇事來釋放信徒,而忽略了聖經的本身。第二種的極端化就是認為,只要人有問題就一定是跟鬼有關係,這就是把人和所有的事都引入到了屬靈裡邊,覺得是跟鬼有關係。第一種當我們去依賴這些世俗的理學,去解決我們生活當中的問題的時候,就等於是採取了世俗的智慧,來解決屬靈的事。

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說,有些人出現了精神分裂症,很明顯他需要被輔導。這是哪裡的問題呢?今天我們知道要透過屬靈來看,很明顯是靈裡邊的問題。可是如果用屬世的智慧,我們能怎麼做呢?我們只能說這個人胡言亂語,胡思亂想,要讓他的腦袋停下來,不讓他想這麼多的事情。

所以我們去開導他,去告訴他,「你別想那麼多了,其實這個事情沒有你想得那麼糟糕。」你這麼去勸他,實際上是用的世上的智慧,實際上也就是所說的理學。這些有沒有果效呢?可能暫時有效,但不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那麼當今天當人們過分去依賴這些理學的時候,就會將複雜的人心和屬靈的問題用一些理性去歸納分析,從而建立一套有效的控制機制。這種做法只能叫人越來越遠離神,它並不能真正的幫助人在基督裡邊成長。這是第一種,過分的去追求理學

所以這樣的人,在建立教會的時候,他會用企業管理。他去輔導人的時候會用世上的智慧,會用一些理學,比如說,「想開一點啊,有啥過不去的啊,是不是?人生在世,肯定是多有苦難。所以說別想那麼好事總是臨到你身上啊,沒事的,忍一忍就過去了。」這些很明顯是理學的東西、智慧的東西。就算你不信耶穌,世人也可以這樣去安慰你的。

第二種: 追求靈異的傾向理論

這也是阻礙了信徒的成長。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當你有問題的時候,他會說,「嗯,跟罪有關係,跟屬靈裡邊的邪靈有關係,跟咒詛有關係……那你得好好想一想,是不是你得罪神了?是不是你的祖宗,你的家族裡有咒詛啊,還沒破除乾淨。」

他總是把你現實當中的小問題歸咎到靈裡邊去。所以他們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就是,趕鬼。讓你去追求聖靈的充滿。這樣的理論,其實在聖經當中沒有直接的教導。在過去歷代教會的著作當中也很少出現,只是在五旬節運動以後才出現的現象。

必須承認,那些不信主的人確實會被鬼附,這是世上確實存在的事情,而且也確實有些事情的發生是家族裡邊的咒詛。比如說他的父親得了一種怪病,他生的兒子也得了一種怪病,某一個年齡段就一定會死去,孩子在這個時候也一定會死去。我們稱之為家族裡邊的咒詛。但是弟兄姊妹知道嗎?一旦你來到了耶穌的面前,相信了耶穌,聖靈就住在你裡邊了這個鎖鏈、咒詛不可能連耶穌都解除不了。

有一些人傾向於靈異方面的教導的時候,他就會說,「那就是因為你的家族當中還有咒詛沒有被破除,所以你才遇到了這樣的事。或者說,你現在裡邊還有鬼,所以你才遇到了這樣的疾病。」

今天我要告訴大家,根據聖經上的一些原則,一個真正信靠耶穌基督的人,他裡邊住著聖靈,這個聖靈比世上一切的靈都大。魔鬼可能會暫時的攻擊我們,就是影響我們的肉體,這是哥林多後書裡面提到的一個事情,屬肉體的。魔鬼會影響我們的肉體,就是魂的部分,但是絕對不可能住在我們的裡邊,因為裡邊住的是聖靈,聖靈和邪靈不可能同時都住在你裡邊。

當我們相信耶穌得救的時候,你就已經得著了新生命。這個新生命就是聖靈的內住。主就是那個靈,主的靈在哪裡,哪裡就得以自由。所以阻礙信徒成長的並不是邪靈。也許是人的愚昧,人的私慾,所以他不認識神而已,所以被這些東西給欺騙了。這就是猶太人求神跡。求神跡可能把神扔在一邊,只留下神跡了,但是我們要注重的是,不要把你的焦點放在神跡上,要放在施神跡給你的神。

彼得是一個聰明的傢伙。當耶穌說,你把船開到水深之處,下網打魚。結果一下子打了兩船魚,滿滿的兩船魚。那個時候,彼得看到了這個神跡,他更知道的是比神跡更大的是賜下神跡的這個年輕人——耶穌

所以他就跪在耶穌的面前說,「主啊,我是個罪人,請離開我。」他知道自己原來小看了耶穌,或者說錯看了耶穌。彼得知道比這個神跡更讓他驚喜的是這個能賜下神跡的主。這也是我們今天一定要注重的部分。

有神跡當然是好的,但你不要只留下魚,把耶穌扔到一邊去了,那個損失就大了。所以各位弟兄姊妹,當你依靠耶穌的時候,神跡會不斷發生。所以不要去羨慕別人的神跡,你只需要把你焦點放到耶穌的身上,你也會經歷到神在你身上做的事情,我們把這個稱之為神跡。

希利尼人求智慧。這希利尼人其實就是希臘人了。在保羅的概念當中,其實他這裡所說的是不認識神的希臘人。因為希臘人是預表了除了猶太人之外的外邦人。他以希臘人作為典型。很明顯,希臘文化到今天為止都一直對我們有極大的影響。希臘是西方哲學的發源地,從蘇格拉底到柏拉圖,再到亞裡斯多德,他們創始並發揚了希臘理性主義哲學體系。

所以希臘人以追求智慧為滿足,他們發達的哲學體系是他們的驕傲。而希臘文哲學,就是熱愛智慧的意思。當強大的羅馬以武力徵服希臘的時候,希臘的哲學也同時也徵服了羅馬,徵服了羅馬人的頭腦。雖然當時希臘人的一個巨大帝國是滅亡了,但希臘的這些思想、這些哲學的東西一直影響到今天的我們。在這種希臘的智慧傳統薰陶之下,希臘人崇尚的是理性。

今天我們也知道什麼是理性了吧,在希臘社會當中,只有符合理性的才能被認可、被接受。但是過分的強調希臘式的理性,其實就是以人的邏輯和常識為基礎。理性是好的,邏輯也是神賦予人的能力。

但那只不過是神賦予我們能力當中的一部分,並不是全部,人所掌握的常識、知識都是十分有限的。換句話來講,人對世界的認知十分有限。我們人本身就不完全,你不可能透過這些有限的理性去了解那完全的神。一個理性非常重的人會說,「你把你的神給我介紹明白了,我的思想能接受了,我就相信祂。」其實這個問題,這個想法本身就是錯的。我們的腦袋永遠不可能把神給想明白了。

所以保羅在這裡提醒哥林多教會,希臘人求的是智慧,很明顯不是對信徒講的,他是針對哥林多的教會。哥林多教會當中有很多人已經受了這種觀念的影響。他們已經信主了,可是受了這些非信徒的這些理性觀念的影響。他們雖然信了耶穌,雖然已經重生得救了,但是他們在生活當中並沒有太大的改變。

在生活當中,他們仍然希望把這些希臘的哲學,這些理性的東西能夠用在自己的生活當中。所以一些受過希臘哲學薰陶的這些信徒,就想著怎麼樣能夠把自己的信仰跟這些希臘的理學給融合起來,結合起來,並且在生活當中實踐出來。實際上這樣的做法就恰恰帶來了信仰上的危機。

為什麼這麼說呢?你知道希臘人求智慧已經求到一種境界,就是除了智慧,他們不求別的東西。如果我們把這種希臘文化也帶入教會,就等於說把驕傲也帶入了教會當中。因為希臘人認為,只有智慧是最高的,只有智慧能解決一切。

可是這恰恰跟我們的信仰是不相符合的。當他們智慧比較多的時候,他們自然就瞧不起那些沒有智慧的人,就會以驕傲的態度去攻擊其他人,嘲笑其他人的邏輯、語言還有知識。

那今天你是不是也遇見這樣的人呢?他是聖經的學者、專家,精通聖經。所以他講起來是一套一套的,各類別的哲學、各類別的思想,他全都知道。當你是個初信者的時候,你給他講一些東西他不會聽進去,「你才信耶穌幾天啊,你跟我講這個。」

所以保羅在這時候就責備了這些追求智慧的、自義為是的哥林多人。就是照著你們應當知道的,其實你們還是不知道。還有一點是什麼呢?這些希臘人的信徒,當他們以希臘的理學為他們的主導的時候,他們在生活當中就不相信神跡了,專門是以理性為主,而只要這個是我能分析得了的,那我就信。否則,不信。所以聖經當中記載的那些神跡他們就不信了。

所以今天有很多人,注重這些理性的時候,他就說,「現在醫治早都過時了,神跡早就過時了,什麼聖靈充滿早就成為歷史了,那是初代教會的事情。」這就是以理性為主的,這一類信徒所帶出來的結果。那麼這樣會有一個什麼樣的後果呢?就是凡事要符合他們的邏輯、經驗,還有常識,否則他們都不接受。

造成的問題就是他們將自己的理性,將某一些大師的這些觀點,凌駕於神的啟示之上,他們用自己的理性去判斷什麼是真理,什麼不是。換句話來講,他們並沒有用信心去把所聽的道調和在生活當中,他們領受的不過是一些邏輯、常識和經驗而已。

那麼這樣的人到底有什麼樣不好的後果呢?一旦你所講的跟他不符合,他就會認為你是錯的,更甚者認為你是異端。他們的判斷標準就是自己的那一套理論。這個才是危險的啊。剛才我們提到了兩個:一個是注重神跡的。一個是注重智慧的。兩者都不可取

弟兄姊妹,一定要在這方面有分辨出來。因為以智慧超越了耶穌的十字架,你會否認神跡,否認神的大能。如果僅僅只追求神跡,你就會讓你的信仰飄忽不定,你甚至很多時候都懷疑自己有沒有得救,兩者都是極端。

在第1章23節,我們卻是傳釘十字架的基督,在猶太人為絆腳石,在外邦人為愚拙

雖然猶太人求神跡,希臘人求智慧,我們不是求這兩樣,我們是要傳釘十字架的基督。保羅並不因為猶太人高舉神跡,所以他就高舉神跡;他也沒有因為希臘人要求智慧,他也高舉智慧。雖然保羅這兩者都擁有,他既擁有智慧,也經歷了很多的神跡。

但是面對哥林多人的時候,他沒有這樣做。雖然他確實能夠行很多神跡,也能夠講許多的哲理,但是他要做的事情就是高舉十字架上的耶穌基督。他說如果我們傳福音傳成神跡,或者傳成智慧,都會給人帶來極大的偏差。保羅認為高舉釘十字架的基督比去追求神跡,追求智慧,更優越。因為耶穌基督的十字架本身就是最大的神跡,本身就是最大的智慧

為什麼我們這麼講呢?耶穌釘十字架這就是巨大的神跡,就是你所能看到的神跡在耶穌釘十字架這件事上全都給你成就了。你過去是罪人,你藉著耶穌的十字架竟然成為了義人,難道這不是神跡嗎?我們再次普及一下,什麼是神跡呢?神所做的,就是神跡。

你想想看,過去你是罪人,現在你是義人,是不是神做的?沒錯。這就是神跡。讓耶穌從死裡復活,讓耶穌行各種異能,這也是神跡,這是最大的神跡。那麼智慧呢?就更簡單了,我們人總是以為說,你死我活,這是不變的真理。

可是在神的智慧裡邊是:我死你就可以活神用了一種方式就是讓自己的兒子替我們死,然後讓我們可以活,用死亡去消滅死亡。這個事情只有神的智慧才能做到。所以你們一定要記得,傳釘十字架的基督,既不違背神跡,也沒有貶低了智慧。

在歌羅西書2章3節裡邊,就告訴我們:其實所積蓄一切的智慧、知識都在祂裡邊藏著

你所需要的一切智慧、知識、神跡都在耶穌基督裡邊藏著呢。那麼你如何能夠進到耶穌基督裡邊呢?靠著耶穌基督的十字架。有了基督,你就可以經歷無數的神跡。有了基督,你就有了智慧。

而這個智慧不是叫人死亡的智慧,乃是叫人更多的去認識神,認識神的作為,擁有這樣的智慧。當你擁有了耶穌的時候,你不再滿足於今天又出來什麼神跡,你會把你的焦點放在耶穌上。過去我們看神跡可能就是為了滿足我們的好奇心。但今天如果你追求基督,追求耶穌的話,你會在祂裡面得著滿足。

後面提到,在猶太人為絆腳石,在外邦人為愚拙。(林前1:23)

為什麼傳釘十字架的基督,在猶太人竟然成了絆腳石呢?猶太人以他們祖宗有許多超自然的神跡的經歷作為誇口,所以他們輕看拿撒勒人耶穌,拒絕了耶穌了所講的福音。所以他們更希望看到的是什麼呢?「你天天給我來點神跡,讓我看看,這個我能夠被你吸引。但你老跟我講你要替我死,你要上十字架,這個我就不愛聽。」

所以對他們來講,猶太人正是自己追求神跡的那個心,攔阻了自己接受耶穌,拒絕了真正的福音。這成為了他們的絆腳石。所以他們看到耶穌的時候,「你沒有出身名門,你也沒有很高的知識,你讓我們怎麼相信你啊!」所以今天如果我們以追求神跡為目的,也會拒絕福音的。

第二個,在外邦人為愚拙。希臘人以他們的學問為誇口,而輕看了十字架的福音。他們誇的是什麼呢?我懂了多少哲學理論,「你看看你們這些信耶穌的,你們就知道耶穌死而復活,耶穌上十字架,這些在我們看來都毫無用處啊。」今天我們是不是也這麼想過呢?好像來到教會當中,除了講耶穌就沒別的東西了。怎麼覺得是這麼愚蠢的一群人呢?其實能夠這樣去看待基督徒的,本身就是驕傲的人。他們不知道他們所擁有的正是神的智慧。

所以那些不管是猶太人,還是外邦人,如果拒絕了福音,結局一定是死。你的那些神跡救不了你。你的那些知識救不了你的生命。所有的人在自己的生命將要結束的時候,如果不認識耶穌,他們是極其恐懼的。所以拒絕了福音就是自取滅亡了。而我們不一樣了,我們讓十字架的基督成為我們的生命的核心,這恰恰是一些人的絆腳石。

哥林多前書1章24-25:

但在那蒙召的人,無論是猶太人,希利尼人,基督總為神的能力、神的智慧,因神的愚拙總比人智慧。神的軟弱總比人強壯

我們先來看看,保羅話鋒一轉,說但在那蒙召的,不管是什麼樣的人。蒙召的是什麼樣的人呢?在這裡保羅所提到的蒙召的人,指的是已經信耶穌得救的人。不管你是哪國的人,你是猶太人也好,希臘人也好。這裡邊提的是兩部分的人,一個是猶太人。一個是外邦人。保羅用希臘人做一個特殊的典型,告訴我們,不管你是猶太人,是外邦人,你只要是蒙召得救的人,你就應該相信一件事情: 基督總為神的能力,神的智慧

什麼叫基督總為神的能力,神的智慧呢?我們今天追求的跟世人追求的有點不太一樣。因為雖然我們這也去經歷神跡,也去求智慧,但是跟他們的方向卻是不同的。我們去經歷神跡實際上是在經歷神的能力;我們擁有智慧,實際上也是在經歷耶穌的能力。這個意思是什麼呢?如果你已經信耶穌了,你在去追求神的智慧的時候,會給你帶來生命的改變,所以神是樂意賜給我們這些智慧的。讓我們用這個智慧幹什麼,這是重要的。

神今天也樂意賜給你神跡,但是給你神跡的目的是什麼?如果像我們剛才前面所提到的,神不斷地給你神跡看,你把神當猴耍呢?「耶穌,再來一個神跡。」耶穌說,「沒有了,除了約拿三天三夜在魚肚子裡邊,沒有神跡了。在這個末後的世代,沒有神跡。

為什麼耶穌要這樣講呢?因為他們的心根本就不是想透過神跡來感謝神,看到神的大能,他們就是想看一個小把戲。這是神不給他們看神跡的真正原因。但今天我們接受耶穌基督的人,我們的生命當中,生活當中確實經歷過神跡。這些神跡是什麼意思呢?神在我們身上給我們帶來了改變,給我們帶來了幫助,這些都是神的神跡,這些同時也就是神的能力。所以神願意賜下神跡給我們,就是讓你知道,這些神跡奇事的目的就是為了證明神的話語是真的

在馬可福音的最後16章20節:門徒出去到處宣傳福音,主和他們同工。用神跡隨著,證實所傳的道

現在你們知道,神賜下神跡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在我們去傳福音給別人的時候,首先是傳福音而不是傳神跡。一定切記,很多人今天把神跡當做第一位。我舉一個例子來說,比如說有一些人得病了,我們說,「你信耶穌吧,耶穌可以拯救你的疾病。只要你來到耶穌的面前,耶穌就能醫治你,放心吧,這個對耶穌那都不算什麼。」

很多人不是去給他講解耶穌的能力,而是告訴他說,「我們這裡有很多人得醫治了。」就好像把耶穌介紹成另外一個特殊的醫生。我們過去也確實遇到過類似這樣的人。許多人在生命垂危的時候,他們來到了教會裡邊。有些人就說了,「哎呀,你不知道啊,你這個情況過去有不少人遇見過,他們都被耶穌醫治了……」

雖然這樣介紹沒什麼錯誤。但是重點是在介紹神跡,而不是在介紹神了。有一些人就會錯誤的理解,「啊,我明白了,耶穌這個神啊,比廟裡邊的可能能力更大一些。我不如試一試看。」他是抱著這樣的心。

這就是為什麼有一些人沒有得醫治的時候,他選擇離開耶穌。甚至說,再去拜別神的原因了,就是因為我們介紹成了神跡,而不是去傳福音了。傳福音重點是基督。意思是什麼呢?這個人今天身體有毛病了,你說,「你信耶穌,耶穌可以醫治你的生命,也可以給你的生命帶來改變。」而重點是他的生命,生命改變了,身體自然就改變了。所以我們不能把本末給倒置了。

門徒出去到處宣傳福音,主和他們同工,用神跡隨著,證實所傳的道。(可16:20)

神跡是用來幹什麼的呢?來證實你所傳講的耶穌基督以及祂在十字架上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真的。當你把焦點、核心放在這些上面的時候,你並沒有傳講醫治,結果醫治發生了。你並沒有讓他們去經歷神跡,結果神跡發生了,這就是原因所在了。因為這是一種能力,基督就是神的能力

所以不管他遇到什麼樣的問題,你給他講的是基督的能力,而不是去講神跡啊。神跡只是見證,你要給他講的是耶穌,以及耶穌在十字架上給他做了什麼。比如說罪得赦免,比如說神愛他……一定要告訴他這些。當他明白了這些之後,神的能力就會在他裡邊,就自然能解決他的問題了。

所以這是我們要調整的部分,我們不是否定神跡,不是去傳揚神跡。這些神跡只是見證,就是告訴我們這個神跡是耶穌在我身上做了什麼,所以你們要去依靠耶穌。我們給別人做見證的時候,一定要清楚這一點。

千萬不要到最後說,「哎呀,你都不知道啊,我現在遇到神跡,怎麼怎麼樣……」把神跡描述的很形象,結果耶穌沒了。最後你要告訴大家,當你們去追隨耶穌,追求基督的時候,你們也會經歷不同神跡的發生。因為神跡就是要證明神的話語是確實的,神不是騙我們的,你看到神跡是證明了神的能力。

後面還有就是神的能力和神的智慧,是可以解決你生活當中的一切問題。你想想看,耶穌死了,神讓祂從死裡復活了,這就是神的能力,這也是神的智慧。你生活當中遇到了問題,能大過這些事嗎?

所以當你以神為你的焦點,以耶穌為你的焦點和追求的目標的時候,你放心,你會經歷到神的神跡,你會經歷到神的能力,神的智慧也會幫助你,讓你去解決事情比世人的智慧更高,更簡單。神的智慧可以解決你生活當中一切的問題

羅馬書1章16節:

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利尼人

保羅說的很清楚,我不以福音為恥,這個福音本身是神的大能。所以保羅在這說了,福音就是神的大能。但是保羅沒有說,神跡就是神的大能,智慧就是神的大能,他沒有這麼說。福音就是神的大能。誰是福音的開始呢?耶穌基督

神的兒子耶穌基督就是福音的開始,祂也是福音的結束。福音的內容是什麼呢?耶穌在十字架上給我們成就的這一切。這就是福音的內容。為你做的這一切,跟你是有關係的。所以能救一切相信耶穌基督的人。

因為神的愚拙總比人智慧;神的軟弱總比人強壯。神的愚拙,難道我們的神還愚拙嗎?當我們看到這節經文的時候,千萬不要拿出一節經文來解釋,看一下上下文你就知道了。保羅現在針對的是什麼樣的一群人呢?自以為有智慧的人,覺得自己理性很發達的人。神,在他們看來為是愚拙的。

今天你知道特別有知識的人是看不進去耶穌的。他們會說,「這群人神叨叨的,又沒有什麼文化。」其實他覺得他的這個神就沒有什麼智慧。但是保羅在這說的是,並不是我們的神真的愚拙,而是一種比較的講法。什麼叫比較的講法呢?就是你不是覺得我們的神是愚拙的嗎?那麼好,我現在就要告訴你,就算我們的神是愚拙了,也比人有智慧。你不是覺得我們的神是軟弱的嗎?就算是祂是軟弱的,也總比人強壯。

所以保羅用這種比較的想法,透過人的角度,就算你覺得十字架的道理是神的愚拙,這個愚拙還是強於人的智慧。因為確實有很多人把耶穌基督釘十字架看做是神的軟弱。「哎呀,耶穌啊,你那麼有能力,你為啥不從十字架上下來呢?還讓人活活把你給釘死了,你這不就是軟弱的表現麼?你來不就是為了拯救你的子民和百姓嗎?結果呢,你的子民和百姓不還是被人給殺了嘛!」所以有很多人就是這樣瞧不起耶穌。他們把十字架看做是愚拙的。

但是保羅在這裡說的意思是,就算你看做是愚拙的,祂仍然比人有智慧。人能解決自己生命的問題嗎?不能。再聰明的人,今天有哪個聰明的人找到了長生不老的方法呢?沒有!但是耶穌卻說了:信我,你就有永生了

這個永生是怎麼得來的呢?恰恰就在十字架上,耶穌賜給我們的,用祂的死,給我們帶來了永生。任何其他的智慧,做不到這個。所以你覺得神是愚拙的,可是你認為的愚拙還是比你有智慧。

有人說,「哎呀,看這群老弱病殘的基督徒。」他們雖然是軟弱的,但仍然比你強壯。原因是什麼呢?裡邊的那個不一樣了,裡邊的那個聖靈不一樣了。今天我們任何的理性,任何的智慧,在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解決不了。你總有你解決不了的問題,那時候你怎麼辦?但是這群軟弱的人,他們若去依靠神,神就能夠幫助他們。因為這就是神,就算祂軟弱,也比我們強壯。我們看耶穌好像是軟弱的,但是勝過了所有一切掌權的。

最後看一段經文,以弗所書1章17-21節:

求我們主耶穌基督的 神,榮耀的父,將那賜人智慧和啟示的靈賞給你們,使你們真知道他, 並且照明你們心中的眼睛,使你們知道他的恩召有何等指望,他在聖徒中得的基業有何等豐盛的榮耀; 並知道他向我們這信的人所顯的能力是何等浩大, 就是照他在基督身上所運行的大能大力,使他從死裡復活,叫他在天上坐在自己的右邊, 遠超過一切執政的、掌權的、有能的、主治的,和一切有名的;不但是今世的,連來世的也都超過了。 阿們!

如果今天還有人認為耶穌是愚拙的,是軟弱的。讀一讀這段經文吧!神希望你們心中的眼睛被照亮,知道神今天呼召你們,讓你們今天重生得救有多大的指望,而且讓你們每一個已經相信耶穌的人,讓你們知道你們的盼望在哪裡,不要再去追求那些神跡,不要再去找什麼有恩膏的先知,去給你解決問題,問你的方向在哪裡呢?你裡邊就有神的大能,並且知道祂向我們這信的人所顯的能力是何等浩大。

當你信耶穌的那一刻,聖靈住在你裡邊了,而這個靈超越一切,看透一切,勝過一切。這個靈曾經在耶穌身上運行過,你們看見過,那就是聖經當中四福音書當中所記載的耶穌,祂所彰顯出來的大能大力,你看見了,你相信耶穌的那一刻,這個靈也住在你裡邊了。

所以今天你要去追求耶穌基督,讓聖靈來幫助你明白基督更多的話語,把焦點放在祂的話語上,你的根基就穩定了。無論你遇到任何事情,你是有盼望的人。你在給別人傳福音的時候,傳講耶穌基督,有無數的神跡見證就會出來。人們就會看到你身上神的智慧了。所以最後我們強調一下,要傳福音而並非傳神跡和智慧,要追求耶穌基督,而並非追求神跡和智慧,這些不過是神賜下來的恩賜而已。

我們一起來禱告:

天父,感謝讚美你!謝謝你今天借著這樣的話語,讓我明白了福音的核心就是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這是我信仰的核心。我的焦點不應該追求今天有沒有神跡,明天有沒有感覺。我的焦點應該放在聖經神的話語上。神的話語如何說,我就如何信。在我信的時候,我會看到神跡出現;當我信的時候,神的智慧就會在我身上運行,聖靈會幫助我明白更多你的啟示。

感謝讚美你!我願意在每一天的生活當中去仰望你,享受與你的同在。因為你本身就是神的智慧,你有一切的智慧。請你透過我,彰顯你的作為。讓我時刻把焦點放在你身上,而並非神跡上,讓我的生活當中也充滿耶穌基督的智慧和能力。感謝讚美你!透過我,讓世人更多能夠認識你,一切榮耀都歸給你!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相關焦點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2-1-傳講耶穌並祂釘十字架
    林前2-1-傳講耶穌並祂釘十字架(JP文字組—beloved整理)我們分享的題目: 傳講耶穌並祂釘十字架一起先來禱告:天父,我們感謝讚美你!我說的話、講的道,不是用智慧委婉的言語,乃是用聖靈和大能的明證,叫你們的信不在乎人的智慧,只在乎 神的大能。阿們!到了第二章的時候,保羅再次要重複神的智慧,和人的智慧。特別是在我們傳福音的時候,保羅放棄了用人的智慧,而是用神的智慧來傳講福音,更簡單卻更有能力。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12-11-五重職事-2先知的職分
    林前12-11-五重職事-2先知的職分(JP文字組—beloved整理)分享題目: 先知的職分一起來禱告:天父,感謝讚美你!以利沙給了她一個方法,下面的部分,可能我們稱之為神跡,那就是以利沙說,要向你的鄰捨去借空器皿,不要少借,然後回到家以後,把門給關上,你和你兒子把家的那點油,往所有的器皿裡邊倒,就這樣去做吧。那之後我們也知道發生什麼事情了,所有這些器皿裡面都倒滿了油,可以說這是神跡奇事,沒錯。
  • 基督教刊|基督徒如何識破假傳道人?
    耶穌告誡我們,不是每個口稱信基督的人都是真信徒,也不是所有的基督徒作家、宣教士、牧師、傳福音者、教師、執事和工人都名符其實。 1.這些傳道人「在人前外面顯出公義來」(太23:28),並且「披著羊皮」(太7:15)。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1-2耶穌是我們的主
    林前1-2耶穌是我們的主(JP文字組-beloved整理)分享的題目: 耶穌是我們的主我們一起先來做一個禱告:天父,感謝讚美你!謝謝你預備這時間,讓我們在這裡一起分享你的話語。做耶穌基督使徒,這句話就表明了一個事情: 他是屬於主耶穌基督的,他是受差遣傳耶穌基督福音的人。使徒有一個特點,首先是屬於主的,其次是被主差遣去傳福音的。這節經文其實包括了保羅的蒙召,和他做使徒這兩部分的經歷。保羅從蒙召到成為使徒這期間,其實隔了相當長的時間。
  • 【專題 林前15:3-5】
    論復活》【林前15:1-2】1弟兄們,我如今把先前所傳給你們的福音告訴你們知道。這福音你們也領受了,又靠著站立得住;2並且你們若不是徒然相信,能以持守我所傳給你們的,就必因這福音得救。 《著名篇章-愛的篇章》【林前13:8】愛是永不止息。先知講道之能終必歸於無有;說方言之能終必停止;知識也終必歸於無有。
  • 傳福音的重要性——沒有牧養的人教會永遠不會長大
    沒有傳福音的人,教會要絕種,是要自殺;沒有牧養的人,教會永遠不能長大;沒有教導的人,教會就會無知。所以,傳福音的人,如同生孩子的母親,牧養的人,如同父母照顧兒女,把他們養大;教師如同在市場教育制度之下,把文化澆灌給我們的下一代,讓他們成長起來的人。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1-3-透過神看到別人的長處
    林前1-3-透過神看到別人的長處(JP文字組—beloved整理)分享的題目:透過神看到別人的長處一起先來做一個禱告:天父,感謝讚美你!《哥林多前書》1章6節,正如我為基督做的見證,在你們心裡得以堅固。正如我為基督做的見證。他指保羅為基督講的那個福音。保羅到底講了什麼樣的福音呢?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13-6-愛是不嫉妒
    林前13-6-愛是不嫉妒(JP文字組—beloved整理)分享題目: 愛是不嫉妒一起來禱告:天父,感謝讚美你!雅各書三章14-16節:你們心裡若懷著苦毒的嫉妒和紛爭,就不可自誇,也不可說謊話抵擋真道,這樣的智慧不是從上頭來的,乃是屬地的,屬情慾的,屬鬼魔的。在何處有嫉妒紛爭,就在何處有擾亂和各樣的壞事。雅各講了信心與行為的平衡,這是很多在恩典之下的人忽略的部分。
  • 牧者分享:基督徒傳福音當倚靠神
    基督徒都有著傳福音的職分,然而如何智慧的傳福音、使更多的非基督徒能夠被吸引來到教會,似乎卻值得研究。最好的傳福音榜樣是誰呢?就是耶穌。
  • 世界盃中的傳福音活動:預備聖經以及多種語言講道
    四年一度的世界盃引發球迷的狂熱時,同時也是許多基督徒傳福音的絕好機會,這不巴西聖經公會與基督教團體限量推出世界盃版紀念聖經,向眾多各國球迷傳福音。
  • 基督教刊|基督徒可以行哪些神跡?
    1.這些真信徒所行的神跡(希臘文semeion)證明福音是真實的,神的國已帶著能力來到世上(參基督徒務要知道!),復活永在的耶穌正與他的子民同在,藉著他們不斷作工(參約10:25;徒10:38)。 2.這段經文中的所有神跡(除喝毒物之外)都在初代教會中發生過並被記載下來: (1)說新方言(參徒2:4;10:46;19:6;林前12:30;14章)。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12-6-屬靈的恩賜-6-權能性恩賜
    林前-12-6-屬靈的恩賜-6-權能性恩賜(JP文字組—beloved整理)分享的題目: 屬靈的恩賜-6-權能性恩賜一起來禱告:天父,感謝讚美你!再看一段經文,提摩太後書一章11-14節:我為這福音奉派作傳道的,作使徒,作師傅。 為這緣故,我也受這些苦難。然而我不以為恥;因為知道我所信的是誰,也深信他能保全我所交付他的(或譯:他所交託我的),直到那日。 你從我聽的那純正話語的規模,要用在基督耶穌裡的信心和愛心,常常守著。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4-1不要隨便論斷神的僕人,因你不一定知實情
    林前4-1不要隨便論斷神的僕人,因你不一定知實情(JP文字組-beloved整理)一起來禱告:天父,感謝讚美你!謝謝你今天在這個時間當中帶領我們,幫助我們,讓我們在神的話語上建立自己的工程。主啊,藉著今天這樣的話語,讓我在其中得著力量,得著你的智慧。把這個時間完全交給聖靈,請你來幫助我們每一個弟兄姊妹!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哥林多前書4章1-5節人應當以我們為基督的執事,為 神奧秘事的管家。 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
  • 只有一個福音,不要再傳另外一個福音
    加1:6 我希奇你們這麼快離開那借著基督之恩召你們的、去從別的福音.1:7 那並不是福音、不過有些人攪擾你們、要把基督的福音更改了。1:8 但無論是我們、是天上來的使者、若傳福音給你們、與我們所傳給你們的不同、他就應當被咒詛。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13-1-愛是推動所有屬靈恩賜的源動力
    林前13-1-愛是推動所有屬靈恩賜的源動力(JP文字組—beloved整理)分享的題目: 愛是推動所有屬靈恩賜的源動力一起來禱告:天父,感謝讚美你!謝謝你預備這麼美好的時間,讓我們一起分享你的話語。其實十三章,並不是保羅心血來潮,臨時起意插進來的,是與屬靈的恩賜密切相關的,他在十三章的時候,將愛和各樣的恩賜做了比較。在保羅看來,更大的恩賜是愛。哥林多前書十二章31節說,你們要切切的求更大的恩賜。如果你認為發預言或者講道、勸勉、奉獻等等,這些恩賜已經很好了。神說,你要求那更大的。更大的是什麼呢?其實就是愛。
  • 傳福音困難是因人心硬?黃國倫牧師:核心不變,「方式」要變
    」 有時並非對方心硬、不敞開,是我們的「方式」錯誤。 傳福音困難是因人心硬?核心不變,「方式」要變 101教會主任牧師黃國倫原在美國加州教會服事,後回到臺灣宣教、建立教會。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5-2-除去舊酵的新生活
    林前5-2-除去舊酵的新生活(JP文字組--beloved整理)分享的題目: 除去舊酵的新生活我們一起先來禱告:天父,我們感謝讚美你!耶穌的門徒在這裡被耶穌教導之後,要警醒,要分辨,以免上當。我們透過一段經文來看看法利賽人他們都在做什麼?為什麼跟從法利賽人的人都是那樣一種行為,一種思想呢?因為他們的領袖就是這個樣子。馬太福音二十三章2-4節:文士和法利賽人坐在摩西的位上, 凡他們所吩咐你們的,你們都要謹守遵行。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4-5-神的國不在乎言語乃在乎權能
    滅亡的人是指那些不信的,所以那些不信的人,他們覺得智慧、知識,這些才是有用的,而十字架,這個沒有什麼作用。所以他們更看重的是人的口才和人的智慧。但是神是怎麼說的呢?祂要滅絕這些所謂智慧人的智慧,廢去這些所謂聰明人的聰明。所以他們憑的是自己的智慧,他們不認識神。所以我們不是照著世人的那套東西。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3-2建造金銀寶石的工程
    林前3-2建造金銀寶石的工程(JP文字組—beloved整理)今天分享的題目:建造金銀寶石的工程一起先來做一個禱告:天父,我們感謝讚美你!神希望那個人得救,讓我們把福音去告訴給那個人,然後就開始藉著我們所傳的話語,在那人心裡邊做工,神特別希望跟我們每一個接受耶穌的人作同工,去做事情。目的是為了什麼呢?讓我們得賞賜,這是神公義的部分。在這裡就把耕種和建造放在一起,其實是說明了兩件事情:一個是我們的生命。
  • 傳福音不必巧舌如簧
    每個月,在店面的時候也會遇到一些傳福音的弟兄姐妹。山東是個福音興旺的大省,有著歷史傳統和根基,所以,教會傳福音的事工比較活躍。最近,有兩個教會的傳福音小組經常光臨我的店面向我傳福音,我就表明我是基督徒了,有著自己的聚會場地,所以可以交流,但是不換教會了。我所在的市場上是個商業氛圍很濃、銅臭和世俗化很高的地方,所以,傳福音經常遭到冷嘲熱諷,甚至無人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