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要想成大事,悟透這一做事天規,必能出人頭地,必為人中龍鳳,大富大貴。這一天規是由心學大師王陽明提出來的,其原典為:「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豈有功夫說閒話、管閒事?」
王陽明的意思是說,做事時,心懷著一個志向,一日未曾實現,一日便會感覺到它刺得人心頭髮痛。王陽明以心痛為喻,這是一種何其強烈的緊迫感,也正因這種緊迫感,男人才能使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實現自己志向的行動中去,才能成大事。
來看一個小故事:
江南才子唐伯虎從小就對畫畫非常感興趣,常常握著毛筆畫河裡的那群肥鴨與隔壁的阿貓阿狗。時間一長,唐伯虎的父親發現了他在畫畫方面的超人天賦,便想方設法讓唐伯虎拜到了大畫家沈周門下學藝。
剛開始的時候,小唐伯虎學習非常刻苦勤奮,很多難度頗大的繪畫技藝他都掌握得很快,深受沈周的喜愛。一次,沈周午後散步,走到唐伯虎的書房前時,從窗口看見唐伯虎正在專心作畫,便悄悄踱步進去觀看。唐伯虎此時畫的是一隻雄雞,栩栩如生,當時沈周便不吝褒獎之詞,大加讚賞,希望能激勵唐伯虎繼續進步。
然而,正是沈周頻頻的稱讚,使得一向謙虛、刻苦的唐伯虎慢慢轉變了心態,他覺得自己既然如此有天賦,就沒有必要再那麼專注地學習了。從此,唐伯虎學習不再刻苦,作畫也不再專心,他自以為已經學有所成。
沈周把一切都看在眼中,心理思索著如何才能在不傷及唐伯虎自尊的前提彌補自己的錯誤,讓這位學生以後能繼續專心致志地作畫。
一次師徒同桌吃飯時,沈周吃到一半說太悶,讓唐伯虎去開開窗戶。唐伯虎走到窗前推了推,發現推不動,心中正奇怪著,仔細一看,赫然大驚,他發現自己手下的窗戶竟是老師沈周畫在牆上的一幅畫。
聰明的唐伯虎馬上明白了老師的良苦用心,非常慚愧地給老師施了禮,並說自己水平還差得很遠,再也不會自滿了,會專心致志地學畫,並且說出了自己要達到老師沈周那種以假亂真水準的志向。果然,從此之後,唐伯虎更加埋頭努力,潛心畫畫,最後,他終成一代畫藝大師。
唐伯虎小時候雖然繪畫天賦卓絕,但是因為沒有一個大的志向,心中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所以在擁有了一點小成績之後就變得驕傲自滿,不再專注於學畫,逐漸脫離了原先的學習軌道。而等唐伯虎見識到了老師那神乎其神的畫藝之後,心中迸發出了一種達到甚至超越老師技藝的目標,也正是這樣明確的志向,讓他從此不再迷茫,專注於對畫畫的研究中。最終,唐伯虎也獲得了偉大的成功。所以,真正的志向能讓人專心致志投入其中,同時,也只有專注才能更容易讓志向變成真正的成功。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豈有功夫說閒話、管閒事?」這句天規流傳至今,讓不少人從中受益,可見其對現實具有非常大的指導意義。
所以,男人在成大事的過程中,當你迷惘不知所措的時候,當你懈怠沒有動力的時候,當你擁有一個志向,卻苦惱於無法完成的時候,那麼,就代表你的專注度還不夠,從現在開始,一心一意地去對待它吧,持志如心痛。如此,你終會發現,這不僅是一種美好的人生境界,而且也是讓我們改變命運、成就一番大事的利器。(百家號獨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