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愙齋書法」高手在民間:香菸上寫《蘭亭序》,惟妙惟肖

2020-08-27 愙齋書法

我們經常說「善書者不擇筆,善書者不擇紙」,這句話是非常有道理的,自從看到這位民間高手的書寫情景,筆者對這句話也是深信不疑的。

最近,筆者在休閒的時候,看到了這樣一幕,一位民間高手利用雞距筆在香菸上書寫行書《蘭亭序》,旁邊還放著已經寫好的香菸,想必,吸這樣的香菸,也是別有一番情調吧。

只見香菸上的字跡,行雲流水,臨寫的《蘭亭序》,神形兼備,惟妙惟肖,真真應徵了那樣一句話「高手在民間」。

這位民間高手的行為,顛覆了筆者的所有想像力,也顛覆了筆者的審美,下面就讓我們一同來欣賞一番吧。

從旁邊所擺放的香菸上可以看出,每一支香菸上的字跡個數都是相等的,並且大小排布非常均勻,賞心悅目,美不勝收。

我們知道這種書寫是非常考驗功底的,尤其是在這種凸面上書寫,不但要掌握好力度,還要掌握好速度。

只有做到和諧統一,才能夠在上面書寫出如此精緻的行書,否則的話,就會前功盡棄。

看到這樣的書寫情景,不僅讓筆者感到震撼,很多網友和筆者一樣感到震撼,甚至有些網友這樣說道「這絕對是掃地僧」,高手在民間。

從他在香菸上所書寫的作品看,用筆上也是頗有見解的,也是深諳王羲之《蘭亭序》的用筆之道的。

不僅寫出了「大王」的那種妍美的姿態,也寫出了「大王」的那種飄逸感,真是神形兼備。

點畫安排不僅僅緊湊,而且在弧度上也有考慮,充分展示了他精湛的書法技藝,點畫之間能夠產生一種顧盼關係,前呼後擁,聯繫十分緊密,字形上也是開合有度,法度嚴謹,這水平絕對是槓槓的。

見到過在廢紙上練習字的,也見到過在廢舊紙箱上練習書法的,甚至也見過在衛生紙上練的。

而像這位高手這樣在香菸上練習書法還是「大姑娘坐轎頭一遭」,這種書寫的場景是否也驚到你了?談談你的看法。

相關焦點

  • 高手在民間:香菸上寫《蘭亭序》,竟如此惟妙惟肖
    不信來看看這位民間高手的書寫情景,絕對讓你大跌眼鏡。一位民間高手利用雞距筆在香菸上書寫行書《蘭亭序》,旁邊還整齊擺放著已經寫好的香菸。只見香菸上的字跡,行雲流水,臨寫的《蘭亭序》,神形兼備,惟妙惟肖,真真是印證了那樣一句話「高手在民間」。
  • 高手在民間!一高手在香菸上書寫《蘭亭序》,神形兼備,筆筆驚豔
    作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一直以來,備受關注,無論你書法大咖,還是普通百姓,只要是練習書法,《蘭亭序》就是少不了的版本,從古到今,臨過《蘭亭序》的人不計其數,但是,這位民間高手所臨的《蘭亭序》,卻讓筆者大開眼界,他在香菸上書寫《蘭亭序》,寫出了一番新境界,不僅神形兼備,而且視覺衝擊力非常強,真是應了那樣一句話「高手在民間!」
  • 民間高手在香菸上練習行書,行雲流水,筆法精湛,顛覆你的審美
    我們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高手在民間」這樣的話語,可是感受不是怎麼深刻,但是,自從看到了這位高手的書法後,讓筆者真真地感受到了「高手在民間」,這位民間高手練字的方法很是特別,從前筆者見過在廢舊紙張上練字的,也曾經見過在木板上練字的,甚至還見過在水泥地上練字的,而且這種在香菸上練字的,卻還是第一次見到,只見這位高手,用毛筆,在香菸上練起行書來
  • 中書協理事王治國版《蘭亭序》,精妙絕倫,比曹寶麟孫曉雲寫得好
    中書協裡的大咖們也都擅長臨」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在諸多書法大咖中,有些網友認為中書協理事曹寶麟和中書協副主席孫曉雲臨的最好,一直以來,筆者也有這樣的看法,但是看到這位大咖的《蘭亭序》後,筆者改變了原有的認識,他所臨的《蘭亭序》,精妙絕倫,惟妙惟肖,肉眼簡直無法分辨,可以做到以假亂真的地步
  • 當代書法高手王家任,魏碑楷書寫《蘭亭序》,美的有點不一樣
    當代書法高手王家任,魏碑楷書寫《蘭亭序》,美的有點不一樣。王家任是誰?很多人可能沒聽說過。介紹這位書法高手,我只用一句話:他曾憑藉小字楷書,斬獲「蘭亭獎」。一般人學楷書,離不開書法史上的「楷書四大家」,特別是歐陽詢、顏真卿等人,深受書法愛好者的喜愛。王家任和我們不同,他的楷書主要取法自魏碑,並且學得比較純,用筆精到,結體靈動飄逸,標準的實力派。比如下面這幅楷書,喜歡書法的您,能看出這是哪個碑帖的風格嗎?
  • 書法神童寫書法,《蘭亭序》堪比書法真跡,網友:書法天賦極高
    在我們當今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的書法高手,比如今天我們介紹的這位書法高手,他是武漢的書法神童李昭華。《蘭亭序》,李昭華臨摹王羲之的《蘭亭序》已經6年了,如今李昭華的書法作品也贏得了書法愛好者的喜歡,他的行書《蘭亭序》相似度也是非常的高,和王羲之的《蘭亭序》真跡已經沒有什麼區別,看到這裡以後大家是不是也非常的想欣賞一下李昭華的書法作品?
  • 民間高手寫《蘭亭序》,不輸中書協的專家,提筆舞墨就已經贏了
    《蘭亭序》的寫法有很多,許多的名家都有寫過,作為練手的書法作品,如果書法水平真的很高,寫出來的《蘭亭序》也自然會非常的漂亮。民間有不少高手寫過《蘭亭序》,但真正入眼和好看的作品並不多。下面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這一位民間的愛好者筆下的《蘭亭序》,可能用民間高人來形容他,他寫出來的字太漂亮了。
  • 書法名家曹寶麟,寫王羲之《蘭亭序》,這麼規矩寫字的,不多了
    絕大多數書法高手都臨寫過王羲之的《蘭亭序》。這麼說吧,如果你想在行書方面有所深入,很難避過王羲之這關。特別是他的這篇《蘭亭序》,更是成了無數名家取法學習的首選。遠了點說,唐代的這些高手,比如褚遂良、虞世南等人,都在《蘭亭序》上下過不少功夫。
  • 書法史上「笨小孩」,臨終所寫《蘭亭序》,氣勢直逼王羲之
    important}作為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為書聖王羲之所寫,在書法史上至今無人能超越,只有一人能在氣勢直逼文徵明的書法五體皆精,尤其善於小楷、行書,他的行書既可以寫出以王羲之筆意為主所寫的行書小品,又可以以黃山谷筆意書寫的大行楷。
  • 民間書法高手,帽子「插筆」寫書法,毛筆字贏得專家認可!
    文 / 小七各位書法愛好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當我們談到中國的書法文化時,大家都會想到自己喜歡的書法名家,比如書聖王羲之,他的代表作《蘭亭序》贏得了眾多書法愛好者的喜歡,還有鍾繇的楷書同樣非常的經典,
  • 當代高手,借歐陽詢筆意寫王羲之《蘭亭序》,網友:這字有勁
    王羲之的行書《蘭亭序》,自古至今都是書法高手爭相臨摹的經典。自馮承素開始,留下的傳世臨摹版本可以說是數不勝數。雖說都是臨摹《蘭亭序》,各位名家在臨摹的時候,都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呈現的面貌也是各有不同。這不,小編近期看到了一位當代高手,借著歐陽詢的筆意再創王羲之《蘭亭序》,古意盎然,非常有勁。這裡說的歐陽詢的筆意,主要指的是歐陽詢行書的筆意,並不是我們常見的歐體楷書的形態。歐陽詢的行書什麼模樣?上面這張圖片就是歐陽詢經典行書《千字文》的片段。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歐陽詢的行書也是非常有特點的。結體修長,雖是行書,但用筆多方筆,顯得非常的挺拔俊俏。
  • 王鐸臨的《蘭亭序》,你見過嗎?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 「愙齋書法」白砥:為什麼不寫「漂亮」的字
    但把任政的字與《蘭亭序》比,雖然他的字外觀漂亮,《蘭亭序》卻難寫得多。再看看書法,黑乎乎的筆、墨,寫出黑乎乎的線條,沒有人家西方人的色彩斑斕,連中國畫的墨分五色似乎也不全,你說不「醜」?!所謂老成,從用筆上講便是逆勢多,順勢少。逆進便是用反,故筆澀;順進便是單一,故線弱或光、滑。但光、滑「美」感,澀、古「醜」感。
  • 書法名家陸維釗,魏碑筆意寫行書《蘭亭序》,您也可以借鑑
    王羲之的行書《蘭亭序》,不僅僅是「天下第一行書」這麼簡單。在書法史上,它近乎於一種圖騰一樣的存在,無數後世書法愛好者頂禮膜拜,以能得其筆意為榮。簡單了解一下書法發展的脈絡,你就會明白王羲之在書法史上的位置。
  • 《蘭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人生巔峰
    他推辭不過,自罰三杯,寫寫寫。半醉半醒瘋瘋癲癲,寫出來的文章和字,醒酒以後都不敢相信,自己居然辣麼油菜花。想重新抄謄寫一遍,卻再也超越不了那個水平了,索性把草稿當作正文,我們知道的《蘭亭集序》其實是草稿。說到《蘭亭集序》,人們會想到王羲之。他與兒子稱為"二王"書法家。《蘭亭集序》號稱"天下第一書"。現在市面上存在的是摹本,還被當做真跡對待。
  • 高手在民間,一民間高手曬硬筆書法,字跡瀟灑飄逸,行雲流水
    我們知道這樣一句話「術業有專攻」,當然,很多專業的人員在自己的專業中成為了佼佼者,而有些非專業的人卻將另外一個專業做到了極致,這不,就有這樣一位民間高手,將行書寫到了極致,在網絡平臺曬出自己的硬筆書法作品,讓書法家們都感到汗顏,字跡瀟灑飄逸,行雲流水,讓人佩服,甚至比書法家寫得都要好
  • 美女在瓷器上寫《蘭亭序》,瘦金體筆法讓人稱讚,這才叫藝術美!
    在我們當今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的書法愛好者,今天小七給大家介紹的這位書法愛好者是一位美女,她非常的喜歡宋徽宗的瘦金體書法作品,經過多年的練習自己也掌握了宋徽宗瘦金體的奧妙,作為一名書法愛好者大家都非常的喜歡《蘭亭序》,但是大家肯定沒有見過瘦金體版本的《蘭亭序》吧,這位美女書法愛好者竟然以瘦金體的字體把王羲之的《蘭亭序》寫在了瓷器上,聽到這裡以後大家是不是也想欣賞一下效果呢
  • 《蘭亭序》背後的秘密(上)
    從文化上看,王羲之成了精神領袖,封聖,到了文化至尊的崇高地位。在文化上,王羲之走上了神壇。聖者,都是正統的尊崇。從此,他走進了華夏民族的精神靈魂。自唐始,歷代政治家、士大夫、尋常百姓,都把對《蘭亭序》的誦讀和臨寫,當成一種身體實踐和精神追求,《蘭亭序》被刻寫在碑石上,被寫成各種各樣的書體,被編入教課書。形成了圍繞《蘭亭序》的種種活動。當代的政治家、詩人、書法家毛澤東也臨寫了《蘭亭序》。毛澤東的書法源流來自晉唐。
  • 「愙齋書法」學行書為何繞不過米芾?原因簡單
    書法藝術博大精深,一種書體足以讓人練習很久,在練習一種書法的基礎上再去學習其他書體無疑是一件難度很高的事情首先,「王羲之」和「楷書四大家」都是在專業領域名氣很大的人物,王羲之自然不用說,一副《蘭亭序楷書四大家自然不用多數,這些人物擅長的是楷書,行書也會但是絕對沒有專業的米芾寫得好。王羲之生活在東晉時代,雖然也流行行書,但是主流還是行草書,或者說是草書,所以王羲之在年代上的優勢沒有超出米芾太多。
  • 民間故事:目不識丁,揮筆書就《蘭亭序》
    王辰牛也不客氣,袖子一擼,就一筆一划地寫起來:「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這是王羲之的《蘭亭序》啊,書法遒勁飄逸,錯落有致,結構千姿百態,婀娜多姿,猶如王羲之親筆。要不是王辰牛當場操作,王先生是打死他也不會相信。王先生問:「辰牛,你啥時開始在練書法的?」王辰牛說:「這筆還是昨天剛撿回來的,過去從沒寫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