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 盤點海洋中或神秘或巨毒的海底生物

2020-12-15 澎湃新聞

自古以來,海洋就被人們冠以許多神秘色彩,人類從未停止過對海洋探索的腳步。

從童話故事「海的女兒」到DC電影裡的「海王」,從《西遊記》裡的「東海龍宮」到西方世界陪伴兒童成長的「海綿寶寶」,人類用獨特的想像力賦予了海底生物不同的美好畫面與神奇色彩。

但在保有美好的想像的同時我們也應當對海底保持這一份警惕,接下來就讓我們盤點一下海洋中那些可怕的海底生物,一窺神秘海洋的究竟。

一.淺海區域

淺海海域指的是水深小於500米的地方,相較於深海,淺海更加光亮、溫暖與食物較多的特性使大多數的海洋生物集中生活在淺海海域。那麼接下來我們將要介紹的就是在生活在淺海的生物中的,那些具有較大危險係數的海洋生物們。

首先,就是眾所周知的,危險係數5顆星的大白鯊。

1.白鯊

又稱噬人鯊,是最大的食肉魚類。由於其體積巨大且具有較大的攻擊性,因此又被稱為「海洋殺手」。大白鯊多棲息於常升近表層,水深3~300米,有時也下降在700米或1000米深處以及有時也來近海淺水。而作為海洋生物,大白鯊憑藉它的危險性成功在人類社會的電影界佔有了一席之地。

大白鯊同時還具有十分強大的好奇心,但在它滿足自己好奇心時,他所選擇的方式往往沒有那麼「友好」。它經常通過啃咬的方式去探索不熟悉的目標,還會將一切它們感興趣的東西吞下去:肉、骨頭、木塊,甚至鋼筆、玻璃瓶等(它們的胃內有一層堅韌的壁,這樣吞入的東西不會弄傷它,但正因如此大白鯊給人類造成的危險係數直線上升。

接下來要介紹的這個海洋生物雖然個頭遠比大白鯊小,但殺傷力絕不輸大白鯊。

2.藍環章魚

隸屬於章魚科,俗稱藍圈章魚,豹紋章魚。廣泛分布在日本與澳大利亞之間的太平海域中,是一種很小的章魚品種,臂跨不超過15釐米。與大白鯊殘暴的啃咬方式不同,藍環章魚對人類產生威脅的方式往往是對其毒素的使用。在海洋中,藍環章魚屬於劇毒生物之一,被這種小章魚咬上一口能致人死亡。它體內的毒液可以在發作後數分鐘內置人於死地,可遺憾的是醫學上現在還沒有相應的解毒方式。

通過人們對於海底世界不斷的探索發現,到目前為止藍環章魚與箱水母被確認為兩種最毒的海洋生物,人被這種章魚蜇刺後幾乎沒有疼痛感,一個小時後,毒性才開始發作,大概這也能稱之為藍環章魚「最後的溫柔」。

幸運的是藍環章魚並不好鬥,很少攻擊人類。

3.箱水母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箱水母與藍環章魚並稱為「兩種最毒的海洋生物」。

箱水母也叫立方水母,箱水母是地球上已知的對人毒性最強的生物,又名海黃蜂,是腔腸動物中的一種。大約有20種,海生。會主動獵食魚類,蟹類等動物。獨居,其觸手對於人體有劇毒。但與藍環章魚的「溫柔一刀」不同,在箱水母攻擊人類時人會感到肌肉疼痛,但2分鐘內,人的器官功能會衰竭。

如果中了箱水母的毒,4分鐘內不救治的話必將死亡。美國《世界野生生物》雜誌綜合各國學者的意見,列舉了全球最毒的十種動物,其中名列榜首的是生活在海洋中的海洋動物箱水母。

與上述兩種生物相同的是,「毒性」同樣也是石頭魚對人類產生威脅的關鍵詞。

4.石頭魚

石頭魚是自然界中毒性很強的一種魚,它的「致命一刺」被描述為給予人類最疼的刺痛。石頭魚貌不驚人,身長只有30釐米左右,喜歡躲在海底或巖礁下,將自己偽裝成一塊不起眼的石頭。如果有人不留意踩著了它,它就會毫不客氣地立刻反擊,向外發射出致命劇毒,它的脊背上那12至14根像針一樣銳利的背刺會輕而易舉地穿透鞋底刺入腳掌,使人很快中毒並一直處於劇烈的疼痛中,直到死亡。

在對上述海洋生物了解過後,接下來向大家介紹的最後一種淺海海洋生物在對比後就顯得十分「溫和」,而在被它毒到後,需要的治療方法也十分簡單,因此相對於前幾種生物來講,其危險係數相對較低,而這種生物就是火珊瑚。

5.火珊瑚

火珊瑚又名刺珊瑚,俗稱兩叉千孔珊瑚。屬於水母種類,含有毒性強烈的刺絲胞。如果碰到火珊瑚,皮膚會立即產生灼燒感,同時會長疹子,並導致淋巴腺腫大。其大多分布在中國海南省、西沙群島、南沙群島和臺灣。國外東至玻利尼西亞,西至紅海,南到澳大利亞,北經日本琉球群島到日本本島。

而被它刺傷的治療方法則是:用海水衝洗,然後用醋或酒精擦拭患處以減輕疼痛,最後用鑷子拔出或剔出殘留物,使用抗組胺劑之類的藥物塗抹患處可減輕發癢及灼燒感,亦可使用止疼藥物。

但需要注意的是,雖然以上羅列的淺海海洋生物雖大多具有毒性,但海洋生物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類,只要在它們認為自身受到威脅時才會啟動自身的防禦機制進行防禦與反擊。可若是真的在海邊遇到了上述生物,還是盡力躲開較好,畢竟如果遇上了膽子較小的那一類生物,如果被毒刺刺到就會陷入到麻煩的境地之中。

二.深海區域

對於深海區域的海洋生物而言,由於它們生活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深海,因此他們對於外貌的需求大多都是「實用大於美觀」,因此,深海生物的可怕,大多都可怕在他們看起來實在是過於恐怖。當我們在微博搜索欄輸入「深海可怕生物」時,「醜的可怕」則是每個人在形容深海海洋生物時的形容詞,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來一起看看這些在長相上就飽受歧視的深海海洋生物吧。

1.毒蛇魚

毒蛇魚別名蝰蛇魚、蝰魚。一般在海面下 80-1600 米的水層出沒,是這個深度的海洋中看上去最面目可憎的魚類之一。這種魚類的牙齒非常大,而又由於其牙齒的巨大,因此他的嘴無法將牙齒包住,只能將牙齒暴露出來顯出一副十分可怕的樣子。但外露的巨大牙齒在毒蛇魚捕食時讓毒蛇魚擁有了巨大的優勢。在毒蛇魚捕食時它能夠飛速的衝向獵物,並在第一時間內將自己的牙齒牢牢釘在獵物體內。使其在填飽自己肚子方面「快人一步」。

在中國東海、南海,國外見於日本及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的熱帶至溫帶76.2-1524米的深海海域,我們都可以找到毒蛇魚的身影。

2.尖牙魚

與毒蛇魚相同,尖牙魚得名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他的牙大。相對於體型來說它的牙齒可能是海洋魚類中最大的。但與毒蛇魚不同的是,尖牙魚的牙雖大,但由於其腦子左右兩側各留有一個「插槽」,因此他可以將嘴合上,也不需要外露它巨大的可怕牙齒。尖牙魚棲息在大洋中特別深的地方,雖然人類經常在500米到2000米的海洋深處發現他們的身影,但5000米深處的海洋深淵都是他們的家。

眾所周知的是,深度越深食物越少,海水的溫度也越低。因此生活在接近冰點的海水裡的尖牙魚它們對於食物的選擇總是「來者不拒」,而它們的食物來源大多是來源於上面幾層海洋落下的東西。

3.吞噬鰻

與上面兩種魚類不同的是,吞噬鰻通常指的是兩種魚。一種可以長到1.8米,另外一種只能長到75釐米。但他們擁有一個同樣的特點,想必不用我說大家也猜得到,吞噬鰻同樣擁有一張大嘴。這種鰻魚在生理構造上沒有上顎,它的下顎也是松松垮垮連在頭部,於是它也從來不合嘴。因此當它張大嘴後,可以很輕鬆的吞下比它還大的動物,在中文中又被叫做「寬咽魚」。可儘管他可以吞下較大的動物,但它自己還是更偏向於以緩慢遊動的小魚小蝦為食,吃大餐的時候還是少數。

深海魚類的共同特徵:

通過上述盤點不難發現,許多深海海洋生物都存在著共同的特點即:嘴巴巨大。顯然,這類特點產生的原因大多由於深海的環境有關,且又由於在深海可以供給生物捕食的食物並不多,一旦碰到食物,口越大,一口吃進的食物就越多,生存的機會就越大。

因此久而久之,深海海洋生物形成了一套適合於它們生存的外形條件。

其實我們也不難看出,我們雖說深海海洋生物十分「可怕」,但大多都是因為它們的外形。

相較於淺海的海洋生物,深海海洋生物雖然外表醜陋,但攻擊性較小。

甚至有的深海生物還會呈現出「出水即死」的特點。

但不可否認的是,人類對於深海的探索還並未達到十分全面的地步。

對深海保有好奇心,但與此同時也要有一定的敬畏心也是我們當下應當對深海海洋生物所保持的態度。

以上圖文來源:中國網海洋頻道

未來兩天近海預報

預計明天,

渤海、黃海有0.8到1.3米的輕浪到中浪;

東海、釣魚島附近海域有1.3到1.8米的中浪;

臺灣海峽、臺灣以東洋面有1.5到2.4米的中浪區;

南海北部、巴士海峽有2到3米的中浪到大浪區;

南海中部、南部有1.5到2米的中浪區;

北部灣有0.6到1.3米的輕浪到中浪。

預計後天,

南海北部、巴士海峽的大浪區減弱消失;

東海、釣魚島附近海域、臺灣海峽、北部灣將生成新的大浪區,浪高1.8到2.8米。

1月9日-14日西北太平洋海浪數值預報動圖

明日濱海出行提示

沿岸海域海況

預計明天,

上海海域有輕浪伴有降雨,不適宜開展濱海休閒觀光活動;

我國其他主要沿岸海域都適宜濱海出行,注意平潭、深圳、三亞海域有中浪;

舟山海域有輕浪伴小陣雨,海邊活動請帶雨具。

未來三天詳情請查看「潮汐預報」

我國主要沿岸海域包含:

Ⅰ大連;Ⅱ天津;Ⅲ青島;Ⅳ連雲港;Ⅴ上海;Ⅵ舟山;Ⅶ平潭;Ⅷ廈門;Ⅸ深圳;Ⅹ北海;Ⅺ海口;Ⅻ三亞。

主要航線海況

預計明天,

我國主要旅行航線以二級乘船舒適度為主,大連至煙臺、三亞至西沙北礁航線有中浪,廈門至金門航線有中浪伴輕霧,上海至普陀山航線有輕浪伴中雨,海口至北海、海口至海安航線有輕浪伴輕霧,乘船出行需注意加強瞭望、注意安全;

深圳至珠海航線有中浪,但不影響乘船出行,乘船舒適度為一級。

未來兩天詳情請查看「航線預報」

我國主要旅行航線包含:

①大連-煙臺;②上海-普陀山;③海口-北海;④廈門-金門;⑤深圳-珠海;⑥海口-海安;⑦三亞-西沙北礁航線。

乘船舒適度分為五級:

一級:海面狀況極佳,非常適宜乘船旅行;

二級:海面狀況優良,適宜乘船旅行;

三級:海面狀況良好,較適宜乘船旅行;

四級:海面狀況較差,基本適宜乘船旅行;

五級:湧浪偏大,不適宜乘船旅行。

美麗海島海域海況

預計明天,

永興島附近海域有2.2米的中浪,不適宜乘船旅行;

東山島、萬山群島、川山群島、黃巖島、永暑礁附近海域有1.8米的中浪,平潭島、湄洲島、釣魚島、南澳島、海陵島、南三島、東海島、分界洲島、蜈支洲島附近海域有1.4-1.7米的中浪,這些海島較適宜乘船旅行;

我國其他各美麗海島附近海域都是輕浪,適宜乘船出行和海島遊玩。

未來三天詳情請查看「海島預報」

美麗海島是指以下的35個海島:

覺華島、長山群島、菩提島、長島、劉公島、靈山島、秦山島、連島、崇明島、嵊泗列島、岱山島、東極島、普陀山、大陳島、玉環島、洞頭島、南麂島、嵛山島、三都島、平潭島、湄洲島、東山島、釣魚島、南澳島、萬山群島、川山群島、海陵島、南三島、東海島、潿洲島、分界洲島、蜈支洲島、永興島、黃巖島、永暑礁。

美麗海島

(圖片來自網絡)

原標題:《可怕 | 盤點海洋中或神秘或巨毒的海底生物》

相關焦點

  • 土耳其深海現巨泡4米寬 盤點海洋深處五大神秘生物恐怖毒蛇魚【圖】
    土耳其深海現巨泡  神秘的海洋世界無奇不有,近日,一名潛水員日前在土耳其一處水域深海中發現一個「巨無霸泡泡」,目測估計有4米寬,如同一輛車子大小,其觸感相當柔軟,且「巨泡」內有許多「斑點」在遊動  相關:盤點海洋深處五大神秘生物:恐怖毒蛇魚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蒙特利灣協會和莫斯碼頭海洋實驗室拍攝到這些神秘海洋生物,布拉德利說:「至今為止,我們僅探索了百分之五的深海棲息地,如果地球存在著最終的神秘區域,那就是海洋深處,這裡存活著奇特美麗的海洋生物。」
  • 海底兩萬裡:這些有趣而神秘的海洋生物你知道幾個?
    想必大家已經知道,我們生活的陸地只佔地球的29%,而海洋的面積卻佔據了大約71%的部分。關於陸地上的很多生物或許我們可以如數家珍,那麼海洋中有哪些生物你知道嗎?相比起陸地生物,海洋生物更加種類繁多、多姿多彩。
  • 抹香鯨尖牙魚 盤點十大最恐怖的海底"怪物"(圖)
    抹香鯨是齒鯨中體型最龐大的一個物種,成年抹香鯨最大可以長到18米長。  海蛾魚。由於生活在太平洋幽深的海底,人們對神秘的「大烏賊」了解得並不多。而在水手們之間流行的一個傳說讓這種神秘顯得更加具有傳奇色彩:它們巨大的觸鬚能夠從海床直接延伸到海平面,它們強有力的吸盤可以撕裂船身。事實上,「大烏賊」一般最大可以長到18米長900公斤重。
  • 深海巨獸 盤點《魔獸世界》海洋中的怪物
    原標題:深海巨獸 盤點魔獸世界海洋中的怪物   大海,自乃生命的起源,魔獸世界中同樣有著一望無際的大海。玩家們一直在YY,娜迦女王艾薩拉現身,上古之神恩佐斯也將浮現。隨著CTM版本水底世界瓦斯琪爾的開放,玩家終于欣賞到奇妙的海底之景。當然,在此,我們不妨盤點魔獸世界裡那些大海中的怪物吧!
  • 海底出現一根神秘「骨架」,這是什麼生物留下的?走近看清不對勁
    2021-01-04 04:54:16 來源: 多顏色生活 舉報   海底出現一根神秘
  • 海洋到底有多深?科學家深入8152米海底,發現了一種神秘的魚!
    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表面70%都被海洋覆蓋,地球上約有94%的生物生活在水下,作為地球的「主人」,我們人類的數量在所有生物面前堪稱微乎其微,事實上人類對廣闊海洋的了解程度少之又少,甚至還未超過5%,這猶如浩瀚的宇宙般,還有太多的秘密等待人類去探若論人類與天空和海洋的距離,自然是海洋更近,然而目前人類對月球的了解,都已遠超對海洋的探索,尤其是深海,不少人知道地球的深海到現在為止一直是人類無法完全探測的地區
  • 海洋有多深?一萬米的海底生物,和普通魚類有什麼區別?
    人類下潛深入可達到1萬米,海底有什麼奇妙事物?海洋有多深?在地球上有很多神秘的地方存在,很多人想親眼看一眼,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人開始了海上之旅,但是沒有一個人知道海底到底有多深,人類很難進入深海之中,目前只能了解到淺水區。
  • 深海11000米有多可怕?科學家:海底的東西不容易處理
    根據科學家的解釋,有三個原因1、的技術不能把人送到海底11034米的深度,按照之前的科技水平,最多可以送人到2500米左右,一旦超過深度,海洋中的水壓會對人造成很大的傷害,甚至連裝甲車也會被壓碎。2、通過精確的研究和探索,發現馬裡亞納海溝內除了海水的強大壓力外,環境也非常惡劣,四片漆黑,如果沒有穿透力強的燈根本不想探索,在溫度低、含氧量低的環境中,人類很難步行。3、除了場景中提到的兩點外,科學家在探索海洋的過程中,發現海溝藏有許多可怕的生物,人類無法承受。
  • 墨西哥灣海底發現神秘海洋生物,像是一個雞頭怪!
    最近有美國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工作人員在墨西哥灣海底潛水的時候,發現了一種從未見過的海洋生物。這種神秘海洋生物有的在水面上起起伏伏,有的緩慢地在海底爬行。聽起來有點恐怖,其實這個生物沒有那麼可怕啦!這其實是被稱為「無頭雞海怪」的海洋生物,它實際上是一種海參,但是平常不是很常見。所以突然被發現,有點讓人驚訝!它在海底其實是用觸鬚行走的,就像人的腳一樣。根本不是遊走的。是不是覺得很神奇呢?海洋和大自然還有多少未知的生物在等待我們認知呢?
  • 潛入「神秘海洋」:深海裡有個光怪陸離的世界
    螢光魚類和海龜模型海洋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1%,地球也被稱為「藍色星球」。目前為止,人類已探索的海底只有5%,還有95%大海的海底是未知的。神秘海洋,妙不可言。在近800㎡的展覽現場中,豐富的海洋科學知識以互動方式展示,分為8個展區,分別是導言、奇幻漂流者、神秘生物、遇見巨型生物、潛入深海、無形邊界、豐饒的海洋和結語。浮遊生物小而多,形態多樣浮遊生物很小,又難以想像的多,它們對地球上的生命至關重要——包括人類。
  • 它是鯊魚的剋星,是海底最恐怖的生物,能吃掉比自己大18倍的食物
    海洋總是給人以美麗的神秘感,海底世界種類萬千,十分新奇, 海裡有許多人所不知的神秘,多年來許多科學家致力於海洋的探索和研究, 鯊魚身材很大,是海裡很多魚的剋星,但鯊魚也有剋星, 今天將介紹海底最可怕的生物, 這種生物體長不到一米能吃鯊魚,半年不吃也不餓死。
  • 盤點《海底小縱隊》裡那些有趣可愛的角色
    盤點《海底小縱隊》裡那些有趣可愛的角色BBC熱播海洋探險動畫《海底小縱隊》於2014年7月正式登陸央視少兒頻道首播。精緻的畫面呈現與天馬星空的想像力,更增添了動畫的觀賞性與趣味性。接下來讓我們細數作品中那些代表人物吧!
  • 最新雷射掃描技術:海洋中最怪異的生物,現以「驚人的」細節呈現
    長久以來,深深的海洋底層的奇異生活,對人類的觀看、學習和研究來講,一直是一個挑戰,海底生物生活在漆黑的黑暗中、冰冷的溫度裡、以及承受巨大的壓力。自然選擇的結果使這些生物身體部位奇特、結構雜亂無章。按照人類標準,這些生物儼然猶如外星生物。
  • 盤點重慶發現的神秘物體:千年太歲、螢光生物、神秘天書
    原標題:盤點重慶發現的神秘物體:千年太歲、螢光生物、神秘天書   日前渝陝交界地黃安壩景區遊客接待中心,有間房子的玻璃水箱裡用山泉水養著一株千年太歲,目前太歲不對遊客開放。太歲保養要求室內通風良好,嚴禁陽光直射,嚴禁使用閃光燈拍照,儘量減少聲噪,不準用手直接接觸太歲,3天換一次水。
  • 海底一萬米會存在什麼生物?科學家說,魚已經不是魚了!
    人類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幾百萬年的時間,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類也是在不斷進步的,人類已經成為了地球上的智慧生物,可以支配著地球上的一切資源,人類的力量是十分強大的,如今人類的科技發達,已經可以「上天入地」了,在探索太空上已經遊刃有餘,即使在海洋中的探索也難不倒人類。
  • 知識丨探秘海洋生物最深處的科學奧秘,領略蔚藍大海中的傳奇
    大家好,我是本文的作者,歡迎閱讀我的文章,先送你一個麼麼噠~海洋的博愛孕育了地球的一切,海洋的許多現象千百年來人類對海洋始終充滿著好奇,今天我們一起領略蔚藍大海中的傳奇。在許多關於海洋的傳說中巨大的烏賊和章魚會用腕足將船拖入海底,或是挪走甲板上驚慌失措的船員。
  • 海底10000米究竟多恐怖?很多生物外貌變異,專業潛水者也害怕
    而海洋不僅僅是地球生命的發源地,整個的海水也是佔據了地球上總水量的97%,但是人們對於海洋的研究卻是比較少的,大部分的海洋領域都是人類未知的秘密所在。在說到海洋的時候,恐怕這很多人都是有一定的畏懼的,很多人是嚮往海灘,然而將他放到這海洋上去試試,大多數人不敢面對,在諾大的海洋之中,諸多未知的生物成為了焦點,要說這個生命起源的地方,到底是蘊藏著多少的秘密,我想很難確認。當然這幾十米的水下位置沒有什麼奇特的,而若是在海底一萬米以下的時候,那裡會有什麼生物出現,他到底是有多麼恐怖呢?
  • 廈門科技館海洋展廳全新對外開放 還搬來「海底世界」
    2000㎡的展廳煥然一新,36件全新互動展品,讓觀眾在科學探索和趣味體驗中,認識海洋、感受海洋、聆聽海洋。;1095隻奇特海底生物入駐,盡顯海洋豐美的特點。當人類的足跡已經延伸到外太空,登上月球表面的人比潛入太平洋海溝深處的人還多,神秘、未知,95%的海洋仍然是個謎,我們對海洋的探索剛剛開始。對於神秘未知的海洋,問題永遠比答案更多。科技館海洋展廳在國內首次推出問題導向探究式參觀,以「問問大海」為主題,堅持問題比知識更重要,鼓勵公眾發問,圍繞公眾最關注的4大主題問題及49個子問題展開探究、展開溝通。
  • 深海中的未知「怪獸」真的存在麼?10000米的海底究竟有多恐怖?
    人類可以將航天員送上太空,卻很難將人送到最深的海底。人類是地球霸主,雖生活在陸地上,但是地球表面71%都是海洋,海洋中有著豐富的資源,同時有著各種各樣的生物,所以人類一直非常渴望去探索。海洋究竟有多深?從海面到深海10000米,究竟有哪些恐怖的東西,我們來一探究竟。
  • 《海底兩萬裡》小說式的海洋百科全書
    而海洋集合了神秘和未知兩種屬性,一方面海上的觸礁、擱淺等意外事故讓人們對海洋充滿了畏懼於是凡爾納利用自己非凡的想像力和科學知識,為我們創造了一個新奇又充滿刺激的海底世界。《海底兩萬裡》發表25年後,人們製造出了真實的潛水艇,而且與《海底兩萬裡》中描寫的大同小異,凡爾納在書中描繪的科學幻想得以實現,這也正是《海底兩萬裡》這部科幻小說經歷一百多年,仍為廣大讀者所喜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