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六項精進》一書中看到這句話:思考是一切的起源,思考是種子,行動是花朵,成敗是果實!感覺很有道理,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當我們決定做一件事的時候,特別是重大問題時,必須要進行全方位的考慮,拿不準的時候多聽聽旁人的意見,也很有好處。
去年,我想開辦一個培訓學校,感覺自己有育兒經驗、培訓管理經驗、有一定的知識儲備,有英語教師證、還有成功辦學校的朋友指導,感覺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於是,風風火火,看場地,看項目,都準備好的時候,婆家人一致反對,認為我當前的任務是孩子,孩子的培養最重要。
之後 ,我徵詢了朋友、家人的意見,綜合考慮之後,我放棄了創業,創業什麼時候都可以開始,但孩子的成長不容錯過,我陪孩子走過關鍵的幾年後,再考慮個人發展。
我慢慢把事業心收起,逐步把精力放在孩子身上。我發現,孩子的叛逆少了,笑容多了,恢復了一些頑皮狀態,學習狀態也有所改進,這說明我的選擇是正確的。
確定方向之後,我把用於創業的資金買了學區房,準備異地陪讀幾年。陪讀期間跟孩子一起成長,找份簡單工作,重心放在孩子身上。期待幾年以後,我和孩子能夠給家庭,給自己一個滿意的答卷。
生活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這種情況:我思考了,行動了,結果卻不滿意。那很可能是我們沒有正確思考或行動不到位。
那什麼是思考?從定義上說,思考指進行分析、綜合、推理、判斷等思維活動。我認為思考是我們對一件事情的全面分析,綜合考慮,不僅僅包括自己想,還要借鑑他人的意見和建議,特別是在此事上有成功經驗的人的意見和建議。
而思考,又分正確的思考跟不正確的思考,什麼是正確的思考呢?我認為正確的思考是對我們的人生有長遠發展的。
正確的思考能讓我們走得更遠,讓我們的人生過得更精彩。而不正確的思考會讓我們遇到更多的挫折,甚至讓我們的生活一塌糊塗。所以我們遇到事情,不但要想,還要思考,要正確、全面的思考。
想好了,方向對了,我們還要行動。沒有有效行動做支撐,一切都沒有意義,更別說結果了。
什麼是有效的行動?有效行動就是通過我的行動,達到我們想要的目的,使個人有所成長,並獲得他人的尊重與信任。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陪伴孩子,如果你玩你的手機,孩子玩自己的玩具,也叫陪伴,但不是有效陪伴。如果我們不玩手機,不玩電腦,也不幹家務,專心陪伴孩子,與孩子一起學習,一起玩耍,充分享受難得的親子時光,這才是有效的陪伴。
我們正確思考了,有效行動了,剩下的就是靜待結果,只要各個步驟都做到了,相信結果不會差。 如果結果不盡如人意,只能說明我們前面有些環節出現了問題,需要我們再進一步的分析,調整,不要灰心,重來一次,靜待花開。
思考是一切的起源:思考是種子,行動是花朵,成敗是果實!我相信,朋友們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