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屆海峽兩岸聲學學術交流會暨中國聲學學會環境聲學高峰論壇...

2020-12-19 西北工業大學新聞網

西工大新聞網830日電徐穎)8月15-17日,「第十二屆海峽兩岸聲學學術交流會暨中國聲學學會環境聲學高峰論壇」在西北工業大學翱翔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此次會議由陝西省聲學學會、上海市聲學學會和中國聲學學會環境聲學分會聯合主辦,由香港聲學學會、臺灣聲學學會、臺灣振動噪音工程學會、澳門聲學學會、航空聲學與振動航空科技重點實驗室、陝西省環境保護協會噪聲振動控制委員會協辦。會議主題是「以人為中心的聲環境管理與控制」,圍繞聲環境的評價、預測、控制技術與工程應用展開。

16日上午9:00,大會開幕,由上海聲學學會理事長毛東興教授主持。陝西省聲學學會理事長陳克安教授致開幕詞,代表主辦單位熱烈歡迎來自海峽兩岸的專家與同行,表示他們的到來與參與將為促進環境聲學相關領域的學術研究與技術進步作出積極貢獻,同時也為增進海峽兩岸同行的友誼提供了難得的契機。

西北工業大學黨委副書記萬小朋教授致歡迎詞,對來自臺灣、香港、澳門及全國各地的代表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和感謝。萬小朋副書記指出,本次大會聚焦噪聲與振動控制學術前沿,開展高水平的學術研討與技術交流,這對促進西北工業大學相關學科的發展有直接幫助,對增進海峽兩岸科技工作者的友誼提供了難得的機會,預祝此次盛會圓滿成功。

萬小朋副書記代表主辦方給參會單位頒發了紀念牌,香港聲學學會給參會單位頒發了紀念冊,全體代表合影留念。

隨後,來自航空領域和環境聲學領域的知名專家為大會奉獻了14場精彩的專題報告。上午,黃文超作題為《航空聲學研究:機遇與挑戰》報告,陳天寧作題為《聲學超構材料低頻寬帶特性和波傳播調控機理研究》報告,楊志剛作題為《從親密感探討葡萄園式音樂廳的尺寸要求》報告,翟國慶作題為《城市公園聲景觀評價與預測》報告,邵志躍作題為《城市開放空間聲環境的主觀感知特徵研究》報告。

下午,李芫維作題為《支架式雙層板隔音性能之研究》報告,黃經恩作題為《可見的寧靜—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報告,王境揚作題為《研究利用噪聲模型軟體預測噪聲的傳播》報告,歐智敏作題為《冷卻塔降噪處理應用中消聲器性能測試標準方法的改進研究》報告,趙瓊作題為《淺談聲屏障的聲學性能與景觀的設計》報告,林嘉祥作題為《水泵複合隔振基座討論》報告,韓茂蔚作題為《基於中國傳統建築文化要素的室內聲學設計》報告,楊秉坤作題為《如何利用聲學照相技術優化高校隔音窗的設計大灣區實務編》報告,劉長卿作題為《基于波導耗能原理的新型地鐵減振扣件研發》報告。

本屆大會為與會者提供了與專家學者面對面探討,增進了各位代表之間的了解,為進一步合作提供了潛在機會。大會主辦方表示,「2020年海峽兩岸聲學研討會」預計在澳門舉行,希望與會人員再次齊聚一堂,共襄盛會。

17日,在主辦方的組織下,與會人員參觀了古城西安著名的聲景觀,對其特點進行了一一探訪,增進對古城的進一步了解。

(審稿:孫華強)

相關焦點

  • 中國聲學學會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暨2010年全國聲學學術會議在...
    中國聲學學會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暨2010年全國聲學學術會議於2010年12月26日至28日在哈爾濱工程大學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會議代表350餘人參加了大會。12月26日下午,召開了中國聲學學會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大會由第六屆理事會理事長田靜主持,副理事長宗健、楊德森、錢夢騄、程建春,秘書長張春華出席了會議。
  • 泰山學術論壇——聲學前沿與技術產業化專題研討會舉行
      半島網8月26日消息 8月23-25日,「泰山學術論壇——聲學前沿與技術產業化專題」在青島市嘉年華廣場大酒店舉辦。本屆論壇由省教育廳主辦、青島理工大學承辦,中國聲學學會、全國聲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中國計算機學會語音對話與聽覺專業組、中國環保產業協會噪聲與振動控制委員會協辦。
  • 中國聲學學會2003年青年學術會議圓滿結束
    中國聲學學會2003年青年學術會議於2003年10月10日至13日在濟南市召開。作為新世紀的第二屆學術會議,本次會議沿用「新世紀的聲學——創新與應用並舉」的主題,旨在激勵青年科技工作者不斷提高知識創新與技術創新的能力,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為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 中國聲學學會第八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南京召開
    大會聽取了田靜代表中國聲學學會第七屆理事會所作的《工作報告》,報告對中國聲學學會四年來的主要工作,從國內學術交流、國際合作交流、學科發展研究、人才舉薦培養、學術期刊、科學普及、決策諮詢、社會化服務和學會建設等八個方面進行了回顧總結,分析了存在問題,並且對第八屆理事會的未來工作重點提出了六個方面的建議,包括逐步承接政府轉移的職能、加強學會自身建設、加強科普專家隊伍建設、加強國際化交流平臺
  • 第二屆中俄極地聲學與信息技術論壇在哈爾濱召開
    央廣網哈爾濱12月1日消息(記者遲嵩 通訊員孟宇)11月28日至29日, 以「洞見信息融合前沿,引領冰上絲路未來」為主題的第二屆中俄極地聲學與信息技術論壇在哈爾濱召開。本屆論壇由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信息科學部指導支持,哈爾濱工程大學、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俄羅斯MARINET行業中心聯合主辦,水聲技術重點實驗室、海洋信息獲取與安全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黑龍江省海洋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中俄海洋技術創新中心承辦。探索極地聲學和相關信息技術用於認知極地海冰變化對人類的影響,著力打造中俄極地聲學與信息技術融合領域的基礎前沿交流平臺。
  • 西工大舉行「海洋聲學信息感知」工信部重點實驗室首屆學術委員會...
    西工大新聞網11月10日電(航海學院 攝影記者 郭友軍)11月9日,由西北工業大學科技管理部、學科建設辦公室主辦,航海學院、「海洋聲學信息感知」工信部重點實驗室承辦的重點實驗室首屆學術會議暨「船舶與海洋工程」高峰論壇在我校隆重舉行。
  • 2018年全國聲學大會召開
    11月10日至12日,2018年全國聲學大會在北京舉辦。本次大會由中國聲學學會、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主辦,聲場聲信息國家重點實驗室、中科院先進水下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承辦。大會以「創新聲學科技,服務國家發展」為主題,圍繞聲學科技前沿問題、聲信息技術領域國內外熱點難題、關鍵技術瓶頸問題等開展交流和討論。來自全國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近500名代表參加大會。
  • 聲學科技改變世界,ISEAT引領聲音的第三次浪潮
    沈勇是中國第一位電聲學博士,現為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已在電聲學和建築聲學領域耕耘工作三十多年。早年沈勇教授經常赴國外參加學術會議,他發現很多國外同行的研究面很寬、研究也很深入,此類學術分享都極有價值,但是國內同行們受經費、語言障礙等限制,能去參加這類學術交流活動的人不多。這種情況對於中國聲學科技的發展和應用都是非常不利的。
  • 其高科技成為中國聲學學會會員單位
    近日,經中國聲學學會審批准,上海其高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為中國聲學學會的會員單位。其高科技成為中國聲學學會會員中國聲學學會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一級學會,作為行業內極具影響力的協會,中國聲學學會吸納了國內眾多從事聲學技術推廣和應用的知名企事業單位。
  • 齊讓赴中國聲學學會調研 強調堅持聯絡員制度(圖)
    齊讓一行首先參觀了中科院聲學所中科信利語音實驗室、國家網絡新媒體技術中心、全消聲實驗室等,聽取了相關同志的介紹。參觀結束後,齊讓一行與中國聲學學會、中科院聲學所相關負責同志進行了座談。會上,中國聲學學會理事長田靜、中科院聲學所所長王小民等介紹了相關情況。
  • 2010建築未來 • 聲學工程技術論壇
    0-05-09所屬行業:建築房產 地點:浙江 簡介:   會議背景  聲學工程技術論壇旨在總結與交流已經完成或在建工程的設計與施工經驗,探討建築聲學、擴聲系統、工程施工、聲學材料及聲學設備等一系列聲學專題
  • 馬大猷院士:發展中國聲學事業是畢生目標
    這篇論文被推薦在1938年秋天的美國聲學學會年會上宣讀,引起了強烈反響,馬大猷被認為貢獻了世界聲學史上關於「波動聲學的一個基本公式」。這篇論文還成了聲學中應用簡正波理論的基礎,也是嚴格室內聲學的基礎。後來在哈佛大學,馬大猷學習物理系和通信系的課程,成為哈佛大學歷史上第一個用兩年時間就獲得博士學位的人。
  • ...大學安徽省建築聲環境重點實驗室聯合舉辦2020年全國環境聲學...
    中國教育在線訊  安徽建築大學安徽省建築聲環境重點實驗室聯合舉辦的「2020年全國環境聲學學術會議」於近日順利召開。此次學術會議是以「智慧城市,健康未來—環境聲學的發展與機遇」為主題,由中國聲學學會環境聲學分會聯合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重慶市聲學學會、全國聲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和安徽建築大學安徽省建築聲環境重點實驗室共同舉辦。
  • 將聲學藝術融入健康建築——聲學專家郎宇福
    郎宇福,中國聲學學會建築聲學分會委員,亞洲城市大學碩士學位,研究方向為建築聲學,如何創造良好的聲環境空間,營造健康理想的睡眠環境和完美的廳堂空間是他的主要工作內容。於2010年創建了北京維也納聲學技術公司,完成了大量劇場劇院、體育館、商業地產、政府項目等專業場所的建築聲學設計和技術顧問工作。對於居住空間我們都知道必須要有一個寧靜清幽的聲環境,才能讓置身其中的人感覺到放鬆和安心休息。
  • 如何在聲學界與工業界搭建一座互通的橋梁?
    恰在此時,9月的蘇州,2018聲頻工程暨聲學媒體與信息學術交流年會如期而至。與會嘉賓帶著沉澱後的學術結晶,攜著高屋建瓴的行業之勢,為語音交互的底層建築基礎聲學技術帶來了整個技術生態的震蕩。激烈而又溫暖地學術討論中國聲學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科院聲學所黨委書記張春華研究員,中國聲學學會副理事長、華南理工大學聲學研究所所長謝菠蓀教授,中國聲學學會副理事長、同濟大學聲學研究所所長毛東興教授,中國聲學學會聲頻工程分會主任委員、中科院聲學所所長助理、中科院噪聲與振動重點實驗室主任楊軍研究員,中國聲學學會聲學媒體與信息分會主任委員
  • 中外建築聲學比較:中國應加快建築聲學產業化進程
    建築聲學在中國自古以來的建築中亦有著廣泛的應用,宋元時期的古代劇場,在戲臺左右兩側放置水缸,以增加自然聲演出響度;16世紀建成的天壇皇穹宇,在65米直徑回音壁的作用下,聲音可以沿壁傳播一二百米。  雖然中國對建築物形成自然聲場的運用時間早,然而建築聲學發揮的作用高度依賴工匠的經驗,沒有形成系統性的學科,研究、應用長期停滯。
  • 第十二屆海峽論壇·兩岸基層調解員聯誼交流會
    深化調解交流,共創和諧家園9月21日,第十二屆海峽論壇·兩岸基層調解員聯誼交流會在福建省廈門市舉行。會議交流場景熱烈,氣氛活躍,引起了與會人員的強烈共鳴,大家一致認為,兩岸基層調解員聯誼交流會創辦十年來,兩岸調解領域的溝通日益順暢,感情更加深厚,雙方交流合作的平臺與機制日益成熟。大家紛紛表示,要運用好聯誼交流會這一平臺,進一步深化合作交流,促進兩岸融合發展,共同打造兩岸和諧家園。
  • 吳碩賢 :人居聲環境和建築聲學理念亟需普及
    由於聲學研究是前沿學科,學校還特邀了著名聲學專家,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的馬大猷教授擔任他的校外導師。「這樣,我就很榮幸地在三位著名教授指導下,開展博士論文研究工作。」  1984年,吳碩賢從清華大學畢業,成為首批中國自己培養的博士,並在城市防噪規劃的理論與方法等方面作出開拓性的研究。  「學臻佳境益求精」④,「做學問一定要孜孜以求,不忘初心,永攀高峰。」吳碩賢說。
  • 吳碩賢:人居聲環境和建築聲學理念亟需普及
    博士畢業後,為了離家近一些,吳碩賢放棄了留校的機會,選擇了赴浙江大學任教,一邊教學,一邊從事聲學研究。初入浙大,吳碩賢僅是講師,收入微薄。當時中國正是如火如荼的大建設時期,如果投身建築設計,肯定能馬上擺脫清貧境地。然而,「甘磨板凳守清貧⑤」,吳碩賢意志堅定地研究學術,在國際刊物上發表了很多重要論文。
  • 2020全國建築聲學行業技術交流大會成功召開
    裕時科技董事長、聲訊網CEO郎宇福到場嘉賓有:將德軍-副秘書長(中國聲學學會)、李曉東-研究員(中國聲學學會建築聲學分會主任委員)、毛東興-教授(上海市聲學學會秘書長,上海同濟大學聲學研究所所長)、燕翔-副教授(清華大學建築學建築物理實驗室主任)、張三明-副教授(浙江大學建築系)、楊志剛-教高(華東建築設計研究院聲學所所長)、韓全衛-教高(中國聲學學會分會副主任委員,建築材料工業技術情報研究所副總工)、葛軍-副院長(江蘇省建築設計院)、謝輝-副院長(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趙越喆-教授/博導(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等等聲學研究領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