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A+H」股的綜合性證券集團,2017年,華泰證券結合國際投行經驗和實際經營狀況,全面調整組織架構,積極構建客戶驅動型組織架構,打造以客戶為中心的業務體系和服務體系,不斷提升面向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2016年,華泰證券成功收購美國統包資產管理平臺AssetMark。公司現已經形成集經紀與財富管理、機構業務、投資管理、國際業務為一體的證券控股集團架構,綜合實力穩居行業第一方陣。
改造內部經營機制
華泰證券一直實行勞動合同制,積極推動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改造了內部經營機制,為快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13年,公司啟動人力資源改革項目,聘請國際知名人力資源諮詢顧問,對組織架構、職級管理、薪酬體系、激勵策略和績效管理等進行全面梳理和市場對標,以市場化為核心,重構了公司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和運行機制,以市場化為抓手,全面激發了內部活力。例如建立市場化用人機制,2014-2016年,通過校園招聘、暑期實習生計劃和海外攬才機制,累計引進國內外一流大學碩士以上畢業生147名,其中具有海外背景41人,佔28%。累計引進127名行業研究、風險管理、資產管理、網際網路金融等方面的成熟專業人才,更有一批70後行業領軍型人才加盟華泰證券。
構築科學管理體系
華泰證券按照現代企業制度構築了科學管理體系。黨委積極參與公司重大問題的決策,發揮政治核心作用,黨委與經營班子實行「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建立了「集體研究、分別體現、雙向反映、科學民主」的決策工作機制。公司嚴格貫徹落實「三重一大」決策機制,對列入公司黨委會、董事會、總裁辦公會和職工代表大會審議或決策範圍的「三重一大」事項進行了明確界定。
作為「A+H」上市的公眾公司,華泰證券信息公開、公正、公平披露,隨時接受來自主管部門、監管機構、交易所及社會公眾的監督,合規經營與風險管控更加重要。公司始終堅持「合規是底線、風險管理是能力」理念,積極推動合規風控職責深化到業務部門,探索建立起新形勢下的合規與風險管理體系,真正為公司健康發展保駕護航。「十二五」期間,公司被省國資委確定為第一批總法律顧問試點單位。
帶動企業社會貢獻度
2012年底,按合併口徑,華泰證券總資產為792.71億元,2016年底,按合併口徑,公司總資產達到4014.50億元;2012年底,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341.82億元,2016年底,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人民幣843.57億元。公司的營業收入從2012年的58.83億元,增加到2016年的169.17億元,營收排名躋身行業前五。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從2012年的16.16億元,增加到2016年的62.71億元,排名升至第五。
為進一步豐富證券控股集團架構,拓展集團業務領域,華泰證券先後全資或控股設立了華泰創新投資有限公司、江蘇股權交易中心有限責任公司、華泰證券(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等子公司。同時,先後多次對華泰紫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華泰期貨有限公司等進行了大幅增資,全面提升了各子公司創新發展能力。H股上市有效提升了公司的國際化水平,擴大了公司的品牌影響力,在國際市場引起廣泛關注。
「A+H」股上市增厚了公司的資本金,推動了華泰證券整體實力的持續提升,也帶動了公司利稅繳納與社會貢獻度的增加。公司上交企業所得稅、營業稅及附加總額從2012年的8.79億元提升至2016年的41.45億元。
(責編:張妍、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