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劇很火,對,就是《三十而已》。
真的三十而已嗎?常言道:「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三十歲對很多人來說,是邁進了一個更高的層次的人生境界,按照這一句古語來說,到了三十歲的年紀,就要實現完全的獨立了,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要實現財務自由。
2020年8月9日,所有80後都已經步入30+,進入所謂的「而立之年「。而讓人尷尬的是我想很大部分80後並未實現財務自由。
也許,你的家境不錯吃喝不愁,
也許,你在渾渾噩噩混著日子,
也許,你正在矜矜業業打拼著。
你是否在某一時刻感覺到迷茫,無所適從,感覺工作中生活中失去了目標,每天看似忙忙碌碌,實際上自己根本不知道在忙些什麼,只是憑藉著習慣在做這些事情了……
其實我在今年打算做自媒體的時候,我也迷茫了。要怎麼定位?一直很迷茫,因為我不認為我自己可以做好,我否定了我自己。
所以就有了這次想寫的關鍵詞:「迷茫」。
迷茫就好像是在大海裡失去了雷達和羅盤的水手一樣,你根本不知道正確的方向在哪裡。
迷茫又好像是在十字路口看著紅綠燈不斷交替地閃爍,而你卻不知該往哪個方向繼續前進……
百度百科對於迷茫的解釋:
[mí máng]
迷茫
迷茫,mí máng 。景色廣闊而無法分辨方向:雙眼~;~的原野;大雪鋪天蓋地,原野一片~。形容生活或者工作不知道該如何選擇,沒有方向感;前方道路虛無縹緲。
迷茫來自哪裡?
迷茫常常是來自於生活或者工作中的,或許你壓力過大,或許沒有達到你想要的期望值而失望,從而懷疑自己的能力,懷疑正在做的事是否值得你去付出時間和精力。
但是,我想說的是,有人在迷茫中迷失了自己;有人從迷茫中走出來,闖出一片新天地。
前一種叫普通人,後一種叫高人。普通人還在繼續迷茫,而高人已經攀上人生巔峰,或者正走在通往巔峰的路上。
馬雲,1964年9月10日生於浙江省杭州市,三十而立的時候為1994年。
那麼30歲時的馬雲在幹什麼呢?
1988年,馬雲從杭州師範學院外國語系英語專業畢業,被分配到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現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任英文及國際貿易講師。1992年馬雲成立海博翻譯社,1994年海博翻譯社實現營收平衡,所以30歲的時候馬雲還是老師兼職翻譯,不過1995年的時候馬雲開始了人生第一次創業——杭州海博電腦服務有限公司,也就是製作了中國黃頁的企業。
許家印,1958年10月9日出生。三十而立的時候為1988年。
那麼30歲時的許家印在幹什麼呢?
1982年,畢業後被分配到河南舞陽鋼鐵公司工作,之後一直工作到1992年跳槽到深圳中達集團工作,直至1996年與中達集團老闆協商漲薪一事未果後,離職創辦了恆大。所以30歲的時候,許家印還在鋼鐵公司上班。
孫飄楊,這個認識的人可能比較少,因為是做醫藥的,孫飄揚系江蘇恆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的掌舵人,孫飄揚出生於1959年,三十而立的時候為1989年。
那麼30歲時的孫飄楊在幹什麼呢?
孫飄揚1982年從中國藥科大學畢業後,進入連雲港製藥廠(恆瑞醫藥的前身)工作,1990年擔任連雲港製藥廠廠長,1997年,具有國企背景的恆瑞醫藥(此時已改名)進行了股份制改造,孫飄揚繼續掌管公司業務,他陸續通過管理層收購,成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故而1989年的孫飄揚在連雲港製藥廠工作,此時的他即將升任廠長。
你說他們迷茫過嗎?
答案應該是肯定。
我想說,面對迷茫,不要把「我好焦慮」掛在嘴邊。
迷茫,固然不好,但也不是毒藥,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可怕。
對現狀不滿意,那你去改變,去做些努力,別只停留在口頭上,哪怕失敗了又如何?能比現在更糟糕嗎?
曾看過這樣一句話(大概意識是這樣的):自己是看不到自己的,只有遇到一些東西反彈回來,你才知道自己是什麼樣子。所以有時候,生活讓你陷入一迷茫的狀態,或許是在提醒你,好好看清楚自己是什麼樣子的,想清楚你到底想要什麼。
我希望在將來的某一天我不會懊悔的說,我根本就不喜歡現在的生活包括現在的自己!
我和同事之前討論一件事的時候,她說了一句話:人無法去想像未知的事物。(原話忘記了,反正這個意思。)
所以在你迷茫的時候,不要急著去尋找道路。
因為在你目前的感知和認知世界裡,基本上所有能走出迷茫的道路,也許你都嘗試了,亦或者都被你否決了。
你知道世上什麼最可怕?
認真。
你認真努力的樣子,帥過自己的每一個動作。
這個時候你需要的是認真的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思想覺悟和專業水平,增強自己對事物的認知和理解,擴大你的認知範圍。
在迷茫中修建更多可選擇的道路。
最後送上一句村上春樹的一句話:
不必太糾結於當下,也不必太憂慮未來,當你經歷過一些事情的時候,眼前的風景已經和從前不一樣了。
寫在最後:作為一個理科生,打小偏科嚴重的我,碼字不是我強項,這也許也是我在迷茫中的一次嘗試。感謝大家點個讚,點個」在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