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歷史城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圖)

2020-12-07 搜狐網
 

免費最經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軍事情報

搜狐新聞,告訴你正在發生什麼。 點擊進入>>>

  在今天第廿九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大會上,澳門歷史城區被通過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後,中國代表團起立接受全場的祝賀.

  人民網澳門7月15日電 記者曾坤報導:在今天舉行的第廿九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大會上,澳門「歷史城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正式通過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喜訊傳來,澳門特首何厚鏵今天下午立即發表書面講話,以十分欣喜的心情,與祖國人民和全澳市民一起分享這項榮譽,同時謹代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及全澳門市民,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表示衷心的感謝。

  何厚鏵說,特區政府在啟動申報工作以來,一直獲得中央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協助,把澳門「歷史城區」列作國家今年唯一的申報專項。在過去數年的申報過程中,我們亦獲得國內及國際古蹟文物專家的指導,申報工作得以不斷完善,中央對特區的支持使全澳市民深受鼓舞。

  何厚鏵指出,澳門特區從此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遺名錄,意義重大深遠,但我們絕不因此而自滿。澳門的「歷史城區」是獨一無二的瑰寶,是中西文化在我國相互融匯的最具代表性的印證之一。申遺的過程,促進了全體澳門居民對文物的保護與重視;申遺的成功,凝聚了全體澳門居民的團結與力量。我們深信,廣大市民將會更加愛護我們的家園,積極參與澳門文物的保護及推廣活動。而特區政府將一如既往,致力保護和推廣這些屬於澳門、屬於國家的文化瑰寶,讓不同地區的人更了解澳門的歷史和文化價值之所在。

  中國在本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大會上提出的申遺項目包括澳門媽閣廟前地、亞婆井前地、崗頂前地、議事亭前地、大堂前地、板樟堂前地、耶穌會紀念廣場、白鴿巢前地等多個廣場空間,以及媽閣廟、港務局大樓、鄭家大屋、聖老楞佐敎堂、聖若瑟修院及聖堂、崗頂劇院、何東圖書館、聖奧斯定敎堂、民政總署大樓、三街會館(關帝廟)、仁慈堂大樓、大堂(主敎座堂)、盧家大屋、玫瑰堂、大三巴牌坊、哪吒廟、舊城牆遺址、大炮臺、聖安多尼敎堂、東方基金會會址、基督敎墳場、東望洋炮臺等20多處中西式歷史建築,這是一片昔日華洋雜居的舊城區,保存了澳門四百多年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精髓,是中國境內現存年代最遠、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以西式建築為主、中西式建築互相輝映的歷史城區。是西方宗敎文化在中國和遠東地區傳播歷史的重要見證,也是四百多年來中西文化交流互補、多元共存的結晶。澳門自1999年回歸祖國以來,先後投入1.5億澳門元,實施100多個保護文化遺產的項目,修繕加固重點文物,改善著名建築的周邊環境,通過清潔、維護,使這些歷史悠久、風格別具的建築煥發出更迷人的風採。大部分的古老建築都得到了很好的再利用。







相關焦點

  • 澳門「歷史城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人民網澳門7月15日 快訊記者曾坤報導:在今天舉行的第廿九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大會上,澳門「歷史城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正式通過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喜訊傳來,澳門特首何厚鏵今天下午立即發表書面講話,以十分欣喜的心情,與祖國人民和全澳市民一起分享這項榮譽,同時謹代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及全澳門市民,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表示衷心的感謝。  何厚鏵說,特區政府在啟動申報工作以來,一直獲得中央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協助,把澳門「歷史城區」列作國家今年唯一的申報專項。
  • 「澳門歷史城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05年,在南非德班市舉行的第二十九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通過把「澳門歷史城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申請。
  • 澳門歷史城區進入「世界遺產名錄」
    15日一致同意,將「澳門歷史城區」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率中國代表團與會的張學忠在會場外對新華社記者說:「澳門項目沒有任何爭議地順利通過,這在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的歷史上很少見,不僅說明澳門歷史城區本身具備突出的文化價值,更是與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澳門特區政府和廣大澳門市民的努力工作分不開。」   澳門特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司長崔世安說,「澳門歷史城區」成功申報世界遺產,這是中華文化的驕傲,也是全體澳門居民的光榮。
  • 中國「澳門歷史城區」已被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中新網7月15日電 據新華網報導,正在南非德班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9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15日批准中國「澳門歷史城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迄今中國已經有31處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
  • 澳門歷史城區入選世界遺產(圖)
    圖為澳門大三巴牌坊。  新華社德班(南非)  7月15日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9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15日一致同意,將「澳門歷史城區」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個體現中西方文化交融的歷史建築群及相關街區成為中國的第31處世界遺產。
  • 「澳門歷史城區」進《世界遺產名錄》 - 新聞回顧
    「澳門歷史城區」進《世界遺產名錄》 > 2005年7月22日         華聲報訊:正在德班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9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7月15日決定,將「澳門歷史城區」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列入
  •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澳門歷史城區
    澳門歷史城區在第29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的2005年7月15日會議上,獲得21個成員國全體一致通過,中國"澳門歷史城區"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為中國第31處世界遺產。
  • 世界文化遺產"澳門歷史城區":澳門的閃亮名片
    本報記者 蘇寧攝   古老的教堂、西洋式炮臺、中國沿海第一座歐式燈塔、中西風格結合的民居,以及相鄰的廣場和街道構成了「澳門歷史城區」。2005年7月,在南非舉行的第二十九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作為當年中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唯一項目,「澳門歷史城區」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三十一處世界遺產。
  • 《世界遺產名錄》新增24項 澳門歷史城區入選
    新華網德班(南非)7月15日電(記者袁曄 劉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9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主席坦巴·瓦卡什15日在德班說,24個遺產地在本次會議上新入選《世界遺產名錄》。至此,全球共有812處世界遺產地,分布在137個國家。  在過去兩天的閉門會議期間,世界遺產委員會共審議了45個備選項目。
  • 世界文化遺產——澳門歷史城區
    澳門歷史城區於2005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 C(ii)(iii)(iv)(vi) 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目錄》。    澳門歷史城區保存了澳門四百多年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精髓。它是中國境內現存年代最遠、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以西式建築為主、中西式建築互相輝映的歷史城區;是西方宗教文化在中國和遠東地區傳播歷史重要的見證;更是四百多年來中西文化交流互補、多元共存的結晶。
  • 澳門,生活在世界文化遺產中(看澳門)
    圖為鄭家大屋(左圖)與戀愛巷(右圖),體現著澳門中華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兼容。資料圖片古老的教堂、西洋式炮臺、中國沿海第一座歐式燈塔、中西風格結合的民居以及相鄰的廣場和街道構成了「澳門歷史城區」。2005年7月,在南非舉行的第二十九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作為當年中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唯一項目,「澳門歷史城區」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31處世界遺產。10多年時間過去,澳門文化遺產保護情況如何?澳門因為申遺又帶來了哪些好處與發展?
  • 舊城牆遺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
    舊城牆遺址(簡稱舊城牆),是指大三巴和哪吒廟後的一道黃土牆,是澳門舊城城牆倖存的一部份。昔日舊城牆,為澳門軍事防衛的重要部分。2005年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澳葡當局曾多次在澳門建築城牆,最早可追溯至1569年之前,之後1604年,由於中國政府不許他們私築城牆,所以都先後被當時明朝政府拆毀。至1617年,澳葡官員賄賂中國官吏,使他們不加幹涉,再次築起城牆。雖然1625年在明政府官員強力幹涉下,曾拆毀北部城牆;但葡人仍不顧明政府反對,繼續築牆。
  • 澳門,生活在世界文化遺產中(港澳在線)
    本報記者 蘇寧攝   古老的教堂、西洋式炮臺、中國沿海第一座歐式燈塔、中西風格結合的民居,以及相鄰的廣場和街道構成了「澳門歷史城區」。2005年7月,在南非舉行的第二十九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作為當年中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唯一項目,「澳門歷史城區」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三十一處世界遺產。
  • 聖若瑟修院及聖堂——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聖若瑟修院及聖堂,位於澳門崗頂前地的敎堂,2001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2005年成為澳門歷史城區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聖若瑟修院由耶穌會會士於1728年創辦,與修院毗連的聖堂則於1758年落成。
  • 中國第31處世界遺產——澳門歷史城區
    在四百多年的歷史裡,中國人與葡萄牙人在澳門歷史城區內,合力營造了不同的生活社區。這些生活社區,除了展示澳門的中、西式建築藝術特色外,更展現了中葡兩國人民不同宗教、文化以至生活習慣的交融與尊重。世界遺產委員會的2005年7月15日會議上,獲得21個成員國全體一致通過,中國「澳門歷史城區」正式被列入《
  • 澳門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
    一 引言2005年7月15日,「澳門歷史城區」成功申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31處世界遺產。澳門擁有「世界遺產」的殊榮後,歷史城區迅即成為世人關注的中心,這片區域不僅為澳門旅遊業帶來新的契機,更大大加強了澳門人的文化歸屬和身份認同。申報世遺成功後的幾年,正是澳門社會經濟急速發展的幾年,城市的擴張和大量勞動人口的引進,給澳門人原有的生活方式和悠閒的生活文化帶來新的轉變。
  • 申遺成功15周年 澳門歷史城區煥發新活力
    2005年7月1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9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在南非德班舉行會議,一致同意將澳門歷史城區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15年來,澳門特區政府日益重視保護和合理開發歷史城區,澳門市民對世界遺產的認識和保護意識不斷加強,澳門歷史城區不斷煥發新活力。
  • 澳門不只有賭場,2005年列入世界遺產,澳門知名歷史景點
    澳門的歷史城區是以澳門的舊城區為中心的歷史街區,其間與相鄰的廣場有街道相連, 這裡於2005年列入世界遺產名單,通過這些百年建築群中,可以感受到澳門滄桑的變遷。媽閣廟是澳門三大禪院中最古老的一座,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供奉著母親的女神, 母閣前地是葡萄牙人最先登陸澳門的地方,是中葡萄牙文化融合的起點。
  • 2001-200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200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主要分布在吉林省集安市。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體現了人類創造和智慧的傑作。200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澳門歷史城區位於澳門特別行政區澳門半島,以澳門舊城為中心,串連起逾20個歷史建築。2005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殷墟位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因發掘甲骨文而聞名於世。200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 中國世界遺產名錄有哪些?2017最新中國世界遺產名錄大全
    中國世界遺產名錄有哪些?2017最新中國世界遺產名錄大全  【世界第一!52處中國「世界級遺產」全名錄!】  2017年7月最新消息,鼓浪嶼和青海可可西裡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我國世界遺產總數已達52處,從而暫時與義大利並列,居世界遺產總數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