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搜索訊 北京時間2月7日,太空探索公司Space X的「重型獵鷹」火箭發射成功,並成功回收三枚助推火箭中的兩枚,人類現役最強的運載火箭在燦爛如煙花的火焰中橫空出世。埃隆馬斯克的下一步計劃將是什麼?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月7日發表題為《SpaceX的下一步》的文章稱,SpaceX將重點研製比「重型獵鷹」更大的「大獵鷹火箭」(Big Falcon Rocket, BFR),並爭取在今年年底前發射第二代載人龍飛船(Crew Dragon)將美國太空人運送至國際空間站。文章編譯如下:
剛剛發射成功了現役最強運載火箭,SpaceX公司CEO埃隆馬斯克下一步打算做什麼?
下一個焦點:「大獵鷹火箭」
在火箭發射成功後的記者會上,馬斯克明確公司仍然著眼於自己的終極目標:將人類送上火星生活。SpaceX需要一個比「重型獵鷹」更大的火箭:「大獵鷹火箭」。
2016年9月,馬斯克在墨西哥舉辦的國際宇航大會上首次對外介紹了「大獵鷹火箭」項目。一年後,他又公布了該系統修改後的方案。按照設計,這一火箭將能把重達150噸的有效載荷(「重型獵鷹」火箭的有效載荷為63.8噸)送入近地軌道,並能將人類送往月球和火星。
據悉,「大獵鷹火箭」高106米、直徑為9米;火箭上搭載的星際飛船有40個載人艙,每艙能容納3人,這樣一次發射就能運送120人,因此,大規模開展火星殖民的可能性有所增加。
馬斯克表示,「重型獵鷹」火箭的成功發射給了他極大的信心,相信SpaceX可以成功製造出「大獵鷹火箭」。他強調稱,「『大獵鷹火箭』將是未來的研製重點,我們大部分的工程資源都將投入在這個項目上,相信進展會相當迅速。第一次試射可能就在三四年後。」
第二代載人龍飛船蓄勢待發
不過在集中精力研製「大獵鷹火箭」之前,SpaceX還有一項任務要完成。
第二代載人龍飛船是SpaceX的新版宇宙飛船,將能夠實現載人功能。SpaceX已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達成合作協議,共同開展「商業載人航天計劃」。
這是一筆巨額交易。自從2011年NASA結束太空梭發射以來,美國太空人都需要搭乘俄羅斯聯盟號運載火箭往返國際空間站。NASA很想改變這一現狀。因為每個太空人座位就要花費NASA大概8100萬美元,而同SpaceX的合作據估計將會把這筆費用降低至5800萬美元。
不過,原定目標是在2017年結束對俄羅斯的依賴。顯然,SpaceX延誤了。馬斯克稱,飛船已差不多準備就緒,他計劃在今年12月之前實現此目標。此外,第二代載人龍飛船將使用自2010年開始執行發射任務的「獵鷹9號」火箭進行發射。
「重型獵鷹」怎麼辦?
「重型獵鷹」火箭將是曇花一現嗎?
首先,大型商業衛星的發射需求近年來有所減少,此外,地球同步通信衛星訂單的下滑尤為嚴重。由於升級改進,「獵鷹9號」火箭的運載能力已有了提高,可以攜帶更重的衛星,尤其是火箭以可擴展模式飛行時。
「重型獵鷹」是SpaceX的心血之作,公司當然希望物盡其用,SpaceX為其找到的一個潛在市場是,大型國家安全有效載荷發射任務。在本次首飛任務中,火箭第二級在入軌後和最後一次點火前進行了6個小時的滑行,以便將一輛特斯拉汽車送入逃離地的軌道。
馬斯克說,這是對直接將有效載荷送入靜地軌道任務進行模擬,而直接送入靜地軌道正是美國空軍和美國國家偵察局某些有效載荷的要求。
馬斯克還在記者會上表示,「重型獵鷹」火箭的載荷量遠超當今的任何火箭,將充分滿足SpaceX客戶的各種需求:「它可以直接將有效載荷送上冥王星及更遠的地方,還可以發射巨型衛星」。
但是,SpaceX不打算使用「重型獵鷹」火箭進行載人飛行。去年2月,公司曾表示會使用該火箭將兩名遊客送入太空,並繞月飛行一周時間。不過,馬斯克表示計劃有變,「我認為『大獵鷹火箭』更適合執行這項任務。」(編譯:徐詩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