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最值得品讀的婉約宋詞,豪爽的蘇東坡也曾經如此多情

2020-12-20 老張侃詩詞

在我們的印象當中,蘇軾一直是那個吟詠「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知名詞人。他的很多詩詞都在表達著自己內心的積極向上和樂觀從容,那些充滿哲理的詞句對於今日的我們依然有很強的啟迪意義。

比如「一蓑煙雨任平生」,比如「詩酒趁年華」,比如「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等等,都是蘇軾最經典的詞句。

但是豪爽的蘇軾並非只有這一種風格,我們今天所帶來的,就是蘇軾最值得拼讀的一首精彩婉約詞。在這首婉約詞的傷春主題當中,我們也能夠管窺蘇軾也曾經如此多情。

且看: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這首宋詞的題目是《蝶戀花·春景》,顯然是一首寫春天景色的宋詞。雖然我們今日正在感受寒冬季節,但是在不遠的將來,春日的溫柔依然會來到我們的世界當中。具體到蘇軾這首詞,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天涯何處無芳草」了。

年少的時候我們只知道這麼一句詩詞,而且還給它出了個下聯,「天涯何處無芳草,何必單戀一枝花」。雖然讀起來覺得還不錯,但狗尾續貂終究上不了臺面,更何況原詞之中,這就是上片的最後一句了。

開篇就是蘇軾寫所看到的春景之美,「花褪殘紅青杏小」正是暮春季節,百花競相開放的時候過去了,以至於杏花早已不見,杏樹上只剩下「青杏小」。而在此時,「燕子」、「綠水」都是這美麗春色中的點綴,帶給詞人無盡的享受。

這個時候也是柳絮漫天飛的季節,雖然經歷春風的吹拂,柳絮已經變得越來越少,但是不必傷懷,畢竟「天涯何處無芳草」,在這明媚的春光當中,哪裡不是芳草萋萋呢?

上片是記敘春日美景,下片則是抒情主人公的出現了。伴隨著詞人的腳步,我們來到了「牆裡鞦韆牆外道」,一邊是「鞦韆」,一邊是「道」,兩邊代表著不同的生活。「牆外行人」指的是蘇軾在忙著趕路,而「牆裡」則是那個蕩「鞦韆」的「佳人」在「笑」。

一道牆將兩個人隔開,都是不一樣的色彩。但是對於蘇軾來說,對於牆內女子的笑聲很是喜歡。不過伴隨著詞人的越走越遠,「笑漸不聞聲漸悄」,聽不到這笑聲了,甚至還有些悵然若失之感,正所謂「多情卻被無情惱」。

在蘇軾的宋詞之中,對於這樣細膩情感描述的詞作不算很多,但是正如這首詞所描繪的那樣,依然十分精彩。尤其是其中名句「天涯何處無芳草」、「多情卻被無情惱」深刻反映了那種細微的敏銳情緒的變化,將愛情的敏感心思如此平實的表達出來,著實驚豔。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圖片原作者對本文的貢獻。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蘇軾最「自作多情」的宋詞作品,風格之婉約可與柳永相提並論
    化解這種尷尬、這種不舒服最有效果的辦法就是來寬慰自己「天涯何處無芳草」。經歷了這一段感情的失敗,也就意味著全新的開始,何必如此惆悵?何必現在苦惱當中無法自拔?要知道這種尷尬其實很多人都會遇到。即便曠達的蘇軾也曾經歷過這種苦惱。而由此所形成的一首精彩的婉約宋詞,在文學史上收穫了很高的口碑。
  • 詩和詞的區別:愛唐詩的簡潔凝練,愛宋詞的婉約多情
    詞是在「詩」的基礎上衍生而出的,由詩歌中的五言、七言加上流傳民間歌謠創作加工的一種配樂詩體,宋詞可以稱得上「詞」的巔峰代表。今日莽莽就以唐詩、宋詞為例,詳述「詩」和「詞」在標題行文、格律語言、表達內容意境上的區別,雖然我們常常將詩詞並稱,認清其中的差異也有助於更好地品讀詩詞。
  • 宋詞婉約詞只有婉約派詞人才創作嗎?豪放派蘇東坡有無婉約詞作?
    宋詞又稱詩餘,與唐詩都代表中國古典詩歌的巔峰水平,在南北宋時期,並無豪放派和婉約派之分,首先提出「豪放」、「婉約」之說的是明人張綖的《詩餘圖譜》:「詞體大略有二:一體婉約,一體豪放。婉約者欲其辭情醞藉,豪放者欲其氣象恢弘。
  • 蘇東坡最地道的一首婉約詞,被詞家評價「柳永未必能及」
    在宋詞的發展史上,蘇東坡是最為舉足輕重的人物。蘇東坡打破了「詞為豔科」的傳統,提倡詩詞同源,並主張「以詩為詞」,大開詞境,創豪放詞風,大大地提高了宋詞的抒情功能,使得詞的地位得以提升,成為與詩同等的文體。
  • 蘇東坡10大宋詞排行榜,每首都是蘇軾詩詞神品,不愧是絕代詞神
    北宋文豪蘇東坡,是我最欣賞的古代詞人。如果說李煜是詞帝,李清照是詞後,辛棄疾是詞中之龍,那麼蘇東坡就是詞中之神。今天我挑選詞神的10大神作,和大家分享。10. 《蝶戀花.春景》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 多少才情話宋詞: 02. 多情周郎應笑我,神遊是不是蘇東坡
    多少才情話宋詞系列02. 多情周郎應笑我,神遊是不是蘇東坡,蘇軾古人云自古英雄是多情,年輕的周郎,真是英雄風流啊。我站在江邊,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若是今夜公瑾故國神遊再回赤壁,年輕的英雄應笑我早生華髮吧。
  • 宋詞分豪放和婉約兩派,你認為合理嗎?
    講到宋詞,有一點是必須會說到,那就是宋詞中的豪放和婉約兩派。何為豪放派?其特點是創作視野較為廣闊,氣象恢弘雄放,語詞宏博,以蘇東坡、辛棄疾為代表;婉約派則是婉轉含蓄,其內容多側重兒女風情,音律婉轉和諧,語言圓潤清麗,有一種柔婉之美,以柳永、為代表。
  • 豪放派詞人蘇軾的婉約情懷,《蝶戀花·春景》之天涯何處無芳草?
    「婉約派」名詞釋意及其詞風「婉約」一詞的本意是婉轉含蓄。而宋詞中的婉約詞派就極具這種意境。當然「婉約」能夠作為宋詞的一個流派,其實也是與「豪放派」相對而言。這種詞派的內容往往都側重兒女情長,或者特別注重細膩或細微的感情描寫。
  • 蘇東坡和李清照筆下的鞦韆少女,淺談豪放派和婉約派詞的特色
    蘇軾和李清照都是為大家所熟知的宋朝詞人,蘇軾是宋詞豪放派領袖,而李清照是婉約派領軍人物。除此之外,兩人還有一些其他關係,李清照是蘇東坡的徒孫。今天,我們從內容情感和藝術手法方面來分析兩人筆下的鞦韆少女,談宋詞豪放派和婉約派的不同特色。
  • 蘇東坡最喜愛的一首宋詞,王國維卻批評他捨本逐末
    宋詞中不乏愁緒傷感之作,婉約花間所吟詠的宋詞大多都帶有傷感愁緒。提到傷感宋詞,則不得不說北宋詞人秦觀。秦觀的傷感詞風格婉約悽美,情韻兼勝,讀來尤其易引人共鳴,令人為之唏噓。秦觀作詞,用語典雅精緻,章法工於雕琢,尤為擅長製造清冷幽寂的意境,以悽婉之筆抒發傷感之情。
  • 蘇軾的這首宋詞,最有哲理的1句話人人皆知,常用來勸解痴情人
    文/詩詞歌賦匯蘇軾的詩詞長於豪放,抑或婉約,時而奔放如長江之水,時而婉轉如涓涓細流。被貶黃州後的蘇東坡歷經了人世滄桑,所寫詩詞中多飽含著人生的哲理,在我們品讀東坡先生的詩詞時,也耳渲目染的將這種道理記於心。
  • 蘇軾有14首宋詞入選宋詞三百首,每首詞都有你熟悉的句子
    作為北宋文壇巨擘,蘇軾在文學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他的宋詞,是豪放派宋詞的開闢者,婉約詞同樣也有很出色的成就。在蘇軾的作品當中,有多達14首詞作入選宋詞300首。而其中的每一首,都有我們所熟悉的句子。
  • 「多情卻被無情惱」,蘇軾被貶寫下一首婉約詞,勸慰了多少失意人
    因為從蘇軾婉約類型的詩詞作品佔比要大於豪放類型這一點,可以看出端倪。對於這一點,筆者認為不盡然。在蘇軾的早期詩詞中,已經不乏豪放豁達的作品出現。不論是「我謝江神豈得已,有田不歸如江水」,還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都能讀到蘇軾那份曠達的天性。而今天我們要讀到的並非蘇軾的豪放詞,而是在他的作品中數量更多的婉約詞的一首。
  • 宋詞之「婉約派」與「豪放派」的前世今生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婉約詞,多情堪比柳永,越讀越有味!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婉約詞,多情堪比柳永,越讀越有味!蘇軾是一位全才,他不僅在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頗高的造詣,更是在詩詞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我們知道蘇軾的詞大多都很豪放健美,但他婉約風格的作品也是別樣動人,可謂精妙絕倫,盈潤如珠!
  • 佳穎講講歷史:宋詞的「豪放」「婉約」,關於宋詞風格流派的爭論
    他的《詩餘圖譜》一書的「凡例」之後有一個附識,將唐宋詞劃為婉約、豪放二體,並推秦觀為婉約體的代表,蘇軾為豪放體的代表。張縫標舉婉約、豪放,還主要是用以論詞體的,並不是以此來強分詞派。到了清初王士禎,不但繼承張紜之說,而且改「體」為「派」,將詞強分為婉約、豪放二派,並抬出他的同鄉李清照、辛棄疾二人分別充當這兩大派的首領。
  • 在柔弱詞風中別開生面,北宋一首詞,乃當之無愧宋詞第一名篇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在蘇軾生活的時代,婉約詞是佔據詞壇主流的。我們梳理宋詞的發展歷程也就能夠看出,從唐朝末年的花間詞五代詞,到北宋的大小晏,都是力爭在詩詞當中表達出纏綿的情感、委婉細膩的情意。一直到和蘇軾同時代柳永的出現,宋詞的婉約詞更是發展到了極致。
  • 從婉約到豪放,李清照到蘇軾,宋詞的發展,經歷了哪些
    唐宋八大家便讓宋代佔據了六人: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歐陽修、曾鞏。這樣來看從最年長的歐陽修到最年輕曾鞏、蘇軾等人,可謂前後百多年興盛不衰。這等文學盛況在其他的朝代可是未曾出現的,足見當時宋代文壇的興盛。當然今天我們不說文,單單來看看宋代的詞。宋代的詞其實也是一直興盛蜿蜒,不曾斷絕。
  • 宋詞為什麼沒有詞仙?宋詞若論詞仙,非蘇東坡莫屬
    所以如果是宋詞亦有詞仙,那我覺得當蘇軾莫屬。「烏臺詩案」後,蘇軾被貶到黃州任團練副使一職,這次貶謫可以說是蘇軾人生的分水嶺,既是他仕途最失意的時間,也是他人生最詩意的階段。蘇軾在黃州期間取了「東坡居士」的雅號,寫下了大量流傳千古的名篇。今日想與大家分享詞仙蘇軾在這期間寫下的幾首詞,每一首都是千古絕唱,值得在三閱讀。
  • 宋詞中這首寫春天的詞,豪放派的蘇東坡,卻走了婉約路線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對比現在的春天,今時今日每逢春季來臨,於此陽光明媚之際,人們總喜歡各處遊玩賞春,在娛樂活動豐富的今天尚且如此,更別說在娛樂項目匱乏的古代。可以想像的到古人對於春遊肯定是非常熱衷的,那古代的遷客騷人更是樂此不疲,得意者揮毫灑墨,暢談人生;失意者傷春悲戚,抒發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