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妃到底有多美?讀李白這首詩就知道了,雲想衣裳花想容,驚豔

2020-12-18 騰訊網

楊貴妃到底有多美?

古代沒有攝像技術,我們知道是無法知曉,即使是從流傳下來的畫作,那也是看不清楚,畢竟那一時期的畫作,還沒有透視畫,根本畫人畫不像,所以只有文字最真實,那麼說起描寫楊貴妃的文字,那可以說比比皆是,其中最著名的當屬白居易的《長恨歌》,裡面就有很多描寫楊貴妃的詩句,例如「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等等,那都是重點刻畫了楊貴妃的外形,這些詩句寫得也是很傳神,我們一讀便是可以想像楊貴妃令人驚豔的美。

楊貴妃作為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她與王昭君、西施、貂蟬等人是古代美人的代表,從白居易的《長恨歌》中,我們看到了一位絕世美人。不過除了白居易的詩之外,還有李白的《清平調·其一》,應當說是更加接近事實的真相,描寫得也更加的準確,畢竟李白當時寫詩時楊貴妃就在身邊,所以我個人認為這首詩應當說是最準確,也寫得最為傳神。

《清平調·其一》

唐代:李白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李白是盛唐時期最著名的詩人之一,而且也被後人稱為「詩仙」,那這首《清平調·其一》也是他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通篇寫得生動有趣,詩人只是那麼信手拈來,但是卻把楊貴妃的獨特的美描寫得生動有趣。當時李白初到京城,原本是要去做大事,去實現人生理想,可是很不幸當時的唐玄宗儘管很欣賞他的才華,但是並沒有給予他官職,只是讓他陪伴在身邊,每天的任務那就是寫詩讚美楊貴妃,用來取悅對方,這也使得李白很是傷感。

畢竟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李白只好寫這種帶有馬屁性質的詩,用來取悅楊貴妃,無非是為了博得唐玄宗的喜歡。雖然不情不願,但是可以看得出來,他還是很用心地創作,寫得也是很唯美,在這首詩中一開篇那就是名句,寫得也是很唯美,「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這兩句詩充滿了詩情畫意,也把楊貴妃的美做了一個總結,每次我見到了天上的雲彩,那麼就會想到你的衣裳,見到花兒那就會想到你的笑容,還有你美麗的容顏,春風吹拂著欄杆,讓露珠滋潤著花色,使得那花兒更加豔麗。

最後兩句寫得就更加傳神,也更加的唯美,「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如此天姿國色,這世間也只有你才有,不是那群山所見的飄飄仙子,那就是明月瑤臺前月下的神女。這最後一句更是把楊貴妃比喻成神女,可見她絕美的容顏,那連李白都讚嘆不已,從而也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楊貴妃的確是美如天仙,世間少有,當真是絕世大美人。

李白是一個正直的詩人,也是當時最著名的才子,他的詩歌清新脫俗,寫得很是唯美,往往可能只是那麼寥寥數語,但是充滿了詩情畫意;在這首《清平調·其一》一詩中,他正是把楊貴妃絕世容顏,還有她身上獨特的氣質,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娓娓道來,從而使得這首詩處處充滿了詩意,也把楊貴妃的美描寫得生動傳神;我們從這麼一首小詩中,也是立馬能夠感受到楊貴妃獨特的美,這也正是此詩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

相關焦點

  • 「雲想衣裳花想容」的她,到底有多美?
    歌詞就來自《清平調》,說到這裡大家都知道了——詩人李白。李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詩人,一首《靜夜思》開啟我們的古詩詞之路,往後餘生,《蜀道難》、《長相思》等,語文課本裡總是少不了李白的身影。一首《清平調》,在李白的詩中,是筆者最偏愛的一首,音樂更是如此,不知循環了多少遍。
  • 妖貓傳李白的清平調到底是寫誰的 雲想衣裳花想容惹人醉
    電影《妖貓傳》正在熱映,片中李白的《清平調》成為重要的線索,高力士命李白寫一首詩給楊貴妃,而李白卻說這不是給楊貴妃寫的!《妖貓傳》李白的清平調到底是寫誰的呢?不妨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 「雲想衣裳花想容」,也只有李白才寫的出這千古名詩了
    《妖貓傳》中,最經典的臺詞莫過於:雲想衣裳花想容這句了,這句臺詞的原作者是李白,唐代大詩人,好酒,酒量也大,在每次作詩前都會喝酒,酒醉一分詩句如泉湧啊,李白喜歡黃老思想,詩句也受其影響,傳世作品有《望廬山瀑布》《將進酒》《早發白帝城》,更有《李白詩集》流傳於後世,在《妖貓傳》中,李白在楊貴妃的生日宴上,應唐明皇的要求,給貴妃作詩,從而寫下千古名句「雲想衣裳花想容」,「雲想衣裳花想容」這是一首清平調詩詞中的一句,這首詩詞總共由三首詩詞組成,三首一起讀才是完整的,
  • 清平調·雲想衣裳花想容,這首詩是李白送給一位宮廷「音樂家」!
    清平調·雲想衣裳花想容,這首詩是李白送給一位宮廷「音樂家」!   清平調·雲想衣裳花想容,這首詩是李白送給一位 宮廷「音樂家」!
  • 雲想衣裳花想容,李白寫《清平調》,讚美了楊貴妃的美麗,很優美
    《清平調》是李白的經典作品,上千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傳唱,「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李白的這個作品幾乎是誰都可以背誦的出來,尤其是前兩句的流傳程度非常的廣泛。這首清平調的意境很優美。
  • 為什麼用「雲想衣裳花想容」形容楊玉環?裳字怎麼讀?
    大家都知道李白寫的「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扶檻露華濃」是用來形容楊玉環的美貌,也有很多人是從《妖貓傳》這部電影中熟悉了李白的這首詩和楊玉環的美貌,這首詩裡面有很多的多音字需要大家去正確的讀出來,比如「裳、檻」等字,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都會讀錯。那麼下面秦學教育的小編就來說說為什麼用「雲想衣裳花想容」形容楊玉環?裳字怎麼讀?
  • 雲想衣裳花想容,楊貴妃的命運,李白早已經透露
    在劇中李白寫詩時有三個前提和特點,才促就了這首詩,一是這首詩不是李白主動寫的,而是宦官為了討好楊貴妃向李白求的詩句,二是李白寫完這首詩後,連貴妃的面都沒見過,三是李白寫完這首詩後哭了。這些都是為了在電影中體現出效果罷了,在貴妃讀完這首詩後,去見了李白只說了一句:「大唐有你,才真了不起。」
  • 《妖貓傳》說李白寫「雲想衣裳花想容」時沒見過楊貴妃?
    電影《妖貓傳》為我們重現了大唐盛世,也讓我們曾經讀過的「雲想衣裳花想容」重新回到了大眾的視野。這首詩的標題叫《清平調》,作者李白。電影中的劇情特地強調了這首詩的創作是在李白見到貴妃之前,是李白憑藉自己想像中的美人形象,一氣呵成的詩作。真的是這樣麼?我們來看,全詩是這樣的:「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 雲想衣裳花想容——李白筆下的楊玉環究竟有多美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都是寫李白在長安供奉翰林時所作,這組詩共三首。據說是唐天寶二年春季的一天,唐玄宗和楊貴妃在宮中觀賞牡丹花。令人們準備歌舞助興,唐玄宗說,這麼美的花,這麼好的曲子,怎麼能沒有好詩吶。急招翰林李白進宮。於是李白作詩三首。這是第一首。
  • 妖貓傳李白寫的詩是什麼 雲想衣裳花想容說的誰
    《妖貓傳》中除了長恨歌外,李白的那句「雲想衣裳,花想容」也是貫穿了電影的前半部分,但是電影中李白澄清這並不是寫楊貴妃的。那麼這一首詩又是寫給誰的呢?妖貓傳李白寫的詩是什麼?    「雲想衣裳花想容」是李白所作《清平調》三首裡的第一首的首句。
  • 「雲想衣裳花想容」這句詩,到底是什麼意思?什麼才是正解?
    首先,在下悟性一般,是近幾年才真正明白這詩中的含義,所以,不是賣弄學識,只是想,一定有許多人並不能完全明白這首詩的含義。因此,就不能真正領悟到這首詩的妙處,更不知道這首詩為什麼這麼出名。(背景:這首詩——《清平調·雲想衣裳花想容》是唐代詩人李白寫的一首詩,為《清平調》三首其一。這三首詩是李白在長安為翰林時所作。
  • 「雲想衣裳花想容」,李白是不是愛上了楊貴妃
    這期間,李白的詩句情意綿綿,這跟楊貴妃的近距離接觸,有著密切的關係,那麼李白是否愛過楊貴妃,他們之間又有著怎樣的情感糾紛呢?李白生於公元701年,楊貴妃生於公元719年,他們之間年齡相差18歲。年齡相差如此之大,只能說他們之間是相互仰慕的,關係雖有曖昧,但並無愛情可言。楊玉環最初是李隆基的兒媳婦,她是愛著李隆基的,可她對先前丈夫又是怎樣的一種情懷呢?
  • 你真的理解李白讚美楊貴妃的「雲想衣裳花想容」這句詩嗎?
    當時李白作《清平調》,一共三首,這一句為第一首的起句。(一)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我理解的「雲想衣裳花想容」,從不同的修辭來看,有不同的意思:第一種,比喻。李白把楊貴妃比作仙女下凡。由物及人,寫出了她的衣服像雲一樣飄逸多姿,她的面容像花一樣嬌豔美麗。第二種,聯想與想像。睹物思人,看到雲之燦爛想到她衣裳的華豔,看見花之豔麗想她天生麗質的面容。
  • 「雲想衣裳花想容」是李白寫給誰的詩句?
    雲想衣裳花想容是李白所作《清平調》三首裡的第一首的首句。唐代著名詩人李白在月夜賞花(牡丹)、放情豪飲,醉酒之間,為唐貴妃(楊玉環)而作三首《清平調》其中的一首。這首詩被唐玄宗大讚,楊貴妃也是開心,要求李白再寫詩,正是這晚詩人的肆意瀟灑,才給後人留下了,「楊國忠捧硯、高力士脫靴」的傳奇!除過此詩第一首外,另外兩首分別為:「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意,沉香亭北倚闌幹。」
  • 影評:《妖貓傳》雲想衣裳花想容
    「雲想衣裳花想容。」出了電影院,我還念叨著這句詩。《妖貓傳》怎麼樣?如果從劇情來講的話,這並不是一個高明的故事,銜接未免牽強,故事劇情也未必那麼經得起推敲。從歷史來講,前朝舊事,誰敢說這就是真正的大唐風流。但是《妖貓傳》是一首好詩。
  • 為什麼說,李白用「雲想衣裳花想容」寫楊貴妃,有絕高智慧
    「雲想衣裳花想容」是李白為楊貴妃寫的三首《清平樂》中,第一首的第一句。李白用這句話來形容楊貴妃,可以說體現了李白極高的智慧。為什麼這麼說呢?一者,「國母」只有皇后才有資格這麼叫,其他的妃子,不是皇帝的正妻,就不能叫「國母」,因此也不能從「母儀天下」方面來考慮。楊貴妃雖然是貴妃,畢竟不是皇后,因此不是很恰當。如果李白非要從「國母」的角度去寫,那就有一種嫌疑。什麼嫌疑呢?就是李白想幹涉朝政,想讓唐玄宗封楊貴妃為皇后。這個罪名可不小,李白顯然不能這樣給自己添這個麻煩。
  •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李白誇楊貴妃的高明之處在哪?
    試想一下,二話不說,一上來就讚頌楊貴妃的美貌,肯定會落入俗套。顯然,大才子李白心裡很清楚這一點。李白的這首《清平樂》相當討巧,讀起來既香豔又不庸俗。可見,時年40出頭的李白,還算是要點老臉的。原詩如下: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 雲想衣裳花想容如何理解?
    這是唐玄宗和楊貴妃賞牡丹時,命人舞樂助興,又招李白作詩讚美,李白於是在金箋上題下《清平調》三首,李白所作《清平調》中的詩句,是讚美楊貴妃的!《清平調》為當時《樂府》音樂調!《清平調》其一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 「雲想衣裳花想容」寫得真好,但這詩不是給楊貴妃寫的!
    不過,聽膩他曲調的唐玄宗斷然拒絕,他說道:賞名花,對妃子,焉用舊樂詞?故而,命李龜年持金花箋,宣賜當時的翰林學士李白,進獻三首應制詩——《清平調詞》。李白應詔,寫道:雲想衣裳花想容詩畢,李龜年拿著詩,遞呈給唐玄宗。玄宗命梨園弟子撫絲竹,李龜年以歌。這時的李白在公元742年,被徵召入京。但之後到744年,又被賜金放還,也就是被放逐出京。
  • 李白能為楊貴妃,寫出「雲想衣裳花想容」,難道是愛情的動力?
    很多人說,「詩仙」李白,生性豪爽,就是一位不食人間煙火的詩仙,但是一首長恨歌,卻讓他受到了眾多猜忌,而最引爆的話題就是他與詩中貌美如花的女主人公:楊貴妃的故事,而在黃秋生主演的電視劇《楊貴妃》中,楊貴妃與李白撲朔迷離的曖昧關係成了一大看點,同時也備受爭議,那麼他們之間到底是否真的存在這樣一段不為人知的愛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