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珣的《漁歌子》,魏承班的《漁歌子》,都不如他的漁歌子

2020-12-05 最美詩畫

漁歌子,詞牌名,又名「漁父」「漁父樂」「漁父詞」「秋日田父辭」等。

1、《漁歌子·荻花秋》

五代:李珣

荻花秋,瀟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畫。碧煙中,明月下,小艇垂綸初罷。

水為鄉,篷作舍,魚羹稻飯常餐也。酒盈杯,書滿架,名利不將心掛。

上片寫景。開頭三句點明時間、地點,是地處瀟湘的橘子洲的秋夜,荻花臨風,美景如畫。下片寫人事,主要寫詞人的隱逸生活及其樂趣。隱在民間,雲水就是家鄉,蓬舍就是住所,經常吃的是家常的魚羹稻米飯。杯中斟滿美酒,架上擺滿書籍,開懷愜意,其樂陶陶,絕不把名利掛在心上。

2、《漁歌子·柳如眉》

唐代:魏承班

柳如眉,雲似發,鮫綃霧縠籠香雪。夢魂驚,鐘漏歇,窗外曉鶯殘月。

幾多情,無處說,落花飛絮清明節。少年郎,容易別,一去音書斷絕。

這首詞寫少婦閨情。上片寫天曉時少婦的容貌。「柳如眉」三句連用三個比喻極言少婦之美;「夢魂驚」三句點明時刻,寫少婦夢被驚醒所見所聞——「窗外曉鶯殘月」。下片「幾多情」三句追敘「落花飛絮清明節」時與少年郎分別時依戀的情狀。「落花飛絮」一句,情景交融,盪氣迴腸。後三句寫少婦之怨。

3、《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唐代: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唐代宗大曆七年(772)九月,顏真卿任湖州刺史,次年到任。張志和駕舟往謁,時值暮春,桃花水漲,鱖魚水美,他們即興唱和,張志和首唱,作詞五首,這首詞是其中之一。

據《唐書·張志和傳》載:志和居江湖,自稱江波釣徒,每垂釣不設鉺,志不在魚也。憲宗圖真,求其人不能致。嘗撰《漁歌》,即此詞也。單調體,實始於此。

相關焦點

  • 最美漁歌子,難得山水情
    在眾多詞牌中,漁歌子與眾不同,始終充滿著歡樂與悠閒。漁歌子,詞牌名,又名「漁父」、「漁父樂」、「漁父詞」等,以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為正體,單調二十七字,五句四平韻。另有單調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韻;雙調五十字,前後段各六句、四仄韻等變體。
  • 「漁歌子」詞牌簡介及名篇欣賞
    6、[五代]李珣《漁歌子・楚山青》7、[五代]李珣《漁歌子・荻花秋》荻花秋,瀟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畫。8、[五代]李珣《漁歌子・柳垂絲》柳垂絲,花滿樹,鶯啼楚岸春天暮。9、[五代]李珣《漁歌子・九疑山》九疑山,三湘
  • 二十五首《漁歌子》詞作,值得品讀!
    漁歌子,詞牌名,又名「漁父」「漁父樂」「漁父詞」「秋日田父辭」等。以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為正體,單調二十七字,五句四平韻。另有單調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韻;雙調五十字,前後段各六句、四仄韻等變體。漁歌子,唐教坊曲,後用作詞調。
  • 《漁歌子》最經典的七句古詩詞,美的不止桃花流水!
    《漁歌子》,詞牌名,又名《漁父》《漁父樂》《漁夫辭》,原唐教坊曲名,後來人們根據它填詞,又成為詞牌名。此調最早見於唐朝詩人張志和的《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後來李珣、孫光憲等詞人用過此調。出自唐代魏承班的《漁歌子·柳如眉》。這首詞寫少婦閨情。「幾多情」三句追敘「落花飛絮清明節」時與少年郎分別時依戀的情狀。「落花飛絮」一句,情景交融,盪氣迴腸。後三句寫少婦之怨。三、柳垂絲,花滿樹,鶯啼楚岸春天暮。棹輕舟,出深浦,緩唱漁郎歸去。
  • 五代李珣《漁歌子·荻花秋》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李珣從蜀中乘船沿長江東下,在湖南、湖北一帶過了一段時期的隱居生活,然後溯湘水而上,後來他在嶺南生活了較長時期。詞人乘船經過湖南、湖北一帶,創作了大量描寫隱逸生活的詞作,這首《漁歌子》便是其中之一。 李珣簡介: 李珣(855?-930?),五代詞人。字德潤,其祖先為波斯人。
  • 10首《漁歌子》,美的不止桃花流水
    《漁歌子》,又名《漁父》《漁父樂》《漁夫辭》,原唐教坊曲名,後來人們根據它填詞,又成為詞牌名。原為單調廿七字,四平韻。中間三言兩句,例用對偶。後來此調多用為雙調。「子」即「曲」,《漁歌子》即《漁歌曲》。
  • 十首經典《漁歌子》,桃花流水美人歸
    漁歌子·釣得鯿魚環賣錢【明】劉基釣得鯿魚環賣錢,瓷甌引滿看青天。芳樹下,夕陽邊,睡覺蘆花雪滿船。▶得魚舉酒看天,漁翁疏放兀傲之態可掬,這也是詩人自己心態的寫照。劉基早年對社會黑暗的不滿,晚年對統治者高壓的畏懼,使他看透官場的汙濁,希望早日得解脫,過著無拘無束的自由生活。
  • 李珣的兩首漁歌子,文筆灑脫豪放,讀完心情舒暢至極
    其實憂愁和快樂都是相對的,錦衣玉食不一定幸福,粗茶淡飯也許快樂圍繞。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悶上心來瞌睡多。絢爛花朵,總會凋謝;笑口常開,青春常在。辛棄疾就曾有句名言,「若要足時今足矣,以為未足何時足。」五代時有一位才子,也有相似的感受。下面分享的是李珣的兩首漁歌子,文筆灑脫豪放,讀完心情舒暢至極。
  • 詩詞鑑賞:10首《漁歌子》,美的不止桃花流水
    《漁歌子》,又名《漁父》《漁父樂》《漁夫辭》,原唐教坊曲名,後來人們根據它填詞,又成為詞牌名。原為單調廿七字,四平韻。中間三言兩句,例用對偶。後來此調多用為雙調。「子」即「曲」,《漁歌子》即《漁歌曲》。
  • 百草園讀書:10首《漁歌子》,美的不止桃花流水
    《漁歌子》,又名《漁父》《漁父樂》《漁夫辭》,原唐教坊曲名,後來人們根據它填詞,又成為詞牌名。原為單調廿七字,四平韻。中間三言兩句,例用對偶。後來此調多用為雙調。「子」即「曲」,《漁歌子》即《漁歌曲》。
  • 千年詩人夢,一首漁父歌:《漁歌子》
    據《詞林紀事》轉引的記載說,張志和曾謁見湖州剌史顏真卿,因為船破舊了,請顏幫助更換,並作《漁歌子》。另外一種說法是,張志和的哥哥張松齡曾寫過一首《漁父》,勸志和回到官場,但他無意於彼,於是做此《漁歌子》回復。《漁父》(唐·張松齡)樂是風波釣是閒,草堂松檜已勝攀。
  • 一日一填詞·漁歌子
    漁歌子 半樹春風半樹梅。 漁歌子(又名《漁夫》《漁夫樂》) 詞譜:四平韻,單調,27字。
  • 七首《漁歌子》,桃花流水美人阿歸
    《漁歌子》,又名《漁父》《漁父樂》《漁夫辭》,原唐教坊曲名,後來人們根據它填詞,又成為詞牌名。 原為單調廿七字,四平韻。中間三言兩句,例用對偶。後來此調多用為雙調。「子」即「曲」《漁歌子》即《漁歌曲》。
  • 【漁歌子】·立冬七首
    【漁歌子】·立冬七首作者:李自立【漁歌子】·歸雁歸似飛鴻雁聲傳,揮手傷別塞外天【漁歌子】·渭水濱遙望渭水詠柳寒,堤岸今宵盡霜煙。釣魚線,荻花殘。鶴鳴雲雀逮捕歡。【漁歌子】·天山深秋天山一日雁鴻鶯,南北峰巒盡碧情。旌笛動,絕塵清。塞外深秋遠客行。【漁歌子】·立冬沙洲小徑落葉黃,疊巒寒色映秋光。小河韻,綠河床,鵝暖石映綽態狂。
  • 張志和《漁歌子》賞析
    據說,他3歲就能讀書,6歲會做文章。他曾做過不大不小的官,受過不少折磨,始終不得志。後來乾脆隱居江湖。但他寫的《漁歌子》這首詞,可了不得,無論當時還是後世,一直膾炙人口,千古傳誦。下面就講講有關的故事。第一個故事:顏真卿與張志和。顏真卿就是大家所知道的那位大書法家,是所謂顏、柳、歐、趙書法「四大家」之一。
  • 《漁歌子》詞牌寫作指南
    整理編輯:詩詞軒一、詞牌簡介:漁歌子,詞牌名,又名「漁父」「漁父樂」「漁父詞」「秋日田父辭」等。以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為正體,單調二十七字,五句四平韻。另有單調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韻;雙調五十字,前後段各六句、四仄韻等變體。《漁歌子》雖然是個歸於宋詞的詞牌名,但是卻源於唐朝,早在敦煌寫卷《雲謠集雜曲子》中就有《魚歌子》詞兩首,而後成為唐代教坊曲名,後來又慢慢演變成詞調。但是,始終沒有讓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出現。
  • 唐宋詞鑑賞:張志和 · 漁歌子
    中華經典資源庫:酈波老師講解:漁歌子·張志和漁歌子張志和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鱖魚歡快地遊著,✦西塞山:在浙江湖州。✦白鷺:一種白色的水鳥。江岸一位老翁戴著青色的箬笠,披著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細雨,悠然自得地垂釣,他被美麗的春景迷住了,連下了雨都不回家。✦箬(ruò)笠:竹葉或竹蔑做的鬥笠。✦蓑(suō)衣:用草或棕編製成的雨衣。✦不須:不一定要。張志和的詞保存下來的只有《漁歌子》(原題叫《漁父》)五首,這是其中的第一首。
  • 王天雷《漁歌子五首》
    漁歌子 春柳淡淡鵝黃一樹高,隨風垂下綠絲絛。舒唐袖,展宮腰,伴湖覽景競妖嬈。漁歌子 春雨小曲催眠入夢酣,仙娥輕步掛珠簾。染草色,織花衫。禾苗萬傾正貪婪。漁歌子 春風化雪融冰喚蟄蟲,剪枝裁葉草茸茸。塗四野,抹群峰,鏗鏘步履競蔥蘢。漁歌子 春色(新聲)綠柳綿綿稚草青,粉蝶陶醉杏花紅翔紫燕,囀黃鶯,多情黑土孕新生。
  • 詞牌/漁歌子《人生八雅》
    【漁歌子 *人生八雅*】 【漁歌子 琴】一曲高山對月彈, 子期無語靜聽弦。 風瑟瑟,水潺潺, 任憑十指話前緣。二 【漁歌子 棋】一紙平分兩座城, 大軍持守各西東。 追將帥,堵卒兵。 江山盡在掌中贏。 三 【漁歌子 書】 一筆飛花氣勢雄, 指尖旋轉縛蒼龍。 山挺峻,水奔騰, 墨香世界韻無窮。
  • 古詩詞賞析:張志和《漁歌子》
    在《漁歌子》中,詩人不僅是一個怡然自得的漁夫,同時也是一個享受天地風光的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