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這裡是騰訊大閩網2011高考專題訪談,我是主持人李美香,今天我們很榮幸請到閩江學院招生辦主任李秋斌處長。
李處長:各位大閩網網友大家好!
主持人:請兩位老師簡要介紹一下貴校的基本情況。
答:閩江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正式批准的福建省省屬全日制多科性公辦本科大學,擁有半個多世紀的悠久辦學歷史。學院座落於福建省省會福州市,佔地2500多畝,校舍總建築面積48.36萬平方米,在校生約20000人,藏書193.4萬冊(含電子圖書48萬冊),教學儀器設備總值9000萬元。
學院現有13個系9個學院,55個本科專業(含專業方向)和38個專科專業。學院擁有一支以中、青年教師為主體、素質優秀的師資隊伍,高級職稱教師佔教師總數一半以上,研究生學歷以上的教師佔教師總數74.1%以上。畢業生就業率每年均在90%以上。
主持人:聽說貴校有個新華都商學院,能簡要介紹一下情況嗎?
答:新華都商學院是閩江學院接受福建新華都慈善基金會首期捐資5億元人民幣創立的公立商學院。 2010年,新華都商學院的本科教育開始啟動,學院首批在福建省招收會計學和金融學專業的優秀新生100人。新華都商學院在首次招生中便取得了良好的成績,招收的新生中有57人高考成績超過本一分數線,理科平均分超過本一線5分,文科平均分接近本一線。其中最高分達到632分,比本一線高出93分,最低分數540分。
2011年,新華都商學院的本科專業將納入本一批次招生,招生規模為100人。會計學、金融學各50人。
主持人:那麼新華都商學院在辦學上有什麼優勢嗎?
答:首先在辦學模式方面,新華都商學院以「公辦社助」的創新模式,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引進國內外頂級教育資源,致力於打造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商學院。2011年,新華都商學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獲得福建省教育改革立項;「中外聯合辦學教育改革試點」正在申報教育部立項。
其次是國際合作方面,新華都商學院致力於為商院師生創造國際化的交流平臺,學院與美國杜克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國外著名高校積極搭建多方合作研究平臺並開展合作交流,為商學院優秀學子赴美深造提供綠色通道。還有雙語教學方面,新華都商學院致力培養跨文化的國際商務人才,優化教學內容,強化英語教學,聘請優秀外籍教師進行英語授課,專業課程全部採用雙語教學,為學生對接國際教育做好準備。
然後是教學資源方面,學院根據國際化的辦學理念和高層次商科教育的需要,設有「全球互動課堂」遠程教育中心、全國一流的商科文獻信息中心,集教學、科研、辦公、學術交流為一體的商學院大樓;學院面向全球招聘商科著名專家學者、具有工商業經營管理實踐經驗的企業高管,組建一流的師資團隊。
主持人:新華都商學院今年在本科一批錄取,有什麼獎助政策嗎?
答:新華都商學院全額資助學生四年學費,並設立新生專項獎學金、優秀畢業生出國留學資助基金,鼓勵優秀畢業生出國深造;學院還設立創新獎學金、綜合獎學金、專業獎學金和單項獎學金,鼓勵學生參與學科競賽、科研創新。
第一,免學費。2011年錄取新華都商學院的考生,四年學費由新華都商學院全額資助。
第二,設立「新華都商學院新生專項獎學金」(錄取後分4年發放)。錄取新華都商學院的考生,除四年學費由新華都商學院全額資助外,高考分數超過福建省本科一批錄取線20分以上的(含20分),每生獎勵2萬元;高考分數超過福建省本科一批錄取線40分以上的(含40分),每生獎勵4萬元;高考分數超過福建省本科一批錄取線60分以上的(含60分),每生獎勵6萬元;高考分數超過福建省本科一批錄取線80分以上的(含80分),每生獎勵8萬元;高考分數超過福建省本科一批錄取線100分的(含100分),每生獎勵10萬元。 高考分數超過福建省本科一批錄取線100分以上的,可直接向學院申請,根據其綜合素質另獲得5萬元或以上獎勵。
第三,設立「新華都商學院優秀學生出國留學資助基金」。由美國杜克大學(全球排名約12位)選拔10名優秀畢業生赴該校攻讀碩士學位,新華都商學院資助每生30萬元人民幣。另選拔20名符合國外高校入學條件的優秀畢業生赴國外高校深造,新華都商學院資助每生15萬元人民幣。
第四,設立學校專項各類獎學金。學校在校就讀期間,按各方面素質和綜合表現,最高可獲得8000元的國家獎學金,此外還有年度獎學金、創新獎學金;經濟困難學生視表現情況可獲國家勵志獎學金及各類相應補助金。
主持人:新華都商學院的師資情況如何?
答:從創立伊始,新華都商學院便開中國教育之先河,聘請了200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資本主義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埃德蒙·費爾普斯教授擔任院長,全面負責學院的戰略管理、教學研究和國際合作。
同時,新華都商學院也吸引和邀請了一批來自國內外一流高校及研究機構的知名教授加盟,進行中國企業管理研究和教學。其中包括國內著名能源經濟學者、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教授、南開大學金融系田利輝教授、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陳超教授等,共同打造高水平、國際化、多元化的教學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