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女性的社會地位越來越高。女性也能在職場上大展身手了。因為女性生理的特殊性,勞動法中有不少保護女性的規定。比如企業不能解聘孕期女子。女性在懷孕期間,企業不能開除女性,還要按時發放工資。這對於小企業來說其實負擔很重。由此引發的糾紛也很常見。就比如下面這位容易懷孕的女員工,單位實在養不起她了。
事件經過
2020年12月28日,重慶渝北區。有位呂女士找到記者,希望曝光自身遭遇來維權。據呂女士反映,她在當地一家培訓機構工作,最近她發現自己懷孕了。可當媽媽的喜悅還未平息,單位一盆冷水潑下來了。剛剛懷孕的她被公司給開除了。這個結果讓她難以接受,她認為公司侵犯了她作為孕婦的合法權益。
所以她決定曝光遭遇向公司討個說法。按照勞動法的規定,企業不能解聘孕期女員工,這家單位怎麼能這樣做呢?帶著呂女士的不滿,記者陪同呂女士找到培訓機構。機構負責人也是一名女性,對方見到記者和呂女士以後,表現的十分冷漠。記者當時覺得很不舒服,大家同為女性,本該互相體諒才對。
這位女負責人為何對同性如此冷漠?負責人的態度卻十分強硬,堅決要將呂女士開除。當記者向她說明勞動法的規定以後,負責人表示,這些規定自己知道,之前也是按照規定做的。可這位呂女士不厚道,她剛生完孩子又懷孕了。負責人表示:就算是母豬也得喘息一下吧,可人家呂女士愣是不需要!記者見負責人情緒激動,就去向呂女士核實情況。
這時呂女士支支吾吾半天不說話了。後來還是負責人向記者說明情況。據負責人透露,呂女士之前剛生完孩子,單位在她生產期間一直照常貼錢發工資。可現在第一個孩子才四個月,她又懷孕兩個月了。這意味著呂女士生完孩子兩個月的時候就受孕成功。這種情況你要說她不是故意的,估計沒人會信。負責人表示,培訓機構賺錢不容易。
不可能一直貼錢養閒人。對於負責人的指控,呂女士表示自己這次是沒做好避孕措施,意外懷孕。並非有意為難單位。記者了解情況後也明白了單位的難處。最終,經過記者協調,培訓機構負責人願意根據勞動法賠償呂女士一個月的工資,另外出於對員工的慰問和關懷,願意額外在賠償她兩個月的工資。但在此之後,雙方解除勞動合同,再也不相往來。隨後呂女士拿著三個月的工資笑呵呵地走了。
筆者有話說
這件事曝光後,不少網友表示呂女士這種人最可惡,單位遇到這樣的員工太倒黴了。筆者也有同感。從法律上來說,禁止解聘孕期女職工,呂女士去勞動仲裁肯定贏,但是法律只能解決個案,解決不了社會矛盾!如果呂女士供職於國企也就罷了,私企老闆也是平民百姓,單位這次在呂女士身上吃了虧,以後可能不再招聘育齡女性。筆者認為,呂女士這種人會讓女性求職變得越來越難。她這種行為就是殺雞取卵不留餘地,把老闆都擠兌倒閉了大家也就都喝西北風去了。
文章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