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常說:「明九不算九,暗九大關口」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2020-12-17 豆在農村

我國文化博大精深且源遠流長,而這些萬千的文化中,俗語作為熟語的一種是不可或缺的一種文化,這些俗語的形成主要是來自於民間,是廣大的勞動群眾在長久的生活實踐中總結而來的,它包羅了社會的各個方面,有關人情的,農事的,親情的等等,可謂是大到民族文化心理,小到個人的生活寫照。這些老話話糙但理不糙,句句在理,能讓人們從其中學習到人生哲理,和一些書籍上學不到的知識,我想這就是老話之能流傳至今的原因吧。

而說到農村的俗語,最被人們津津樂道的就屬禁忌類俗語了,因為這些俗語往往能給人帶來許多聯想,以下這幾句農村俗語你聽說過嗎?

⑴,男不露肚臍,女不露皮

老話也常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可見在古代,人們對自身身體的看重,而在舊時民間還相信,自己還需要對自己的身體採取一些禁忌行為,才能進一步確保自身人體的安全。如:忌諱裸露自己的身體。成年後的男性人絕對不可以將肚臍裸露人前。而對於對於女性來說要求更為苛刻,古代對女孩也講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未出嫁之前基本都是呆在自家不出門,即使出嫁了,也必須在家相夫教子。從古代的服飾看出些端倪來,一般傳統服飾都會將將身體各部位遮得嚴嚴實實,壽衣的袖子也要長,要將手完全蓋住,不能露出手,要不然將來兒孫要討飯,因此民間有「男不露臍,女不露皮」的說法。

⑵,晚不梳頭,早不說夢

記得兒時,每到深夜睡覺準備去梳頭時,長輩們總會說到,別梳頭,尤其是老人最忌諱晚上梳頭,農村人也認為生者不能晚上梳頭,只有故人才在晚上梳頭。而「早不說夢」指的是,一天之計在於晨,清晨有個好心情就會感覺萬事順暢,而早不說夢,是因為提了昨天晚上的夢會影響一天的心情。現在看來這些不免帶了絲迷信的說法。

⑶,明九不算九,暗九大關口

所謂的明九指的是帶九的年齡數,如:十九歲,二十九歲,三十九歲,四十九歲。而暗九則指的是九倍數的年齡,如:十八歲,二十七歲,三十六歲,四十五歲,在舊時,人們總認為生命的某些重要物事與「九九」密切相連、並認為歲數偶逢九的話,會多災多難,容易遭逢坎,都是人生的顯要關口,尤其是暗九年,必須處處小心,謹慎行事。在民間也會採取各種方式進行禳解,如:穿上紅衣服來衝喜。

這些禁忌類的老話,現在看來帶了絲迷信的色彩,毫無科學依據,我想更多的是人們對未知的恐懼,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吧。

相關焦點

  • 農村流傳的古語,「明九不算九,暗九大關口」, 是什麼意思?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們思維的轉變,人們慢慢的嚮往農村生活,而在農村生活的人們,更加珍惜所居住的環境。也許人就是這樣,通過一個慢慢的轉變,就能夠認識到身邊的不易,因而才會珍惜身邊所有的人和物,這樣也算是一個悟性的境界。
  • 在農村,俗語「明七暗九,暗九大關口」,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大家好,這裡是「豬友巴巴」,每日點評農村大小事,更有趣味冷知識,想要了解更多三農趣事,農村新鮮事,不妨點擊上方的關注訂閱呀!今天我們談論的話題是:在農村,俗語「明七暗九,暗九大關口」,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 「人老兩道坎,暗九大關口」,為什麼人老有兩道坎?暗九又是什麼
    我們經常能聽見一些口口相傳的俗語,這些俗語有的蘊藏著生活哲學,可惜很多人卻不知道這些俗語的出處,也不知道古人為什麼這麼說?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這句俗語「人老兩道坎,暗九大關口」,這句俗語為什麼說人老了有兩道坎?暗九又是什麼?這其中有道理嗎?「人老兩道坎」,哪兩道坎?
  • 農村俗語:「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兩年坎和暗九都是什麼?
    正是因為老年人年齡的原因,而農村俗語對此也有說法,為:「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而這句俗話是什麼意思,這「兩年坎」和「暗九」又代表的是什麼呢?李子來回答。關於農村俗語:「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我這裡還真有這樣一件事情:我鄰居爺爺前幾天去世了,走的時候是84歲。本來這也沒有什麼奇怪的,生老病死是常有的事情,但是我仔細一研究卻發現了一個很特別的事情,我們村裡有很多老人都是在73歲、84歲的時候去世的。
  • 俗語「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有什麼說法,坎和關口分別指什麼
    上了歲數的老人都知道我們說的這句「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或者說他們都很在意這句話。為的就是避開「兩年坎」,很多人甚至提前做很多準備。老人常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說白了就是人到了這倆歲數,有兩道坎很難闖過去。
  • 農村老話「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兩年坎和暗九指什麼?
    在古代,60歲屬於老人,面對將來的日子,老人有兩道坎要闖,這兩個坎兒分別是73 歲和84歲,俗語有云:「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意思是說這兩個坎很難闖過去。在古代這話沒毛病,由於飲食和醫療技術的局限,「活到七十古來稀」。
  • 俗語「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老人有哪兩道坎,暗九是什麼?
    關於人的壽命,智慧的中國人有許多有趣的說法,為了長壽,要祈福修道,你看《西遊記》,連孫悟空都為了長生滿世界拜師,而人的年齡越大,忌諱也就越多。如同不能輕易叫一個女性阿姨一樣,在和老人談及年齡的時候,一定要慎重,要尊敬。俗語「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就是針對老年人而言,當人長到一定歲數之後,應有的忌諱和說法。
  • 農村俗語,「明九不可怕,暗九大過天」,什麼意思?
    這些俗語,大多言簡意賅,話糙理不糙,卻又耐人尋味,從中道理,又怎麼全部在課本中讀出!也許,這就是傳承,這就是我們所堅守的「魂」吧!隨著歷史長河不斷的發展,有些俗語已經淹沒在如今快生活節奏中,無不讓人唏噓。以下兩則俗語你們知道什麼意思嗎?
  • 農村俗語「生妻不娶,暗九不過」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生妻不娶,暗九不過」,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人常說45歲為「腌臢年」,「腌臢年」是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村裡王大爺細數著近期村裡的新鮮事,前不久做煤炭運輸的肖哥酒後心梗希望,才45歲的年齡實在讓人嘆息,王大爺說,這45歲在咱農村被稱為「腌臢年」,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腌臢」是很多北方農村流傳的一種說法,它的含義是不乾淨,骯髒的意思,在「水滸傳」中有提到「腌臢潑婦」的詞語,也表示壞,不好的意思!
  • 古人講:「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是什麼意思?有老人的要看
    在我們古代關於老年人有這麼一句俗語,人老兩年砍按九大關口,這說的是什麼意思?咱們老人不妨留意一下,人老兩年侃,相信大家都知道儒家十分有代表性的兩位聖人,孔子和孟子。俗語「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是什麼意思家有老人最好看看常言道,孔孟之道說的就是這兩個人對於儒家經典的傳承,而儒家對於我們歷史文化的影響可謂是10分的深遠了,所以自古以來人們對於這兩位聖人也是十分的推崇和敬仰,而孔子和孟子分別是在73歲和84歲去世的。
  • 農村俗語「明七暗九,暗九是關口」,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對於這個問題,只能說他們不了解農村,不懂農事!正午時分也是最熱的時候,這時除草更能有效的防止其「死灰復燃」!在農村生活,對於村裡的長輩來說,都是種田的好手,也能說出一些與農事有關的俗語,比如說「七月十五定旱澇,八月十五定收成」!其實,在農村俗語不僅包含農事,也有很多富有哲理,以下的三則俗語,您知道是什麼含義嗎?
  • 老祖宗講「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古人這麼說有何用意?
    ,暗九大關口」,其實說的就是想長壽不容易。那麼「暗九」和「兩年坎」,分別是指什麼?古人這麼說有何用意?第一、人老兩年坎,「兩年坎」指什麼?第二、暗九大關口,「暗九」說的是什麼?所謂「暗九」,指的是每個人年齡中九的倍數。
  • 農村老人常說:「切莫遷墳,十遷九敗」,有道理嗎?為何?
    農村老人常說:「切莫遷墳,十牽九敗」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記得小的時候,總會聽到很多人老人說很多聽起來很順口的諺語,那時不懂是啥意思,只是覺得好笑,而今回想起來,有些寓意深刻,言簡意賅,是對很多真理形象生動的表述。比如今天要給大家說的這句「切莫遷墳,十牽九敗」,就是一句有關農村風俗習慣的諺語,那麼它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
  • 俗語:「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兩年坎和暗九究竟有何奧秘?
    現在這個社會,最流行心靈雞湯,而最常被引用的話,莫過於接下來這句「沒有過不去的坎」。最近突然火爆的被各界文學認人士推崇的《智囊全集》中提到過「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沒錯,這世界上真沒有過不去的坎,只要你願意付出和奮鬥。古往今來,人們對於死亡都是很畏懼的,所以才會有古代君王為了長生沉迷煉仙丹,對於他們來說,死亡就是過不去的坎。
  • 農村俗語「生妻不娶,暗九不過」是啥意思,生妻和暗九指什麼?
    農村的老人們,經常能說出一些讓人匪夷所思的老話,別說城裡的人有時候會「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就連是一些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有時候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當然了,很多的農村俗語也是有一定區域性的,就算是同一句話,各地的說法也是不一樣的,而這也是各地的文化差異。
  • 老人常說:「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玉濁清老人常說:"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每一個地方都有獨特的文化和習俗農村這個地方也是如此,雖然農村相對比較落後,但是一些文化傳承還是一直在延續的。經常生活在農村的小夥伴們,可能對農村的一些文化底蘊的流傳不會陌生,因為在農村老人的嘴裡經常會說一些俗語,這些俗語包含萬象,也是古人們一輩又一輩流傳下來的。
  • 「切莫遷墳,十遷九敗」這句農村老人常說的俗語,有道理嗎?
    文/玉濁清老人常說的:「切莫遷墳,十遷九敗」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如今社會的大部分年輕人都在外面闖蕩,很少回到自己的家鄉,但是每當回到自己的家鄉的時候,看到那一張張熟悉的面孔慢慢的老去,似乎都讓人唏噓不已!也會讓人會想起和他們交談時所說的一些話語,其實農村人說話大多都不修邊幅,也沒有多少知識和文化,他們所說出來的語言,大多都是通俗易懂,但不缺乏有一定的道理,還有一些老人常說的古語。
  • 農村俗語「生妻不娶,暗九不過」,啥意思,如今還有道理嗎?
    生活在農村的人,多多少少在生活方面都參照點老祖宗們說的俗語來,由於當時是舊社會,生產力和思想都比較落後,人們對真理都存在著疑問,在認知條件有限的情況下,有些俗語就變成了約束人們行為舉止習慣的重要依據了。舉個例子,在表示家庭糾紛情況複雜的情況下,外人根本就沒有辦法來斷定孰對孰錯,就會用到「清官難斷家務事」;再談及人怕出了名容易招麻煩時常說「人怕出名,豬怕壯」。
  • 農村老人常說:「二月沒九,餓死豬狗」,二月沒九嗎?什麼意思?
    在我們農村生活中有很多農村諺語,不少諺語是通過節氣變化來判斷未來一段時間的天氣的。但是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氣候也被我國通過衛星以及科學家經過嚴格分析以後做出的預判,但是在以前科學技術還不太發達的時候,特別是農村地區,那麼更多的是通過生活經驗總結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