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配為中國菜評星嗎?

2020-12-13 騰訊網

在餐飲界,有這麼一個傳奇,每一年都會對各大餐飲店進行評級,而它的評級也獲得了廣大「美食家」們的認可,這便是《米其林紅色寶典》。

作為汽車輪胎生產商,在1900年,其創始人便想推出一本供旅客們在旅途中選擇餐廳的指南,原意本是作為副業讓車主們多去旅遊,從而增加輪胎的銷量。

沒曾想,堅持了百年的米其林指南,如今成為了餐飲界奉承的瑰寶。

1.

米其林的評審相當嚴謹與公正甚至近乎苛刻,一旦檢查完畢,該監察員在隨後的若干年裡都不可以再出現在此餐館,以確保下一次檢查的公允,而且監察員必須自己掏腰包。以至全世界現今也只有113家米其林三星級餐廳。

其星級評鑑分為三級:

一星餐廳:是「值得」去造訪的餐廳,是同類飲食風格中特別優秀的餐廳;

二星餐廳:餐廳的廚藝非常高明,是「值得繞遠路」去造訪的餐廳;

三星餐廳:是「值得特別安排一趟旅行」去造訪的餐廳,有著令人永誌不忘的美味,據說值得打「飛的」專程前去用餐。

如果能夠評上三星餐廳,對於一家餐館及主廚而言,無疑是非常榮耀且又帶來無限財富的事。

沒錯,米其林餐廳也有其高昂的價位,按國外米其林三星餐廳的價格定位,在這裡進餐,人均消費將在3000~4000元人民幣。

並且,在米其林餐廳進餐,對於歐洲人而言無疑是一種高級別的享受,也是他們用餐完畢後值得出去炫耀的一件事。

但當米其林來到中國後,似乎有點水土不服了。

2.

以米其林最近發布的《2020北京米其林指南》來看,北京有23家星級餐廳入選。

其中三星只有一位,為新榮記(新源南路店),是一家做浙江台州菜但擁有粵菜背景的餐廳,而二星餐廳有兩家,分別為京兆尹(素食餐廳)和屋裡廂(上海菜)。

是否覺得有些詫異,被號稱為「美食荒漠」的北京居然都有23家星級餐廳入選,甚至還有一家三星餐廳,那麼其他美食區域是否會有更多的餐廳進入米其林的法眼呢?

結果與我們想的截然相反。

號稱「美食之城」的廣州沒有三星餐廳,而上海此前唯一一家三星餐廳唐閣被降級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家名為ULTRAVIOLET的法餐廳。

更別提那些川湘菜了,似乎根本就入不了米其林的法眼。

3.

那麼米其林餐廳為何在中國就遇到水土不服的問題了呢?

最關鍵的可能是米其林評級時的做法,通常米其林對一個餐廳進行評級,會派一個人去這家餐廳吃一頓或者幾頓飯,然後根據他的體驗,再來進行打分。

但很多中餐廳,一個人是吃不了好菜的,必須要多個人一起,點上一大桌菜才能看到這家餐廳真正的技術。

比如上海的米其林指南,因為「福1088」、「福1015」,他們的主廚是上海最好的本幫菜師傅之一,但由於這兩家沒有套餐,一個人無法吃到。而福和慧為他們的素菜館,因為有套餐,所以就入選了。

這就導致,如果只是一兩個人,對中國菜進行評價,根本無法令人信服。並且去到一個地方,如果不以本幫菜為基礎進行評論,如何去將這個菜館推薦給其他人呢?

就好比,有個外國人推薦我們去上海吃粵菜一樣,非常的違和,吃粵菜難道不是要去廣東嗎?

4.

有意思的是,在北京米其林發布的當日,就有韓國媒體曝光,米其林指南可以花錢購買星級。

而韓國的兩家三星餐廳便涉及其中,更有線索指出,在亞洲有10餘家餐廳向一位名叫歐內斯特·辛格的人繳納諮詢費或者是出讓股份。

隨後這些餐廳便在短時間內獲得星級,若諮詢了辛格的公司沒有獲得評星,這筆費用將被退還。

顯然這是一筆划算的買賣,米其林指南的公正性也受到了許多人的質疑。

而米其林如此急切的進軍亞洲,其實是與他們已經在歐洲越來越不受待見有關。在歐洲,有越來越多的餐廳請求退星,因為他們在經濟日益衰退的大環境下,已經無法在用高額的成本去滿足米其林對於食材、環境與服務的嚴苛要求。

另一方面,英國Restaurant雜誌推出了年度餐廳評選專題「全球五十佳餐廳」,開始被食客們認作與米其林指南相提並論的美食指南。

不同於米其林依靠單個美食審查員給出星級評定的做法,全球五十佳由美食評委們投票決定,每個評委擁有7票,其中的3票必須投給他們生活之外的地區,因此「全球五十佳餐廳」看起來更為客觀。

面對歐洲的劇烈競爭壓力,米其林選擇中國這個市場便不足為奇了。

5.

但米其林本身便是品評法國菜餚出身的美食指南,來到中國必然水土不服,法國菜多為海鮮、冷食,這與中國講究的鍋氣、火候截然不同,並且在文化上也有許多差異。

因此在米其林指南上可以發現,上榜的大多都是港式粵菜,因為兩者之間有一些共同點,符合這些米其林審評員的口味。

我們甚至無法指望那些外國人能夠吃的慣中國的美食,也就更難想像一個外國人以他的口味來為中國人推薦中國美食是多麼滑稽的一件事。

好在,國內目前的一些大眾點評、美團等企業已經開始對餐廳進行評價了,而這些評價都是一位位體驗過的食客用自己的感受寫下的,因此相對於米其林而言,更具參考的價值。

米其林指南,或許能夠在去歐洲旅遊時,在選擇餐廳上有一定借鑑意義,但用一個或幾個外國對中國餐廳進行評級,就好像是一個笑話。如今的時代,外國的月亮並不比中國圓。

至於那些被評為米其林餐廳的中國餐廳,看著那高昂的價格,推薦那些頭鐵的同學去吃一吃,畢竟吃完後可以提升智商。

相關焦點

  • 米其林的星級到底怎麼評?
    一百多年前誕生在法國的米其林紅寶書,憑什麼成為全世界最權威的餐飲指南?它的成功靠的是人們對法國菜的推崇嗎?2016 年,米其林終於光顧中國大陸,發布了《上海米其林指南2017》。好或壞,全看被品評的對象是否符合米其林事先制定的統一標準。
  • 米其林摘星記,打卡廣州唯一米其林二星餐廳:江-由輝師傅主理
    其實米其林對於廣州來說的爭議一直都是很大的,因為它的評選標準可能不太適應廣州的餐廳,很多好吃的老字號可能因為環境服務等達不到它的要求。存在即合理,既然已經評了這家餐廳了,作為廣州唯一的米其林二星,不過來打下卡就說不過去,所以就過來試下他的口味是怎麼樣的吧!
  • 米其林餐廳來上海 米其林評選星級的標誌是什麼
    昨日,米其林正式發布首版2017年上海米其林指南。在本版米其林指南中,總共有1家餐廳獲得三星,7家餐廳獲得兩星,18家餐廳獲得一星,以及25家必比登美食推介餐廳。
  • 一家新的米其林三星餐廳誕生,米其林綠星首次在中國頒出!
    原文標題:新版北京米其林指南出爐!一家新的米其林三星餐廳誕生,米其林綠星首次在中國頒出!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北京美食攻略,ID:bj-meis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11月16日,2021北京米其林指南榜單正式發布。
  • 滬30家餐廳獲評米其林星級餐廳 「老面孔」能否服眾-米其林 榜單...
    ,其中30家餐廳獲評米其林星級餐廳。  此次公布的榜單上,三星餐廳中的唐閣是老面孔,今年升上三星的ULTRAVIOLET  是去年榜單上的二星餐廳。其餘6家米其林二星餐廳與去年相同。今年推薦的22家一星餐廳中,出現了大蔬無界外灘店、甬府等5家新面孔,其中也包括換了地址的泰安門。
  • 2020北京米其林指南首發,唯一三星餐廳系江浙菜
    23家餐廳獲得星級餐廳榮譽,來自台州的新榮記成為最大贏家,三家餐廳收穫5顆米其林星星,其中,新榮記(新源南路店)更是成為唯一一間米其林三星餐廳,而其他兩家位於不同地點的餐廳則上榜一星餐廳。《2020北京米其林指南》發布現場除此之外,主打上海菜餐廳屋裡廂、素食餐廳京兆尹拿下二星餐廳稱號,另有20家覆蓋多種不同菜系的餐廳獲得一星餐廳稱號,而在這份榜單上,相當數量的江浙菜餐廳名稱讓熟悉上海米其林星級餐廳的人露出了神秘的微笑。
  • 北京也要發布米其林了,我們和澳門的中餐廳有什麼差距?
    今年美食界最熱的話題肯定會有即將頒發的米其林紅色指南北京。繼2019年廣州米其林餐廳紅色指南發布之後,上海和新增的北京也要陸續發布,今年還是北京首次發布米其林餐廳紅色指南,想想廣州第一年發布榜單時沒有米其林二星,也沒有米其林三星的尷尬局面,真為北京擔心。想必又有一大堆人會說」中餐不需要外國人評「、「米其林輪胎憑什麼評中餐」這類無知的話。
  • 2020 港澳米其林指南發布,廚魔遭降星
    歐陽文彥總廚特別擅長使用平凡的時令海鮮,為價廉的食材找到新生命,例如招牌菜式「花膠藍子魚湯」,便是發覺其貌不揚的藍子魚具有獨特的鮮味,以此熬製的濃魚湯來扣花膠,便能為這道傳統菜色帶來新穎的滋味。由東京壽司名廚齋藤孝司開設的首間海外餐廳鮨.齋藤,去年在香港開業不到一年,便直接衝進二星榜單,也證明了主廚小林鬱哉跟隨大師多年所累積的堅強實力,而今年鮨.齋藤也不負眾望地維持二星的名譽。去年獲評一星的 Arbor,今年則加入二星之列,再加上 BO Innovation廚魔降為二星,讓香港的二星餐廳總數上升至 12 家。
  • 米其林餐廳美食家的「賞星」之地
    而隨後,這些上榜的餐廳都將成為美食家和旅行者前往「賞星」的目的地。  為什麼這份指南能夠讓全世界的老饕為之趨之若鶩呢?它和同樣知名的輪胎品牌有什麼關係呢?而上榜的米其林餐廳又憑什麼吸引《米其林指南》的評級員和食客呢?
  • 米其林指南在中國是怎麼跌下神壇的?
    這次在榜單摘星的北京餐廳共30家,其中新榮記(新源南路)與京兆尹摘得三星,屋裡廂與京季摘得二星,採逸軒、萃華樓、大董(東四十條)、厲家菜等26家餐廳摘得一星,而其中引起最大爭議的,是今年剛剛從二星升為三星的京兆尹。京兆尹在北京已開張多年,主打素菜,如今成了全球米其林指南上唯一一家素菜三星餐廳。
  • 最讓「米其林大廚」抓狂的3道中國美食,第1道菜是國宴上的重頭戲
    最讓「米其林大廚」抓狂的3道中國美食,第1道菜是國宴上的重頭戲大家都知道,關於餐館有一個評價標準,那就是米其林餐廳,如果有幸被評上了,那就證明這家餐館的食物算是達到了頂級的水平了,這個評分標準自1900年創立以來,對世界範圍內的許多餐廳都進行了評級
  • 《上海米其林指南2019》發布,唐閣降星,新榮記成大贏家!
    唐閣降為二星,落下神壇 唐閣今年降星 蟬聯三星兩年的唐閣,此次被降為二星,坊間紛紛猜測,原行政主廚譚仕業出走,或成降星直接原因。
  • 2019廣州米其林指南發布!廣州首現米其林二星餐廳
    今天,2019廣州米其林指南正式發布!10家餐廳上榜一星餐廳,今年還評出廣州首家二星餐廳——江!28家餐廳被評為「必比登推介」餐廳,40家餐廳被授予 「米其林餐盤」榮譽。快看看有哪些餐廳被「翻牌」了!去年被評為米其林一星餐廳的「江」,今年摘得米其林二星。江餐廳的主廚的黃景輝師傅是中國具備受關注的著名廚師之一,16歲出道,年僅26歲時當上行政總廚,率領著20多位名廚的團隊。
  • 世界名店「米其林」,在中國卻連連倒閉,廚師:外國人別定義中餐
    米其林餐廳最初誕生於1926年,而在我們中國開始名聲響亮是從2016年才開始,共有18家餐廳得到一星,7家餐廳獲得二星,唯一一家中國大陸的米其林三星被唐閣獲得。可是經過4年的發展,米其林漸漸的從人數爆滿落到無人問津的地步。想想當年的繁榮景象,提前一個禮拜預約,可能都排不上號,即便進去了,也是人擠人,米其林究竟為什麼變得不再熱鬧非凡了呢?中國廚師一句話揭露真相。
  • 假日香港米其林美食探店集——一樂燒鵝,最平價的米其林一星餐廳
    來香港美食當屬受選,米其林現已成眾人尋覓美食重要參照,雖大多是豪門盛宴,但也不乏市井佳餚,一樂燒鵝,連續數年摘得一星,實乃美味不二之選,其中細味且由我述於諸君。那些市井美味,米其林雖也有推薦,但基本收錄於必比登之欄,可摘星者寥寥。一樂燒鵝,以一兩道美食佳餚便摘得米其林星級餐廳美譽,在香港實屬特例。連續多年評得米其林一星,足見其美食地位。
  • 《2018臺北米其林指南》公布!頤宮成為臺灣首家米其林三星餐廳!
    期盼已久的《2018臺北米其林指南》昨日發布,這是臺灣 史上首次 被米其林納入評鑑,共有 20家餐廳 榮獲米其林餐廳殊譽,包含日本菜、粵菜、時尚歐洲菜等 13種菜系,頤宮 成為 臺北第一家 米其林三星餐廳
  • 米其林首次發布臺北美食指南
    該指南以星級評定餐館的等級,共分為三級:一顆星表示「值得造訪」,兩顆星意味著「值得繞遠路前往」,三顆星表示「值得專程前往」。(來源: 新華網)米其林救得了臺餐飲業嗎?本報記者 張  盼(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臺北米其林指南發布 看看上榜餐廳有哪些看家菜  《臺北米其林指南》14日於臺北發布,涵蓋了歐式時尚美食、日式料理、燒烤、杭州菜等,一星共評出十七間、二星兩間,三星一間,其中三星酒店為位於臺北市大同區的頤宮中餐廳。
  • 2021上海米其林指南:新增4家一星餐廳,中餐比例上升
    32家米其林一星餐廳、10家米其林二星餐廳、1家米其林三星餐廳,如今的上海在美食表現上越發出色,而在這些入選的星級餐廳中,中餐所佔比例也在逐漸攀升。 《2021上海米其林指南》星級餐廳榜單 在今年頒布的米其林一星餐廳榜單中,三號黃浦會、遇外灘、人和館(肇嘉浜路)和逸道4間新晉米其林一星餐廳均為中餐
  • 米其林指南香港澳門邀鄭永麒及譚國鋒為2018國際大廚系列揭開序幕
    今年的國際大廚系列頭炮將於3月份舉行,並由區內兩位炙手可熱的星級大廚首度聯乘,分別是來自香港米其林一星餐廳 VEA Restaurant & Lounge 的鄭永麒,以及澳門新濠天地米其林二星粵菜食府譽瓏軒的譚國鋒師傅。
  • 人均2000,吃上海米其林二星的法式大餐,味道如何?
    如今的外灘之夜,有點失去了往日的喧鬧,但魔都的魅力依舊,不過今天不看景,只為果腹。建於1923年的外灘十八號名店雲集,早已是國際知名時裝、珠寶、名表、美食、娛樂、藝術中心。星星開滿全世界,盧神共收穫了32顆米其林星星,上海分店也貢獻了2顆,而且這是他在中國大陸開的第一家餐廳,開業僅半年就獲得了米其林二星,一直延續至今,全球統一的紅黑色調裝飾極顯奢華高貴,如今盧布松雖已駕鶴西去,可他的美食還依然留在人間,上海不少人對盧布松餐廳的了解可能還是來自日劇《東京女子圖鑑》中的那句名言:「三十歲前能去Jol Robuch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