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前門火車站將變身博物館 失蹤「龍號」再現

2020-12-12 中國經濟網



 

    前門火車站即將「變身」博物館

    位於天安門廣場東南角的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舊址(俗稱前門火車站)日前正在接受全面修繕。記者昨日獲悉,修繕後的前門火車站成為北京市的一座鐵路博物館。作為鐵道部和北京市政府共同組織的「人文奧運」項目之一,博物館將於今年8月1日正式開館,接待國內外觀眾參觀。

    西方侵略者「催生」火車站

    前門火車站舊址是一座典型的歐式建築,就位於天安門廣場的東南角,默默地注視著日新月異的北京城。

    在1959年9月15日新北京站開通運營前,這裡每天人來人往熙熙攘攘。

    前門火車站是京城百姓的俗稱,它真正的名字叫「正陽門東車站」,始建於1901年。它的出現跟西方入侵密不可分。1901年,為了軍事運輸需要和加強對北京城的控制,英國侵略者強行將鐵路從永定門延伸到正陽門,伸到清王朝統治者的眼皮子底下。只不過,當時的車站連站房都還沒有建好,正式竣工並開通使用則是1906年的事了。建成後車站成了當時全國最大的火車站,車站站房建築面積3500平方米。站內三座站臺,長度377米,候車室總面積達1500平方米。它也是當時中國最大的交通樞紐。站房建成後,車站也有了名字: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

    從它誕生之日起,前門火車站便見證著無數的歷史事件。

    1905年,革命志士吳樾刺殺「五大臣」發生在這裡;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並安營紮寨在這裡;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500名北平學生組成的「南下救國示威團」也是從這裡出發。

    新中國成立之後,前門火車站一度成了「國門」和「首都迎賓門」。毛澤東首次對蘇聯進行國事訪問從這裡出發;金日成、胡志明到訪中國都是從這裡開始友善之旅;抗美援朝志願軍的英雄代表們也是從這裡凱旋而歸,周總理親自趕到前門火車站迎接。

    老車站曾被「掉過兒」

    1959年,新的北京站落成投入使用,前門火車站結束了歷史使命。

    上世紀60年代初,老車站首先被改造成鐵道部的科技館,不久之後又被收歸北京鐵路局,改建成北京鐵路工人文化宮,候車室則被改造成劇場使用多年。上世紀90年代,鐵路拓展多種經營,拆除劇場,改造內部。老車站先後被改建成「老車站商城」和「電訊市場」。直到2004年,前門火車站被劃定為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還原老車站原貌得以恢復。

    但據人民鐵道報原副總編輯雷風行介紹,這個「原貌」早已不是1906年落成時老樣子了。

    上世紀70年代,為了給環線地鐵讓路,前門火車站不得不以鐘樓為中心做了「鏡像對稱平移」。鐘樓的位置原本是在車站的右側。改造時,鐘樓左側的部分建築被拆掉,並在鐘樓右側重建。這樣一來,其實只有鐘樓以北西牆和北牆西邊一段真正保留了原有的結構和磚牆,其餘的牆體都是改造後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儘管被「掉過兒」,但車站的建築外觀仍然比較真實地保存了歷史原貌。

    今年1月,北京鐵路博物館籌建部正式成立,前門火車站的歷史就此翻開了新的一頁。不久之後,這座百年老站便會以新的姿態和使命出現在世人面前,那將是它的真正歸宿。

    百年鐵路史搬進「老車站」

    從京奉鐵路正陽門東站變身成北京鐵路工人文化宮,再從售賣電器的老車站商城改建成北京鐵路博物館,這座北京最早的火車站總算快要回歸「老本行」了。

    如今,博物館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裝修改造,即將正式對社會開放。中國鐵路一百年來的發展歷程就將濃縮進這座恢復原貌的「老車站」。

    ■2000件文物全國徵集借用

    據人民鐵道報原副總編輯雷風行介紹,8月開門迎客的鐵路博物館將配套推出「國內外火車模型收藏展覽」、「鐵路歷史文物收藏展覽」等多項主題展覽。

    博物館方面除了向中國鐵道博物館等鐵路展覽機構借用文物外,還將委託北京鐵路檔案館及其基層單位組織收集文物,並向全國鐵路民間收藏愛好者徵集參展文物,力爭最大限度實現鐵路文物藏品的豐富。

    據估計,屆時將有包括路軌、站牌、信號燈具、票證、線路圖、老照片等百餘類文物參展,總數將超過2000件。

    ■失蹤「龍號」再度「現身」

    古色古香的烏黑車身搭配著三組鮮豔的紅色車輪,車身兩側攀附著兩條栩栩如生的金龍。據悉,博物館一層將擺陳出一個很特別的火車頭。它便是等大復原的中國第一臺蒸汽機車「龍號」。

    1882年,「洋務派」治理下的開平煤礦煤產量猛增,騾馬車實在力不勝任。礦上的英籍工程師便指導中國工匠們製造出一臺規範、精良的蒸汽機車。工匠們在車頭兩側各鑲嵌了一條金屬刻制的龍,故此得名「龍號」。這便是中國人自己製作的第一臺蒸汽機車。「龍號」機車退役後曾存放在北京府右街的交通陳列館。遺憾的是,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陳列館被搬遷,「龍號」便離奇失蹤了。

    ■老鐵軌、老車站搬進博物館

    「龍號」是複製品,但它所停放的鐵軌卻是「貨真價實」。這段鐵軌取材自京郊延慶的康莊,是從詹天佑設計監修的第一條中國自建鐵路——京張鐵路上整體截下一段。「這段鐵軌可有年頭了,你看這上面還刻有『1908』的字樣,枕木也是未經瀝青浸泡的老式枕木,距今至少有百年的歷史。」首都鐵路公關協會一位專家表示。

    有了老機車、老鐵軌,當然少不了「老車站」。博物館將把目前「淹沒」在居民樓之中的清華園車站遺址搬來,陳列在「龍號」旁邊。這座老車站跟現在規模龐大的火車站實在有天壤之別,它由青磚灰瓦搭建而成,佔地面積不過數百平方米。看上去,就跟一戶普通民居似的。

    ■老式車票印刷機現場「售票」

    據說,鐵路博物館還將為參展者設置多項互動式項目。

    博物館方面表示,開館時將特意為票務收藏者準備一臺老式車票印刷機。提起老式「硬板票」,人們並不陌生。這種我國最早的火車票長寬各約5釐米,呈「豆腐乾」形狀,由硬紙質材料製作,上面印有日期、面值、車次、編號、車站站名章和使用說明等內容。「硬板票」自使用之日起至1984年止,「服役」時間長達70年之久。

    而即將搬進博物館的車票印刷機至今仍可使用,觀眾們甚至可以自己動手,印刷一張古老的「硬板票」。

    有舊,也有新。據鐵路公關協會李航介紹,博物館正在製作模擬動車組駕駛機艙,模擬時速最高可達每小時350公裡,讓參觀者過足高速「癮」。

相關焦點

  • 北京前門火車站將成博物館 8月1日正式向遊客開放
    位於天安門廣場東南角的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舊址(俗稱前門火車站)日前正在接受全面修繕。記者昨日獲悉,修繕後的前門火車站成為北京市的一座鐵路博物館。作為鐵道部和北京市政府共同組織的「人文奧運」項目之一,博物館將於今年8月1日正式開館,接待國內外觀眾參觀。
  • 政協委員建議將北京百年老火車站闢為博物館
    中新社北京一月二十七日電(記者於晶波)代表北京現代化進程的洋建築物、具有百年歷史的北京前門老火車站能否闢為北京民俗藝術博物館或行業博物館?今天,著名作家老舍後人、政協委員舒乙在「兩會」上遞交了該提案。  北京前門老火車站具有百年歷史,是當時最重要的交通站點,也是近代北京為數不多的洋建築物。
  • 周末相約博物館 北京有哪些值得一逛又少為人知的博物館?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是「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為迎接「國際博物館日」的到來,北京市將舉辦形式多樣的博物館活動。博物館日期間,至少有108項展覽、講座等活動將為參觀者帶來豐富的文化體驗。博物館日當天,93家博物館將向公眾免費開放。北京博物館資源豐富,有哪些值得一看又鮮為人知的博物館?
  • 中國鐵道博物館位於北京市前門:表明了中國高鐵與鐵路百年建設史
    中國鐵道博物館位於北京前門地區,也就是在北京前門大街的東側,作為一個專業的博物館,這個地方展示中國高鐵與鐵路百年建設史。北京前門地區的位置也是比較特殊的,這個地方原來也就是北京的正陽門火車站,此處也是一個有鐵路傳統的地方。
  • 【有範回顧】鐵道博物館:開往老北京的列車
    還得往後排 在北京前門大街東側 有一組尖塔拱頂 青白磚牆的歐式建築 與附近的正陽門相映成趣 這裡就是曾經的正陽門東火車站 也是中國鐵道博物館
  • 北京探秘,打卡中國鐵道博物館,在年代火車站等一輛時光列車
    北京周末玩什麼?走遍大大小小的博物館其實也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今天就帶大家走進「中國鐵道博物館」。「中國鐵道博物館」一共有三個館:正陽門館、東郊館和詹天佑館。每個館定位不同,相隔很遠。正陽門館位於天安門廣場東南側,是老火車站改建的,非常漂亮,主要展覽內容是「中國鐵路發展史」。詹天佑館則在八達嶺,而最吸引人的非東郊館莫了。正陽門館博物館就在正陽門下,灰白色的復古建築已成為前門大街上的地標,陽光下散發著神秘的光彩。
  • 合肥各大博物館「變身」青少年暑假第二課堂
    合肥日報訊 暑假期間,在博物館裡參觀學習,成了越來越多青少年的選擇。記者昨日獲悉,我市各大博物館為孩子們精心準備了豐富多彩的暑期展覽和活動,讓博物館「變身」為青少年的第二課堂。安徽博物院「故宮系列活動」精彩紛呈今年暑期,安徽博物院新館「故宮系列活動」精彩紛呈。
  • 前門附近的3個小眾博物館,看完天安門還可以來這裡
    前門附近怎麼逛?您還只知道大柵欄、鮮魚口、北京坊嗎?還有這三個值得一逛的小眾博物館,雖然小眾但都是國家級專業博物館或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前門東區的「新舊城」,北京最後一塊老城區華麗變身
    共享辦公「優客工場」經歷了幾輪融資,另一個致力於城市存量資產更新的空間和內容運營商「共享際」也隨即在北京運轉起來。最近公布的「打磨場•共享際」屬於比較特殊的一個,因為它在北京老城區最核心的部位。從前門往東走進西打磨廠街,這裡比通常的居民胡同顯得更寬敞些,兩邊的建築能看出清理過的痕跡。
  • 遊歷史上的老正陽門火車站(北京站、前門站),解中國鐵道發展史
    中國鐵道博物館正陽門館,它在北京正陽門,天安門廣場東南側,是由原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俗稱北京站,也叫前門站)舊址改建而成,保留了鐘樓和主體結構,正陽門東車站,1906年竣工並開通使用。它是當時全國最大的火車站。車站站房建築面積3500平方米。站內有三座站臺,設有客票房、問事房、行李房和旅客用公用電話、無線電報等設施。
  • 前門北京坊中的一個書店,能看到北京前門地區全景的地方
    前門地區幾乎就是北京城的中心,與熙熙攘攘的前門大街商業區不同。前門的西側的北京坊是一個寧靜的街區,而北京坊PageOne(葉壹堂)24小時書店則是一個文化氣息濃厚的地區,站距了四層樓,在北京坊PageOne書店中,甚至能看到前門的全景。北京坊PageOne書店的書櫃,書的拜訪非常整理。書櫃的面積也很大,佔據了幾面牆的寬度。
  • 工業史話—中國的第一臺蒸汽機車「龍號」機車
    1881年6月,唐胥鐵路鋪軌後,曾使用了一臺我國工人最早自己製造的蒸汽機車——「中國火箭」號機車,也稱「龍號」機車。這臺機車是唐山機車車輛廠(當時叫南廠)製造的。當時工廠開工才一年,只有十幾名技術工人,工具機主要是手搖的,翻砂場只有一個小型的化鐵爐,大錘和風箱是打鐵房的工具。
  • 前門京味消費季啟動 百年商街變身「京味文化體驗區」
    10月2日,「老字號 新京範」前門京味消費季啟動,老字號市集、音樂會、國潮文創市集等一系列活動將接連上演,前門百年商街變身「京味文化體驗區」,煥發古今交融、歷史文脈與文化創意交相輝映的活力。10月2日晚上六點到九點,前門廣和樓舉辦的「前門述京韻」音樂專場活動正式開啟,嘉賓們通過演繹「北京」 主題,唱出了不同時代人心中的「京味」情懷。
  • 前門京味消費季啟動,百年商街變身「京味文化體驗區」
    10月2日,「老字號 新京範」前門京味消費季啟動,老字號市集、音樂會、國潮文創市集等一系列活動將接連上演,前門百年商街變身「京味文化體驗區」,煥發古今交融、歷史文脈與文化創意交相輝映的活力。10月2日晚上六點到九點,前門廣和樓舉辦的「前門述京韻」音樂專場活動正式開啟,嘉賓們通過演繹「北京」 主題,唱出了不同時代人心中的「京味」情懷。
  • 南昌灣裡火車站將變身歷史博物館 擁有43年歷史
    隨著南昌舊城改造步伐的加快,破舊的灣裡火車站與附近新建的高樓大廈相比,顯得格格不入。為此,政府決定對灣裡火車站進行保護性修繕,改成歷史博物館。灣裡火車站  本報訊 江南都市報記者佔珊攝影報導: 上世紀70年代,南昌市灣裡區火車站建成。
  • 鬧市中的詩意棲居——從北京前門東區看老城保護
    新華社北京4月13日電 題:鬧市中的詩意棲居——從北京前門東區看老城保護  新華社記者季小波、張漫子  「曲巷斜街信馬,小橋流水誰家」——古人詩詞中描述的江南水鄉美景,不僅出現在首都北京前門一帶的胡同裡,無縫嵌入百姓日常生活,更成為市民和海內外遊客流連忘返的網紅打卡地。
  • 北京東城"兩會":左安門角樓"變身"老北京特色圖書館
    昨天下午,記者從東城區「兩會」獲悉,正在修繕的左安門角樓,未來將建設成為老北京特色圖書館,並有望於2016年下半年向市民開放。此外,2016年,前門還將進駐38家老字號和「燕京八絕」等非遺精品。
  • TITONI旗艦店 北京前門矚目誕生
    2012年4月17日,瑞士鐘錶品牌TITONI瑞士梅花表北京旗艦店在前門大街內開業。品牌更邀請了歌影視紅星蔡卓妍(阿Sa)為新店揭幕,令前門大街氣氛頓然沸騰起來!
  • 北京旅遊哪個火車站附近景點最多?住在哪個位置比較經濟實惠?
    外地朋友第一次計劃來北京遊玩,想必最頭疼的就是在網上預訂旅店時,不知道選北京哪個位置居住經濟實惠,交通又便利。北京哪個火車站附近景點最多,在哪個火車站下車比較合適。去年我們去天津遊玩的時候,就遇到過這些情況。
  • 「歐洲最美的博物館」的藝術宮殿,火車站變身出來的網紅博物館
    奧賽博物館並沒有羅浮宮,巴黎聖母院那麼大的名氣,但是這個博物館的神奇之處也可圈可點,來到這裡可以說你才算是真正的走進了歐洲藝術世界的前沿,在這裡收藏全球最多的印象派作品,被譽為「印象派的殿堂」。於此同時,奧賽博物館與羅浮宮、蓬皮杜並列為巴黎三大博物館,恰好,這幾個博物館當中,奧賽博物館是聯結古代藝術殿堂羅浮宮和現代藝術殿堂蓬皮杜中心的完美中間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