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象觀察】世上有兩類人:一類是穿金戴銀的,一類是不戴的。
後者怎麼看前者?有三種眼光,代表三個層次。
一是豔羨:等咱有錢了,也要穿金戴銀。這是初級層次,比較容易變成「物慾」的奴隸。
二是鄙視:穿金戴銀,俗不可耐;很多隱形富豪習慣「素行」,不戴那些累贅。這是中級層次,超然物外,特立獨行,脫俗不隨俗。
三是理解:戴與不戴,個人愛好,和身價沒有必然聯繫。這是高級層次,擁有超凡「隨」俗的內心世界。也因此贏得廣泛好人緣,行事時得到的助力頗多。
那些穿金戴銀的人外表看著很光鮮,內心其實很糾結。
糾結一:現場會不會有人穿的金戴的銀比TA的純度更高,K數更大,牌子更有名氣。
如果有,氣勢上處於下風,炫耀的目的沒有達到,失落感會油然而生。
糾結二:假如那些金銀並非自己勞動所得,特別是很豪很貴的金銀珠寶穿戴身上,讓人覺得與收入不匹配,被人揪住狐狸的尾巴,甚至拔出蘿蔔帶出泥,麻煩太大了。
糾結三:太炫眼的寶器,容易被小偷惦記。出門在外怕被搶,回到家裡怕被偷。真的很不安全。
不戴吧,怕掉了身價,被人小瞧。戴吧,各種擔心和壓力。真是太糾結了。
於是有聰明人想出一個變通的法子:把仿品戴身上,正品藏家中。
遇不熟悉的人,財不露白,以假裝窮保平安。
遇酷炫族,聲明為什麼戴仿品,以正視聽。
其實沒有多少人在乎TA家裡有沒有藏著正品。
說到底,還是不夠自信。
一個足夠自信的人,不需要用金銀來證明自己的高貴身價。TA本身就是「貴人」,言談舉止都能顯出TA的貴。
因為內心豐盈,TA不擔心被人瞧不起!即使真有不知天高地厚的淺薄之人鄙視TA,羞辱TA,TA也泰然處之。
心理學上有個「補償原理」:不自信的人,越是缺啥,越會炫啥。
炫山珍海味的,說明平時難得一吃。
炫名牌服飾的,說明TA渴望成為有身價的人。
出門帶刀劍的,說明他赤手空拳保護不了自己的安全。
吵架時嗓門最大的,說明TA內心感覺受到了藐視,必須以聲音來證明自己不是弱者。
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的,說明TA虛弱的內心感覺受到了侵犯,必須有所動作捍衛可憐的尊嚴。
足夠自信的人,不會急於證明自己。TA堅信,那些身外之物再貴也貴不過TA自身,TA無須用過多的身外之物來提升自己身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