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花藝是由歐式花藝進化而來的,嚴謹的造型技藝與中國傳統插花率真自然的表現很難生硬地結合。
,現代花藝與中國傳統插花或傳統文化之間,並不是格格不入的。
我們在創作中就深深地體會到中國傳統藝術重神韻、講意境的寫意精神,在本質上與現代花藝的設計理念是相通的。
將中國傳統文化用現代花藝表現出來,我們認為有三條途徑。
第一,在花藝作品中恰當地運用中國元素。
這些元素包括花材、色彩、圖案、造型、飾品等。
例如:紅色是中國傳統的喜慶色彩,用紅色的花材、紅色的輔料製成的新娘捧花就非常具有民族特色。
又如在傳統圖案中,海棠形、如意形是非常有特色的,也符合現代花藝對造形簡潔的要求。
在造型上也同樣如此,前不久我們在設計一件作品時,就將現代花藝中流行的倒錐形稍加改造,用粽葉裹成粽子的形狀,既符合現代花藝的設計理念,也使觀者能夠聯想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
但有一點應該注意,就是傳統元素與現代花藝要恰當地融合,不能僅僅局限於在作品中掛上中國結,放上蠟染藍色花布,戴上京劇臉譜,就是「中國現代花藝」了。
第二,在花藝創作過程中,運用「中國情節」,使作品內容具有傳統文化內涵。
中國傳統文化中,一些名勝、風俗、傳說、故事等家喻戶曉,恰當地運用到花藝作品中能引起人們廣泛的共鳴。
尤其在眼下人們的時空觀念發生了很大改變,在感慨「天下真小」的同時,人們更加驚嘆於傳統文化中所蘊含的深度和廣度。
例如我們創作的「花藝之旅」系列作品,主要表現各地的地域特色,包括風土人情、名勝古蹟、歷史傳說等,這些內容給花藝創作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敘述的內容也具有濃厚的中國文化特色。
第三,在現代花藝作品中表現出傳統文化的神韻、風骨。
日本著名建築大師黑川紀章說過:「對傳統有兩種理解,一種是指眼睛看得見的,如建築的樣式、外觀、裝飾等,一種指眼睛看不見的,但又確實存在。」
而後者就是指精神和意境了。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包含情感、意境的作品是沒有存在價值的,因為「意境」是傳統藝術的根本所在,詩詞、繪畫、書法、戲劇、古代園林等都是如此。
作為傳統藝術中的一員,中國傳統插花更是如此,以寫意的手法表現自然,同時也是運用心靈的智慧與情感,體現個人對待自然和生命的態度。
現代花藝的設計師們,應該發掘傳統文化中內在的精神,將「形」的東西進行抽象,將「神」的內涵進行吸收,將傳統文化潛移默化地運用到現代花藝之中。要做到對傳統文化神韻、風骨的深刻體會及運用,是需要設計師對傳統文化認真學習的。
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與蓬勃發展的現代花藝怎樣結合,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的。沒有文化內涵的設計是蒼白的,舊事物只有被重新發現,注入新的活力,才能真正成為一種傳統,才能讓愛舊者覺其舊,喜新者感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