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駐日代表」謝長廷(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針對臺灣地區兩大對日窗口機構之一的「亞東關係協會」改名,臺當局「駐日代表」謝長廷受訪時表示,改為「臺灣日本關係協會」是與「日本臺灣交流協會」門當戶對。他還聲稱,「臺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名稱較奇怪,自己常被消遣。
謝長廷接受臺灣「中央社」訪問時,被記者問到,今年初日本將對臺灣的窗口由「交流協會」正名為「日本臺灣交流協會」,目前「亞東關係協會」的正名運作是否正在進行?此外,「駐日代表處」的名稱何時「正名」?是否應該爭取更多實質的內容?
對此,謝長廷表示,這分兩個層次。一是「亞東關係協會」的對口是「日本的交流協會」,現在「交流協會」已改名為「日本臺灣交流協會」。如果只講「交流協會」,也不知在講什麼(何者與何者交流)。
他說,上次「亞東關係協會」的理事會無異議通過建議改成「臺灣日本關係協會」,這麼一來,兩者「門當戶對」。他也認為這樣是最好的。
謝長廷稱,另一個就是位於東京白金臺的駐日代表處「臺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是全世界臺當局的「駐外機構」常用的名稱,但位於東京的這個機構比較特殊,是寫著「臺北駐日」的字眼。
謝長廷說:「我變成臺北駐日,所以我常常被消遣,上次有臺中、宜蘭的人來說也要設「駐日代表處」。還有人告訴我『跟你們市長柯文哲講一下』。」
謝長廷認為,全世界只有這裡是這樣的名稱(「臺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這比較奇怪。但因這牽涉到駐在人家的國家,還需商量。他認為,當局應該將臺灣在全世界的「外館」名稱統合一下。
此外,針對美國總統川普的政策有些不定性。謝長廷就聲稱,這些變數之中,「臺灣應更團結,和日本應更團結」,臺日過去有很好的基礎,有信賴關係。
他又稱,臺日應該更安定、合作。如果說區域間的經濟組織,像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有困難、需個別交涉的話,那臺日應優先啟動,這才是臺灣經濟發展的未來。
對於日對臺交流機構改名一事,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早前曾對環球網記者表示:「大陸官方的立場是一致的,明確的,我們堅決反對我建交國同臺灣發展任何形式的官方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