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曲水園位於上海青浦區公園路612號。初建於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據說為了建此園,曾向城中每個居民徵募一文錢,故又有「一文園」之稱。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拓地池築堤累石,增建樓臺,前後歷四十餘年,建成二十四景,三十餘廟的園林。園內一石一水,一亭一閣,盡皆成趣。嘉慶三年(公元1798年)改園名為曲水園。因園在大盈浦旁,取王羲之《蘭亭集序》中的「曲水流觴」之意。鹹豐年間毀於炮火。光緒年間費時20年相繼修復廟、園,增建放生池、花神堂。1927年增修假山,山上築九峰一覽亭,可登高遠眺松郡九峰。
曲水園是一座具有270多年歷史的江南古園,與上海市的豫園、南翔古漪園、嘉定秋霞園、松江醉白池並稱為上海五大古典園林。其古樹名木的數量更是冠於滬上公園。
儀門:建於清代,文革中被毀,2004年重修。門口石獅一對,肅穆含威。兩邊各有粉牆一堵,黛瓦蓋頂,古色古香。飛簷翹角,穩固而不失動感。南立面上枋刻有琴棋書畫,合稱「四藝」,象徵文化修養、道德品質和技藝才華。兩端各有一倒掛的磚柱,柱頭均刻有蓮花,象徵純潔、清淨。中枋中間為磚額,刻有「古邑靈跡」四字。青浦於(公元1542年)建縣,故謂"古邑"。曲水園曾名靈園,故謂"靈跡"。儀門的磚雕是在質地細膩的靑磚上運用平雕、浮雕、鏤雕
一文園址:據說為了建此園,曾向城中每亇居民徵募一文錢,故又有「一文園」之稱。
俏梅勁松:院內梅樹古松,讓人心醉神迷。
凝和堂:跨入儀門就到了「凝和堂」,凝和堂為全園主景,宏麗軒敞,堂前有小院,築粉牆,設花壇,載植女貞、金桂、白玉蘭、白皮松等樹木。堂皆塗以紫紅色,端莊凝重,堂中匾額初為清代李鴻章所書,堂之東西兩壁懸有五尺長大幅字畫四條。
花神堂:位於主建築"凝和堂"東側,庭院內各種樹木大都在百年以上,金桂、銀桂、玉桂、象牙桂形態各異。更有一株二百餘年羅漢松,還生長有南方罕見的二棵上海最大的百年白皮松。花神堂三間抱廈,四周圍廊。
有覺堂:始建於1745年,是曲水園最悠久的一建築物,也是本市僅存的兩座無梁殿之一,具有較高的江南園林建築藝術價值,別具一格。堂四周有迴廊環抱,南北開設有落地式窗,東西是裝飾有大玻璃的方形透視窗,可四個方向賞景。和凝和堂、花神堂在曲水園東西軸向線上三大古建築。
御書樓:位於園西部,是一幢飛戧重簷兩層小樓;與城隍廟建築緊相接。因是存放聖旨之樓,封閉性強的特點十分明顯,東面是得月軒,南面是有覺堂,北面是天王殿,形成一個封閉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