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揭秘:為何國人偏愛定窯瓷器?
收藏定窯瓷器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沒有長期的接觸學習,豐富的經驗,即使玩了很多年的老手,也有打眼的時候。有時候打眼也是長學問,長見識的一種過程。收藏就是要不斷的專研,學習,一個品種,一個品種的去了解。收藏定窯瓷器你要正確了解這個市場,你手中定窯瓷器的實際價值,和你所能銷售出的渠道,不要被那些拍賣行的天價迷惑。
定窯瓷器特點胎質十分堅密精細,胎薄而顯輕,胎色白淨而略顯微黃。無論白定還是各種彩色釉定,均是如此。定窯施釉極薄,釉薄處能見胎色,白定釉色多數為白中微閃,釉較堅緻,不太透明;黑定所上的黑色釉猶如黑漆一般,釉面特別光亮;紫定其實並非紫色,而是醬黑色釉,釉面施釉不太均勻,常出現深淺不一的現象;書載有紅定一說,但至今尚未見到實物,所見殘片上也只是在醬釉上有紅斑而已。醬釉、褐釉、黑釉、綠釉等品種,在定窯瓷器中佔的比例不大,故收藏價值較高。明曹昭《格古要論》日:「有紫定,色紫。黑定,色黑如漆。土俱白,其價高於白定。」可見明代其收藏價值已高於定窯白瓷。所謂紫定,其實就是醬釉。宋代流行漆器,醬色釉當為仿醬色漆器產品。所謂黑定,則指黑釉。定窯黑釉不同凡響,其呈色均勻,光可鑑人,同樣有漆的質感。
瓷器中的有機物生成,是從瓷器燒出窯的那一 天(微博)開始,將伴隨日月星辰和歲月的流逝再逐漸生成,並發生著變化。而這種有機物的生成變化,不僅在表面,同時在釉內以至周身的每一處,都在生成變化。相對而言,材質越精細,這種變化越小些。但這種變則是永恆不變的真理。通常情況下,一元配方器和二元配方器,由於胎質結構上的區別,釉面的厚薄不一,以至燒造上溫度的差異。於是當各類的瓷器從胎至釉的緻密堅硬度有別時,對器中有機物的生成變化會有影響。比如說宋代汝器易陳舊,而那些陳舊的有機物多為雜色斑,便是一種類型。那麼早期元青花、明宣德以及康熙青花的釉下有機物的生成變化明顯各不相同。他們相對各有各的特徵。而如果細細進行剖析,便可以尋找出它們的規律特徵,它們最 大的特徵是表面縱然整體一新,而釉下的有機物生成變化則非常明顯。而只要同此一致,那必真無疑,天下沒有表新內陳舊的假器物。
從2013年開始,定窯瓷器在全球拍賣市場上的較此前幾年有了大幅提升,且也一路走高。2013年春季,中國藝術品交易推出的一件定窯瓷器刻蓮花紋碗以約合1384萬元高價,10多年前香港佳士得秋拍中以1239.41萬港元的定窯瓷器黑釉鷓鴣斑碗所保持了許久的記錄就此打破。到了2014年,定窯的旺盛勢頭依然不減。香港蘇富比春拍中,一件定窯瓷器劃花八稜大碗以約合1.16億元,不僅打破了記錄,更闖過億元大關,讓業界驚嘆。同時,中國藝術品交易春拍中推出的一件定窯瓷器刻花執壺,也斬獲了約合458萬元的佳績。量價齊增,身價破億,定窯無疑是如今拍賣市場上宋瓷的領軍者。
器物的釉下機理特徵,從漢到清,各種器類各不相同。而這種風格迥異,特徵不一的成因,是瓷土配方、取材用料以及燒制溫度的使然。假如我們有幸像那些大家一樣,可以將其所有器物肌理特徵細觀,一路走來,全部過目以後,我們會發現,各個時代、各類器物,同時代同類器物是有規律可循的。比如唐邢器、唐越窯秘器以及北宋官、宋定、宋耀州、宋龍泉以至明清各類器物的釉下肌理變化,一定各不相同。從一元配到二元配,從一般器到特殊器,尤其是那些御用精品,它們的乳液狀肌理,令你不敢相信,那是古瓷的胎質。猶如玉粉或瑪瑙,或如脂,或像膏,這便是一種器種釉下的肌理特徵。而釉下肌理的微量分相重組的微微變化,都是漫長歲月中大自然的造化。比如,只要是古老的瓷器,一定會隨日月的延伸,肌理的稀釋液會向稠、濃、密以至混濁的肌理方面轉化。而只要已經展現出上述之證,則必然是擁有一定年份的古器。但到底怎樣才能辨清,這要有功力。然而,只要肯用功,功到自然成。而如若可以從釉下的粉態到液態的細微變化(如像煮稀飯似的,出現的米湯、米粥、米油的這種現象)中尋找出其變化規律的話,必然有助於鑑別古瓷。這是一般情況下的表現特徵。
定窯是宋代瓷窯之一,以生產白瓷而馳名。定窯瓷器多為白釉,亦有少量的黑釉、醬釉、褐釉、綠釉等品種。定窯白瓷的馳名始於北宋,而定窯白瓷的燒造則始於唐代。定窯在唐代時就已是瓷場,專燒白釉、黃釉瓷,到宋代發展迅速,比之前更大更有名,大量燒制白瓷,其次有黑釉、醬釉、綠釉、白地褐花等品種。白瓷胎土細膩,胎質薄而有光,釉色純白,上有淚痕,釉為白玻璃質釉,略帶粉質,因此稱為粉定,亦稱白定。其它瓷器胎質粗而釉色偏黃俗稱土定;紫色者為紫定;黑色如漆的為黑定,傳世極少。
對待真正定窯瓷器要尊敬,常懷敬重之心。行裡一些老玩家,看定窯瓷器的神態就像看著兒女,小心翼翼的,其實這是一種敬惜。每一件定窯瓷器流傳都是經了千道百道手,到了自己的手中,無論百千年前它是如何被製作出來,都要敬惜這定窯瓷器。這實際上是愛惜自己的福德,謹小慎微,這樣也不會惹上什麼不乾淨的東西。在過去,如果有人粗手粗腳或毫不尊敬的對待古物,行裡人是會鄙視的,也不願意和這些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