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參加2019.10.11-10.13日上海國際樂器展,15萬平方的場地,1000多家樂器參展商。從鋼琴之王來自歐美純正血統的大牌施坦威鋼琴,到我們國產鋼琴的巔峰代理品牌珠江、海倫。可想而知,鋼琴的品牌也不在少數。那麼在紛雜的鋼琴品牌中,哪個牌子的鋼琴性價比高呢?尤其是一兩萬的區間預算,國產鋼琴的銷量佔據市場大頭。今天,小編就給各位家長來分析一下我們目前國產鋼琴市場,哪些品牌值得選擇?
國內鋼琴品牌市場主要分為三個陣營。
第一陣營:高端的國際品牌與亞洲品牌。其中國際品牌主要以施坦威、貝希斯坦、賽樂爾、佩卓夫、鮑德溫為主導;亞洲品牌主要以日本原產的山葉、卡瓦依與韓國的三益為主導;(這裡的山葉可不是只國產的山葉、卡瓦依,請注意區分)
第二陣營:國產民族品牌,品質一般較好,價格相對便宜。主要以珠江、海倫、長江、星海等為主導。
第三陣營:雜牌品牌,其實就是沒有品牌。像這一類的鋼琴品牌目前市場大約有成百上千多個(這類品牌一般不固定,可能今天死一批,明天又上來一批。因為大城市琴行多,好品牌又供不應求,因此也給了這類雜牌鋼琴生存空間,後面會說到)。
那麼問題來了:買鋼琴到底哪家好?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了解,鋼琴到底是怎麼銷售的?一般有三個渠道:
①鋼琴廠商發展經銷商渠道進行的銷售,也就是我們能夠看到的各種琴行實體店進行的店面銷售。
②音樂培訓機構的老師針對學生開展的銷售。這裡需要講解一下,一般琴行都會開設有自己培訓中心(就算沒有,琴行老闆也會去找其他培訓機構合作),學生來報名學鋼琴,一般家裡也會給買上一臺(有這方面的需求),那麼老師就成了最好的銷售人員。 (為什麼是老師?你回想下自己讀書的時候,輔導資料都是怎麼來的?)
賣一架施坦威或者旗下其它系列,幾乎不賺錢,五百左右(不要覺得鋼琴越貴,利潤就越大,相反價格更透明,保養成本越高)!賣出一架、珠江、海倫鋼琴,一般提成幾百塊,看琴行怎麼劃分了(高性價,低利潤);賣出一架賽樂爾德國鋼琴,提成可到1-2K;而賣出一架雜牌鋼琴,提成可上5K(品質參差不齊,不能保證,但利潤……你懂的)。 所以,買鋼琴我其實不太建議找老師幫忙買,不要試探人性。
③有區別於前兩種(傳統渠道)的網絡渠道,就是電商了,但目前還處於起步階段,不成熟。
所以,買鋼琴最好直接去實體店(琴行)買!!!可是有那麼多琴行(目前全國大約有幾十萬家),我去哪家好呢?這就涉及到品牌鋼琴廠商對琴行的經營模式了。
一般樂器品牌的經銷渠道複雜,會將市場分為一、二、三、四、五級城市,有點類似於我們的城市分級。但是最好不要選擇這種模式的琴行去購買,最好選擇直營店,旗艦店。或者你們當地至少有個二三十年歷史的老牌琴行。 畢竟中國的鋼琴市場才發展多少年,能夠在幾十年的起起伏伏中堅持下來的琴行,值得家長去信賴!
ps:為什麼我再三的強調找專賣店或者老琴行,找實力強的,並不是歧視那些小琴行。綜合實力不只是錢多,更重要的是不會隨時倒閉!!倒閉了,之後售後服務,維修、調律什麼的,會很麻煩!跟那些品牌廠商比,你覺得誰的評估能力更強?畢竟買一架鋼琴,也不是一個小物件,一兩萬也是辛辛苦苦賺的啊!
最後,說點實際的,如果1W~2W的預算,我建議是買國產珠江鋼琴——我覺得京珠在北方銷量還挺多的!難道鋼琴真的有南北之分?咱也不敢說。不過怎麼說都是珠江的鋼琴,這也是第一臺中國人自己的鋼琴啊!而且,質量不錯,比國產的山葉好很多,價錢也要低一些。畢竟年銷售7萬多臺啊有木有!山葉一年也才賣4萬多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