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婦聯日前作出決定,授予雲南省麗江市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華坪縣兒童福利院院長張桂梅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稱號。(7月25日人民日報)
她幾十年如一日堅守滇西深度貧困山區教育事業,為幫助困難家庭孩子通過知識擺脫貧困,創辦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使1600多名女孩圓了大學夢,創造了大山裡的「教育奇蹟」;她義務擔任福利院院長近20年,成為130多個孩子的「媽媽」;她長期帶病工作,將工資、獎金和社會捐助診療費等100多萬元全部用於興教辦學……一段時期以來,張桂梅的事跡深深地感染、打動著我們,從她的身上我們讀懂了什麼叫無私奉獻,什麼是園丁情懷,什麼是蠟炬品格,什麼是平凡人不平凡的人生。
人民至上、心有大我。張桂梅17歲隨同姐姐從東北來到雲南支邊,經歷丈夫病逝、父母雙亡、無兒無女、罹患肌瘤等人生坎坷,沒有被磨難打倒,更沒有糾結於個人命運多舛,而是心無旁騖、無怨無悔地堅守在邊遠地區的三尺講臺,不僅義務兼任華坪縣兒童之家的院長,成為眾多孤兒的「愛心媽媽」,而且四處奔波募捐辦起免費女子中學,投入全身心幫助山村女孩圓上學夢。「不管怎麼著,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是少,她們後面過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夠了,這是對我最大的安慰。」把山裡娃當成自己的孩子,像母親一樣傾其所有去撫育、培養,這就是深植於一個普通教育者內心的家國情懷,這就是替黨和政府分憂、為社會盡責的初心和使命擔當。
執著奮鬥、無私奉獻。「華坪女高」辦學質量不斷提高,至今有1645名女孩相繼走出大山、邁進大學,可張桂梅的身體卻每況愈下,患上了肺氣腫、肺纖維化、小腦萎縮等10餘種疾病。她曾經堅定地承諾,「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她甚至在病重時向前來看望的領導提出,「我情況不太好,能不能讓民政部門把喪葬費提前給我,我想看著這筆錢用在孩子們身上。」她沒有自己的家,就住在一間學生宿舍裡;她堅持對每個學生家訪,把文化擺脫貧困理念帶進大山;已經無力站上講臺上課的她,每天都會準時從鐵架床上爬起,忍著全身的疼痛把每一層樓道的電燈點亮。這就是教育戰線執著、忘我的「燃燈者」,這就是傾注畢生心血照耀山村女孩追夢路的一盞明燈。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發展教育事業,教育工作者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主動放棄在城市工作機會,紮根深山17年,矢志不渝奮鬥在鄉村教育一線,被授予「時代楷模」稱號的河南省鎮平縣高丘鎮黑虎廟小學校長張玉滾;紮根離家300多公裡外竹山縣柳林鄉公祖村扶貧5年,獲得「中國好人」稱號的江漢師範學院副教授金梅……長期以來,多少張桂梅這樣的教育工作者,為了黨和國家的教育事業,為了幫助學子們圓夢未來,甘願「化作春泥更護花」,堅守初心、牢記使命,勤勉敬業、立德樹人,燃燒自己、照亮未來,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價值,贏得社會的讚賞和尊敬,他們的園丁情懷、師德風範,也必將激勵更多人做教育戰線的奮進者、教育強國的踐行者。(作者:範子軍)
原標題: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