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北京是全國高校最集中的城市,沒有之一。北京市的本科層次以上的大學,共有63所,其中的985工程大學和211工程大學一共有26所。在北京隨便找一個本科高校出來,都有可能是211工程大學。北京的非985工程和211工程大學中,相對比較好的大學,一般都是部屬高校,在整個行業的高校中獨一無二或居於金字塔的頂尖。下面為大家介紹幾個相對好一些「雙非」大學。
一、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先介紹首經貿,不是首經貿最好,只是題主在提問中提到了這個學校。首經貿是北京市屬重點大學。前身是956年創建的北京經濟學院和1958年創建的北京市財政貿易幹部學校,1995年兩校合併組建了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學校共開設44個本科專業,其中經濟學、統計學、人力資源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是國家級重點專業。有學校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個,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0個。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的專業以經濟學、管理學為主。第四輪學科評估,首經貿共有6個學科上榜:應用經濟學、統計學、工商管理評級為B+,理論經濟學B-、管理科學與工程B,公共管理C+。
在雙非財經類院校中,首都經濟大學在專業水平上是比較優秀的大學,同時又擁有首都北京這樣優勢的地理位置,在考生中是比較受追捧的大學。
二、首都師範大學
以雙非大學的身份進入了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當然不是偶然,是實力的體現。學校前身是創辦於1954年的北京師範學院。學校在發展過程中有合併有拆分,多次更換校名。到1992年,由原北京師範學院、北京師範學院分院、北京聯合大學外語師範學院合併,組建首都師範大學。後來又合併了北京市一些師範學校。2017年成為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一流學科建設學科為數學。是教育部與北京市共建高校。
第四輪學科評估,首師大共有22個學科上榜,其中A-學科5個,B+學科6個,這讓一眾211甚至985工程大學汗顏。這樣實力進入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是必然。首都師範大學是非常值得推薦的一個學校。
三、首都醫科大學
錯過211和985,也沒進「雙一流」,不過首都醫科大學仍然是非常值得報考的學校。首醫大是北京市重點大學。學科前身是創建於1960年的北京第二醫學院。1985年更名為首都醫學院,1994年更名為首都醫科大學。
專業水平很高。第四輪學科評估,臨床醫學和護理學兩個學科評級為A-,藥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生物學評級B+,基礎醫學、口腔醫學評級為B。首醫大的醫學專業水平,超過了不少985大學的醫科專業水平。
附屬醫院真多。首都醫科大學有19所附屬醫院、21所臨床醫學院。這是什麼概念?首醫大的附屬醫院和臨床醫學院在北京遍地開花。別人說長春在吉林大學裡,在北京,北京在首醫大的附屬醫院裡吧?附屬醫院是醫科大學實力的一個方面,附屬醫院越多實力越強。
四、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這個是公安部的長子,中國第一警校。沒啥好說的,學科專業什麼的並不重要,公安注重的是應用能力。現在是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畢業生參加公安聯考,入警率非常高。少數人能留在部級單位,多數回戶籍所在省公安系統,留省廳、市局的相對較多。
五、北京電子科學學院、
中共中央辦公廳的獨子。主要面向黨政辦公系統培養機要人才,專業水平一般。畢業前先考公務員,進入各地黨政機關機要系統工作的多。
六、外交學院
外交部的獨子。現在是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畢業生不全都是進入外交部,只有一少部分能進外交部,當然這也相當不錯了。外交學和外語類專業非常強勢,可以和北京外國語大學一較高低,在外交學院學外語,到涉外類單位機構就業的也非常多。
七、國際關係學院
又一個神秘的存在。國際關係學院曾為誕生新中國第一批「將軍大使」開辦培訓班。將軍大使,就是建國初期的外交官,為了保證政治可靠,只好從軍隊的高級軍官中選人,這些高級軍官在就任外交官之前,就是國際關係學院培訓的,當時校名叫中央外事幹部學校。發展過程中曾是外交學院分院。學校現隸屬於教育部,專業少,規模小,主要開設外語類、國際關係和國際政治類的專業。
八、中國科學院大學
由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改名為中國科學院大學,顯得有些怪。學校本研學生比例非常奇怪,本科生1600人不到,研究生47000人,怪嗎?但是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專業水平僅次於清華和北大,招生錄取的分數也僅次於清華北大。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科院大學共獲得18個A+學科,A+學科數量排名第3,清華和北大都是21個A+,第4名浙江大學11個,第5名中國人民大學9個。看這個架勢,知道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強勢了吧?
隊了上面介紹的學校,北京還有一些雙非學校,如北京語言大學、北京工商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北京建築大學等學校也都非常不錯,今天碼字有點多,不細介紹了。藝術類學校的中字頭學校和北京電影學院,都是出明星的學校,也是一條坎坷星路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