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詩詞中的巔峰之作《沁園春·雪》

2020-09-05 蕭蕭政語

毛主席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還是一位偉大的詩人。他的詩詞意境壯闊,氣勢恢宏,其藝術手法也非常獨特,語言明白如話,不論是下裡巴人,還是陽春白雪,都能從中感受到它的藝術魅力。而他的《沁園春·雪》又是他詩詞中的巔峰之作。

毛主席這首詞創作於1936年2月,1945年重慶和平談判期間,毛主席和柳亞子先生互贈詩詞時,因毛主席當時確實沒時間作詩,就把之前寫的這首贈與,後在報紙上發表,這首詞一發表,立刻轟動整個重慶山城,人們爭相傳抄,引起極大的反響。柳亞子讀後,為毛主席那磅礴的氣勢、豐富的內涵、深邃的思想所折服,不禁稱讚道:「展讀之餘,以為中國有詞以來第一作手,雖蘇(軾)、辛(棄疾)未能抗(相比),況餘子乎?」吳祖光如獲至寶,感到這「自鑄偉詞」「大氣磅礴」的詠雪之作「睥睨六合,氣雄萬古」。國民黨當局更是驚恐萬分,蔣介石惱羞成怒,問秘書陳布雷道:「氣勢磅礴,氣吞山河,可稱蓋世之精品。」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這首巔峰之作的藝術魅力。

《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採;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這首詞創作於1936年2月初,當時紅軍長徵勝利到達陝北,毛主席和彭德懷來到陝北清澗縣的袁家溝,準備渡河東徵,開赴抗日前線。為了察看地形,毛主席登上了海拔千米高的白雪覆蓋的塬上,當「千裡冰封」的大好河山和白雪皚皚的塬地展現在毛主席眼前時,毛主席不禁感慨萬千,詩興大發,欣然提筆,寫下了這首氣壯山河的《沁園春·雪》。

全詞分上下兩闕。上闕寫景,描寫了一幅波瀾壯闊的北國雪景,令人驚嘆不已。

第一句「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寫雪景。一下筆就把讀者引入一個冰天雪地,廣袤無垠的銀色世界,不僅突出了詞人對北方雪景的感受印象,而且造境獨到優雅。「千裡」「萬裡」極言詞人站得高,看得遠,登高望遠,眼界極為開闊。這都遠非目力所及,是詞人想像中的意境的延伸和擴展。意境開闊,氣勢恢弘。「冰封」是靜,凝然安靜,「雪飄」是動,舞姿輕盈。靜動相襯。

接下來一個「望」字統領下文,直到「欲與天公試比高」。「望」有登高遠眺的意思,並有很大的想像成分,它顯示了詞人自身形象的偉岸,使人感到詞人那豪邁的意趣。「望」下面所展現出來的是長城、黃河、山脈、高原這些最能反映北國風光的雄偉景觀,也正是中國形象的展示。「長城內外」「大河上下」,從南到北,自西向南,地域如此廣袤,並照應前面的「千裡」「萬裡」。意境大氣磅礴,顯示了詞人博大的胸懷,雄偉的氣魄。「惟餘莽莽」「頓失滔滔」,分別照應前面的「雪飄」「冰封」,「惟餘」強化白茫茫的壯闊景象,「頓失」極寫變化速度之快,寒威之烈,這裡詞人極言北方白雪覆蓋,寒冷至極。同時,又使人聯想到未冰封的大河滾滾滔滔的雄壯氣勢,在詞人筆下,這是從視覺形象賦予冰封雪飄的壯美風光以更為具體的直覺,更顯示出氣勢的奇偉雄渾。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這是動態描寫,突出了活潑奔放的氣勢。「欲與天公試比高」既是「山」「原」與天相連的壯觀景象,更是一種奮發的態勢和競爭的活力的展現。「山」「原」都是靜物,但詞人寫它們用了「舞」「馳」,這是化靜為動的浪漫想像,更是詞人情感的躍動,使作者眼前的大自然顯得生機勃勃,生動活躍。「欲」「比高」,賦予了「山」「原」在「舞」「馳」的動態的基礎上進一步的形象展示,同時也暗含作者奮發向上的精神。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是虛寫。與前面的實景形成對比,想像雪後晴日當空的景象,翻出一派新的氣氛。雪中景象在蒼茫中顯得雄偉壯闊,雪後景象則顯得嬌豔嫵媚。一個「望」字照應「紅裝素裹」,把江山美景比作少女的衣裝,形容紅日與白雪交相輝映的豔麗景象,一個「分外妖嬈」讚美之情言於溢表。

毛主席這首《沁園春·雪》蘊含著豐富內容,不是一般簡單寫景抒情,而包含著極其豐富微妙的思想內涵。「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好一個周天寒徹,好一遍漫天雪景,好一番人間苦難。天地之間被風雪改變了容顏,只見長城內外蒼茫一片,了無生機,連滔滔黃河也被雪凍冰封,不再奔流。神州北國仿佛進入了一種死寂狀態。不禁讓人聯想起了柳宗元寫雪的名句「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形象地賦予高原飛動的氣勢,使之生機勃勃。剎那間,群山起舞,靈動如無數銀蛇,高原奔馳,威猛如漫野蠟象,整個世界由死寂又變成了歡騰,天地間充盈著無窮生機。風雪是天公所賜,苦難乃歷史必然,但我們要打破冰封,戰勝苦難,與天公一決高下,這就是一個強者對天公的回答,就是一個民族對命運的回答。讀到這裡,我們不禁對毛主席心繫國家、民族命運的博大情懷油然而生敬意。

詞的下闕抒情議論。一句「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承上啟下。前一句是對上闕寫景的概括,是對北國風光的總結,後一句是開啟下文,引出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從而抒發作者的政治抱負,這樣就使得全詞上下闕渾然一體,做到了天衣無縫。正因為祖國江山如此多嬌,才引來無數英雄豪傑為之奮鬥、傾倒。一個「惜」字,引出對歷史人物的評價。「略輸」「稍遜」「只識」分別對功赫一代,名垂千古的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做了恰切而又帶有傲視意味的評價。接著用「俱往矣」把這些受人崇拜的歷史英雄,送回歷史,指出真正的「風流人物」在當代。這種評價歷史人物的態度是以前史學家和文學家中未曾有的。毛主席作為一代無產階級的革命領袖,在他的作品中,不做歷史名人的盲目崇拜者,尊重歷史,但目光更應該投向當代,讚美當代英雄。這是因為他是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運用的是最新的唯物史觀,這就使他的評古具有前所未有的大氣。這一特點就是帝王詩人曹操和以氣魄宏大而著稱的蘇軾也無法望其項背。

詞的結句猶如雷霆萬鈞,盡顯英雄豪氣,既充滿對歷史的自信,更是一代偉人對獻身的偉大革命事業充滿必勝的信念,彰顯出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豪邁的英雄氣概。

毛主席的《沁園春·雪》從重慶談判期間首次公開發表以來,柳亞子、吳祖光等許多知名人士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吳祖光直到晚年還始終以首發的毛主席詞《沁園春·雪》為畢生榮耀,並堅定認為把該詞置於古今中外大家的一流詩詞作品中,都是傑作之中的傑作。

相關焦點

  • 毛主席的《沁園春•雪》,為何被譽為詠雪詩詞之千古絕唱
    毛主席的《沁園春•雪》是公認的&34;,氣勢恢弘,堂皇高古,風騷並舉。即使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秦觀的《念奴嬌·赤壁舟中詠雪》、納蘭性德的《長相思》等,也難與之伯仲。下面,讓我們從史詩價值、政治價值、文學價值三個方面,探討一下這首卓絕古今的詠雪詞。
  • 蒼茫雄壯、憂國憂民,毛主席詞《沁園春·雪》已經超越了詩詞本身
    毛主席看著茫茫大雪,遠眺祖國的萬裡河山,心中湧起了萬丈豪情,腦海中不禁浮現革命的歷程,尤其是剛剛獲得了長徵的勝利,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情感,於是寫下了這篇曠世之作《沁園春·雪》。讀完這首詞,你腦海中不禁浮現這樣一幅場景:屹立在北方的遼闊大地,大雪紛飛席捲而來,祖國河山頓時變得蒼茫起來,偉人獨立瓊宇之下,那種直問大地的豪邁如洪鐘大呂,震撼人心。 讓我們一起走近毛主席的巔峰之作《沁園春·雪》。 詩詞開始,毛主席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北國雪景呢?
  • 毛澤東詩詞的巔峰,《沁園春·雪》有多厲害:一句足以名傳千古
    >,這首詞堪稱是毛主席詩詞的巔峰之作,氣貫長虹、縱橫古今,讓很多人膜拜!在漫長的革命歲月裡,毛主席詩詞感染和激勵了無數的革命戰士奮勇前行,為了中華大地和國家前途匍匐前進。 我們看下這首詞,一開篇,毛主席用「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開篇,「千」和「萬」的運用,氣勢頓時不一樣、恢弘大氣,讓人仿佛置身於茫茫北國冰雪中,一片蒼茫大氣。
  • 毛澤東詩詞的巔峰,《沁園春·雪》有多厲害:氣雄千古,傲視古今
    今天分享一首毛主席的代表詩詞《沁園春·雪》,這首詞堪稱是毛主席詩詞的巔峰之作,氣貫長虹、縱橫古今,讓很多人膜拜!在漫長的革命歲月裡,毛主席詩詞感染和激勵了無數的革命戰士奮勇前行,為了中華大地和國家前途匍匐前進。我們看下這首詞,一開篇,毛主席用「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開篇,「千」和「萬」的運用,氣勢頓時不一樣、恢弘大氣,讓人仿佛置身於茫茫北國冰雪中,一片蒼茫大氣。
  • 可稱蓋世之精品 唯有毛主席詩詞《沁園春雪》
    《沁園春雪》的意蘊解讀:  毛主席《沁園春雪》詩詞宏偉壯觀的藝術意境和博大精深的思想內容,在問世之初就備受推崇,更被南社盟主柳亞子盛讚為千古絕唱。人們盛讚這首詞「風調獨絕,文情並茂,而氣魄之大乃不可及」。整首詞,霸氣外露,彰顯著雄才大略,堪稱是最具「帝王之氣」的詩詞。它隱藏了太多的秘密,包納著無盡的玄機。
  • 詩詞丨毛主席詩詞《沁園春·雪》,深情朗誦,盪氣迴腸!
    ·雪》這首詞一直是世人的最愛。,萬裡雪飄。這首詞畫面雄偉壯闊而又妖嬈美好,意境壯美雄渾,氣勢磅礴,感情奔放,胸懷豪邁,頗能代表毛澤東詩詞的豪放風格,是中國詞壇傑出的詠雪抒懷之作。無論是蕭瑟的秋雨,還是肅殺的冬雪,毛主席筆下的詩詞,總是帶著讓人沉醉的豪邁大氣。這首《沁園春·雪》讀來,雖然是以雪為題,卻並不為雪而作。
  • 毛主席《沁園春·雪》剛發表,反動文人爭相模仿,結果如何?
    這首《沁園春·雪》是毛主席詩詞的經典之作,堪稱是其巔峰之作!【詩詞賞析】《沁園春·雪》上闕寫景,極盡描寫北國雪景的波瀾壯闊,將祖國的大好河山風光展現無遺,磅礴大氣!一開頭,就用「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引人入勝,我們仿佛看到了北國大雪紛飛,一片蒼茫!毛主席用詞極為講究,詞中的想像讓人佩服。
  • 毛主席曠世之作《沁園春·雪》
    客有抄得其《沁園春》一詞者,風調獨絕,文情並茂,而氣魄之大,乃不可及。」】不久,重慶《大公報》也將毛澤東的《沁園春·雪》與柳亞子的和詞一併發表。《沁園春.雪》一經發表,就在重慶引起了極大的轟動,一時間人們爭相傳誦,好評如潮。柳亞子甚至將它稱為「千古絕唱」。
  • 讀毛主席的《沁園春·雪》有感
    毛主席的詩詞的豪邁氣魄是無人可以超越的,詩詞的字裡行間都蘊含著一種自信、樂觀、從容不迫的英雄主義豪氣,其中尤以《沁園春·雪》最能表達毛主席詩詞的氣魄。那麼讓我們重溫一下毛主席的詩詞《沁園春·雪》,領略主席詩詞的宏偉壯觀、大氣磅礴的氣勢,同時也讓我們在炎熱的夏季裡欣賞一下「千裡冰封,萬裡雪飄」,北國冬天的壯麗山河圖景。
  • 《沁園春•雪》中的美學邏輯
    毛主席詩詞《沁園春•雪》以其瑰麗多姿的意象、雄偉宏大的氣概、生動精妙的語言和不可抗拒的邏輯力量,被公認為是中國豪放詩詞的巔峰之作,具有不可複製的唯一性。《沁園春•雪》在山城引起極大轟動,由此也引發了一場中國詩壇亙古未有的「鬥詩大會」。幾乎是舉國精英文人紛紛披掛上陣,以詩會友,以詩論戰。結果是毛澤東的《沁園春•雪》獨領風騷。假如現在有人說:其實《沁園春•雪》並非出自毛澤東手筆而是秘書代作,言辭鑿鑿、有鼻子有眼。試問,您將如何採信呢?考證作品的作者歸屬是文壇常事,古來有之。
  • 毛主席的千古絕唱《沁園春.雪》
    我心目中的《沁園春·雪》昨天頭條上發了毛澤東主席的《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我寫的題目是「毛澤東的巔峰之作「,有部分網友不太認可,說「《沁園春·雪》」才是巔峰之作那。所以,我應大家的要求,把這首《沁園春·雪》從詩詞的海洋中打撈上來,與大家共同欣賞。也希望大家多多留言,點出要看得詩詞,我儘量整理出來與大家共賞之。
  • 《沁園春·雪》——重慶談判期間引起朝野震動的帝王之作
    《沁園春·雪》是毛澤東詩詞的巔峰之作,通篇大氣磅礴,氣吞山河。這首詞中所呈現的大眼光、大胸襟、大氣魄,更是雄視千古、開古今未有之大境界。無論是寫景抒情,都帶著一種無與倫比的帝王之氣。她的寫景是放眼千裡萬裡,騁目長城內外、大河上下、峻岭高原,神弛晴日多彩的雪色。"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
  • 漫隸·毛主席詩詞·沁園春·雪
    漫隸·毛主席詩詞·沁園春·雪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2,這是文發揚首次用漫隸書體來書寫毛主席的詩詞。3,《沁園春·雪》,被詩詞界評為豪放詞之首。自然,《沁園春·雪》也是浪漫主義詩詞之首。浪漫主義的詩詞應該用浪漫主義的隸書書體來書寫,使內容與形式的浪漫統一,使詩詞美從視覺到內容達成一致。
  • 毛主席的一首《沁園春雪》,在兩宋,應該處在什麼水平?當屬一流
    有很多人質疑毛主席的這首《沁園春雪》在韻律、結構和詞藻上不足以在上乘宋詞中佔有一席之地,屬不得一流作品,可在我看來,這些人忽視了這首詞的大氣象、大格局。近代詩人柳亞子為《沁園春·雪》題跋:「毛潤之《沁園春》一闋,餘推為千古絕唱,雖東坡、幼安,猶瞠乎其後,更無論南唐小令、南宋慢詞矣。」以當時的條件和環境而言,柳亞子是不會也沒有必要去諂媚和恭維的。
  • 毛主席詩詞中最大氣磅礴的一首,《沁園春·雪》
    那您知道毛主席寫這首詞是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以及他當時的心情如何呢?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我想給大家講一講。(大家點擊詩的名字就能看到我錄製的的視頻)《沁園春·雪》據說國民黨還暗中組織寫詞高手束填寫「沁園春」詞,可都沒有能超過毛澤東這首詞的。您說他們能不生氣嗎?光生氣也沒有辦法呀!這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呀!
  • 毛主席《沁園春.長沙》:雄奇壯麗、氣勢磅礴,我們最喜歡的詩詞
    毛主席青少年時期就愛好詩詞,寫了不少詩詞唱和及親友悼亡送別之作,在此後長期革命生涯中,即使戎馬倥傯和日理萬機,仍然保持如此愛好,樂此不疲。毛主席詩詞如《沁園春.長沙》《沁園春.雪》《長律.長徵》《憶秦娥.婁山關》《水調歌頭.遊泳》《浪淘沙.北戴河》等,篇篇都是雄奇壯麗的佳作,讓我們回味無窮。最喜歡毛主席的《沁園春.長沙》毛主席很多詩詞都讓我們愛不釋手,我們都是主席的」忠粉「。
  • 魯迅評價《沁園春·雪》有山大王氣概,毛主席:魯迅和我的心相通
    眾所周知,毛主席不僅是偉大的人民領袖、革命家、軍事家和思想家,也是有極高成就的詩人、詞人、作家和書法家。《沁園春·長沙》、《沁園春·雪》、《七律·長徵》、《念奴嬌·崑崙》、《清平樂·六盤山》等作品,都是婦孺皆知、膾炙人口的名篇傑作。在這些詩詞作品中,尤以《沁園春·雪》的成就最高,《沁園春·長沙》則可視為它的青春版。
  • 《沁園春·長沙》何以成為《毛主席詩詞》開篇之作
    在毛澤東的全部詩詞中,目前公開發表的有67首之多。1963年12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詩詞》正式發表了其中的37首詩詞,《沁園春·長沙》是這部經過毛澤東生前親自審定出版的《毛主席詩詞》的開篇之作,足見這首作品的分量。
  • 毛主席除了《沁園春·雪》,還寫過一首《沁園春》,同樣橫絕千古
    在毛主席的詩詞中,《沁園春·雪》最有名,也最雄奇壯麗,柳亞子盛讚說:「展讀之餘,嘆為中國有詞以來第一作手,雖蘇、辛猶未能抗手,況餘子乎?」關於這首《沁園春·雪》,歷史客棧之前詳細介紹過,就不再重複了,詳見——其實,毛主席除了這首詞,還寫過一首《沁園春》,同樣文情並茂,橫絕千古,不在《沁園春·雪》之下。
  • 毛主席43歲創作的這首巔峰之作好在哪,為何讓"千古詞人共折腰"
    重慶談判舊址許多是詩評家都推這首詞是毛主席詩詞中的巔峰之作,我覺得它當之無愧。1936年1月26日也就是正月初三,毛主席率領「東徵部隊」來到黃河岸邊,準備渡河,遇到大雪。雪是中國傳統詩詞常見的意象,歷史上有多少詠雪詩詞啊,毛主席在陝北看到的這場雪是一場不同尋常的雪啊,或者說,陝北的這場雪因為被毛主席看到而不同尋常,永載史冊。這就是鬱達夫說的「江山也要文人捧」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