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靜滄廊(3+5)協同發展戰略合作研討會暨框架協議籤約儀式現場 孫曉川/攝
人民網天津4月28日電 (唐玉潔)4月28日,天津市靜海區與河北省滄州市、廊坊市三地主要負責人齊聚靜海,籤署《關於深化靜滄廊(3+5)協同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打破「一畝三分地」思維,共商津冀發展合作大計,在規劃編制、綜合交通、產業發展、生態環境、公共服務、工作機制等6個方面開展務實合作,共同打造支持服務雄安新區建設的「橋頭堡」和輻射帶動周邊區域發展的「微中心」。
設立雄安新區是黨中央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的重大戰略選擇,是一項歷史性工程。天津市黨政一把手均表示,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定位天津角色、展現天津作為、作出天津貢獻」,在雄安新區規劃建設過程中,需要天津付出什麼、調整什麼都堅決落實。日前,黨中央、國務院批覆同意了《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天津市委、市政府明確支持靜海區創建天津全方位服務支持雄安新區的示範區。
籤約儀式 孫曉川/攝
「『靜滄廊』地處京津冀腹地,環繞雄安新區,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最前沿。三地地緣相接、人緣相親、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深厚和廣闊的合作前景。」三地主要負責人表示,將以服務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全方位對接服務雄安新區建設為導向,共同構建區域協同發展的新格局,打造京津冀一體化的典範。
根據《協議》,在交通協同上,三地將加快打通交界地區的「斷頭路」「瓶頸路」,推進三地交接地區道路客運班線公交化運營,探索實現將區域公交納入「京津冀一卡通」;在產業協同上,三地將結合各自產業定位,做好非首都功能疏解承接,增強對接服務雄安新區產業配套功能,推進認證、手續辦理等互認,對接洽但不宜承接的產業項目實行區域間互引互薦,實現項目和產業資源共享;在生態協同上,三地將共同研究生態廊道劃定,構築沿主要河道、主要交通幹道相互銜接、區域協調的綠色生態廊道,全力打造雄安新區東部重要綠色生態屏障。
會議同期,三地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分別圍繞「城鄉規劃交流與交通互聯互通」「靜滄廊區域生態環境共建共治」「加強區域協作推動協同發展」「產業協同對接錯位互補發展」等主題進行交流,並分別籤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