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阻擊新冠病毒 我們共克時艱」志願服務行動(四)

2020-12-14 騰訊網

近日,市文明委在全市組織開展「阻擊新冠病毒 我們共克時艱」志願服務行動。

按照「確保安全、就近就便」原則,由區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負責統籌,組織志願者和志願服務組織,精準實施守護一線醫護人員家庭、關愛居家隔離等特殊人群、助力社區聯防聯控志願服務。

「重慶志願者」微信公眾號將持續刊發、轉載活動情況。

01

「你們守護好患者

我們照顧好你們的家人」

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廣大醫護人員,家人是他們最牽掛的人。這段時間,重慶的志願服務組織緊緊圍繞兌現市委對一線醫護人員「你們守護好患者,我們照顧好你們的家人」的承諾,就近就便組織志願者,積極為支援湖北醫護人員、市內集中救治醫院以及區縣定點醫院的醫護人員提供志願服務,做醫護人員的堅強後盾。

江北:綠葉義工

免費為醫護人員家庭配送食材

2月11日一大早,江北區綠葉義工志願者協會的志願者於金玉就和他的同事來到超市,他們要把選購的物資,送到15位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的家裡。

米、油、蛋、奶,各種生活物資分類打包後,於金玉和同事最先來到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護士李文均居住的小區。

除夕當天,萬家團圓的時候,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護士李文均接到了趕赴武漢的通知,兩天後,她告別家人。

李文均走後,丈夫劉冬和女兒留在家中。因女兒年紀還小,買菜讓劉冬犯了難。「志願者送物資上門,真是解決了我的難題!」劉冬說。

據了解,接下來,綠葉義工志願者還會為家住江北區的80餘戶一線醫護人員家庭每周配送一次食材,包括蔬菜、肉類、雞蛋、牛奶、食用油、大米等,暫定持續4周時間。

此外,江北區其他志願服務組織也積極行動。重慶市暖洋洋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志願者與一線醫護人員家庭結對開展志願服務,每周逐戶電話了解需求,並聯繫相關部門幫助解決問題。

璧山:為一線醫護人員子女

開展線上教育志願服務

「何老師,這道題我不會做。」「思源,不要著急,老師慢慢講給你聽。」2月11日,璧山區實驗小學教師何雯端接通了6年級學生劉思源的視頻電話,通過手機視頻為她輔導作業。

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璧山區委宣傳部、區文明辦、區教委、區衛生健康委聯合發起了新時代文明實踐教育關愛志願服務行動,組織教育志願者、大學生志願者,通過QQ、微信、視頻對話、電話等線上功能,為一線醫護人員子女提供線上作業功課輔導、閱讀指導、鍛鍊身體和心理關愛等志願服務。

劉思源的爸爸媽媽是璧山區人民醫院的醫務人員,爸爸還是第二批璧山支援湖北緊急醫學救援隊的一員,父母奔赴湖北抗擊疫情,她則由奶奶照顧。小女孩平時學習很自覺,但現在是「小升初」的關鍵階段,這也是她的父母最放心不下的。

「他們奔赴在抗疫一線,顧大家舍小家,他們的孩子就讓我們來照顧。」璧山區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區已組織200餘名教育志願者為272名一線醫護人員子女提供教育關愛志願服務活動。

北碚:33名「愛心管家」上崗

2月12日,由北碚區33名志願者組成的「愛心管家」正式上崗,他們將為33個一線醫護人員家庭開展點對點志願服務。

當天,志願者謝姍珊來到北溫泉街道城北社區縉佳苑小區,向重慶市第九人民醫院支援湖北的主管護師楊鷹的家人贈送口罩、醫用酒精等醫療物資。

「如果沒人照顧孩子,我可以把他接到我家,輔導他學習,他還可以和我女兒一起玩。」謝姍珊告訴楊鷹家人,照料老人小孩、輔導學生學業、代購生活物資、保障交通出行等服務,均可以「點單」。

下一步,北碚區還將有志願者分批加入「愛心管家」隊伍。

新聞多一點>>

2178名志願者結對服務

1972個一線醫護人員家庭

2月13日從市文明辦獲悉,我市已啟動「1+N」志願服務,精準守護一線醫護人員家庭。

目前,市文明委在確保安全、就近就便的前提下,發揮各區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統籌作用,已組織2178名志願者下沉到社區,結對服務第一、二批1972名一線醫護人員家庭,扎紮實實解決具體困難,切實消除一線醫務人員的後顧之憂。

據了解,「1」即保證每個家庭至少有一名志願者保底服務,及時出面協調解決具體困難。「N」即針對家庭個性化需求,提供精準服務。一是針對有照料老人、小孩需求的家庭,發動235名志願者,定期電話問候、視頻問詢,了解需求、解決難題、安撫陪伴。二是針對有輔導學生學業需求的家庭,組織326名中小學教師、大學生志願者,每天通過視頻、電話等方式,輔導家庭作業、預習新學期課程、指導閱讀、鍛鍊身體。三是針對有生活物資需求的家庭,發動志願者定期為每個家庭採買、配送米麵糧油、蔬菜等生活物資。四是針對有交通出行需求的家庭,組織670名「雷鋒的士」及私家車主志願者,建立「隨叫隨到」聯繫機制,保障有需要的家庭的必要出行,根據需要接送一線醫護人員上下班。

02

萬州區:一線的白衣天使別擔心

「你守在病房,我們守在你身後」

「他們家有兩個孩子,一個3歲,一個才80天,爸爸在醫院一線忙著抗疫,這麼多天都沒回來。」聽著這些話,重慶市萬州區百安壩街道工作人員李小莉瞬間紅了眼眶,這兩天她和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招募的志願者打了不少電話,而電話那頭接聽者都是抗疫一線醫護人員的家人。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白衣天使們毅然前往一線,勇敢逆行,而在這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後方也有一群人積極行動,成為白衣「逆行者」背後的「守護者」。

335個電話都打了

別擔心

2月10日,按照市文明委部署,萬州區文明委下發文件,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堅持「就近就便」原則,由萬州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統籌,組織開展「阻擊新冠病毒 我們共克時艱」志願服務行動,其中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精準實施守護一線醫護人員家庭。

志願者把藥送到一線醫護人員母親手中。通訊員 李家國 攝

「每個家庭我們會招募一名託底志願者,與醫護人員家庭結成對子,了解他們的需求,解決他們的困難。」萬州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工作人員介紹,經多番裡聯繫對接,此次服務對象是335名一線醫護人員的家庭,他們中有334名醫護人員守護在重慶三峽中心醫院隔離病房,而另一位是家住萬州,在雲陽一線戰「疫」的醫生。

「有沒有什麼需要我們幫助的,您儘管提出來」「孩子學業有人教嗎?」拿著335個一線醫護人員家人的電話,2月11日萬州區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迅速行動起來,熱心問候,了解情況。有哪些家庭孩子在上中小學的,有哪些父母一人在家的,工作人員都詳細記錄。

在萬州百安壩街道,分布有45個一線醫護人員家庭。街道宣傳委員吳群英說:「通過聯繫他們都表示暫時沒有什麼需要幫助的,都很好。」目前街道已完成託底志願者的招募工作。

「你們有需要幫助的,就給我打電話。」百安壩街道天台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願者陶磊給三峽中心醫院護士王智家人結成對子,留下了自己的手機號和辦公室電話,表示會經常關心慰問。

萬州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工作人員崔子竹告訴記者,這335個家庭覆蓋了全區11個街道,7個鄉鎮,其中還有12個家庭沒在萬州,他們一方面打電話慰問,一方面還協調當地給與幫助。

「我挺好的,周邊也沒有確診病例。」2月12日,當崔子竹聯繫上醫生朱旭東遠在湖南的母親時,朱旭東母親說她那一切都很好,沒什麼需要幫助的,只要知道自己孩子平安就好。

2天的時間,335個家庭情況已了解清楚,335個託底志願者也招募到位,他們中有鄰居、黨員、市民、企業職工等等,他們已經開始提供一對一慰問、防控宣傳、代買採購等日常服務。

萬州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直到醫護人員從隔離病房出來,並完成14天醫學隔離觀察,託底志願者的服務才算結束。

孩子學業也能輔導

別擔心

「有些需求,若一對一志願者和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不能解決的,我們會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協調。」據介紹,除了簡單的日常服務外,萬州還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協調三峽學院、區教委、區交通局等單位和部門,組織轄區社工組織聯動開展志願服務,為家人們提供出行、網上作業輔導、心裡疏導等服務。

12日上午9:30,重慶三峽學院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大一學生錢正瑩在學院志願服務群裡看到了招募大學生志願者的消息,便主動報了名。

「醫護人員在一線抗疫讓人很敬佩,我也希望在這個特殊的時候儘自己一份力。」 雖才剛報名,錢正瑩也在開始了解相關知識,為提供服務做好準備。

據介紹,目前已招募了69名教師志願者和69名三峽學院大學生志願者,將為有需要的孩子開展網上作業輔導、心理疏導、思想引導等等。

除此之外,萬州還招募了天子計程車公司志願服務車隊和「萬順叫車」志願服務車隊,統籌30輛小車保障出行;組織藍默莎、薄荷、明愛等專業社工組織的10名心理醫生開展心理諮詢。

父母幫忙照看

別擔心

「羅嬢嬢,這是你的藥!」12日下午18:10分,分水鎮分水嶺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願者何大建和陳保軒將一包藥送到了重慶三峽中心醫院醫生錢威威媽媽羅技秀手中,拿著這包「及時藥」羅技秀說了很多聲感謝。

何大建是社區的黨委書記,也是羅技秀一家一對一服務志願者。12日下午當打電話詢問她有什麼幫助時,羅技秀開口提了出來。

原來羅技秀有心臟病,女兒從大年三十起就在醫院一直忙碌,沒回過家。女兒抽空把藥準備好了,可自己又沒辦法去拿,只好求助志願者。

何大建得知後,聯繫分水鎮志願服務隊隊長陳保軒幫忙。

志願者跑腿為醫護人員家人取藥。通訊員 李家國 攝

「好的,沒問題。」接到電話,陳保軒立馬從分水鎮出發前往三峽中心醫院取藥,來回的路上交通檢查卡口多,一來一回花了一個半小時,當天下午6:10將藥送到了羅技秀手上。

拿到藥,羅技秀很感謝。「你一個人在家不方便,以後有什麼需要就及時聯繫我們。」何大建對她說道。

有需要就聯繫

別擔心

在萬州高筍塘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愛爾眼科醫院作為這項工作的牽頭單位,通過一個一個電話聯繫,他們了解清楚了64個一線醫護人員家庭情況。

「雖然大家都說沒事兒,不需要幫助,我們還是通過側面了解並梳理出了需要重點關注和服務的對象。」醫院副院長黃韻梅介紹,通過了解,有的家庭妻子在家待產,有的親人行動不便,而這些志願者都牽掛在心上。

他們一方面留下志願者電話,一方面還建立起一個「合力抗疫,春天返家」微信群,將志願者和願意進來的一線醫護人員家屬招募在群裡,現在有10多個人。

下一步還會安排線上活動,包括讀書活動,困難排解等內容。黃韻梅說:「希望讓他們安心度過疫期,春暖花開時迎接自己的親人回家。」

「你們守護好患者,我們照顧好你們的家人。」或許,「合力抗疫,春天返家」微信群裡的人數不會增加多少,但請別擔心,志願者們會守護好你們的家人,這場戰「疫」你們放心打。

03

大渡口區:你在湖北抗擊疫情

我們在重慶幫你照顧家人

新冠肺炎疫情來襲,無數醫護人員義無反顧奔赴救治一線。在大渡口,社區工作人員就和雷鋒的士司機愛心接力,一起幫助援助武漢的醫務人員照顧家人,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

2月12日中午12點半,春暉路街道古渡社區的工作人員來到67歲的居民劉曉榮家門口,他們專程來接劉曉榮去醫院做血液透析。

社區黨委書記聶坤銘告訴記者,前段時間進行入戶排查的時候,他們得知劉曉榮每隔一天都會去醫院做透析。劉曉榮的女兒劉玥是九龍坡區中醫院重症醫學科的護士,已經於2月2日隨支援湖北醫療隊前往武漢,女婿是我市一家醫院的醫生,眼下也正奮戰在阻擊疫情的一線。為了讓他們安心,社區工作人員每天主動打電話詢問幫助事宜,並聯繫了雷鋒的士司機為劉曉榮去醫院做血液透析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社區工作人員和劉曉榮走出小區的時候,雷鋒的士司機王斌早已在路邊等候多時。王斌說,白衣天使在前線戰疫, 他們是最可敬的人!作為雷鋒的士司機盡點微薄之力很應該, 希望醫護人員們在前線安心阻擊疫情,有我們在後方照顧好他們的家人!

劉曉榮說,女兒去了武漢也一直放心不下家裡的兩個老人。現在有了社區和雷鋒的士司機的幫助,女兒女婿在一線抗擊疫情也沒有了後顧之憂,戰疫結束之時,就是家人團聚之日!

祝願劉曉榮老人的女兒女婿早日凱旋而歸,也請每一位白衣天使相信,你們的後面始終有我們做堅強的後盾!

04

墊江縣:逆行路上的志願尖兵

奔波在特殊「戰場」的美麗身影

疫情無情,人有情。在這場沒有硝煙的防疫戰中,重慶市墊江縣湧現出這樣一群可愛的人,不計報酬、沒有埋怨,一紙招募令,他們就迅速集結,他們就是志願者,是熱血尖兵,在這個戰場上閃耀著給我們留下了美麗的身影。

「上任」:成為志願者

我很驕傲

「現在是不是要開展流動人員摸查,人手不夠吧,我來當志願者嘛!」

大年初六,在公司值班回家的路上,劉朝華偶然看到月陽社區正在排查登記人員,馬上主動報名參加志願者團體,就這樣,他如願成為了一名桂陽街道一線防疫人員。

51歲劉朝華有多個身份,老黨員,退伍軍人,如今還多了一個志願者。敢打敢拼、敢為人先,骨子裡軍人的血性,也讓他用到了志願服務上。

志願者們挨家挨戶、逐一宣傳。桂陽街道供圖 華龍網發

「誒,我們還是有點擔心你啊。」知道劉朝華加入防疫排查後,家人還是有些許擔心。

「現在正是關鍵的時候,疫情防控的每一條戰線,都有人在敬業值守、默默奉獻,我是黨員,也是一名退伍軍人,面對這種情況,我必須主動請纓,勇挑重擔,就該成為戰 「疫」先行的勇士,而不是膽怯退縮的懦夫。」這是他的心裡話,他說得異常堅定。

基層社區是防控疫情蔓延的第一道防線,守住防疫第一線,才能築牢防疫「門禁」。

從那之後,除了公司日常的值班,劉朝華一心撲在月陽社區,把所有的時間都放在這份特殊的工作上,每天早晨8點多就出發,忙到晚上七八點吃晚飯是常事,他堅持入戶宣傳防疫知識、排查返鄉人員、勸導聚集群眾,從這個小區到另外一個小區。

志願者們進行防疫知識宣傳。桂陽街道供圖 華龍網發

在各小區入戶摸底排查過程中,不僅存在感染的風險,而且還時常遇到小區個別居民的不理解,為此,劉朝華不得不苦口婆心的解釋,一遍不行,兩遍、三遍……十遍,直到他們理解配合為止。

「雖然有辛苦,但成為志願者我很驕傲,只要我去的那天都要來來回回跑十多個小時,20多歲的年輕小夥兒都比不過我。」如今,劉朝華依然熱情飽滿、目光堅定,「我會一直堅守下去,絕不會當一個逃兵。」

像劉朝華這樣不計報酬、沒有埋怨的志願者還有很多很多, 據悉,疫情防控以來,墊江縣招募了350名黨員志願者,通過入戶宣傳、語音播報、人車勸導等方式,主動參與到了疫情防控的第一線,發放疫情防控宣傳資料15萬餘份,勸導2.5萬餘人次。

他們都堅守著初心,勇敢奔赴一線。

「奔赴」:千裡馳援

他不遺餘力

疫情無情,志願者有愛。連日來,墊江縣坪山鎮杜祥文一直奮戰在武漢雷神山醫院的建築工地上,為疫病防控工作盡上一份建築工人的微薄力量。

杜祥文是坪山鎮志願者,他是一位熱心腸,誰有需要他就會幫一幫,「我的父親有視力障礙,平日裡也得到過很多好心人的幫助,現在有機會,我也多為社會出出力。」

2月5日,杜祥文從一個朋友處了解到,武漢雷神山醫院的建設工地上還緊缺水電工,他便立馬和自己的工友一起報名參加支援建設。

杜祥文「現在有機會,我也多為社會出出力「。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發

6日一早,他就和工友一行7人驅車直奔湖北,到了武漢之後,根據導航找到了雷神山醫院施工現場,在領取工作任務後,顧不上休息就開始施工。杜祥文和工友們每天要工作10個小時以上,晚上累得吃飯都不想動。

為了不讓父親擔心自己,他沒有告訴父親自己到了武漢,但後來他父親從他微信朋友圈中知道他在支援雷神山醫院建設,對他「逆行」武漢非常支持,在電話中多次叮囑他要保證施工質量並注意自身疫病防控。

「其實我也害怕感染上病毒,畢竟這裡是疫情最嚴重的地方,但能參加支援雷神山醫院建設,我從內心感到非常的驕傲和自豪」。杜祥文說,在工地上,他和工友們只有一個想法,就是拼命工作加快施工進度,確保醫院早日完工投入使用,讓更多被病毒感染的病人能得到及時救治。

「走心」:你衝鋒一線

我關懷在後

疫情面前,堅定與溫暖並存。志願者的身影無處不在,有人衝鋒在前,有人關懷在後。

「我已經買了今天的高鐵票到重慶去,有沒有順風車搭?」2月10日,在沙河鄉寶頂村便民服務中心,準備前往高鐵站乘車去重慶務工的村民林毅如提著大包小包,風塵僕僕。

團縣委工作人員為青年志願者發放口罩。通訊員 王林偉 攝

早已等候多時的寶頂村「黨員志願送工服務車」的司機牆方平趕緊打開車門:「上來吧,我們馬上就出發。」

同樣暖心的一幕也在墊江醫院裡出現了。由於醫務工作者們一直戰鬥在疫情防控一線,他們難以顧及個人儀表形象,「街上大大小小的理髮店都停止營業了,這場疫情防控下來,自己得長髮及腰。」

得知該情況,墊江縣誌願服務聯合會、墊江論壇志願者協會聯合向全縣有理髮手藝的志願者發起了「為一線醫護人員免費理髮」的倡議,得到積極響應,並建立了「墊江縣疫情防控愛心理髮志願服務隊」。

十幾分鐘的時間,理髮師們就自發來到了墊江縣中醫院,拿出剪頭髮的工具,便開始了義務理髮服務。

「這種時候你們還願意來給我們義務理髮,你們也是逆行者呀。」「你們都不怕,我們怕撒子嘛,跟你們比,我們做的微不足道。」

志願者自發前往醫院,為醫護人員理髮。墊江縣委宣傳部供圖 華龍網發

志願服務、愛心物資,這個冬天,墊江的志願力量凝聚到了一起,發光發熱,溫暖了大街小巷,也溫暖了每個墊江人的心。

截止2月11日,墊江50餘個愛心組織向疫情防控一線的單位和工作人員伸出援助之手,累計捐款53.943萬元,捐贈口罩6萬餘個,捐贈手套、消毒液、食品等物資3.5萬餘件。

這些溫暖,給「一線」人員送去的不僅僅是一份關心、一份溫情,更是一份鼓勵!只要大家共同努力,眾志成城,嚴防嚴控,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05

雲陽縣:你們守護好患者

我們照顧好你們的家人!

2月13日,雲陽縣委宣傳部、文明辦、慈善會聯合開展「阻擊新冠病毒 我們共克時艱」志願服務行動,慰問全縣42戶一線醫務人員家庭,把關懷送到抗疫人員家屬的心坎上。

活動中,志願者們採購了米麵油和蔬菜等生活必需品,送到一線醫務人員家中,詢問醫護人員家屬是否還需要幫助。李金山是縣人民醫院感染科的一名醫生,妻子溫思琳懷孕6個多月。疫情發生後,李金山從大年初二起就沒有回過家,家中只有溫思琳和她的婆婆,外出和生活極為不便。志願者在得知這一情況後,主動聯繫她們,並提供幫助。

社區志願者陳紅豔說:「一線醫護人員在前線奮戰,我們志願者能夠為他們的家屬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解決後顧之憂是我們的驕傲。志願者們用實際行動告訴一線的醫護人員,你們守護好病患,我們照顧好你的家人。」

縣精神文明建設指導中心主任熊詠介紹,開展本次志願活動旨在為一線醫務人員家庭提供志願服務,主要提供照顧家中的老人小孩、輔導學生的學業、採買生活用品、愛心車隊保障他們的生活出行等多方面的幫助和關懷。

此外,活動已經對全縣42戶一線醫護人員家庭實現了一對一的志願服務,只要一線醫護人員家庭有需要,給志願者打個電話,或者發條簡訊,負責對接的志願者就會第一時間提供上門服務。

溫思琳表示,丈夫作為一名醫生,應當衝在一線,這是他的義務和責任,我們當家屬的很支持,現在有了志願者的幫助,希望他不要擔心家裡,照顧好自己,大家一起努力戰勝疫情。

06

忠縣:「精準守護」

志願者在行動

「你好,我是忠縣匯愛志願者服務隊的志願者李雲國。根據縣委宣傳部、縣文明辦的統一安排,由我負責與你們家進行結對開展『精準守護一線醫護人員家庭』志願服務。你如果有什麼困難,我們可以提供幫助。感謝你及家人為抗疫工作做出的突出貢獻!」2月12日上午,縣人民醫院感染科隔離病區醫生徐本軍收到了志願者發來的一條簡訊。

「紅豔姐姐:疫情會過去的,你是最棒的喲!可以隨時找我聊天啦。」2月13日上午,因為輪休正在居家隔離的縣人民醫院感染科隔離病區護士謝紅豔在家門口收到志願者吳蓉送去的2個紅心蜜柚,上面還留下了這樣一張字條。

「你好,請問是劉向婕嗎?你們需要的生活物資我們已經幫忙採購齊,車子馬上就到你們樓下,麻煩喊家裡人下來取一下。」2月13日上午,同樣因為輪休正在復興鎮居家隔離的縣人民醫院感染科隔離病區護士劉向婕接到了志願者打來的電話。

原來,這是縣委宣傳部、縣文明辦組織忠縣匯愛志願者服務隊開展的「精準守護一線醫護人員家庭」志願服務活動。該項活動目前招募志願者27名,分別與27個一線醫護人員家庭一一結對開展服務。

據了解,根據工作安排,志願者們已經與醫護人員本人或家屬一一進行電話聯繫,詳細了解目前的家庭困難和生活需求。接下來,志願者們將根據各個家庭的實際需求,提供幫助照顧老人小孩、輔導孩子作業、保障生活物資、保障交通出行以及其他方面的志願服務,深入落實市委對一線醫護人員「你們守護好患者,我們照顧好你們的家人」的承諾,切實解決一線醫務人員的後顧之憂。

07

渝中區:藍天救援隊

背街小巷的「消殺戰士」

疫情防控是一場群防群治的全民戰爭,有人衝鋒一線,與病毒正面作戰,守衛群眾健康;有人堅守崗位,在自己的「戰壕」,抵禦病毒攻擊;有人深入背街小巷,負重前行,守衛居民家門外的安全。在渝中,就有一支這樣的民間志願救援力量,他們自願集結、全副武裝,到各個背街小巷、樓宇院落開展消殺工作,他們就是渝中區藍天救援隊的志願者們——一群背街小巷的「消殺戰士」。

「今天消殺的街道需要爬坡上坎的地方很多,大家把體溫監測完了之後,先稍事休息,待會兒開始工作了就一鼓作氣。」2月8日下午,渝中區藍天救援隊幾位隊員在大溪溝街道集結完畢,在等待新一輪的消殺工作間隙,隊員王慶和大家說到。休息一會之後,大家到羅家院社區換上了「作戰服」:身穿藍色防護服、頭戴安全帽和護目鏡、背著噴霧器、手持噴霧槍……隊員們全副武裝、眼神堅毅地繼續穿梭在背街小巷,一絲不苟地進行著噴灑消毒。

渝中區藍天救援隊是渝中區一個社會應急救援組織,全隊以志願服務為原則、以在災難面前竭盡所能地挽救生命為宗旨,正式隊員、預備隊員和志願者共計百餘人。

戰「疫」打響後,消殺工作任務重、人手緊張,但社區專業消毒人員缺乏,城市消毒資源緊張。見此情景,渝中區藍天救援隊主動請纓,申請到轄區各街道老舊小區開展消殺工作,以緩解一線防疫壓力。此次參與消殺工作且具有專業知識的隊員有8名。

收到渝中區藍天救援隊的志願申請之後,渝中區應急局積極協調購買消毒噴霧器3臺、消毒液400斤,同時聯繫各街道應急辦統籌安排消殺區域,制定具體工作計劃,於2月4日起組織開展第一輪消殺工作。

「渝中區藍天救援隊作為我們區應急體系的一支生力軍,他們的勇敢逆行為全區公共衛生安全又添一道有力保障。」渝中區應急局負責人介紹,截至2月9日12:00,渝中區藍天救援隊共出動志願者40人次,完成七星崗、解放碑、朝天門、化龍橋、石油路、大溪溝街道老舊小區的消殺工作,消殺面積約1萬平方米。

08

巴南區:志願者築牢抗「疫」防線

「起飛!」鮮敏一聲令下,一架無人機立即升空噴灑消毒液,引來居民隔窗觀望。疫情面前,無人機出動,這是什麼硬核操作?

「當前疫情防控任務緊急,企業也有責任有針對性的開展志願服務!」鮮敏是重慶一科技企業負責人,也是一名殘疾人志願者,併兼巴南區志願服務聯合會副會長。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巴南區發起「精準志願」行動倡議,動員志願者減少盲動外出,精準有效開展志願服務。在對疫情的梳理研判中,巴南區發現一線需要更高效的消毒方式,既提高抗疫效率,又減少一線人員感染病毒的風險。為此,鮮敏帶著她的無人機義工團隊前往接龍、石龍、石灘三鎮人群聚集地,開展了上千畝無人機噴灑消毒志願服務。

「能多走一家,進度就快一點,晚點吃午飯沒關係」。巴南區李家沱街道西流沱社區的志願者張國邦,幾乎每天中午一點過了才能吃午飯。

疫情發生以來,西流沱社區收到了一份又一份的志願抗疫請戰書,其中張國邦便是第一位遞交的志願者。因西流沱社區新舊小區交替,有很大一部份樓都沒有電梯,入戶排查需要一層一層爬樓,尤其是長崗村,所有樓棟均無電梯,而張國邦這場爬樓梯行動,足足從大年初一堅持至今,不管多累,未停歇過一日。

在全區抗疫一線,還有許多個像張國邦一樣的志願者,在「巴南精準志願」行動倡議下,志願遞交請戰書,「點對點」參與一線抗疫工作。

龍洲灣街道龍海社區有6個小區,10457戶居民,28000多人。對於小區的管控,社區有針對性的開展了相關工作。「我們充分採取黨員帶頭、依靠群眾的方法,組建了由黨員和居民共計440個人組成的志願隊伍,劃分6個網格,一個小區一個網格,開展拉網式、全覆蓋排查,確保不漏一戶、不漏一人。」社區黨委書記李自玲說。

「既要保障志願者的安全,又要為一線提供有效志願服務,精準服務是突發公共事件特別是突發衛生公共事件中,科學、有序開展志願服務的有效路徑。」巴南區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志願者首先務必做好自身防護,接受基層一線的統一調度,不擅自行動,並密切留意自身身體狀況,如遇發燒、咳嗽等身體不適情況,及時與醫務人員溝通並停止服務。

據悉,巴南區22個鎮街、區級有關部門組織發動15000餘名黨員、幹部,組建1070餘支疫情防控黨員突擊隊和黨員志願服務隊,在加強培訓指導、確保自身安全前提下,通過「黨組織牽頭+黨員包組+幹部到戶+群眾參與」、外省籍返區人員「一人一專班」管控等方式,積極投身登記排查、政策宣傳、心理疏導等疫情防控工作。

部分資料來源:重慶日報全媒體、華龍網新重慶、大渡口發布微信公眾號、華龍網新重慶、雲陽縣融媒體中心、忠縣手機臺、在渝中客戶端、中國金融信息網

這些精彩內容不容錯過

關注|傳播|分享愛

一起做這個城市的志願者

相關焦點

  • 重慶市「阻擊新冠病毒 我們共克時艱」志願服務行動(三十七)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市文明委在全市組織開展「阻擊新冠病毒 我們共克時艱」志願服務行動。按照「確保安全、就近就便」原則,由區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負責統籌,組織志願者和志願服務組織,精準實施守護一線醫護人員家庭、關愛居家隔離等特殊人群、助力社區聯防聯控志願服務。「重慶志願者」微信公眾號持續刊發、轉載活動情況。
  • 中國證券報頭版評論:共克時艱 春日在前
    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超常規防控舉措接連出臺,聯防聯控機制晝夜運轉,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力量不斷凝聚。 當新病毒肆虐而人類知之甚少時,逆行者無畏前行。「哪有什麼白衣天使,只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身衣服,學著前輩的樣子和死神搶人罷了!」恪盡職守、無私奉獻的職業精神照亮了共克時艱的前路。
  • 共克時艱風雨度 全民阻擊看今朝
    阻擊瘟神無所懼,精忠報國寫新篇。 (三) 南山巖頂一棵松,傲立風霜雨雪中。 共克時艱風雨度,全民阻擊看今朝。 七絕-戰疫情(二)
  • 守望相助 共克時艱——中國力量推動全球合力戰「疫」
    關鍵時刻的中國行動,為抗疫全球阻擊戰注入強大信心;關鍵時刻的中國擔當,必將凝聚起戰勝疫情、共克時艱的強大合力;關鍵時刻的中國力量,與世界人民共同譜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篇章。譚德塞表示,中國採取的從源頭上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措施令人鼓舞,儘管這些措施讓中國付出了很大代價,但為世界爭取了時間,減緩了病毒向世界其他地方傳播的速度。新華社記者 逯陽 攝攜手抗疫,關鍵在行動「新冠肺炎大流行正在加速發展。」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23日說。這距離世衛組織宣布新冠肺炎疫情從特徵上可稱為大流行還不到兩周時間。
  • 築牢「心牆」共克時艱
    新湖南客戶端2月1日訊(通訊員 楊琳)今天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第十一天,也是到了最關鍵最危機最複雜的時候,香南郡社區堅決貫徹落實上級關於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遺餘力、共克時艱,全身心投入到這場必須打贏的疫情防控阻擊戰。
  • 同舟共濟 共克時艱 中金協會員在行動
    同舟共濟 共克時艱 中金協會員在行動--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工作簡報(2020年2月10日)自1月27日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向會員單位發起《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
  • 團結僑胞,共克時艱:南非僑安會為會員派發愛心口罩
    中新社·華輿訊 據非洲華媒報導南非的新冠病毒感染數字持續上升,防疫抗疫不能掉以輕心,目前市面上口罩緊缺,來自祖國的愛心是雪中送炭,更顯情深意重。南部非洲華人華僑安全委員會日前收到祖國寄來馳援南非僑胞的一萬多隻愛心口罩,並於5月18日在約堡Rivonia東方商城的「僑安會」總部派發給會員和相關的僑胞朋友,體現了海外送溫暖的大愛精神。
  • 閔行律所戰「疫」系列實錄(十一)︱律者同心,共克時艱——上海尊源...
    閔行律所戰「疫」系列實錄(十一)︱律者同心,共克時艱——上海尊源恆律師事務所在行動 2020-03-01 18: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楓林「兩新」黨組織主動履責,共克時艱!
    攜手並肩 用行動踐行初心使命 3月以來,「兩新」黨員們穿著馬甲、戴著黨徽,或早上或中午或晚上,在樓宇、園區、小區入口協助物業登記信息,對進出人員進行體溫測量。上海申吉電力設備檢修有限公司黨支部主動承攬了東安花苑一號樓的疫情防控復工志願服務工作。
  • 從經典詩詞中汲取共克時艱的精神力量
    原標題:從經典詩詞中汲取共克時艱的精神力量(大家手筆)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這些經典詩詞章句讓人們感受到的不僅是縷縷暖意,還有磅礴的精神力量。打贏疫情防控這場硬仗,可以從中華經典詩詞中汲取精神力量。
  • 【通知】和衷共濟 共克時艱——致全市廣大政協委員的一封信
    【通知】和衷共濟 共克時艱——致全市廣大政協委員的一封信 2020-02-03 09: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身體力行 共克時艱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學子在行動
    面對疫情,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以下簡稱「信息學院」)學子們以身體力行共克時艱。青年意氣,戰「疫」不息——疫情防控青年志願服務隊在行動身著紅馬甲、肩佩紅袖章,小區門口、高速道口、鄉村路口、居民家中,都有信院學子的身影
  • 天佑華夏|共擊疫情 共克時艱
    共同迎接抗擊新冠,聯防聯控,全面取勝,大功告成!大家加油!武漢加油!中國加油!米南陽七十有四隨筆心語寄情張戈中國書協理事黑龍江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四尺鬥方-安危與共 風雨同心丁謙2019年獲黑龍江省,改革開放40年生生不息朗誦大賽總冠軍同年參加全國同和杯朗誦藝術大賽獲得總冠軍願世界溫柔待你來自藝術天成00:0005:22眾志成城 共克時艱
  • 文學院組織"多難興邦,共克時艱——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
    新聞網訊 9月23日,文學院於博文樓五樓會議室舉行"多難興邦,共克時艱——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專題學習。本次學習由文學院團委書記曹珺組織,2018、2019級近40名入黨積極分子參加。
  • 疫情當前,共克時艱,社會辦醫院在行動
    在這場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的鬥爭中,黨的領導在顯威,國家制度在顯優,各種力量在匯集。大疫當前,面對公共危機,新冠病毒是人類的共同敵人,所有目光聚焦在防控病毒擴散,全民都在攜手應對,共克時艱,救治患病人群。
  • 從經典詩詞中汲取共克時艱的精神力量(大家手筆)
    必勝的信念和信心,是我們能夠共克時艱、打贏疫情防控這場硬仗的重要前提。長期以來,中華經典詩詞為中華民族攻堅克難、生生不息提供了強大精神支撐。毛澤東同志寫長徵,開篇就是:「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唐朝李白《行路難》說得好:「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駱賓王在《西京守歲》中寫道:「忽見嚴冬盡,方知列宿春。夜將寒色去,年共曉光新。」
  • 上海圖書館:各界名家揮毫寄語,全民抗疫,共克時艱
    上海圖書館中國文化名人手稿館抗擊疫情 共克時艱各界名家寄語徵集尊敬的手稿捐贈者:新年好!今年一月以來,突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襲擊了各地,在我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全國人民已行動起來,正在全力以赴共克時艱。為了記錄這一特殊的歷史時刻,我們特開展抗擊疫情、共克時艱,各界名家寄語徵集活動。在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戰場上,我們每個人都有陣地。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我們一定能夠打贏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戰鬥。讓我們向工作在不同陣地上的人們致敬。
  • 聽堂熱評|共克時艱,一起挺過抗疫關鍵期
    從12月7日成都出現首例新冠肺炎本地病例以來,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引起全民關注。這是自今年2月21日成都本地病例清零以來發生的第一起本地確診病例。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李佳圓表示,接下來的3到5天是關鍵,需要居民朋友積極配合,儘早到指定地點參加核酸篩查,和病毒搶時間。首診病例活動範圍有限,而她的家人活動範圍較廣,接觸人較多,增加了此次防控的難度。但病毒不可怕,在年初新冠病毒大肆來襲的對抗賽中,成都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在短時間內成功阻斷了病毒的蔓延。
  • 共克時艱 | 詩歌《我相信》
    共克時艱 | 詩歌《我相信》 疫情牽動人情 隔離病毒 但不隔離愛 我們會一直堅持下去 直到春暖花開 我相信 崔 友
  • 戰「疫」十日:眾志成城 共克時艱
    戰「疫」十日:眾志成城 共克時艱人民網-時政頻道  作者:  2020-02-04   庚子春節前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