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又快到了,最近福州超德中學老師強制學生送禮這件事,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
說到教育行業經常出現的一些以公謀私的事情,以前因為信息不流通,這些事情很難及時反映出來。但如今在網絡時代,類似的新聞報導老師要求學生送禮,這樣的例子卻很多。
看似學生給老師送禮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至少應該是出於學生自願的基礎上。可能大部分學生對於給老師送禮這件事沒什麼意見,畢竟老師辛勤付出了那麼多,學生在教師節送禮,既是一種表達感激之意的做法,也能夠表達對老師工作的敬意。或許是這種約定俗成的做法成為了一種普遍潮流,一些學校還出現了硬性規定給老師送禮的狀況。
如果是自願在教師節給老師送點小禮物本來很正常,但這次卻是高一新生,那麼就多了一層特殊含義了。高一新生才入學沒多久,和老師關係也沒熟悉到多深的程度。教師節給老師送禮也無可厚非,但從道義上來說,有些學生不一定非要支持這種做法。
據福州超德中學的一個高一新生反映,老師通過班群讓學生進行投票,學生選擇是否同意給老師送禮,但兩個選擇的結果似乎都要給老師送禮。不同意的學生,要建議給老師買什麼,以說服其他同學。
這種做法也還比較正常,很多學校的班級在給老師送禮時,老師就要求學生服從大多數同學的決定。但針對有學生提出「能不能不送」及「兩個選項不都是同意嗎」,老師的說法就有悖師德了。對提出這樣要求的學生說「請你轉班」之類的話語,這擺明了就是要學生必須給老師送禮。
在班主任看來,教師節學生給老師送禮已經成為一種風氣,儼然發展成了一項規定。個別同學不想給老師送禮,這種情況反而更像是公然挑戰規定。
實際上,是否給老師送禮取決於學生的意願,因為大部分同學都同意給老師送禮,就要求全部同學都要這麼做,這樣反而有點過於蠻橫了。
這種情況類似於學生被要求補課,一些學校為了提高學生的整體成績,學校規定學生必須補課,這也是一種約定俗成的硬性要求。
按照國家規定,補課顯然是被禁止的,尤其是高中學校要求學生補課,這已經違反了相關規定。但學生也沒地說理去,大部分學生家長都支持補課,即使少數同學不願意補課,也沒法掀起多大波瀾來。在老師看來,這些學生就成了害群之馬,因為個人的因素影響其他學生,這無疑是不能容忍的。
給老師送禮也是一樣的道理,這件事已經從道義上變成了強制要求,如果哪個同學公然反對,影響了其他同學給老師送禮,班主任也就自然認為這個同學是害群之馬。
這有點類似道德綁架,一件看起來正確的事,當事人不想去做,但在別人看來,他就得去做這件事,不然有違道德。
學生給老師送禮,是藉此表達對老師的感激,這從道義上來說是應該的。但應該做並不等於必須這麼去做,尤其是那些家裡經濟條件較差的學生,因為多數同學都支持給老師送禮,他們就不得不也這麼做,反而會給他們增添一份負擔。
要防止這種以公謀私的事情發生,首先應該建立健全的反饋機制,學生能夠通過反饋途徑陳述情況,才能不受制於這種道德綁架。
雖然這只是一件小事,但卻反映出了一種社會現象,為了某種目的,個別人的想法往往會被忽略。一般情況下,這有利於集中力量辦大事,但如果這件事是以損害某些人的利益為前提的,那麼就成了一種錯誤的做法。
當這種錯誤的做法被廣泛接受時,社會也就失去了公正。對於這種現象,相關部門應該嚴查。可能這一案例能夠公之於眾,不代表這種現象都能夠被大眾所得知。想要避免這種情況出現,在這種體制下難以真正做到,這只是教育行業的部分事例。
目前,據澎湃新聞報導:該校對違反師德師風行為零容忍,涉事老師已被撤職處理。
像這種學生被強制要求做什麼事的狀況,在其他方面也或多或少存在,只不過一般人都忽略了而已。這件事更多的是帶給公眾一種反思,當一件看起來正確的事被強制要求執行時,個別的想法被忽略,這實際上是一種有失公正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