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國家呼吸醫學中心落戶廣醫一院,將有六大功能

2020-12-12 羊城派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輝通訊員 韓文青

7月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國家衛生健康委關於設置國家呼吸醫學中心的通知》。《通知》提出,以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簡稱「廣醫一院」)為主體設置國家呼吸醫學中心,與中日友好醫院共同構成國家呼吸醫學中心。

據介紹,為進一步完善區域優質醫療資源配置,促進醫療服務同質化,助力建設符合我國國情的分級制度,國家衛健委自2017年開始啟動國家醫學中心規劃設置工作。

根據《「十三五」國家醫學中心及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設置規劃的通知》安排,國家衛健委根據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和國家呼吸區域醫療中心設置標準,在全國範圍遴選管理水平高、基礎設施好、醫療技術先進、服務能力強的醫院規劃設置國家呼吸醫學中心。

在新冠肺炎疫情應對工作中,廣醫一院發揮了呼吸專業高水平團隊的重要作用,危難面前,勇於擔當,衝鋒在前,敢啃硬骨頭、敢打硬仗,從醫、教、研、防等全方位打好新冠疫情防控的「阻擊戰」、「埋伏戰」,為救治工作的階段性勝利作出了突出貢獻,充分體現出國家呼吸醫學中心的擔當、能力、作為、水平。

作為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建設單位,廣醫一院黃錦坤院長表示「任重道遠」,將不遺餘力地貫徹健康中國2030綱要,打造一流的技術、一流的科研、一流的信息、一流的管理;繼續以健康為中心,堅持「早發現、早診斷、早幹預」原則,加大技術創新力度,提高基層服務能力;

打造「網際網路+」醫院,建設慢病管理體系,紮實推進醫聯體建設,不斷推進改善醫療服務行動,加速科研成果轉化,發揮醫學中心的引領輻射作用,實現國家呼吸醫學中心的危重呼吸道疾病救治中心、呼吸疑難疾病診治中心、基礎與臨床相結合的轉化醫學中心、呼吸疾病臨床研究大數據應用中心、產學研相結合的呼吸科技研發中心、呼吸疾病臨床防治的人才培養基地等六大功能。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責編 | 呂航

審籤|張德鋼

實習生| 葉程

相關焦點

  • 國家呼吸醫學中心落戶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7月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國家衛生健康委關於設置國家呼吸醫學中心的通知》,以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為主體設置國家呼吸醫學中心,與中日友好醫院共同構成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廣醫一院」將如何建設國家呼吸醫學中心?
  • 廣醫附一院長黃錦坤:廣州呼吸中心預計明年投入使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廣東省和廣州市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臨床專家組副組長、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黨委書記黎毅敏,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黃錦坤,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長何建行,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趙金存出席,介紹抗疫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廣醫一院:醫院正全力推進省市重點 「廣州呼吸中心」項目建設,明年...
    據中新網客戶端消息,3月18日,廣州市第46場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召開,邀請鍾南山院士、廣醫一院黨委書記黎毅敏、廣醫一院院長黃錦坤、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長何建行、 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趙金存介紹廣州市抗「疫」情況。
  • 中國肺癌防治聯盟肺癌早診示範中心落戶昆醫大附一院
    中國肺癌防治聯盟肺癌早診示範中心落戶昆醫大附一院 8月27日,中國肺癌防治聯盟在昆醫大附一院舉行「肺癌防治多學科匯智論壇暨中國肺癌防治聯盟LCBP肺癌早診示範中心揭牌儀式」。
  • 大連首臺PET/MR落戶大醫一院
    大連首臺PET/MR落戶大醫一院 半島晨報
  • 廣醫一院出院首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
    2月25日,又一例新冠肺炎治癒患者從廣醫一院康復出院。據悉,這是該院首例治癒出院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 廣醫一院重症醫學科劉曉青主任通過電話與老張所在醫院的主管醫生詳細溝通,了解了他的病情後,意識到情況很不樂觀:「他當時呼吸困難,血氣氧和指數110左右,已經處於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的邊緣,除了面罩吸氧還需要無創呼吸機的支持,已屬於危重症的範疇。」 為了進一步做好救治工作,老張被轉入廣醫一院重症醫學科病房。
  • 廣醫一院危重患者再減少
    廣醫一院危重患者再減少金羊網  作者:陳輝  2020-03-28 截至26日,該院累計收治危重症病人15例,轉出8例,其中已經有6例治癒離院,25日至26日離院3例。
  • 山醫大一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 舉辦136興醫工程特聘教授籤約儀式
    (申慧青)為全面推進「136興醫工程」項目實施,加強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建設和發展,打造卓越團隊,更好的把科室水平引向全國前列, 11月26日,山醫大一院舉辦了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特聘教授籤約儀式,王斌全院長、張新日主任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
  • 廣醫一院呼研院賴克方教授團隊到惠州三院指導相關科研工作
    廣醫一院呼研院賴克方教授團隊到惠州三院指導相關科研工作 2020-08-10 1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浙醫一院潘慧雲:老年醫學服務不能少
    潘慧雲醫學碩士、老年醫學專家浙醫一院老年病中心內科病房科主任,老年病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長期從事老年醫學工作,致力於現代老年醫學理念、模式等的實踐和推廣。現任中華醫學會老年醫學分會流行病學組委員、中國老年保健醫學研究會緩和醫療分會(第一屆)委員,中華醫學呼吸分會肺栓塞與肺血管學組委員、浙江省康復醫學會老年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浙江省航海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臨床藥物基地--老年病學專業組負責人。
  • 國家口腔醫學中心落戶北京大學口腔醫院
    、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為主體設置國家口腔醫學中心(上海),共同構成國家口腔醫學中心。  這是國家衛生健康委繼國家心血管病中心、國家癌症中心、國家老年醫學中心、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國家創傷醫學中心、國家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醫學中心、國家呼吸醫學中心之後,設置的第八個國家級醫學中心,也是首次在口腔領域設立國家醫學中心。
  • 【重醫一院 基層黨建】2019年度重慶科學技術獎揭曉|重醫附一院...
    9月22日,重慶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揭曉2019年度重慶市科學技術獎,由重醫附一院牽頭主研的6項研究成果榮獲重慶市科學技術獎,其中一等獎兩項,二等獎兩項,三等獎兩項。至此,2019年度,我院共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獎一等獎4項,創歷年來新高。
  • 番禺東環街坊有福了,家門口看廣醫一院名醫
    大洋網訊 番禺區東環街的居民有福了,今後不出轄區就可享受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簡稱「廣醫一院」)優質的醫療服務。近日,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醫聯體成員單位揭牌儀式在東環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舉行,番禺區衛健局、廣醫一院、廣東省胸部疾病學會、東環街道辦事處、番禺區社管中心、番禺區中心血站、市橋醫院、東環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單位有關領導出席揭牌儀式
  • 鍾南山院士領誓,廣醫一院粵鄂連線,見證戰疫上的火線入黨
    在廣東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經省委組織部和市委組織部審核,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廣醫一院」)為堅持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徐永昊、內分泌科馳援武漢漢口醫院護士李穎賢舉行火線入黨宣誓儀式,由鍾南山院士莊嚴領誓。由於李穎賢身在武漢戰場開展抗疫工作,此次宣誓儀式,還特別通過遠程視頻連線,將粵鄂兩地血脈相連,兩位預備黨員面對黨旗莊嚴宣誓。
  • 廣醫一院赴武漢醫療隊,黨員超六成
    會上,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廣州醫科大學黨委書記冉丕鑫,廣州醫科大學校長王新華介紹廣州醫科大學防控疫情總體情況;廣東省和廣州市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臨床專家組副組長、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黨委書記黎毅敏介紹了廣醫一院和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防控、救治和馳援情況。
  • 中國醫大一院呼吸介入團隊完成東北地區首例BTPNA手術
    中國醫大一院呼吸介入團隊完成東北地區首例BTPNA手術 2018-10-08 10: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醫一院引入東北地區首臺第三代心臟雙源CT
    10月27日,由大連醫科大學選派的第三批援藏幹部人才踏上了那曲之路,他們中有4名來自大醫一院的醫務工作者,他們將為那曲地區百姓帶去先進的醫療技術和理念,同時也將帶去大醫人滿滿的愛。多年來,大醫一院始終肩負著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影響和改變著千萬患者的生活和命運,用大愛無疆的胸懷和水滴穿石的堅毅譜寫出了一首首感人至深的奉獻讚歌,鑄就了一部部厚德載物的動人詩篇。
  • 溫國輝調研廣州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和呼吸疾病研究所
    溫國輝調研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和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9月14日,副省長溫國輝率省政府辦公廳、省衛生計生委負責同志到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調研,與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廣醫一院負責同志座談,並現場考察了廣醫一院保健病區、重症醫學科
  • 全球首例機器人輔助「無管化」氣管重建在廣醫一院完成
    鄒先生立即做了系統的篩查,排除了新冠肺炎,通過胸片檢查也並未發現問題,直到通過增強CT檢查才發現其胸段主氣管有一個近2釐米大的腫瘤。 作為「行內人」,鄒先生深知自己病情的複雜性與手術的難度。他對廣醫一院何建行教授國際首創的「無管」手術早有耳聞。抱著一線希望,4月7日,他慕名前往求助。
  • 廣醫一院為特發性肺纖維化合併重症肺炎患者再現...
    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當地醫院聯繫到了廣醫一院何建行肺移植團隊的巨春蓉主任醫師。考慮到患者年輕,而且病情非常危重,巨春蓉主任接到會診邀請函後立即前往東莞,在會診過程中張幸的家屬向巨春蓉主任表達了不惜一切代價救治張幸的強烈意願。